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专利性设计约束的产品可专利性设计方法
1
作者 谷建杰 曹国忠 孙寅迪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1,共8页
可专利性设计是实施专利布局的基础,在设计期间引入专利性设计约束的事前研究领域较为欠缺。文中确定了专利知识表征方式并建立了概念-关系-实体(Concept-Relationship-Entity,CRE)可专利性方案构成模型;基于专利知识和专利三性(实用性... 可专利性设计是实施专利布局的基础,在设计期间引入专利性设计约束的事前研究领域较为欠缺。文中确定了专利知识表征方式并建立了概念-关系-实体(Concept-Relationship-Entity,CRE)可专利性方案构成模型;基于专利知识和专利三性(实用性、新颖性及创造性)的专利性设计约束进行了构建过程及设计决策路径研究,并构建了可专利性设计过程模型。以沼气制备装置为例,验证了可专利性设计方法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设计过程中引入专利性设计约束避免了事后评估所造成的时间和经济损失,为产品可专利性设计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专利性设计约束 专利性设计 沼气制备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可专利性及其制度回应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唯玮 张武军 孙雍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22-130,共9页
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智能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ChatGPT、Sora等以认知大模型为主的AI技术的加速迭代,将人类带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正成为引领未来的新兴战略性技术。这些新质技术成果在给人类生活... 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智能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ChatGPT、Sora等以认知大模型为主的AI技术的加速迭代,将人类带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正成为引领未来的新兴战略性技术。这些新质技术成果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社会秩序的诸多方面,如社会就业、网络安全、法律伦理等带来较大冲击。在知识产权领域,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可专利性及其权属等问题亟待廓清。在大多数国家的既有法律中未有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相关规定,实践中极易引起相关权属、侵权纠纷,因此需要对现行专利权制度作出调整。从知识产权视角直面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冲击,分析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可专利性,认为无论是从AI生成内容的专利权客体属性,还是专利技术方案、专利“三性”等角度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均具有可专利性。至于其专利权归属问题,涉及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AI研发者、所有者、使用者等多方利益主体,除各方事先或事后有约定外,应根据其实质性贡献认定发明人,并对AI生成内容专利申请的披露制度进行合理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专利性 权利归属 知识产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算法可专利性及其授权保护规则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璞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13,共16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算法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新结构性力量,其迭代创新在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同时也不断冲击算法专利保护规则,具体表现为算法类型演化导致规则体系不协调、当前技术性要件难以适应人工智能算...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算法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新结构性力量,其迭代创新在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同时也不断冲击算法专利保护规则,具体表现为算法类型演化导致规则体系不协调、当前技术性要件难以适应人工智能算法发展趋势、缺乏适应于算法业态多样化的调节工具等突出问题。在专利审查指南框架下构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算法可专利性规则,算法专利保护规则的关键因素为“产业政策”,算法专利保护对象的核心内涵为“技术贡献”,算法专利保护规则的调节杠杆为“整体考量”,并提出算法专利保护规则的调整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算法 专利性 新质生产力 专利审查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药特征限定的医药用途发明专利性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曲燕 陈欢 宗绮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6-79,共4页
对于给药特征限定的医药用途发明,其中的给药特征对发明是否有限定作用,是否影响发明的专利性,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借鉴国外相关审查标准调整的思路及动因,以医疗技术创新、制药行业发展的国家战略角度,深入探讨对于给药特征限定的医药... 对于给药特征限定的医药用途发明,其中的给药特征对发明是否有限定作用,是否影响发明的专利性,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借鉴国外相关审查标准调整的思路及动因,以医疗技术创新、制药行业发展的国家战略角度,深入探讨对于给药特征限定的医药用途发明,如何考虑其专利性,如何把握审查政策,并建议对专利审查标准的微小调整也需要深入了解,综合考虑行业发展、国家利益、国际关系及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药特征医药用途专利政策国家战略专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外观设计专利性判断主体——一般消费者的能力 被引量:16
5
作者 钱亦俊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7-42,共6页
外观设计专利性判断主体一直是业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不同主体代表着不同的判断角度,而不同判断角度决定了一项外观设计的专利性。尤其在专利法第三次修订后,判断主体的内涵有了变化,即增加了对于产品的常用设计手法具有常识性了解的能力... 外观设计专利性判断主体一直是业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不同主体代表着不同的判断角度,而不同判断角度决定了一项外观设计的专利性。尤其在专利法第三次修订后,判断主体的内涵有了变化,即增加了对于产品的常用设计手法具有常识性了解的能力,但称呼仍沿用了一般消费者,由此带来一些困惑。针对判断主体一般消费者应具备的能力,从专利审查指南所规定的两方面,即对产品的常识性了解以及对于不同设计的差别的一般性识别能力进行分析,明确提出一般消费者是一个法律拟定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观设计 专利性 判断主体 一般消费者 法律拟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计算机实施的发明的可专利性研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确认“Mayo二步分析法”的适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洁琼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1-184,共14页
在美国,利用计算机实施的发明的主题可专利性问题一直备受争议。2014年6月19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Alice Corp.Pty.Ltd.v.CLS Bank Int’l判决中,明确指出应当适用"Mayo二步分析法"判断涉及自然规律、自然现象和抽象概念的发... 在美国,利用计算机实施的发明的主题可专利性问题一直备受争议。2014年6月19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Alice Corp.Pty.Ltd.v.CLS Bank Int’l判决中,明确指出应当适用"Mayo二步分析法"判断涉及自然规律、自然现象和抽象概念的发明的可专利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判决一项利用计算机实施的商业方法及相关计算机系统和存储媒介不具有可专利性。Mayo二步分析法为主题可专利性判断提供了一定的指引,但同时也遗留了很多问题。首先,Mayo二步分析法中"抽象概念"和"发明性概念"的范围不明确;其次,该二步分析法有将主题可专利性判断复杂化的倾向。对于利用计算机实施的发明来讲,美国专利商标局的可专利性审查标准、专利申请的撰写方式以及专利侵权诉讼的格局都将发生重大变化。美国联邦最高法院Alice判决对我国也有重要启示:对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的可专利性判断坚持"技术性"标准相对更具有可操作性;在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的专利保护问题上我国需要保持专利政策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性 抽象概念 利用计算机实施的发明 Mayo二步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2011年专利法第一案Myriad案评--人类基因可专利性的再思考 被引量:9
7
作者 赵雷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95,共7页
Myriad公司从人体DNA中分离的两种基因片断(BRCA1,BRCA2)获得了专利。美国分子病理协会等提起诉讼,宣称人类基因不是可专利性客体,该专利无效。上诉法院判定该基因片断是合法的专利客体,但该判决与最高法院的先例并不完全吻合。在成文... Myriad公司从人体DNA中分离的两种基因片断(BRCA1,BRCA2)获得了专利。美国分子病理协会等提起诉讼,宣称人类基因不是可专利性客体,该专利无效。上诉法院判定该基因片断是合法的专利客体,但该判决与最高法院的先例并不完全吻合。在成文法及司法先例对基因类专利都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公共政策的分析是更适当的切入角度。从政策性角度分析,否认人类基因的可专利性是对社会最有利的政策。专利制度是工具,不是目的。加拿大的有益实践启示我国也应坚持否认人类基因类专利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类专利 专利性 政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方法可专利性判断标准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健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58,162,共14页
商业方法发明在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逐渐成为专利法的研究对象,是否将商业方法纳入可专利客体范围,其判断标准和原则如何界定,世界各国和地区有着较明显的差异。世界各国和地区可以分为以实际应用为主导和以技术特征为主导的两种类型的... 商业方法发明在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逐渐成为专利法的研究对象,是否将商业方法纳入可专利客体范围,其判断标准和原则如何界定,世界各国和地区有着较明显的差异。世界各国和地区可以分为以实际应用为主导和以技术特征为主导的两种类型的商业方法可专利性判断标准。在完善我国商业方法可专利判断标准方面,应当强化我国的技术特征要件,引入"机器或转换"测试方法和"先占"概念,不建议过早进入新颖性和创造性判断,同时应当完善功能和效果限定审查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方法 专利 专利性 机器或转换 技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序列的可专利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帆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8-70,79,共4页
从基因序列的发明发现之争、基因序列的创造性和实用性分析、基因序列专利保护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三个方面出发,对基因序列的专利保护问题进行了深入具体的分析探讨,最终发现:从理论上讲,没有足够充分的理由阻止基因序列的专利保护,... 从基因序列的发明发现之争、基因序列的创造性和实用性分析、基因序列专利保护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三个方面出发,对基因序列的专利保护问题进行了深入具体的分析探讨,最终发现:从理论上讲,没有足够充分的理由阻止基因序列的专利保护,但是各国对基因序列的专利保护应当根据本国基因资源拥有、生物科技的发展等具体情况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序列 专利性 生物技术 基因资源 生物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植物新品种的专利保护——基于Pioneer Hi-bred案看美国植物新品种的可专利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董新忠 《知识产权》 CSSCI 2006年第5期60-64,共5页
植物新品种的法律保护世界各国主要采取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欧盟各国为代表的只以专门法予以保护。另一种是美国的以专利法保护的同时也采用专门法的方式进行保护。本文通过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关于J.E.M.Ag SupplyINC.,Farm Advantage,INC... 植物新品种的法律保护世界各国主要采取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欧盟各国为代表的只以专门法予以保护。另一种是美国的以专利法保护的同时也采用专门法的方式进行保护。本文通过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关于J.E.M.Ag SupplyINC.,Farm Advantage,INC,etal.v.Pioneer Hi-BredInternational,INC.一案判决进行介绍和评论,以期我国专利法在修改时有所借鉴,进一步加强对植物新品种的法律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 保护 专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TPP知识产权谈判审视医疗方法的可专利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管荣齐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2-96,共5页
美国拟定的TPP知识产权草案要求授予医疗方法专利权,但我国、欧洲以及作为TPP谈判成员国的日本与其不同,其他TPP谈判成员国也有保留意见。虽然如此,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对医疗方法给予专利保护的国家一致的是,欧洲、日本和我国都在不同... 美国拟定的TPP知识产权草案要求授予医疗方法专利权,但我国、欧洲以及作为TPP谈判成员国的日本与其不同,其他TPP谈判成员国也有保留意见。虽然如此,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对医疗方法给予专利保护的国家一致的是,欧洲、日本和我国都在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排除医疗方法可专利性的障碍。但医疗方法可专利性障碍的排除并不是绝对的,并非所有医疗方法都可以授予专利权。建议我国《专利法》和《专利审查指南》删除否定医疗方法可专利性的内容,同时对"不可专利的医疗方法"和"可专利的医疗方法"作出明确的概括性或列举性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P知识产权谈判 医疗方法可专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自然界取得标的物可专利性的判定——美国联邦最高法院“Myriad案”判决评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佘力焓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124,共8页
从自然界取得标的物是否具有可专利性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2013年,美国分子病理学会诉Myriad基因公司案的判决结果引起各方解读,并促使美国专利商标局颁布了对涉及自然法则、自然现象和自然产品的可专利性判断的审查指南。文章通过对自... 从自然界取得标的物是否具有可专利性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2013年,美国分子病理学会诉Myriad基因公司案的判决结果引起各方解读,并促使美国专利商标局颁布了对涉及自然法则、自然现象和自然产品的可专利性判断的审查指南。文章通过对自然界取得的标的物授予专利权的判断标准分析,阐明专利制度对利益诉求的平衡作用和价值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性 判断标准 自然界标的物 审查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基因的可专利性之争——Myriad案评析
13
作者 苟大凯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7-131,共5页
Myriad案解决的重点问题是,美国分子病理学协会等与Myriad公司之间有关人类基因的可专利性问题的争议。Myriad案中,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基因技术的特点颇具针对性地对"发明"与"发现"做了区分,并在审查人类基因的可专... Myriad案解决的重点问题是,美国分子病理学协会等与Myriad公司之间有关人类基因的可专利性问题的争议。Myriad案中,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基因技术的特点颇具针对性地对"发明"与"发现"做了区分,并在审查人类基因的可专利性时灵活地运用了区分自然之物与人造之物的方法,最终否定了分离DNA的可专利性,肯定了cDNA的可专利性。Myriad案成为美国生物技术发明专利保护史上又一具有里程碑式转折意义的判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DNA CDNA 专利性 人造之物 自然之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律方法的可专利性
14
作者 钟瑞庆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1-196,共6页
对法律方法授予专利,是继计算机软件专利、商业方法专利之后,可专利范围的最新、也是最具争议的扩张。从可专利的范围、授予专利应满足的条件、专利与创新的关系三个角度,对于是否应当授予法律方法专利,目前尚无法作出定论。不过,只要... 对法律方法授予专利,是继计算机软件专利、商业方法专利之后,可专利范围的最新、也是最具争议的扩张。从可专利的范围、授予专利应满足的条件、专利与创新的关系三个角度,对于是否应当授予法律方法专利,目前尚无法作出定论。不过,只要专利的授予无需考虑道德和其它法律的限制,可专利范围扩展至法律方法,就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对中国而言,了解法律方法专利这一专利法发展的最新动向,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方法 专利性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IP网对发明创造进行非专利性保护
15
作者 王家郦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F002-F002,共1页
就发明创造的非专利性保护,阐述了目前国外采取的在IP网上发布保护性公布策略的做法,并对其特点和优势、局限性、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IP网 发明创造 专利性保护 公布策略 局限 知识产权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序列累积创新下的研发投资和可专利性要求
16
作者 张剑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7-81,96,共6页
在对长序列累积创新中的可专利性要求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不存在前向专利宽度时,可专利性要求不仅不能对企业创新投资起促进作用,反而还会减少企业创新投资水平。其原因是可专利性要求降低了企业成为“在位者”的可能,从而降... 在对长序列累积创新中的可专利性要求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不存在前向专利宽度时,可专利性要求不仅不能对企业创新投资起促进作用,反而还会减少企业创新投资水平。其原因是可专利性要求降低了企业成为“在位者”的可能,从而降低了企业创新的预期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序列累积创新 研发投资 专利性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可专利性及权利归属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全真 徐棣枫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4-121,共8页
当前,人工智能发明对专利客体范围、专利“三性”审查标准及专利权属制度造成巨大冲击。就专利客体而言,在“算法+技术”规则的指引下,可将人工智能生成的技术方案明确为方法类专利客体;在专利“三性”审查方面,借鉴人工智能技术中立优... 当前,人工智能发明对专利客体范围、专利“三性”审查标准及专利权属制度造成巨大冲击。就专利客体而言,在“算法+技术”规则的指引下,可将人工智能生成的技术方案明确为方法类专利客体;在专利“三性”审查方面,借鉴人工智能技术中立优势对相关发明进行“新式审查”,可以化解对传统审查方式的冲击;在专利权属制度设计上,基于产业政策和利益平衡考量,构建以人工智能投资者为核心、辅之以意思自治原则的专利权属制度成为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发明 专利性 专利审查标准 权利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瑜伽的可专利性分析——兼论传统知识的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军 《知识产权》 CSSCI 2006年第3期65-68,共4页
瑜伽专利的恐慌引起了我们对于传统知识流失的思考。但是,单纯地试图从专利体系中换回对等的利益,目前尚存困难。所以应该做通盘考虑,进行战略性部署,将传统知识作为文化输出的一枚棋子去触发相关产业的联动,才能获取全盘的胜利。
关键词 瑜伽 专利性 传统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基因的可专利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邱仁瑜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基因专利 专利 基因序列 发明 人体基因 专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的可专利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怀千 《理论月刊》 2002年第11期74-75,共2页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专利及专利保护的问题,本文就发明及发现的定位和相关法律问题提出了自己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 基因 专利性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