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专利体系中专利客体的演进 被引量:12
1
作者 易继明 王芳琴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9-93,共15页
专利客体是衡量专利保护强度的一个重要维度。从世界专利体系来看,专利客体在天然物质、微生物、植物、动物、与人体相关的组织、与抽象思想相关的产品或者技术等领域的演进,都呈现出逐步开放与扩展的趋势。这一趋势势不可挡,主要原因... 专利客体是衡量专利保护强度的一个重要维度。从世界专利体系来看,专利客体在天然物质、微生物、植物、动物、与人体相关的组织、与抽象思想相关的产品或者技术等领域的演进,都呈现出逐步开放与扩展的趋势。这一趋势势不可挡,主要原因在于科技发展对专利客体促进的绝对意义以及国家对于优势科技产业的强势倾斜、降低专利保护门槛等现实做法。这些因素迫使专利客体的理论向着满足现实需求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了专利制度为现实所用的功利主义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专利体系 专利客体演进 专利保护强度 国际趋势 功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专利客体适格性审查指南》的最新修订及评述 被引量:9
2
作者 张韬略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4-96,共13页
因应美国联邦法院的判例变动,美国专利和商标局在近十年里频繁修订《专利客体适格性指南》(PEG),前五年的内容变化较大,但随着2014年之后Alice/Mayo测试法的确立,近五年的修订集中在对该测试法的小修小补之上。2019年两次最新修改就是... 因应美国联邦法院的判例变动,美国专利和商标局在近十年里频繁修订《专利客体适格性指南》(PEG),前五年的内容变化较大,但随着2014年之后Alice/Mayo测试法的确立,近五年的修订集中在对该测试法的小修小补之上。2019年两次最新修改就是完善该测试法、提高法律适用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努力。此次改革成果主要表现在归纳、提炼了近年司法判例,对抽象概念等司法例外予以类型化,而且细化了判断“指向司法例外”的步骤,从整体考虑司法例外是否被“整合”成适格的实际应用。这为审查员和业界提供了较清晰的指引。但如何明晰关键概念的范围,判断成功“整合”成适格客体,尚需很多努力。而且,以往可能会被驳回的许多专利申请,可以藉着新指南的要求进行修改,从而通过客体适格性的审查。我国新修订的《专利审查指南》所构建的客体审查制度是我国现有专利实践的总结,与美国虽有不同,但落脚点实质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客体 适格性 司法例外 抽象概念 审查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医药、生物技术领域不可专利客体的演变及启示 被引量:7
3
作者 肇旭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4-142,共9页
我国关于医药、生物技术领域不可专利客体的规定与《欧洲专利公约》第53条如出一辙。然而,近些年来,欧洲专利局通过狭义解释第53条,极大限缩了该条款的适用范围,这是欧洲为了发展经济,在综合考虑社会和经济因素后作出的理智选择。通过... 我国关于医药、生物技术领域不可专利客体的规定与《欧洲专利公约》第53条如出一辙。然而,近些年来,欧洲专利局通过狭义解释第53条,极大限缩了该条款的适用范围,这是欧洲为了发展经济,在综合考虑社会和经济因素后作出的理智选择。通过详细分析欧洲专利局的具体做法、动因及结果,认为,在我国域内创新活跃的领域,也应狭义解释不可专利客体,发挥专利法本应具有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 生物技术 不可专利客体 《欧洲专利公约》第53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权权利客体例外制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宁立志 郭玉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45,共15页
专利法所不予保护的客体可称之为专利权例外客体。专利权权利客体例外制度由例外客体范围及其排除规则与适用机制共同构成。我国专利权例外客体在形式上呈现“1+N”形式,内容上可分为发明创造的例外客体和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两种类... 专利法所不予保护的客体可称之为专利权例外客体。专利权权利客体例外制度由例外客体范围及其排除规则与适用机制共同构成。我国专利权例外客体在形式上呈现“1+N”形式,内容上可分为发明创造的例外客体和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两种类型。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新,我国专利客体例外制度存在着制度逻辑性欠缺、例外客体排除规则不明确、适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从规范建构、法律解释与适用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客体 客体例外制度 专利适格性 利益平衡 法律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专利保护客体判断的两步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永红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96,共8页
自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对于涉及计算机领域的专利保护客体判断标准,经历了三次重要的变化。目前,美国专利保护客体判断标准采用的是两步法(也称Alice/Mayo判断法)。但适用该方法存在三个固有难点。文章结合美国近期典型案例分析难点背... 自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对于涉及计算机领域的专利保护客体判断标准,经历了三次重要的变化。目前,美国专利保护客体判断标准采用的是两步法(也称Alice/Mayo判断法)。但适用该方法存在三个固有难点。文章结合美国近期典型案例分析难点背后的成因,以启发我国业界同行更加深入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保护客体 两步法 抽象思想 权利要求概括 权利要求整体性 法条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权客体范围的制度创新
6
作者 杨海瑶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92,共3页
以应对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利用其科技优势对俄国实行的专利遏制,2008年我国开始实施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专利战略。从法理学和法经济学角度分析,提高我国专利法保护的程度,扩大我国专利权客体的范围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自主创新专利... 以应对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利用其科技优势对俄国实行的专利遏制,2008年我国开始实施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专利战略。从法理学和法经济学角度分析,提高我国专利法保护的程度,扩大我国专利权客体的范围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自主创新专利战略的实施。其中增加转基因动物品种、植物新品种、商业方法作为知识产权客体,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客体 客体范围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科技革命对我国三种专利保护客体模式的挑战 被引量:1
7
作者 闫文锋 王福涛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0-85,共6页
从我国三种专利保护客体模式设置的背景入手,阐述了我国三种专利保护客体并行是为了鼓励发明创造;指出其特点是:三种客体用同一部专利法来规定、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保护对象针对的都是产品、发明和实用新型的界限比较模糊。从立法模式... 从我国三种专利保护客体模式设置的背景入手,阐述了我国三种专利保护客体并行是为了鼓励发明创造;指出其特点是:三种客体用同一部专利法来规定、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保护对象针对的都是产品、发明和实用新型的界限比较模糊。从立法模式等三个方面分析新科技革命对三种专利保护客体模式的挑战,并提出应对之策,即现阶段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制度进行适当调整;从长远来看,加强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制度的研究,逐步积累条件,逐步推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单独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科技革命 专利保护客体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政府角色定位的专利制度设计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袁红梅 武志昂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8-122,共5页
从政府角色定位来看,专利制度的发展经过3个时期:专利初创时期政府作为服务者的专利制度,发展时期政府作为契约者的专利制度,多样化时期政府作为促进者的专利制度。这3类专利制度既前后相承又各具特色,在特定制度环境中推动着人类文明... 从政府角色定位来看,专利制度的发展经过3个时期:专利初创时期政府作为服务者的专利制度,发展时期政府作为契约者的专利制度,多样化时期政府作为促进者的专利制度。这3类专利制度既前后相承又各具特色,在特定制度环境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角色定位 专利制度 专利主体 专利客体 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模式专利保护的历史演进与制度思考--以中美比较研究为基础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平 石丹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9-56,共8页
"互联网+"背景下,新商业模式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相融合,有效地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具有专利权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美国商业方法专利经历了拒绝保护到扩张保护再回归到严格保护的演进历程,说明... "互联网+"背景下,新商业模式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相融合,有效地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具有专利权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美国商业方法专利经历了拒绝保护到扩张保护再回归到严格保护的演进历程,说明一国专利保护实践需要与产业发展相适应,扩张新商业模式的专利保护应当格外慎重。我国在适当放宽专利客体审查要求同时,应当明确创造性的审查标准,配备专业性的技术人员,平衡产业创新与社会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模式 商业方法专利 创造性 专利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计算的专利适格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晓燕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161,共7页
云计算集成性、系统性、对标准及互联网的依赖性等性质令人们对云计算专利保护的必要性以及保护程度产生更多的争议,必须寻求云计算专利客体范围的合理界限,平衡发明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以现有专利法律规则衡量,运用云计算实施的商业... 云计算集成性、系统性、对标准及互联网的依赖性等性质令人们对云计算专利保护的必要性以及保护程度产生更多的争议,必须寻求云计算专利客体范围的合理界限,平衡发明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以现有专利法律规则衡量,运用云计算实施的商业方法、IaaS及PaaS商业模式具有专利适格性;云计算算法不可专利;对SaaS商业模式下软件的专利适格性,中美两国呈现不同的标准。云计算发明申请审查中,不确定是否属于专利保护的客体时,可以搁置专利适格性问题,先进行专利三性的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专利 适格性 专利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技术创新与专利制度的辩证关系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曦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87,共9页
专利制度是连接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专利制度与技术创新的辨证关系,并探索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总体来看,技术创新的保护需求决定并推动了专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专利制度是连接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专利制度与技术创新的辨证关系,并探索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总体来看,技术创新的保护需求决定并推动了专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由于技术创新日趋复杂化,所需的大量资金和人力已非个人力所能及,从而推动了专利保护主体从个人向法人的变迁;由于技术创新的实践对象扩展,使得专利保护客体的范围不断延伸;由于研发投入提高,创新成本的回收周期变长,专利保护期限也在不断延长。同时,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起着明确产权、垄断利润激励、促进技术扩散、降低交易成本等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过度垄断、专利丛林和滥诉行为等负面效应。因此,本文从驱动创新的视角,对完善我国相关制度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专利制度 专利主体 专利客体 保护期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