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本科院校中药类专业通识课程在学生专业归属感培养中的效果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国霞 李春阁 +2 位作者 卢超 王会鱼 李林 《宁夏农林科技》 2023年第1期65-67,共3页
专业归属感是学生学习内在驱动力的源泉。基于地方本科院校新建专业存在新生中调剂生占比高、中医药文化氛围不足等问题,为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创设了中药类初识本草专业通识课程。课程秉承OBE教育理念,通过开展混合式教... 专业归属感是学生学习内在驱动力的源泉。基于地方本科院校新建专业存在新生中调剂生占比高、中医药文化氛围不足等问题,为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创设了中药类初识本草专业通识课程。课程秉承OBE教育理念,通过开展混合式教学、打造立体育人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和责任意识,使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就建立专业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自豪感,明确中药人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类专业 专业归属感 专业通识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营造通识教育文化 扎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被引量:8
2
作者 周叶中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10,共5页
通识教育是一种兼顾完整知识、自由心灵和高尚人格培养的活动,是一种超越专业教育的"元教育"或教育的教育。专业教育在数量上追求"多",在内容上追求"新",在价值取向上追求"用";相反,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一种兼顾完整知识、自由心灵和高尚人格培养的活动,是一种超越专业教育的"元教育"或教育的教育。专业教育在数量上追求"多",在内容上追求"新",在价值取向上追求"用";相反,通识教育在数量上则强调"精",在内容上强调"经(典)",在价值上强调"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专业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城乡规划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思考——东南大学的演进与探索
3
作者 段进 阳建强 +3 位作者 陈晓东 江泓 王承慧 殷铭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0,共9页
东南大学城乡规划学科自1998年恢复本科招生以来,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经历了从以建筑学为基础的“设计能力”培养向以空间思维为核心的“空间+”培养体系的转变。随着当前我国城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数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规划行业... 东南大学城乡规划学科自1998年恢复本科招生以来,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经历了从以建筑学为基础的“设计能力”培养向以空间思维为核心的“空间+”培养体系的转变。随着当前我国城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数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规划行业改革的不断推进,东南大学城乡规划学科本科人才培养理念从“以面向职业规划师为主体的专业教育”向“以面向多元职业场景的城乡规划专业通识教育”转变,并构建了基于学校特点和学生需求的“建筑类大类学科基础-城乡规划专业基础-规划管理、城市科学和规划设计等专门化方向基础”的三大逐层进阶的专业通识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教育 本科培养方案 专业通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再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集成
4
作者 张炜 《高教探索》 2025年第4期5-12,共8页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在中国此起彼伏、此消彼长,学界和舆论也一直热议,应进一步基于素质教育框架有效集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辨析其集成动因,既要充分认识集成的应然,更要结合高校自身实际选择适宜的集成模式。美国卡内基高校分类2025...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在中国此起彼伏、此消彼长,学界和舆论也一直热议,应进一步基于素质教育框架有效集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辨析其集成动因,既要充分认识集成的应然,更要结合高校自身实际选择适宜的集成模式。美国卡内基高校分类2025版的结果发布,不同类型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集成模式存在差异,不能盲目照搬世界一流大学的做法。建议适应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明确本科教育的职责与功能,实事求是,因校制宜,牢固树立价值塑造、知识学习、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加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育与专业教育 学生发展与社会需求 卡内基高校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教育的四类矛盾辨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阳征保 肖淑葵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33-35,共3页
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着四类矛盾:办学的社会本位观与人本本位观之间的矛盾;培养方式的封闭性与培养环境的开放性之间的矛盾;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的专业根据职业细化倾向与职场才能自生力对知识的通识性要求之间的矛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的... 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着四类矛盾:办学的社会本位观与人本本位观之间的矛盾;培养方式的封闭性与培养环境的开放性之间的矛盾;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的专业根据职业细化倾向与职场才能自生力对知识的通识性要求之间的矛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的低目标与人们对高等教育投资的高期望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封闭性与开放性 专业细化与 社会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时代大学发展中的实践难题 被引量:3
6
作者 崔凡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在全球化时代,大学在实践过程中要面对许多棘手的两难问题,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冲突,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对立,以及学术自由的空间日益紧缩等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大学体育和价值取向、教育目的与培养方式、知识的价值、研究方式等... 在全球化时代,大学在实践过程中要面对许多棘手的两难问题,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冲突,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对立,以及学术自由的空间日益紧缩等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大学体育和价值取向、教育目的与培养方式、知识的价值、研究方式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难题 教育与专业教育 科学与人文 学术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元风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 2007年第1期4-6,共3页
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能否快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成为重要的都市支柱型产业,从根本上取决于后续人才。因此,尽快地培养一批与当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素质高、业务强,既立足本土又着眼世界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 创意设计人才 创意策划人才 创意实施人才 创意管理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3
8
作者 马佳 段文美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36,共5页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具有“专业性+通识性”“异质性+同质性”“守正性+创新性”“人本性+规范性”等特征。当前,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践面临重教书、轻育人,未能形成“经师”与“人师”的统一体;重团体、轻个体,以团体...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具有“专业性+通识性”“异质性+同质性”“守正性+创新性”“人本性+规范性”等特征。当前,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践面临重教书、轻育人,未能形成“经师”与“人师”的统一体;重团体、轻个体,以团体的同质性淹没个体的异质性;重守正、轻创新,改革创新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显;重制度、轻引导,团队内部凝聚力不足等困境。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需多措并举培养“经师”与“人师”统一体,满足差异化需求实现个体与团体的共赢,守正创新催生高质量成果,人本管理强化团队内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专业性+性” “异质性+同质性” “人本性+规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学科属性与定位
9
作者 陈辉 《学习论坛》 2025年第5期118-124,共7页
随着各部门法教义学的发展和完善,法理学学科传统的“指导”地位被弱化。法理学“指导”地位的弱化引发法理学内容泛化、学科共识消失等问题,进而引发法理学学科的危机。法理学学科陷入危机的原因在于其未能妥当处理与法教义学的关系。... 随着各部门法教义学的发展和完善,法理学学科传统的“指导”地位被弱化。法理学“指导”地位的弱化引发法理学内容泛化、学科共识消失等问题,进而引发法理学学科的危机。法理学学科陷入危机的原因在于其未能妥当处理与法教义学的关系。脱离法教义学的法理学可能会失去作为法学学科的价值,但是局限于法教义的法理学又会导致法理学知识的冗余。因此,法理学需要源于法教义学,又必须超越法教义学。从法学教育的角度来看,这就要求将法理学作为“专业通识课”,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理学 法教义学 专业通识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