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秋菊打官司》乱弹
- 1
-
-
作者
杜寒风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4-15,共2页
-
文摘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打官司可不是闹着玩的,且不谈能不能打赢,光这盘缠来来回回就破费不少,再加上这其中的周折啦、麻烦啦,也够折腾人的。要是没有点恒心、耐心什么的,保不齐您自个儿就掰哧了状子,要么回家摔个暖瓶要么哈哈哈一阵罢了。偏巧硬碰硬,倔犟的村长遇上了倔犟的秋菊,一大冬天的折腾来折腾去,于是就唱开了这出关中戏:《秋菊打官司》。这出戏一唱竟唱到了威尼斯。
-
关键词
《秋菊打官司》
王善堂
孙旺泉
菊豆
巩俐
影片内容
喜剧性
艺术形成
专业演员
没曾想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位移与交叠:阿彼察邦《记忆》的跨文化创作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张良
-
机构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38,共6页
-
文摘
2021年7月18日,第7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公布了获奖名单,阿彼察邦的新片《记忆》(Memoria,2021)荣获评审团奖。这部影片打破了阿彼察邦自己的多项纪录,除了使用专业演员、国际化团队,采用英语和西班牙语之外,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无疑是这部影片的拍摄地--哥伦比亚,这是阿彼察邦从影20余年来第一次在泰国之外拍摄电影。很多导演成名之后都尝试过到国外拍摄影片,但这些影片往往都无法达到其本土创作的水准,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众多欧洲知名导演去好莱坞拍的电影都乏善可陈(美国导演戈达尔甚至称之为“悲剧”)[1]。
-
关键词
戛纳国际电影节
专业演员
《记忆》
评审团
戈达尔
乏善可陈
本土创作
跨文化
-
分类号
J91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下海”溯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周士琦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43-45,共3页
-
文摘
“下海”溯源周士琦最近一个时期使用频率最高的新词语恐怕非“下海”一词莫属了。“下海”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指的是辞去原有的工作,转而从事自己所选择的其他工作(主要指经济工作)。“下海”一词过去就有一种比喻性说法,是指业余的戏曲演员(即“票友”)转而成为...
-
关键词
“下海”
比喻性
戏曲演员
周士
专业演员
岁功
比喻义
汉语大词典
吕洞宾
端明殿学士
-
分类号
H136.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滨口法”对布列松“模特儿”理论的践行与创新
- 4
-
-
作者
牛蕾
-
机构
南京传媒学院戏剧影视学院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59,共6页
-
文摘
日本导演滨口龙介有着编剧、导演、制片人的三重身份,并已形成自己鲜明的作品风格。他的作品中涉及很多戏剧元素,经常使用素人演员,即便是使用专业演员,滨口龙介也要求演员用自己的方式来呈现人物,在他的作品中,如《亲密》(2012)、《触不到的肌肤》(2014)、《驾驶我的车》(2021)等,都有意地加入演员排练的环节,不难看出滨口龙介对这种表演方法的热爱与推崇。而这种表演方法也最终成就了滨口龙介作品对于情感细腻而隐秘的表达,“感觉就像有人把自己漏捡的东西从身后递给我”(1)。
-
关键词
专业演员
戏剧元素
布列松
作品风格
情感细腻
制片人
表演方法
模特儿
-
分类号
J91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古月应当更上一层楼
- 5
-
-
作者
曾少祥
-
机构
武汉大学中文系作家班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0-11,共2页
-
文摘
古月是杰出的,他是第一个被中国大众所认可的毛泽东形象。和后来的好一些特型演员相比较,古月也的确是称得上第一筹的。古月是有功劳的,他把毛泽东和亿万中国人紧紧联结在一起。当然,毛泽东早就是和中国人联结在一起,但那是一种政治的联结。
-
关键词
中国大众
日本海大海战
电影艺术
沉重感
艺术事业
专业剧团
内心感受
海军大臣
专业演员
波罗的海舰队
-
分类号
J91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照搬≠真实——《秋菊打官司》观后
- 6
-
-
作者
周士君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8-28,共1页
-
文摘
《秋菊打官司》相继在国内外获奖,国内诸多观众观后也是一片赞扬声,其中自有其魅力之所在。但就笔者观之,《秋菊打官司》绝非白璧无暇。对《秋菊》片的赞叹声中。
-
关键词
《秋菊打官司》
白璧
赞叹声
赞扬声
新闻纪录片
纪实片
艺术创作
专业演员
群众演员
毫无察觉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兵演兵》有感
- 7
-
-
作者
耿天丽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9-9,共1页
-
文摘
也许是杞人忧天?这些年对我们的舞台上,银屏上那一出出“港台化”“西方化”的文艺演出早有所腹诽了,早为我们那些文艺创作人员英雄无用武之地而概慨而愤然了。举目四望,斗转星移,时代更新,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
-
关键词
举目四望
文艺创作
为有源头活水来
文艺演出
除夕之夜
专业演员
艺术再现
艺术源
女战士
径渭分明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