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职业性与模块化的融合 被引量:22
1
作者 姜太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7-69,共3页
在传统的职业性模式基础上吸收模块化方案的长处,使专业富于个性化与动态性,并致力于构建专业间及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间的有机衔接,开拓不同教育途径及教育评估体系间的相互结合,促进专业的及时更新与实时化,进而实现职业性与模块... 在传统的职业性模式基础上吸收模块化方案的长处,使专业富于个性化与动态性,并致力于构建专业间及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间的有机衔接,开拓不同教育途径及教育评估体系间的相互结合,促进专业的及时更新与实时化,进而实现职业性与模块化的融合,是德国职教专业模式改革与创新的趋势。在与产品相关的服务领域、与媒体相关的工业领域、与个人相关的服务领域、与环境相关的工业领域以及与主题相关的服务领域所出现的新兴专业,在组织架构和内容架构上集中体现了这一融合具有的跨职业或跨专业方向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模式 德国 职业教育 职业性 模块化 专业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职业性与模块化的融合(二) 被引量:13
2
作者 姜大源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4-67,共4页
三、德国新兴专业的结构特点 对德国近年来新建专业和更新专业结构特点的分析,会给人以启迪。因为这些专业的结构,既包括多个专业或专业方向相互组合的跨职业或跨专业方向的专业组织架构,又包括单个专业本身在职业活动上相互交... 三、德国新兴专业的结构特点 对德国近年来新建专业和更新专业结构特点的分析,会给人以启迪。因为这些专业的结构,既包括多个专业或专业方向相互组合的跨职业或跨专业方向的专业组织架构,又包括单个专业本身在职业活动上相互交叉的跨职业或跨专业方向的专业内容架构。下面以一些典型的新建专业和更新专业为例,对这一新的专业模式加以分析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专业模式 改革 创新 职业性 模块化 专业结构 职业资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学类专业模式的改造 被引量:28
3
作者 黄崴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43-48,共6页
一、教育学性质的确认教育学类专业模式的不同设计源于对教育学性质的不同认识。虽然康德把教育学引入大学神圣的殿堂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教育学也由于其研究对象的差异性和教育实践的需要已分化出若干分支学科,但对其性质的认识却见仁... 一、教育学性质的确认教育学类专业模式的不同设计源于对教育学性质的不同认识。虽然康德把教育学引入大学神圣的殿堂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教育学也由于其研究对象的差异性和教育实践的需要已分化出若干分支学科,但对其性质的认识却见仁见智。教育学的性质是什么?60年代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专业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专业模式 学科专业 师范教育 教育管理人员 学科教育 数学教育 中小学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学类专业模式之改造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崴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5期1-8,共8页
本文认为,教育学科属于实践性学科,其理论构建及其功能的的发挥离不开具体的学科知识;教育学类专业具有双重培养目标,这就决定了教育学类专业办学应实行主副修模式、双学位制和教育硕士制;同时提出了教育学类三系列课程结构设计。... 本文认为,教育学科属于实践性学科,其理论构建及其功能的的发挥离不开具体的学科知识;教育学类专业具有双重培养目标,这就决定了教育学类专业办学应实行主副修模式、双学位制和教育硕士制;同时提出了教育学类三系列课程结构设计。最后认为教育学类专业的这种改革预示着我国新型教师教育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专业模式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背景的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评《化工专业英语》
5
作者 张瑛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4-I0004,共1页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也日益密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专业英语人才短缺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化工企业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化工企业对于化工专业英语人才...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也日益密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专业英语人才短缺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化工企业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化工企业对于化工专业英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基于跨文化背景下对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培养更多的化工专业人才,促使其专业英语处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化工专业英语》一书对化工类英语的专业知识进行了系统地介绍,例如化工设备、高分子材料等,为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跨文化背景 化工专业英语 化工设备 化工专业人才 高分子材料 专业知识 化工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评《化学专业基础英语》
6
作者 胡钟心 赵雷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12-I0012,共1页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在高等教育领域,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教育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化工专业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应用专业英语的能力和技巧,相对于公共英语而言,...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在高等教育领域,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教育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化工专业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应用专业英语的能力和技巧,相对于公共英语而言,化工专业英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化工专业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互联网教育的特点,对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化工专业英语 教学模式创新 学生的需求 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时代 公共英语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基于认证模式的高校课程思政设计——以地理学类专业为例 被引量:37
7
作者 周立旻 郑祥民 陈圆圆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33,共6页
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三全育人”,促进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强化协同育人效果,是当前专业课程改革提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溶盐于汤”“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设计一整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符合... 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三全育人”,促进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强化协同育人效果,是当前专业课程改革提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溶盐于汤”“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设计一整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符合各个专业特点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成为当前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最重要的环节。本文结合编制地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实践,探讨构建一套基于专业认证模式,可评、可测、可复制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服务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专业认证模式 一体化设计 地理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索研究 被引量:37
8
作者 马秀峰 李晓飞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72,共4页
本文首先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师角色两方面分析了网络环境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然后提出并阐述了自主发展、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协同发展、实践反思、成立教师网联等四种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 网络环境 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教师角色 专业素质 学习型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籍专业化模式的演变及其差异——基于潮商与晋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彭南生 邵彦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7-185,192,共9页
施坚雅的同籍专业化模式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近代变革中一些商帮衰落的关键因素。晋商和潮商分别代表了同籍专业化模式的两种演变路径。随着商业经营规模的扩大,晋商逐渐由小家族企业向同籍联合企业转变;潮商则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小家族... 施坚雅的同籍专业化模式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近代变革中一些商帮衰落的关键因素。晋商和潮商分别代表了同籍专业化模式的两种演变路径。随着商业经营规模的扩大,晋商逐渐由小家族企业向同籍联合企业转变;潮商则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小家族企业,逐步转变为家族联合专业化企业形态,并通过对家族成员的专业训练来减轻和替代对同籍专业化模式的依赖。潮商与晋商在同籍专业化模式上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他们在近代变革中的制度创新能力。潮商以家族制度融合西方股份制,降低了制度创新成本,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而晋商的同乡联合模式则抗拒现代法人制度,导致了高昂的制度创新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籍专业模式 潮商 晋商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冬梅 赵志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4-98,共5页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大多是集中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专业化发展问题,高校教师的教育专业化问题则较少研究。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该问题加以重视是必要且重要的。通过“评价+培...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大多是集中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专业化发展问题,高校教师的教育专业化问题则较少研究。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该问题加以重视是必要且重要的。通过“评价+培训+减负”的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化模式,建立适用于高校教师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评价制度体系,建立高校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体系。在职业生涯评价体系中,通过提高教学质量的评价份额,降低科研评价份额,为教师进行科研减负,最终实现高校教师教育的专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育专业 专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教师“333”专业发展创新模式探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斌 杨润贤 陶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72-75,共4页
“双高计划”的出台为高等职业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高职教育的核心是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在把握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育人性、职业性、跨界性、高等性内涵的基础上,应多视角、多... “双高计划”的出台为高等职业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高职教育的核心是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在把握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育人性、职业性、跨界性、高等性内涵的基础上,应多视角、多维度、全方位地推进教师专业发展。高职教师“三做”“三能”“三师”的“333”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的构建,需从顶层设计、德育为先、名师指引、平台支持、政策激励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教师 “333”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者微证书”:美国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被引量:7
12
作者 崔慧丽 朱宁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79,共8页
“教育者微证书”是一种新的美国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数字徽章技术的兴起、非营利性组织的参与和协作、政府的激励政策等为“教育者微证书”的实施创造了条件。“教育者微证书”以教师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教师发展方式、以教师能力为本的... “教育者微证书”是一种新的美国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数字徽章技术的兴起、非营利性组织的参与和协作、政府的激励政策等为“教育者微证书”的实施创造了条件。“教育者微证书”以教师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教师发展方式、以教师能力为本的教师成长方式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教师成长新方式等三个方面作为功能定位。教师获得微证书需要按照选择、收集、提交、分享四个步骤进行。“教育者微证书”系统的运行包括创建并验证微证书、确认评审者、发放微证书、维护评审者系统这几个关键环节。“教育者微证书”对教师的影响有:增加教师专业成长机会,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优化专业学习投资系统,明确教师的专业学习成就;增强教师的专业性,推进教学作为一种职业;支持教师在课堂中学习,鼓励教师将技能应用于课堂。“教育者微证书”给我国教师专业成长带来启示:创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应用系统,注重提高教师的“微能力”;关注教师自身成长需求,合理运用非正式学习机会实现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者微证书 功能定位 获取步骤 运行流程 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模式:理论基础及阶段划分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欢 张俊英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55-60,共6页
产教融合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内容,能否通过产教融合推动专业内涵发展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模式是具有一定规律和特征的专业建设范式,教育和社会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系统论的整体观、系统演化思... 产教融合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内容,能否通过产教融合推动专业内涵发展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模式是具有一定规律和特征的专业建设范式,教育和社会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系统论的整体观、系统演化思想为研究该模式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在理论基础上按照产教融合程度可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模式发展阶段划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不同阶段的专业建设内涵具有不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专业建设模式 理论基础 阶段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模式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妮妮 姚伟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4,共7页
教师持续专业发展强调专业发展的持续性,目的是增进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对自身专业素养的要求。英国教师持续专业发展存在四种模式:高等院校的系统培训模式、自我导向学习模式、校本持续专业发展模式、... 教师持续专业发展强调专业发展的持续性,目的是增进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对自身专业素养的要求。英国教师持续专业发展存在四种模式:高等院校的系统培训模式、自我导向学习模式、校本持续专业发展模式、网络运用模式。英国教师的持续专业发展模式的阐述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教师持续专业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内涵、特点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彤 马云鹏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103,共5页
"三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有助于激发教师发展潜力,塑造教师专业愿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进而优化学校教学,其具有聚焦思想、尊重差异、自主发展和持续改进等特点。"三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在推进过程中应从四个方面做... "三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有助于激发教师发展潜力,塑造教师专业愿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进而优化学校教学,其具有聚焦思想、尊重差异、自主发展和持续改进等特点。"三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在推进过程中应从四个方面做起:一是建立"三化"校本研修制度;二是实行分层管理、分工协作的管理机制;三是落实"三化"校本研究计划;四是全员参与、创设教师专业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内涵 特点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任、批判与挑战: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索——以浙江省农村英语教师语音培训项目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春晖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3-127,共5页
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传统模式存在诸多的问题与局限,难以满足当下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基于"信任、批判与挑战"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在英美等发达国家被广泛应用。以浙江省某农村英语教师语音培训项目为案例,对该模式进行... 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传统模式存在诸多的问题与局限,难以满足当下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基于"信任、批判与挑战"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在英美等发达国家被广泛应用。以浙江省某农村英语教师语音培训项目为案例,对该模式进行实践与研究,反思了该模式在不同环境下所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英语教师 信任 批判 挑战 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语传播视域下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模式改革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亚铭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4-155,共2页
中国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形成了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的办学规模,这是新闻传播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现有教育模式也日益显现出形式单一、
关键词 专业教育模式 播音主持 口语传播 改革 视域 新闻传播事业 主持艺术 办学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类模式:我国研究型大学本土专业教育模式改革探索 被引量:17
18
作者 赵婷婷 秦己媛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8,共10页
大类模式是我国研究型大学探索的本土专业教育模式,它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宽口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等改革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大类模式改革实践是建立在"三要素、多组合"框架下的多种类型体系,在招生方式、学生自主选择专... 大类模式是我国研究型大学探索的本土专业教育模式,它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宽口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等改革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大类模式改革实践是建立在"三要素、多组合"框架下的多种类型体系,在招生方式、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学生中心理念落实、新型大类组织机构构建等方面探索了很多创新制度和做法。但大类模式改革因已触及专业教育模式的深层问题,在其推行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新旧制度、观念、教育模式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类模式 研究型大学 专业教育模式 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校专业教育模式对我国应用型本科的启示 被引量:9
19
作者 郑晓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7-51,共5页
在欧美诸国,专业教育就是培养"专门职业人"的教育,此时的"专业"指范围大小不同的专门"领域",既可以参照学科划分,也可以只服从于一定的办学理念或人才市场的需要,专业是围绕特定领域组织的知识能力结构,... 在欧美诸国,专业教育就是培养"专门职业人"的教育,此时的"专业"指范围大小不同的专门"领域",既可以参照学科划分,也可以只服从于一定的办学理念或人才市场的需要,专业是围绕特定领域组织的知识能力结构,由此形成了美国以课程组合为中心的专业教育模式。我国的专业教育往往指的是专门学业的教育,通常依据学科分类划分,由此形成了我国专业教育的学科本位传统。从专业教育的本源看,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教育模式应从学科本位转向职业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高校 专业教育模式 应用型本科 学科本位 职业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教育与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E+”双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为例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媛媛 韩高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0-183,共4页
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变化,结合当地特色,在创新教育理念下进行的改革创新。"E+"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处体现在教育观念的转变、管理机制的创新、跨学科一体化培养方案的制定、课... 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变化,结合当地特色,在创新教育理念下进行的改革创新。"E+"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处体现在教育观念的转变、管理机制的创新、跨学科一体化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改革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 英语人才 “E+”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