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职学生专业成长的德育体系构建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卫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60-63,共4页
面对社会转型时期中职学生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的挑战,中山市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促进学生专业成长"为核心理念,以"建斌三元文化(军人意志、企业管理、人文精神)"为指导,确立"文质兼备、德技双馨"的人... 面对社会转型时期中职学生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的挑战,中山市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促进学生专业成长"为核心理念,以"建斌三元文化(军人意志、企业管理、人文精神)"为指导,确立"文质兼备、德技双馨"的人才目标,制定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标准,推进了专业德育方案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专业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学生 德育 专业成长 职业素养 专业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性的崩溃与德育专业化的限度
2
作者 李乃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52,共4页
德育专业化既是德育研究者的一种理想追求,也符合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然而,德育专业化同样面临着德育主体的有限性、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以及德育内容的不确定性三重潜在危机。从专业化的深层次分析德育专业化,可以发现理性是德育专业化... 德育专业化既是德育研究者的一种理想追求,也符合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然而,德育专业化同样面临着德育主体的有限性、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以及德育内容的不确定性三重潜在危机。从专业化的深层次分析德育专业化,可以发现理性是德育专业化的内在价值基础,学校是德育专业化的实践场域,道德教育是德育专业化的主要内容。从后现代的视角反观德育专业化,回归生活是后现代德育的内在要求,而建构一种"民间德育"的理论观点则是对德育专业化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专业 后现代 民间德育 现代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德育专业化的现实困境及其突破 被引量:2
3
作者 宋昕嵘 郝振君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15期56-60,共5页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美好生活需要包含着对更高质量教育的需要。育人先育德,教师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德育能力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应对教师...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美好生活需要包含着对更高质量教育的需要。育人先育德,教师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德育能力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应对教师提出更高的德育要求,以期实现全民重视德育的良好局面。面对关于“教师德育专业化”概念认识不清、教师德育专业化相关制度缺失以及教学与德育的人为割裂等问题,政府应完善政策制度,制定专业标准;学校应重视德育教学,进行课程改革;教师应增强身份认同感,提高自身素养;研究者应加大研究力度,增强合作交流;社会应提高对教师德育专业化的重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教师专业 教师德育专业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的德育”:在场的缺席——一项普通初中教师德育观念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曾妮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27,共7页
研究聚焦于一所普通初中教师的德育观念,通过田野调查发现:教师的德育观念可以概括为"看"(kān),其现实形态主要表现为看着学生"不出事"、"不犯错"。为实现这两个目标,教师们进行了"全天候"&qu... 研究聚焦于一所普通初中教师的德育观念,通过田野调查发现:教师的德育观念可以概括为"看"(kān),其现实形态主要表现为看着学生"不出事"、"不犯错"。为实现这两个目标,教师们进行了"全天候""零死角"的监管,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动员了部分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此种"看"的德育观念,实质上是一种消极的、防范性的德育立场。教师对于德育责任的推卸,对于德育本质认识的偏差和对于德育过程的简单把握皆源于一种"在场却缺席"的德育立场,即教师们以看似在场的德育姿态使真正的德育缺席于现实的教育生活之中。其后果不仅是淹没了学生的主体性,更是从根本上消解了教师德育的自觉性和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观念 主体性 德育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育力的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学农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57,共4页
德育效果从根本上说,是德育力的问题。德育力在于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体系把握实践的力量。在于思想道德实践关系的力量和德育者的教育力。德育力从实践活动的整体分析,可分为社会德育力和学校德育力。由于青少年时期道德成长的重要性和... 德育效果从根本上说,是德育力的问题。德育力在于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体系把握实践的力量。在于思想道德实践关系的力量和德育者的教育力。德育力从实践活动的整体分析,可分为社会德育力和学校德育力。由于青少年时期道德成长的重要性和学校德育的特殊地位,因而提高学校德育力就显得极为重要。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学校德育力必须通过德育的专业化方能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效果 德育 德育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尊重人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正江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46-51,共6页
道德教育要专业化,需要有一个确定的起点,即应从诚实、仁爱、感恩、节制、节约、公正、勇敢、爱国等基础道德中寻找“第一道德”,用第一道德把其他道德统帅起来,实现道德的条理化、体系化,从而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第一道德是绝对的、... 道德教育要专业化,需要有一个确定的起点,即应从诚实、仁爱、感恩、节制、节约、公正、勇敢、爱国等基础道德中寻找“第一道德”,用第一道德把其他道德统帅起来,实现道德的条理化、体系化,从而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第一道德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道德,“尊重人”才是第一道德,是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因为一切不尊重人的道德行为都是不道德中的道德,所以是不道德的。从“尊重人”开始,可以逻辑地推导与建构出其他道德,从而为道德教育内容的体系化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尊重人 第一道德 德育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