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度赋能与专业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工作发展的双重动力 被引量:17
1
作者 徐选国 秦莲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101,共12页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变迁催生的多重社会问题需要由国家和社会力量共同形成的保护性行动加以遏制,由此形成政府、市场与社会力量共同组成的互动系统。作为一种独特的专业行动,中国社会工作自恢复重建以来得以快速...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变迁催生的多重社会问题需要由国家和社会力量共同形成的保护性行动加以遏制,由此形成政府、市场与社会力量共同组成的互动系统。作为一种独特的专业行动,中国社会工作自恢复重建以来得以快速发展的两大核心动力在于:政府制度赋能与社会工作的专业自我建构。制度赋能体现为国家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实现社会工作的制度扩散与合法性建构,通过制度驱动专业化、职业化进程不断演进;专业建构体现为社会工作通过服务建构、体制建构形成对制度驱动的反映性行动,以及对社会问题的专业性回应,由此形成专业社会工作参与基层治理和国家治理的本土进程,彰显其在制度优势框架下的社会治理效能。中国社会工作的这种双重发展动力共同推动着社会的生长,成为有效抵制自由市场扩张以及现代化进程中多重风险生成的保护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赋能 专业建构 社会保护运动 社会工作 双重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专业建构:一个制度嵌入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徐盈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33,共10页
西方社会工作虽然也是作为国家制度的组成部分,但其在自下而上的发展中经历了专业化与职业化的过程,模糊的专业属性是为了更好地契合人类的需求,回应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建立了本身的专业界别与专业权威。作为舶来品的社会工作进入中国后... 西方社会工作虽然也是作为国家制度的组成部分,但其在自下而上的发展中经历了专业化与职业化的过程,模糊的专业属性是为了更好地契合人类的需求,回应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建立了本身的专业界别与专业权威。作为舶来品的社会工作进入中国后,在国家安排和政策制度的催生下,通过自上而下的推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通过对G市近十年的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工作发展的政策文本的分析,以各项政策制度及蕴含其中的专业规制为切入点,探讨中国情境下嵌入于宏观国家制度环境与属地化的社区治理体系中的社会工作的专业建构过程。研究发现,在模糊发包的国家治理、内卷化的社区治理体系与不明晰的专业制度的互动中形塑了一种工具性的专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嵌入 专业规制 社会工作 专业建构 社区治理体系 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专业服务人员对机构管理和建构的看法及实际情况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雨吟 钱铭怡 +5 位作者 姚萍 钟杰 易春丽 张智丰 陈红 王易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4-169,共6页
目的:考察国内心理健康专业服务人员对专业机构建构的看法及其现实情况。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全国不同省市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及管理者共1543人,使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情况调查表调查其对专业机构的人员构成情况、管理方法和工作检... 目的:考察国内心理健康专业服务人员对专业机构建构的看法及其现实情况。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全国不同省市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及管理者共1543人,使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情况调查表调查其对专业机构的人员构成情况、管理方法和工作检查与评估的主观理想情况和现实情况,并对其做比较。结果:(1)心理健康工作者对机构人员构成上的主观理想情况和现实情况没有明显差异。在主观理想模式中,不同专业工作者对心理咨询师的理想人数的看法不同,心理咨询师认为的理想咨询师人数(3.6±2.4)多于通科医生(2.5±2.1)和心理辅导员(3.0±2.4)。不同专业工作者对理想治疗师人数的看法也不同,精神科医生理想看法的数量(3.0±2.4)高于通科医生(1.6±.9)和心理咨询师(1.9±1.3)。在现实模式中,不同专业机构的实际人员配置上,咨询师或治疗师比例和测量人员比例不尽相同,心理咨询专业工作者所在机构的咨询或治疗师人数(5.5±5.8)多于精神科医生所在机构(5.0±4.0),而精神科医生所在机构的测量人员多于咨询师所在机构的测量人员[(2.3±1.6)vs.(1.8±1.5)]。(2)心理健康专业工作人员对专业机构建构的管理方式和专业工作评估方面存在理想和现实层面上的明显差异,在督导、案例讨论、对疗效进行评估等方面现实状况均落后于被试的理想状态,如有87.3%的人希望有督导,而现实中只有28.0%的人有督导。结论:国内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对专业机构管理和建构的人员构成、管理方法和工作评估等方面存在理想模式和现实模式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服务 专业机构建构 管理方式 专业工作评估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前教师的专业身份建构--基于西方关于职前教师专业身份的实证研究的报告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倩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8-154,共7页
目前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转变是教师的专业身份开始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和分析工具。然而过往的研究多聚焦于在职教师,未能对教师教育情境中的专业身份的萌芽和塑形过程进行充分探讨。本文以职前教师专业身份为主题,对西方近年来... 目前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转变是教师的专业身份开始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和分析工具。然而过往的研究多聚焦于在职教师,未能对教师教育情境中的专业身份的萌芽和塑形过程进行充分探讨。本文以职前教师专业身份为主题,对西方近年来相关实证研究进行系统检索和分析,具体从职前教师专业身份的构成、特征、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等四个方面对研究发现进行分析和归纳,为学界探索教师教育如何支持和促进职前教师专业身份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职前教师 专业身份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构:内涵意蕴、逻辑及技术路径 被引量:51
5
作者 王亚南 成军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8-124,共7页
专业群建构的实质就是要对所服务的区域产业集群中的技术技能型职业岗位群进行精准分析与定位,开设并组建能够同服务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精准对接的专业群,这是一个动态的生态化过程,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集群应保持紧密的动态耦合匹配。当前... 专业群建构的实质就是要对所服务的区域产业集群中的技术技能型职业岗位群进行精准分析与定位,开设并组建能够同服务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精准对接的专业群,这是一个动态的生态化过程,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集群应保持紧密的动态耦合匹配。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群建构存在着“临时抱佛脚”“新瓶装旧酒”“学科化”的误区。根据专业群所服务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之间的关联方式,可从学科技术关联、行业业务关联、组织管理方式三个维度将专业群建构为以下四种主要模式:学科技术型、行业聚焦型、行业松散型、紧密复合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的建构须对服务所面向的区域产业集群内部的职业分工协作展开深入调查,依据职业岗位群的内在知识关联组建适宜的专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专业 “双高计划” 专业建设 专业建构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实践型教师教育者专业自我建构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6
作者 郑一 董玉琦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7-128,共12页
全球性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改革亟需建设专业的教师教育者队伍,以保证基础的教学质量和教师培养工作的质量。在教师教育实践取向的影响中,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小学教师转型成为大学教师教育者,当前似乎更受推崇。与我国大学教师教育者... 全球性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改革亟需建设专业的教师教育者队伍,以保证基础的教学质量和教师培养工作的质量。在教师教育实践取向的影响中,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小学教师转型成为大学教师教育者,当前似乎更受推崇。与我国大学教师教育者的职业路径不同,西方实践型教师教育者多数是由中小学教师转型成为大学教师教育者,而伴随着职业转型,他们经历了一个专业自我的转变过程。分析显示,“教学使命”是西方实践型教师教育者专业自我建构的根基,“教师的教师”是其专业自我建构的核心,而“研究者专业自我”则面临建构困境。实践型专业知能、绩效管理文化和专业交往是西方实践型教师教育者专业自我建构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型教师教育者 专业自我建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专业知识建构:基于文本诠释学的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琳媛 楚江亭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6-39,共4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知识的建构成为新课程改革关注的重点。目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存在着对作为教师专业知识建构的依托的教学文本重视不足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和产生的以"课标和课本"为代表的&q...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知识的建构成为新课程改革关注的重点。目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存在着对作为教师专业知识建构的依托的教学文本重视不足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和产生的以"课标和课本"为代表的"现成的文本"、以"教案"为代表的"教学设计文本"、以"师生会话"为代表的"教学过程文本"和以"课后作业"为代表的"教学结束后的文本",均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进行专业知识建构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知识建构 文本诠释学 现成文本 教学设计文本 教学中的文本 教学结束后的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师范生到教师:实习中的教师专业身份建构——以G大学地理师范生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彩莹 朱竑 《地理教学》 2023年第7期4-9,共6页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建构教师专业身份的关键,师范生的教师专业身份建构将影响其职业认知与选择。通过对教育实习中的地理师范生进行参与式观察、半结构化访谈以及对访谈资料进行主题式分析、词频分析发现:实习学校为师范生提供了实体、语...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建构教师专业身份的关键,师范生的教师专业身份建构将影响其职业认知与选择。通过对教育实习中的地理师范生进行参与式观察、半结构化访谈以及对访谈资料进行主题式分析、词频分析发现:实习学校为师范生提供了实体、语言文化、互动、自我、网络数字等身份建构空间,同侪之间的反思与协作为师范生的教师专业身份建构提供了补充性空间,多元且专业的空间情境能够帮助地理师范生认知与实践、建构与协商其教师专业身份;职业选择动机与教育信念亦对其教师专业身份的建构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实习 地理师范生 教师 专业身份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型教师教育理念的隐忧与省视
9
作者 龙宝新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4-29,共6页
专业建构是当代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主题,其内在隐藏着一些理念性缺陷有待于克服。专业知能本位的理念、教师专家化的目标、资格证书引领的路径、对专业自主的依附与专业社会化的理论视角等都是专业型教师教育的隐忧所在。教师专业建构... 专业建构是当代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主题,其内在隐藏着一些理念性缺陷有待于克服。专业知能本位的理念、教师专家化的目标、资格证书引领的路径、对专业自主的依附与专业社会化的理论视角等都是专业型教师教育的隐忧所在。教师专业建构的目的不是要用知识、专家、资格来控制教师的教育生活,而是为了促使其个性化教育生活样式与教师文化的自然、自由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建构 专业型教师教育 教育生活样式 教师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文萃
10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4-144,F003,共2页
关键词 《论教师个体的生存方式》 《儿童美德的形成与道德发展》 《大学在科学观念与功利意识间的态度》 建构与整合:论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基础》 《思想品德教育接受的障碍、成因及理想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