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化物势能函数和热力学性质的分子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松涛 李东洋 +6 位作者 牛玉清 李鑫钢 康绍辉 李洪 叶开凯 周志全 高鑫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828-3840,共13页
发展干法铀纯化工艺对我国核能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但一直受基础热力学数据缺失的限制。因分子模拟方法具有高效、环保、经济的预测特性,为解决以上挑战提供了机遇。本文归纳总结了分子模拟计算物质热力学性质的多种方法,系统地介绍了模... 发展干法铀纯化工艺对我国核能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但一直受基础热力学数据缺失的限制。因分子模拟方法具有高效、环保、经济的预测特性,为解决以上挑战提供了机遇。本文归纳总结了分子模拟计算物质热力学性质的多种方法,系统地介绍了模拟计算中不同力场和势能函数的发展情况和优势/缺陷,指明了对氟化物体系的适用性。随后,综述了氟化物热力学性质的分子模拟进展,分析并评价了力场与势能函数选择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表明与温度相关的分子间势能函数(TDIP)在第二维里系数、黏度和气液共存性质等的模拟中展现的较高模拟效率和准确性。为进一步提升计算数据的准确性,尚有很多基础科学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本文最后对分子模拟方法在氟化物热力学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工艺设计提供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 分子模拟 与温度相关的分子间势能函数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中氦分子势函数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煜 陈硕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995-2000,共6页
为了能够在关于氦的分子动力学的模拟中准确地使用其势函数,并确定其量纲1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通过对比分析可用于氦的势函数的数学形式和使用条件,指出虽然标准Lennard-Jones(LJ-12-6)势函数的物理意义清晰、形式简化、应用广泛,但对于... 为了能够在关于氦的分子动力学的模拟中准确地使用其势函数,并确定其量纲1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通过对比分析可用于氦的势函数的数学形式和使用条件,指出虽然标准Lennard-Jones(LJ-12-6)势函数的物理意义清晰、形式简化、应用广泛,但对于氦而言,分子间的排斥力不再适宜采用原子中心间距r的-12次方的形式,而更适合采用指数形式的排斥项。在具有指数形式排斥项的势函数中,EXP-6势函数较好地反映了液氦原子间的多体相互作用,其吸引项是van der Waals吸引力的主要组成部分;Bruch-McGee组合半经验势函数多具有分段函数的形式,在模拟过程中转变为分子间作用力的过程和最终的形式较复杂;而Tang-Toennies势函数更适合于描述低密度氦气的性质。通过将势函数的物理参数量纲1化,确定量纲1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目的是可以在随后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中依使用条件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势能函数 分子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态双原子系统的长程势能函数
3
作者 俞根华 朱正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83-83,共1页
本文使用Varandas于1984年提出的HFACE(Hartree-Fockapproalmate correlation energy)势能函数,直接用光谱力常数计算求得22个中性基态双原子分子的势能曲线,从而避免了使用最小二乘拟合引进的误差。
关键词 势能函数 双原子分子 势能曲线 力常数 HARTREE 最小二乘拟合 相关 能量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纳米团簇熔点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
4
作者 赵良举 李斌 +1 位作者 高虹 李德胜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70,共4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纳米金的升温熔化过程,利用径向分布函数(RDF)、势能-温度函数、键对分析法,得到熔点。比较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得到不同方法的特点。径向分布函数法能明显看出团簇由有序向无序变化的趋势,但不能准确得出其熔点所...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纳米金的升温熔化过程,利用径向分布函数(RDF)、势能-温度函数、键对分析法,得到熔点。比较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得到不同方法的特点。径向分布函数法能明显看出团簇由有序向无序变化的趋势,但不能准确得出其熔点所在;势能-温度函数法基于团簇原子间距在熔点附近会发生阶跃变化这一微观原理,能够较准确给出团簇熔点;键对分析法是根据团簇从固态向液态转变过程中,其微观构型会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得出团簇熔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径向分布函数 势能-温度函数 键对分析 熔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薄膜比热容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唐祯安 丁海涛 +2 位作者 黄正兴 许自强 李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315,共3页
针对纳米量级薄膜比热容测定的困难,根据实验值建立了SiO2(100)薄膜物理模型.选取可靠的势能函数描述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了它的比热容变化规律,在100~600K下给出了厚度在1~5nm的薄膜比热容对温度和厚度的依赖关系... 针对纳米量级薄膜比热容测定的困难,根据实验值建立了SiO2(100)薄膜物理模型.选取可靠的势能函数描述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了它的比热容变化规律,在100~600K下给出了厚度在1~5nm的薄膜比热容对温度和厚度的依赖关系.计算结果表明,SiO2薄膜在300K下比热容明显低于相同条件下常规体材料的比热容,且随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升高,比热容变大,这同体材料是一致的.模拟结果揭示了SiO2薄膜比热容的微尺度效应,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可为半导体微器件的设计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比热容 二氧化硅薄膜 SIO2薄膜 微尺度效应 热容测定 纳米量级 相互作用 势能函数 物理模型 变化规律 计算结果 依赖关系 薄膜厚度 温度升高 模拟结果 体材料 分子 实验值 分析基 微器件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第29卷,第1~6期目次
6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I0001-I0012,1127-1128,共12页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结构 分子相互作用 富勒烯分子 团簇结构 取代基效应 光谱常数 势能函数 极化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EOS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新华 侯虞钧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19-823,共5页
根据virialEOS的推导方式 ,从具有分子体积的准理想气体模型出发 ,利用巨正则分布和势能函数 ,从理论上推导了M -H -EOS ,并探讨了M -H -EOS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 ,M -H -EOS与virialEOS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 ,只是在考虑实际气体对理想... 根据virialEOS的推导方式 ,从具有分子体积的准理想气体模型出发 ,利用巨正则分布和势能函数 ,从理论上推导了M -H -EOS ,并探讨了M -H -EOS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 ,M -H -EOS与virialEOS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 ,只是在考虑实际气体对理想气体在分子体积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偏差上做了不同的近似。M -H -EOS为了计算简便 ,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分子间相互作用做了合理的近似 ,从而避免了高阶virial系数求解困难的问题 ,因此在实用中取得成功。了解M -H -EOS的理论基础 ,对进一步发展和改进M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EOS 理论基础 VIRIAL EOS 固相物系状态方程 巨正则分布 势能函数 理想气体 分子相互作用 统计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