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独立铅锌成矿系统的建立——以西藏纳如松多铅锌矿床为例 被引量:26
1
作者 刘英超 纪现华 +6 位作者 侯增谦 田世洪 李振清 赵晓燕 周金胜 马旺 杨竹森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9-556,共18页
通过对西藏纳如松多铅锌矿床4套矿化型式的系统梳理,根据地质事实和相关同位素证据,初步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和岩浆作用相关的热液铅锌成矿系统模式。纳如松多铅锌矿化和石英正长斑岩密切相关,目前已发现了产在斑岩外围的古新世典中组凝灰... 通过对西藏纳如松多铅锌矿床4套矿化型式的系统梳理,根据地质事实和相关同位素证据,初步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和岩浆作用相关的热液铅锌成矿系统模式。纳如松多铅锌矿化和石英正长斑岩密切相关,目前已发现了产在斑岩外围的古新世典中组凝灰岩地层中的隐爆角砾岩型矿化、产在斑岩与二叠纪下拉组灰岩接触带上的矽卡岩型矿化、产在斑岩外围典中组凝灰岩与二叠纪昂杰组砂板岩岩性分界面上的矿层型矿化以及产在凝灰岩或砂板岩内部先存裂隙中的脉型矿化等4种铅锌矿化型式。它们均以绿帘石绿泥石化、硅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为主要围岩蚀变类型,矿石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主要脉石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石英+绢云母+方解石,蚀变和矿物组合特征指示它们发育在同一矿化系统中,但成矿热液温度逐渐降低。隐爆角砾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化成矿流体δDV-SMOW值分布范围较大(-177‰^-118‰和-164‰^-139‰),δ18OV-SMOW值分布范围较小(-2.76‰~3.29‰和-5.46‰^-4.58‰),反映其主要来自发生了去气作用的岩浆水,并混合了少量大气降水。4种矿化型式的S同位素值按照隐爆角砾岩型(4.15‰)、矽卡岩型(7.92‰)、矿层型(8.49‰)和脉型(8.80‰)的顺序逐渐增大,反映其主要来自发生了H2S去气作用的残余岩浆相。矿区成矿斑岩与冷水坑斑岩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斑岩极为相似,推测矿区深部也有斑岩型铅锌矿化的可能。一个独立的和岩浆作用相关的铅锌成矿系统模式由此建立,它包括了发育在挤压环境中所有和岩浆作用相关的铅锌矿化类型,可简述如下:新特提斯洋壳俯冲回转,地幔楔及上覆地壳部分熔融,纳如松多独具特色的斑岩岩浆形成;岩浆上升侵位,H2O及H2S去气,流体初溶,岩浆内部和顶部分别汇集了富氧化性质S和金属物质及富还原性质S和金属物质的残余岩浆流体;岩浆进一步侵位,温度降低,矿物结晶,SO2水解,斑岩型铅锌矿化形成;岩浆侵位到凝灰岩地层中,凝灰岩高压致爆,硫化物沉淀,隐爆角砾岩型铅锌矿化形成;富成矿物质残余岩浆水向外运移,伴随H2S进一步去气,矽卡岩型、矿层型、脉型铅锌矿化在不同岩性地层和构造位置中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爆角砾岩型矿化 矽卡岩型矿化 矿层型矿化 脉型矿化 与岩浆作用相关的铅锌成矿系统 纳如松多矿床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牛苦头铅锌矿床成矿岩体年龄与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2
作者 杨新雨 王新雨 +2 位作者 王书来 王幻 吴锦荣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7-600,共14页
【研究目的】祁漫塔格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斑岩-矽卡岩多金属成矿带,牛苦头矿床为该成矿带近年来发现的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其成矿岩体时代与矽卡岩建造、铅锌矿化之间的关系缺乏研究。另外,该矿床矽卡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与矿化的关系... 【研究目的】祁漫塔格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斑岩-矽卡岩多金属成矿带,牛苦头矿床为该成矿带近年来发现的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其成矿岩体时代与矽卡岩建造、铅锌矿化之间的关系缺乏研究。另外,该矿床矽卡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与矿化的关系也未进行深入的探讨,制约了对成矿规律的认识。【研究方法】通过锆石LA-ICP-MS测年及电子探针技术分析方法,对矿区成矿岩体锆石年代及矽卡岩矿物电子探针进行研究,详细揭示成矿时代、矽卡岩分带及矿物组合特征。【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与矽卡岩紧密相关的二长花岗岩形成于389.9±2.2 Ma,即牛苦头成矿时代为中泥盆世。牛苦头矿床矽卡岩表现出明显的蚀变分带,整体上属于钙-镁质系列矽卡岩建造,靠近成矿岩体为一套钙铁榴石和钙铁辉石矿物组合,远离成矿岩体为一套钙铝榴石和锰钙铁辉石组合。退变质阶段矽卡岩矿物主要为黑柱石、透闪石、阳起石等,靠近成矿岩体MnO含量低,远离成矿岩体MnO含量逐渐增高,暗示退变质阶段矽卡岩矿物化学成分对于进变质阶段矽卡岩矿物具有一定的继承作用。成矿热液自成矿岩体近端至远端(西南至东北)运移,该过程中温度、f_(O_(2))、pH逐渐降低,矿化由靠近成矿岩体的高温蚀变金属矿化组合到远离成矿岩体的铅锌矿化组合转变。【结论】结合前人研究,认为祁漫塔格地区中晚泥盆世岩浆岩的侵入可能是钙、锰质矽卡岩建造形成的主要原因,该地区中—晚泥盆世岩浆岩侵入及与之相关的钙-锰质矽卡岩建造可作为该区域矽卡岩型铅锌矿床的找矿标志,成矿热液由成矿岩体近端至远端(西南至东北)运移的过程中温度、f_(O_(2))、pH逐渐降低,这种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是导致成矿岩体远端富锰矽卡岩矿物及铅锌矿化富集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 中—晚泥盆世岩浆作用 钙-锰质矽卡岩建造 祁漫塔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咱印支期火山-岩浆弧东斑岩成矿带燕山期斑岩钨钼、铜、铅锌成矿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尹光候 许东 +1 位作者 余海军 曹德斌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23-324,共2页
义敦岛弧南段格咱火山-岩浆弧,是喜马拉雅巨型造山带中的一个复合造山带,起始于印支晚期的大规模俯冲造山作用。以红山-懒中断裂为界,针对印支期而言将斑岩及斑岩成矿划分为西部翁上-雪鸡坪岛弧斑岩成矿亚带(223~249Ma);东部亚杂-普朗... 义敦岛弧南段格咱火山-岩浆弧,是喜马拉雅巨型造山带中的一个复合造山带,起始于印支晚期的大规模俯冲造山作用。以红山-懒中断裂为界,针对印支期而言将斑岩及斑岩成矿划分为西部翁上-雪鸡坪岛弧斑岩成矿亚带(223~249Ma);东部亚杂-普朗岛弧斑岩成矿亚带(203~223Ma)。该期斑岩及斑岩成矿背景、机制、时代与特征,以及红山、普朗斑岩-矽卡岩铜矿等典型矿床前人作了大量研究(曾普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作用 二长斑岩 印支期 成矿亚带 矽卡岩型矿床 燕山期花岗岩 岩浆 义敦岛弧 红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栾川矿集区钼钨铅锌银多金属矿成矿系统及演化特征 被引量:14
4
作者 唐利 张寿庭 +5 位作者 曹华文 李冬 张旭晃 张云辉 田浩浩 张浩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6-368,共13页
探讨河南省栾川钼钨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内不同矿床类型、不同成矿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S、Pb、C、H、O 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研究区内不同类型矿床具有统一的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是由斑岩体中心向外不断演化的岩浆热液流体体系... 探讨河南省栾川钼钨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内不同矿床类型、不同成矿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S、Pb、C、H、O 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研究区内不同类型矿床具有统一的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是由斑岩体中心向外不断演化的岩浆热液流体体系。区内不同类型矿床均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62~131 Ma B.P.)岩浆热液活动的产物,钼钨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以晚侏罗世花岗斑岩体为中心,由中心向外分为中心成矿带(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床)、过渡带(矽卡岩型硫锌多金属矿床)和边缘成矿带(热液型铅锌银矿床)。由中心向外,成矿时代具有由老到新的变化趋势,矿物组合和蚀变类型具有由高温到低温变化的特征,成矿流体具有由高温-高盐度岩浆热液流体向中低温-低盐度流体演化的趋势,晚期大气降水加入特征明显。由于不同成矿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差异和成矿流体运移路径上物理化学条件的不同,富含成矿物质的深源岩浆热液流体在斑岩岩浆热动力驱动下,形成了一个以燕山期花岗斑岩岩浆侵入活动为中心,时空密切关联的钼钨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热液 同位素 钼钨 成矿系统 栾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梅仙丁家山铅锌矿成矿系统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石得凤 张术根 +1 位作者 韩世礼 艾国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09-818,共10页
通过对丁家山铅锌矿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通道、储矿场等成矿系统要素的全面分析,明确了丁家山铅锌矿区成矿作用为燕山期花岗质岩浆与经加里东期区域变质的新元古界马面山群龙北溪组上段富钙质岩之间的接触交代变质作用。Pb... 通过对丁家山铅锌矿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通道、储矿场等成矿系统要素的全面分析,明确了丁家山铅锌矿区成矿作用为燕山期花岗质岩浆与经加里东期区域变质的新元古界马面山群龙北溪组上段富钙质岩之间的接触交代变质作用。Pb和S等同位素研究及化探扫面结果显示:矿区成矿物质由燕山期花岗岩和马面山群龙北溪组地层共同提供,H和O同位素研究证实:成矿流体由大气降水和岩浆水共同组成;精细化矿物场填图指示成矿流体主要通过北东向断层运移,而矿区储矿场由马面山群龙北溪组上段、上侏罗统长林组和其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界面构成。丁家山铅锌矿属挤压构造成矿系统(大类)下属的与燕山期花岗质岩浆有关的接触交代成矿系统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系统 成矿作用 接触交代变质 丁家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燕山期斑岩钼-热液型铅锌(银)成矿系统的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量:8
6
作者 谢玉玲 崔凯 +4 位作者 夏加明 王莹 曲云伟 于超 单小瑀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196,共15页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钼生产国和资源国,同时也是铅、锌的重要资源国。中国东部燕山期斑岩型钼矿床及热液脉型、夕卡岩型铅锌(银)矿床是中国钼、铅、锌的主要来源。前人基于斑岩钼和热液型铅锌(银)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钼生产国和资源国,同时也是铅、锌的重要资源国。中国东部燕山期斑岩型钼矿床及热液脉型、夕卡岩型铅锌(银)矿床是中国钼、铅、锌的主要来源。前人基于斑岩钼和热液型铅锌(银)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燕山期斑岩型钼-热液型铅锌(银)成矿系统的新认识,但对该成矿系统的岩浆起源、成矿物质来源等仍存在认识上的分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表明,斑岩钼矿的成矿可能与幔源岩浆活动有关,成矿斑岩的Sr、Nd、Pb同位素组成也显示有幔源物质的贡献。碳酸岩作为典型的幔源岩浆岩,是研究地幔物质组成的探针岩石,源自俯冲交代富集地幔的碳酸岩是已知Mo含量最高的岩浆岩,同时其Pb、Zn、Ag含量也很高,并具有富水、富F、富S、富CO2的特征。中国东部与斑岩钼矿同期的碳酸岩、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中国东部中生代地幔为经历了俯冲交代的富集地幔,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可能为斑岩钼-热液型铅锌(银)成矿系统提供了成矿岩浆、成矿金属,同时还可能提供了S、F和成矿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燕山期 钼-(银)成矿系统 岩浆起源 成矿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祁漫塔格早中生代大陆地壳增生过程中的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高永宝 李文渊 +1 位作者 李侃 钱兵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3-482,共20页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缘,为典型的大陆边缘增生造山带,经历了漫长的古生代—早中生代增生造山过程,其中以早中生代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最为发育。文章系统总结了区内早中生代侵入岩分布及成因,对与其相关矿床地质、成矿流体...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缘,为典型的大陆边缘增生造山带,经历了漫长的古生代—早中生代增生造山过程,其中以早中生代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最为发育。文章系统总结了区内早中生代侵入岩分布及成因,对与其相关矿床地质、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祁漫塔格地区早中生代大陆地壳增生过程中的壳幔混合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的关联。研究结果认为,中二叠世—早三叠世以俯冲阶段的侧向增生为主,中-晚三叠世以碰撞-后碰撞阶段的垂向增生为主,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主要为中-晚三叠世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等,以I型、A型花岗岩为主,且多见暗色包体,Sr-Nd-Hf同位素组成表明其源于古陆壳物质的重熔,有地幔物质的参与,由地幔底侵古老陆壳,幔源基性岩浆与壳源花岗质岩浆发生不同程度混合作用而形成。与该时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的主要为斑岩型铜钼矿床、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层控矽卡岩型铅锌矿床、与碱性花岗岩有关稀有金属矿化等。成矿时代集中于248~210 Ma,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来源,区内中-晚三叠世大陆垂向增生过程中的壳-幔岩浆混合作用为区域大规模金属成矿提供大量热能、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大陆增生 岩浆活动 铁铜多金属成矿作用 早中生代 祁漫塔格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镇康芦子园铅锌铁矿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量:5
8
作者 余海军 李文昌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451-,共1页
<正>芦子园铅锌铁矿位于保山地块南段,南东部为昌宁-孟连被动边缘褶冲带,近南北向镇康复背斜与北东向南汀河断裂带的交汇部位,是西南'三江'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矿区铅锌铁矿成矿物质来源不清,严重制约了该区地质... <正>芦子园铅锌铁矿位于保山地块南段,南东部为昌宁-孟连被动边缘褶冲带,近南北向镇康复背斜与北东向南汀河断裂带的交汇部位,是西南'三江'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矿区铅锌铁矿成矿物质来源不清,严重制约了该区地质找矿,本次探索性对其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浅析。(1)硫同位素特征芦子园铅锌铁矿石中闪锌矿的δ34S为9.9‰~10.2‰,方铅矿的δ34S为9.2‰~9.5‰,具有变化范围窄、硫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的特点,并表现出相对富集34S的同位素组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物质来源 硫同位素 复背斜 同位素组成 成矿 同位素 岩浆作用 含矿地层 昌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成矿带中北段夏塞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早白垩世热液脉型矿床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艳军 魏俊浩 +1 位作者 李欢 陈冲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995-996,共2页
夏塞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中北段的夏塞-连龙锡多金属成矿区内,构造位置隶属于义敦弧后(弧间)冲断带,西邻金沙江蛇绿混杂岩带,东接义敦岛弧主弧褶断带。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图姆沟组(T3t)第一段变质砂岩、板岩、间夹... 夏塞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中北段的夏塞-连龙锡多金属成矿区内,构造位置隶属于义敦弧后(弧间)冲断带,西邻金沙江蛇绿混杂岩带,东接义敦岛弧主弧褶断带。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图姆沟组(T3t)第一段变质砂岩、板岩、间夹少量灰岩和硅质岩。根据岩性特征、岩石组合、空间分布及相互关系,图姆沟组第一段可细分为5个岩性亚段:第一亚段以中-厚层状长石石英变砂岩为主;第二亚段由薄-中厚层状中粒石英变砂岩、绢云板岩、炭质板岩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长石 架状硅酸盐矿物 白垩纪 早白垩世 成矿阶段 花岗岩体 硅氧矿物 石英 矿体 矿脉 蚀变作用 围岩蚀变 岩浆 同位素组成 三江成矿 硫化矿物 型花岗岩 碎屑岩 砂岩 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黔地区蘑菇山铅锌矿构造地球化学场特征及成矿预测
10
作者 吴越 张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43-644,共2页
四川宁南蘑菇山铅锌矿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内,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但其找矿工作一直未取得突破,同时研究程度较有限。探寻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存在资源危机的矿山和研究程度较低的矿床(区)进行科学的评价和... 四川宁南蘑菇山铅锌矿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内,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但其找矿工作一直未取得突破,同时研究程度较有限。探寻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存在资源危机的矿山和研究程度较低的矿床(区)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成矿预测正是当务之急。区内铅锌矿床繁多,成矿作用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球化学 成矿预测 矿床 川滇黔 蘑菇 成矿作用 扬子地块西南缘 成矿地质背景 成矿流体 岩浆热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贵港砷矿沟银铅锌矿床控矿因素分析及成矿预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港 陈懋弘 +2 位作者 葛锐 郭申祥 吴启强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2-676,共15页
一般而言,岩浆热液矿床除与侵入岩体有关外,与地层和构造关系也比较密切,控矿因素往往比较复杂,确定其中最主要的控矿因素往往是成矿预测成败的关键。广西贵港砷矿沟银铅锌矿床位于大瑶山隆起西南部龙山鼻状构造的最西南段,是大平天山... 一般而言,岩浆热液矿床除与侵入岩体有关外,与地层和构造关系也比较密切,控矿因素往往比较复杂,确定其中最主要的控矿因素往往是成矿预测成败的关键。广西贵港砷矿沟银铅锌矿床位于大瑶山隆起西南部龙山鼻状构造的最西南段,是大平天山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一部分。矿床以顺层产出的矽卡岩型矿体为主,切层的脉状矿体为辅。系统的野外测量和研究表明,脉状矿体形态简单,主要受控于近直立的NNW向断层;层状矽卡岩型矿体形态十分复杂,除受控于大平天山和龙头山岩体外,还受寒武系黄洞口组灰岩夹层、加里东期复杂褶皱形态以及NNW向断层的联合控制。其中大平天山和龙头山岩体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成矿流体和热源,并控制了成矿元素的空间分带;寒武系黄洞口组灰岩夹层是形成矽卡岩型矿体的岩性条件,控制了矿层的数量和厚度;近EW走向的复式褶皱控制了矿体的具体形态和产状;NNW向断层控制了矿段的平面空间位置。本文在正确理解上述岩浆-地层岩性-褶皱-断层等控矿因素的基础上,确定NNW向断层为主要的流体通道,其东西两侧20~70m的范围内寒武系黄洞口组灰岩夹层可以形成层状矽卡岩型矿体,据此由东往西划分了3个矿段,经钻探验证成功在矿区西部发现了新的矿段。本次成矿预测改变了前人以近EW走向灰岩追索找矿的思路,转为沿NNW走向断层(节理)追索层状矿体,把一个被前人否定评价的矿床给予了肯定评价并获得成功。这一认识和经验对复杂褶皱地区,受多要素控制的岩浆热液矿床的成矿预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控矿因素 成矿预测 砷矿沟银矿床 广西贵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幔柱成矿系统:以峨眉山地幔柱为例 被引量:108
12
作者 胡瑞忠 陶琰 +2 位作者 钟宏 黄智龙 张正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54,共13页
地幔柱沟通了地核、地幔、地壳各个圈层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提供了板内构造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的一种重要的动力学机制。峨眉山地幔柱是晚古生代全球最显著的地幔柱活动之一,形成了多种有重大资源经济价值的矿床类型。以峨眉山地幔柱... 地幔柱沟通了地核、地幔、地壳各个圈层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提供了板内构造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的一种重要的动力学机制。峨眉山地幔柱是晚古生代全球最显著的地幔柱活动之一,形成了多种有重大资源经济价值的矿床类型。以峨眉山地幔柱为例,对几种典型矿床类型的产出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阐述了地幔柱成矿系统中各种成矿作用与地幔柱构造岩浆活动的关系及成矿机理。(1)通过对部分典型岩浆硫化物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化特征分析,揭示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不同矿化特征的岩浆硫化物矿床形成于统一的地幔柱岩浆活动体系,并与峨眉山玄武岩为同源演化关系,岩浆演化过程及硫化物熔离富集过程存在的差异造成了矿化类型的变异。(2)对攀西地区4个超大型钒钛磁铁矿矿床进行了详尽的地质地球化学分析,论述了成矿岩浆的性质、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关系及成岩演化过程和成矿模式,表明成矿母岩浆来自于地幔柱,但经历了较大程度的地壳混染作用,提出岩浆的多次补给混合及结晶锋面上发生的双扩散造成的液态分层导致了韵律条带矿石的形成。(3)阐述了滇黔相邻地区玄武岩型自然铜和黑铜矿铜矿化现象,指出玄武岩岩浆气液阶段的自变质作用和玄武岩构造变质热液蚀变改造作用两种方式造成铜矿化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地幔柱 成矿系统 岩浆硫化物矿床 v_Ti磁铁矿矿床 玄武岩型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熔体强相互作用的成矿功能 被引量:13
13
作者 罗照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03-504,共2页
矿床学家早就清楚地认识到内生金属成矿作用主要与含矿流体有关,因而含矿流体成为矿床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同时,矿床学家也深刻认识到内生金属矿床与火成岩密切相关。因此,流体和火成岩都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流行的岩浆热液成... 矿床学家早就清楚地认识到内生金属成矿作用主要与含矿流体有关,因而含矿流体成为矿床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同时,矿床学家也深刻认识到内生金属矿床与火成岩密切相关。因此,流体和火成岩都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流行的岩浆热液成矿理论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然而,矿床学家继承了岩石学家的错误,以为含矿流体是岩浆分异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矿流体 强相互作用 成矿系统 矿床学研究 成矿流体 金属成矿作用 熔体 密切相关 岩浆分异 火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岩石矿物学杂志》优秀论文奖获得者简介——刘英超
14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0-130,共1页
获奖论文:《一个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独立铅锌成矿系统的建立——以西藏纳如松多铅锌矿床为例》(2015年第4期)。刘英超,女,1982年2月出生。2006年获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基地班)学士学位;2009年和2012年分别获得中国地质科... 获奖论文:《一个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独立铅锌成矿系统的建立——以西藏纳如松多铅锌矿床为例》(2015年第4期)。刘英超,女,1982年2月出生。2006年获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基地班)学士学位;2009年和2012年分别获得中国地质科学院硕士和博士学位;2012年7月~2015年12月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16年至今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质研究所 获奖论文 地球科学研究 矿床 岩浆作用 成矿 成矿系统 纳如 岩石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