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与台湾关系法》的立法特点与法律实效 被引量:7
1
作者 罗国强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26,共9页
《与台湾关系法》尽管违反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以及相关国际法基本原则,但仍然具有美国国内法的性质,并将在美国国家机器的保障下予以执行。相对于此前的《美台共同防御条约》,该法在美台关系的性质界定上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在美台关系的... 《与台湾关系法》尽管违反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以及相关国际法基本原则,但仍然具有美国国内法的性质,并将在美国国家机器的保障下予以执行。相对于此前的《美台共同防御条约》,该法在美台关系的性质界定上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在美台关系的内容设定上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在美台权利义务的分担模式上具有单务性和实践性。该法的法律实效具有先天的不稳定性,在执行过程中将势必大打折扣,难以达到其制定者所想要起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台湾关系法 法律实效 立法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连红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0-43,共4页
关键词 解决台湾问题 中美关系 美国政府 意识形态 “两个中国”政策 与台湾关系法 美国对台政策 杜鲁门 中国统一 尼克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3
作者 韩玉贵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6-20,共5页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以来的实践证明,在台湾问题得到较好处理的时期,中美关系就能得到顺利发展;反之,两国关系就波折迭起,麻烦不断。中美关系是当前国际关系中极其重要的双边关系,对于维护世界...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以来的实践证明,在台湾问题得到较好处理的时期,中美关系就能得到顺利发展;反之,两国关系就波折迭起,麻烦不断。中美关系是当前国际关系中极其重要的双边关系,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美两国在许多问题上有着共同利益,美国应严格遵守两国间三个公报的原则,不应再在台湾问题上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台湾问题 《上海公报》 与台湾关系法 台湾海峡 尼克松 美国政府 两国关系 武器 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关系中的美国国会因素 被引量:11
4
作者 丁孝文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36,26,共6页
发展中美关系符合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白宫与国会的共识.国会多数议员重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支持发展中美关系,但由于国会制衡行政当局的特性,以及建交以来白宫总体上主张加强中美关系,国会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更多的... 发展中美关系符合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白宫与国会的共识.国会多数议员重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支持发展中美关系,但由于国会制衡行政当局的特性,以及建交以来白宫总体上主张加强中美关系,国会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更多的则是消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国家利益 与台湾关系法 中国 外交决策 国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
5
作者 柯友申 《国际展望》 1985年第13期2-5,共4页
7月22日李先念主席将在访问加拿大之后到达美国进行为期一周的正式访问,这是继1979年邓小平副总理访美和去年赵紫阳总理访美和里根总统访华之后的又一次意义重大的访问。李主席访美期间,双方将就双边贸易、核能合作、技术转让以及台湾... 7月22日李先念主席将在访问加拿大之后到达美国进行为期一周的正式访问,这是继1979年邓小平副总理访美和去年赵紫阳总理访美和里根总统访华之后的又一次意义重大的访问。李主席访美期间,双方将就双边贸易、核能合作、技术转让以及台湾等问题进行会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台湾问题 里根总统 赵紫阳 中美联合公报 技术转让 与台湾关系法 巴统 里根政府 中美贸易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年代邓小平对中美关系中两次波折的处理
6
作者 王保勤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1995年第3期61-64,共4页
80年代邓小平对中美关系中两次波折的处理王保勤中美关系自两国建交以来经历了多次波折。最近,美国允许李登辉访美,给中美关系的发展又罩上了一层新的阴影。此时,回顾一下80年代邓小平同志对中美关系中两次波折的处理,是有益的... 80年代邓小平对中美关系中两次波折的处理王保勤中美关系自两国建交以来经历了多次波折。最近,美国允许李登辉访美,给中美关系的发展又罩上了一层新的阴影。此时,回顾一下80年代邓小平同志对中美关系中两次波折的处理,是有益的。一、80年代初,对里根政府在台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邓小平 里根政府 台湾问题 80年代 技术转让 与台湾关系法 经贸关系 社会主义 布什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7
作者 纪岚 《国际展望》 1986年第18期5-7,1,共4页
美国一方面希望稳定与中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则力图维持对台湾的控制。但近来里根政府迫于形势和内外舆论压力,不得不在台湾问题上有所松动。美国今后是否愿意采取更明智的态度,是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台湾问题 里根政府 舆论压力 海峡两岸 香港问题 参谋总长 卡特总统 政府首脑 与台湾关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前途”决议案
8
《国际展望》 1984年第2期8-,共1页
1983年2月23日美国民主党“自由派”参议员佩尔、肯尼迪等人提出一项参议院决议案(按照美国法律,这种决议仅“表达参议院的意向”,不具法律效力),宣称“
关键词 美国法律 台湾问题 美国民主党 美国政府 美国国会 佩尔 与台湾关系法 美中关系 助理国务卿 反对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9
作者 陈岳 《产经评论》 1999年第7期4-8,共5页
一、冷战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综合国力是指一国所“具有的同本国生存与发展有关的各种要素的综合力量”,总的说来综合国力的物质要素大致有:地理、人口、经济能力、军事能力、科技能力等;
关键词 综合国力 中美关系 台湾问题 中美两国 两国关系 冷战后 “人权外交” 国际格局 与台湾关系法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八一七”公报的产生 被引量:1
10
作者 宫力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2-76,33,共6页
中美“八一七”公报的产生宫力1982年8月17日,中美两国就分步骤直到最后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所共同发表的联合公报(即中美八一七公报),是继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和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之后,中美两国之间达... 中美“八一七”公报的产生宫力1982年8月17日,中美两国就分步骤直到最后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所共同发表的联合公报(即中美八一七公报),是继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和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之后,中美两国之间达成的又一项重要协议,它的产生经过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问题 武器 中美关系 与台湾关系法 台湾回归祖国 和平解决 中国外交 中美建交谈判 邓小平 中美两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沉的航空母舰”与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11
作者 凡谷 《国际展望》 1984年第5期4-5,共2页
最近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时指出,美国应该从南朝鲜、台湾、以色列、南非这4艘“航空母舰”的圈子里走出来,否则,美国不可能在全球战略问题上取得主动。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美国... 最近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时指出,美国应该从南朝鲜、台湾、以色列、南非这4艘“航空母舰”的圈子里走出来,否则,美国不可能在全球战略问题上取得主动。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美国全球战略问题上的一个要害问题,即霸权主义政策。所谓“不沉的航空母舰”,实际上就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几个战略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热津斯基 争夺世界霸权 全球战略 战略基地 要害问题 与台湾关系法 中东局势 战略利益 “航空母舰” 朝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亲台保守势力
12
作者 董祖杰 《国际展望》 1982年第32期2-11,共10页
最近两三年来,随着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美国国内的亲台保守势力再度抬头,并有扩大的趋势。特别是里根上台后,亲台派在美国政府和国会中力量明显增加,多次掀起对华政策的大辩论。最近,亲台保守势力又借黑格辞职舒尔茨接任国务卿之机大肆... 最近两三年来,随着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美国国内的亲台保守势力再度抬头,并有扩大的趋势。特别是里根上台后,亲台派在美国政府和国会中力量明显增加,多次掀起对华政策的大辩论。最近,亲台保守势力又借黑格辞职舒尔茨接任国务卿之机大肆活动,力图阻挠和破坏中美关系的发展,值得我们注意并认真加以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守势力 对华政策 台湾问题 里根政府 中美关系 美中关系 对外政策 赫尔姆 与台湾关系法 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陆军战争学院 维持现状是美在台海在最佳选择
13
作者 道格拉斯.麦克科里迪 《国际展望》 2004年第12期11-11,共1页
根据《与台湾关系法》,美国仍有义务向台湾提供足以用于自卫的武器,重点应放在台湾在目前和预期大陆将占有优势的领域中采取行动所需要的防御性武器。最需要的是反潜和扫雷能力,一个比较灵活的指挥和控制系统,以及导弹防御系统(尽... 根据《与台湾关系法》,美国仍有义务向台湾提供足以用于自卫的武器,重点应放在台湾在目前和预期大陆将占有优势的领域中采取行动所需要的防御性武器。最需要的是反潜和扫雷能力,一个比较灵活的指挥和控制系统,以及导弹防御系统(尽管目前还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防范大陆现有的导弹)。中国还需要认识到,它在美国出售武器问题上并不享有否决权。美国对台军售必须走一条很细的钢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防御 军队建设 台湾 美国 与台湾关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