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解释比赛“Choking”的新视角:心智游移理论
被引量:
19
1
作者
段再复
张力为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46,共10页
比赛中运动员发生的"走神"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心智游移(mind-wandering),是一种个体普遍存在的对目标任务和外部环境意识下降的现象。对有关"Choking"和心智游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和综述。研究认为,...
比赛中运动员发生的"走神"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心智游移(mind-wandering),是一种个体普遍存在的对目标任务和外部环境意识下降的现象。对有关"Choking"和心智游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和综述。研究认为,压力下的心智游移可能是导致"Choking"的原因之一;对比赛结果/回报的关注诱发了心智游移;任务性质是心智游移和运动表现之间的调节变量。可以通过测量运动员日常生活、训练、认知操作中心智游移的发生频率和内容来预测比赛中发生的心智游移。正念训练通过减少心智游移来提高运动表现。由此,相比于当前主流的"Choking"理论,心智游移理论解释了走神导致的表现下降,对内源性想法的测量和预防具有可操作性,对运动训练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任务无关想法
干扰理论
解耦合假说
执行控制理论
资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心刺激对大学生运动员持续注意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段再复
张力为
+1 位作者
孙拥军
于晓熹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9-381,405,共14页
通过3个不同认知负荷的持续注意试验,探讨普通大学生和大学生运动员的持续注意表现差异,及影响2个群体注意疏忽的因素。结果发现:试验1低认知负荷任务中,2个群体均出现持续注意下降;试验2a中等认知负荷任务中,大学生运动员的持续注意下...
通过3个不同认知负荷的持续注意试验,探讨普通大学生和大学生运动员的持续注意表现差异,及影响2个群体注意疏忽的因素。结果发现:试验1低认知负荷任务中,2个群体均出现持续注意下降;试验2a中等认知负荷任务中,大学生运动员的持续注意下降在后期上升至初始阶段;在有线索刺激的试验2b高认知负荷任务中,提示刺激对持续注意下降有减缓作用。低目标关联的分心刺激,会干扰2个群体在高认知负荷任务中的目标加工速度,及普通大学生的目标提取,而大学生运动员的目标提取则不会受其影响。对目标的辨别力,是影响普通大学生和大学生运动员在低、中等认知负荷持续注意任务中发生注意疏忽的共同因素,但在高认知负荷持续注意任务中,除了无分心刺激条件下的辨别力指数是影响2组注意疏忽的共同因素,有分心刺激条件下的加工速度是影响普通大学生注意疏忽的另一因素,无分心刺激条件下的加工速度是影响大学生运动员注意疏忽的另一因素。由此,大学生运动员的认知优势主要表现在中、高认知负荷的持续注意任务上,表现在大学生运动员具有更高效的注意资源补给系统,更善于根据任务负荷分配认知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注意下降
资源损耗理论
与任务无关想法
工作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释比赛“Choking”的新视角:心智游移理论
被引量:
19
1
作者
段再复
张力为
机构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沈阳体育学院心理学教研室
出处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46,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5BTY082)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与应激适应重点实验室资助
+1 种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020566)
国家体育总局年度重点研究领域课题(2014B078)
文摘
比赛中运动员发生的"走神"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心智游移(mind-wandering),是一种个体普遍存在的对目标任务和外部环境意识下降的现象。对有关"Choking"和心智游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和综述。研究认为,压力下的心智游移可能是导致"Choking"的原因之一;对比赛结果/回报的关注诱发了心智游移;任务性质是心智游移和运动表现之间的调节变量。可以通过测量运动员日常生活、训练、认知操作中心智游移的发生频率和内容来预测比赛中发生的心智游移。正念训练通过减少心智游移来提高运动表现。由此,相比于当前主流的"Choking"理论,心智游移理论解释了走神导致的表现下降,对内源性想法的测量和预防具有可操作性,对运动训练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与任务无关想法
干扰理论
解耦合假说
执行控制理论
资源理论
Keywords
TUTs
distraction theory
decoupling hypothesis: executive control theory
resource theories
分类号
G891.2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心刺激对大学生运动员持续注意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段再复
张力为
孙拥军
于晓熹
机构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心理学教研室
沈阳体育学院心理学教研室
出处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9-381,405,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BTY082)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与应激适应重点实验室资助
+1 种基金
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项目编号:LZD2017ST01)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5020566)
文摘
通过3个不同认知负荷的持续注意试验,探讨普通大学生和大学生运动员的持续注意表现差异,及影响2个群体注意疏忽的因素。结果发现:试验1低认知负荷任务中,2个群体均出现持续注意下降;试验2a中等认知负荷任务中,大学生运动员的持续注意下降在后期上升至初始阶段;在有线索刺激的试验2b高认知负荷任务中,提示刺激对持续注意下降有减缓作用。低目标关联的分心刺激,会干扰2个群体在高认知负荷任务中的目标加工速度,及普通大学生的目标提取,而大学生运动员的目标提取则不会受其影响。对目标的辨别力,是影响普通大学生和大学生运动员在低、中等认知负荷持续注意任务中发生注意疏忽的共同因素,但在高认知负荷持续注意任务中,除了无分心刺激条件下的辨别力指数是影响2组注意疏忽的共同因素,有分心刺激条件下的加工速度是影响普通大学生注意疏忽的另一因素,无分心刺激条件下的加工速度是影响大学生运动员注意疏忽的另一因素。由此,大学生运动员的认知优势主要表现在中、高认知负荷的持续注意任务上,表现在大学生运动员具有更高效的注意资源补给系统,更善于根据任务负荷分配认知资源。
关键词
持续注意下降
资源损耗理论
与任务无关想法
工作记忆
Keywords
sustained attention decrement
resource depletion theory
TUTs
working memory
分类号
G804.8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解释比赛“Choking”的新视角:心智游移理论
段再复
张力为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分心刺激对大学生运动员持续注意的影响
段再复
张力为
孙拥军
于晓熹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