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锈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横向抗剪性能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段文峰 朱峰苇 朱珂 《河南建材》 2025年第3期13-16,共4页
文章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六个模型,研究了混凝土强度和剪跨比对不锈钢一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抗剪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混凝土强度可以提升试件的极限抗剪承载力,而不锈钢一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抗剪承载力与剪跨比呈负... 文章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六个模型,研究了混凝土强度和剪跨比对不锈钢一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抗剪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混凝土强度可以提升试件的极限抗剪承载力,而不锈钢一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抗剪承载力与剪跨比呈负相关。该分析结果可为后续对不锈钢一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结构设计和性能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不锈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 参数分析 抗剪承载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丁发兴 蔡勇强 +3 位作者 王莉萍 孙浩 吕飞 黄修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5,共11页
大多数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肋的方式使钢板和混凝土协同工作。然而,这种连接方式可能导致整体性和塑性变形效率较低,且制作复杂,焊接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为了深入研究焊接多腔... 大多数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肋的方式使钢板和混凝土协同工作。然而,这种连接方式可能导致整体性和塑性变形效率较低,且制作复杂,焊接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为了深入研究焊接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基于约束混凝土真三轴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和钢材弹塑性混合强化-韧性损伤本构模型,建立了组合剪力墙的精细化三维实体-壳模型,将模拟所得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弹性刚度、承载力、累积耗能、等效阻尼粘滞系数和延性系数与已有拟静力试验结果相比较,发现两者吻合较好。分析结果表明:轴压比对组合剪力墙模型算例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较小,而随剪跨比增大,组合剪力墙模型算例的刚度和承载力呈线性降低;轴压比对组合剪力墙模型算例总塑性耗能的影响较小,而剪跨比的影响较大,剪力墙总塑性耗能随剪跨比增大而降低;轴压比和剪跨比都不会改变算例各部件的耗能分配机制,即组合剪力墙模型算例以外钢板和内隔板耗能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抗震性能 塑性耗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下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墙抗冲击机理分析与挠度预测
3
作者 杨耀堂 王蕊 +1 位作者 赵晖 侯川川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5,共15页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墙(steel-concrete composite wall,SC wall)常用于核电站、超高层等重要结构的承重构件,其在偶然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也是其推广应用的关键指标。为此,针对火灾下SC墙的抗冲击性能进行研究并给出相关设计建议。首先...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墙(steel-concrete composite wall,SC wall)常用于核电站、超高层等重要结构的承重构件,其在偶然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也是其推广应用的关键指标。为此,针对火灾下SC墙的抗冲击性能进行研究并给出相关设计建议。首先建立了SC墙在火灾与冲击耦合作用下的有限元模型,在验证模型可靠性基础上,开展了火灾下SC墙抗冲击机理的分析;然后研究了轴力、受火时间、材料强度、冲击能量与抗剪连接件形式等参数对SC墙在火灾下抗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给出了该类构件在耦合工况下跨中峰值挠度的预测公式。结果表明:随着受火时间的增加,SC墙受冲击变形模式由局部冲切逐渐转变为整体弯曲破坏;火灾下,混凝土为SC墙受冲击的主要耗能部件;混凝土强度、轴力与抗剪连接件形式对SC墙在高温下的抗冲击性能影响显著,钢板强度的影响则较小;建议的公式可较合理地预测火灾下SC墙受冲击后的跨中峰值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混凝土组合 火灾 抗冲击性能 破坏模式 挠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不锈钢板混凝土组合梁抗剪性能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段文峰 刘红林 +2 位作者 刘文渊 虞家立 朱峰苇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1-6,18,共7页
基于数值模拟验证试验正确性基础上,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6个分析模型,研究了双不锈钢板混凝土组合梁中抗剪钢筋直径和间距对双不锈钢板混凝土组合梁抗剪承载力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抗剪钢筋直径和缩小间距均可提升试件的极限抗... 基于数值模拟验证试验正确性基础上,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6个分析模型,研究了双不锈钢板混凝土组合梁中抗剪钢筋直径和间距对双不锈钢板混凝土组合梁抗剪承载力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抗剪钢筋直径和缩小间距均可提升试件的极限抗剪承载力,且提升幅度与抗剪配筋率(与直径、间距相关)成正比.该分析结果为后续系统全面地开展双不锈钢板混凝土组合梁参数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验证 有限元 不锈钢混凝土组合 抗剪承载力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面受火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耐火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韦芳芳 杜金娥 +2 位作者 胡雪峰 王永泉 吴京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8-522,共5页
为研究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的耐火性能,对3榀采用不同剪力件连接(螺栓连接、栓钉连接、栓钉和剪力杆组合连接)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进行了轴压力和单面ISO-834标准升温作用下的耐火性能试验,得到这种新型组合剪力墙结构在... 为研究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的耐火性能,对3榀采用不同剪力件连接(螺栓连接、栓钉连接、栓钉和剪力杆组合连接)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进行了轴压力和单面ISO-834标准升温作用下的耐火性能试验,得到这种新型组合剪力墙结构在火灾下的温度场分布、轴向变形及破坏模式,并就不同剪力连接件对组合剪力墙耐火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剪力连接件能够保证钢板与混凝土共同工作;采用不同剪力连接件连接的组合剪力墙在火灾下的破坏模式是相同的,但不同剪力件对组合剪力墙耐火性能的影响不同,采用螺栓连接的组合剪力墙的耐火极限最短,采用栓钉和剪力杆组合连接的剪力墙耐火极限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耐火极限 耐火性能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剪跨比带约束拉杆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程春兰 周德源 +1 位作者 叶珊 朱立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6-132,共7页
为了研究低剪跨比带约束拉杆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6个带约束拉杆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进行了滞回加载试验,研究了低剪跨比情况下包含不同参数的组合剪力墙的破坏模式、变形能力及耗能能力,得到了试件的滞回... 为了研究低剪跨比带约束拉杆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6个带约束拉杆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进行了滞回加载试验,研究了低剪跨比情况下包含不同参数的组合剪力墙的破坏模式、变形能力及耗能能力,得到了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力、位移延性系数、刚度退化曲线以及累计耗能曲线.然后,采用Open Sees程序对带约束拉杆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和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剪跨比情况下,带约束拉杆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良好;减小约束拉杆间距和端部增设型钢构件均可提高试件的承载力并改善其延性;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相比,组合剪力墙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剪跨比 约束拉杆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滞回加载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陈丽华 夏登荣 +1 位作者 刘文武 张晓凡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19,共10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配置L形拉结件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通过两组共6个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对此新型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试件改变参数主要为轴压比和连接件间距,在试验的基础上对试件的破坏形态、... 提出一种新型的配置L形拉结件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通过两组共6个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对此新型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试件改变参数主要为轴压比和连接件间距,在试验的基础上对试件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等进行分析。试验研究表明:L形拉结件的配置既能增强外包钢板对核心内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又能抑制外包钢板的屈曲,充分保证了外包钢板和混凝土之间的协同工作,此新型组合剪力墙具有较高的承载力,较好的延性及耗能能力。在达到峰值荷载之前,墙体钢板未发生明显的局部屈曲变形,最终组合剪力墙均因端柱屈曲拉裂而开始破坏;破坏时极限位移角的平均值为1/58;随着距厚比减小,试件的水平承载力和延性系数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L形拉结件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轴压比 拉结件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墙局部屈曲性能试验 被引量:7
8
作者 刘阳冰 王爽 +2 位作者 刘晶波 牛箐蕾 曹天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7-323,共7页
进行了4片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墙轴向受压试验,分析钢板强度和距厚比(抗剪连接件间距与钢板厚度比值)对外钢板局部屈曲位置、临界荷载、破坏类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竖向的2个连接件和4个连接件中部位置的钢板容易发生屈曲,且钢材强... 进行了4片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墙轴向受压试验,分析钢板强度和距厚比(抗剪连接件间距与钢板厚度比值)对外钢板局部屈曲位置、临界荷载、破坏类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竖向的2个连接件和4个连接件中部位置的钢板容易发生屈曲,且钢材强度越高,防止试件发生屈曲先于屈服局部弹性屈曲破坏的距厚比限值越小;距厚比仅对构件的破坏类型、局部屈曲的临界荷载影响较大。在试验研究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推导了防止钢板发生局部弹性屈曲破坏的距厚比限值公式,并采用国内外试验研究数据和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公式的适用性进行验证,进一步修正了防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墙发生局部弹性屈曲破坏的距厚比限值设计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混凝土组合 局部屈曲 轴压 性能试验 距厚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沉管隧道中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47
9
作者 宋神友 聂建国 +3 位作者 徐国平 樊健生 唐亮 郭宇韬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9-120,共12页
沉管隧道在近年来修建的大型水下隧道工程中越来越多地得到运用,尤其是大型海底隧道。为研究沉管隧道的发展趋势,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文中综述了沉管隧道的历史,总结出其结构形式经历了钢壳-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双钢板-混... 沉管隧道在近年来修建的大型水下隧道工程中越来越多地得到运用,尤其是大型海底隧道。为研究沉管隧道的发展趋势,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文中综述了沉管隧道的历史,总结出其结构形式经历了钢壳-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3个发展阶段。研究发现以配置横纵向隔板与加劲肋为特征的隔舱式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优点突出,是未来大型沉管隧道的发展方向,值得深化研究与探讨。目前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相关研究较多,但针对隔舱式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面外性能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已有设计方法应用了混凝土规范但较为保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该文进行3个抗弯梁式试验与3个抗剪梁式试验。试验研究发现已有抗弯设计方法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但其考虑受压翼缘局部屈曲的构造要求可进一步放宽;已有抗剪设计方法低于试验值较多,偏于保守。基于理论分析,文中进一步提出考虑钢-混凝土组合抗剪机制与工字钢腹板抗剪机制两种机制相结合的抗剪设计方法,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且有一定富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 沉管隧道 巨型结构 面外性能 抗弯承载力 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用双钢板-混凝土单元轴心受压组合效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亚军 陈思佳 +1 位作者 黄城均 宋晓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4-731,742,共9页
为了研究核电用双钢板-混凝土(SCS)结构在轴压荷载作用下钢与混凝土的组合效应,从材料泊松效应的角度出发,分析双钢板-混凝土单元中钢板与混凝土的应力重分布规律,总结钢混组合效应下的2类应力状态和混凝土受侧向约束的特点,采用轴压试... 为了研究核电用双钢板-混凝土(SCS)结构在轴压荷载作用下钢与混凝土的组合效应,从材料泊松效应的角度出发,分析双钢板-混凝土单元中钢板与混凝土的应力重分布规律,总结钢混组合效应下的2类应力状态和混凝土受侧向约束的特点,采用轴压试验进行论证.研究表明:钢板与混凝土的应力重分布规律取决于2种材料泊松比的相对变化,对于单轴受压的SCS单元,在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时,钢板处于平面压-拉应力状态,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应力状态并存在"约束强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混凝土(SCS)单元 轴心受压 泊松效应 组合效应 约束强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钢板-再生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道申 韦芳芳 +1 位作者 朱有华 徐庆鹏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15-22,共8页
为研究双钢板-再生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在已有试验的基础上,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模型验证和分析,研究内容包括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距厚比、轴压比以及连接件形式。结果表明:(1)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试件抗弯承载力、... 为研究双钢板-再生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在已有试验的基础上,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模型验证和分析,研究内容包括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距厚比、轴压比以及连接件形式。结果表明:(1)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试件抗弯承载力、抗剪承载力、初始抗侧刚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劣化;(2)当轴压比为0~0.5时,试件承载力随轴压比增大而减小,初始刚度随轴压比增大而增大;(3)剪跨比为1.5的再生混凝土(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剪力墙试件,抗剪承载力随距厚比的增大而下降;(4)连接件形式对试件的早期承载力和刚度影响较小,但对加载后期的抗剪承载力和抗弯承载力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再生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参数分析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抗爆性能数值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春风 何凯城 +3 位作者 卢欣 潘蓉 王静峰 李晓杰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8-151,共14页
依据规范设计了3种不同连接件的弧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基于ANSYS/LS-DYNA非线性有限元程序研究了弧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在近场爆炸作用下的损伤模式、跨中位移变化以及能量消耗状况等,对比研究了3种不同板的耗能状况及损伤机理。以... 依据规范设计了3种不同连接件的弧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基于ANSYS/LS-DYNA非线性有限元程序研究了弧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在近场爆炸作用下的损伤模式、跨中位移变化以及能量消耗状况等,对比研究了3种不同板的耗能状况及损伤机理。以背爆面钢板跨中位移为指标,分析了用药量、混凝土强度和钢板厚度等参数对弧形双钢板混凝土板抗爆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近场爆炸作用下,弧形板均保持良好的整体性,没有出现混凝土飞散现象,仍具有持续承载能力,比传统平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具有更加优异的抗爆性能;重叠栓钉的连接性能强于栓钉,稍弱于对拉螺栓;提高混凝土强度不能改善混凝土的损伤状况,但能减小跨中位移;增加钢板厚度能显著减小钢板跨中位移,提高弧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抗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荷载 弧形钢板混凝土组合 抗爆性能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勇 聂建国 +1 位作者 杜明珠 杨文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5-41,共7页
为研究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疲劳性能,完成14块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疲劳试验研究。试验主要考察组合板端部栓钉布置、组合板板厚、疲劳荷载水平及组合板加载剪跨比等4个主要因素对组合板疲劳破坏模式及疲劳损伤程度... 为研究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疲劳性能,完成14块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疲劳试验研究。试验主要考察组合板端部栓钉布置、组合板板厚、疲劳荷载水平及组合板加载剪跨比等4个主要因素对组合板疲劳破坏模式及疲劳损伤程度的影响。试验过程中对组合板在各个关键阶段的动挠度、动滑移、压型钢板及混凝土应变、组合板残余挠度及组合板剩余承载能力等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在试验研究基础上,根据组合板疲劳破坏形态及损伤发展情况,着重对组合板的疲劳性能进行较全面研究,初步提出组合板疲劳性能水平评估方法及组合板疲劳设计建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栓钉组合板的疲劳性能明显差于带栓钉组合板,布置栓钉可大大提高组合板疲劳性能;无栓钉组合板的设计疲劳荷载上限可以取为40%的静力极限荷载,而带栓钉组合板的设计疲劳荷载上限可以取为60%的静力极限荷载。研究结果为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疲劳设计计算提供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口型压型钢板 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后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14
作者 徐庆鹏 韦芳芳 +1 位作者 郑泽军 陈道申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1-10,共10页
为探究火灾后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建立并验证了温度场模型与力学模型。基于相同建模方法,对剪力墙建立了足尺的火灾前后模型,分析不同参数对剪力墙抗震性能影响。结果表明:(1)对于未受火墙体,增大轴压比和剪跨比能够提高... 为探究火灾后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建立并验证了温度场模型与力学模型。基于相同建模方法,对剪力墙建立了足尺的火灾前后模型,分析不同参数对剪力墙抗震性能影响。结果表明:(1)对于未受火墙体,增大轴压比和剪跨比能够提高墙体的抗弯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增大墙体配筋率可以提高抗弯承载力,但对变形能力影响不大。(2)随着火灾时间的加长,墙体在火灾后的初始刚度和抗剪承载力越低。当轴压比越大时,火灾时间的影响越显著。(3)高厚比和轴压比较大的墙体在长时间火灾后,其破坏模式将转变为墙体整体迅速朝着受火侧失稳,抗震性能急剧退化。(4)对于弯曲破坏的墙体,火灾增大了墙体的变形能力,对于压弯破坏的墙体,火灾引起的墙体整体失稳将削弱墙体的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后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参数分析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部分剪力连接计算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承载力的简化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聂建国 左莹 樊健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9-24,共6页
提出多种荷载作用下,简支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承载力的部分剪力连接简化计算方法。分析组合板纵向剪切破坏的部分剪力连接理论模型,阐明组合板纵向剪切破坏的机理,以及控制截面位置和极限荷载的求解思路。通过公式推导,分别得到了组... 提出多种荷载作用下,简支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承载力的部分剪力连接简化计算方法。分析组合板纵向剪切破坏的部分剪力连接理论模型,阐明组合板纵向剪切破坏的机理,以及控制截面位置和极限荷载的求解思路。通过公式推导,分别得到了组合板在两点对称荷载和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点荷载和均布荷载共同作用下的组合板承载力计算方法,通过参数分析,对该方法进行简化,得到多个荷载作用下组合板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结合12个简支组合板的静力试验结果,进行公式验证,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通过小比例滑块试验得到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的界面强度参数,即可用该方法计算组合板的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 部分剪力连接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承载力和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翔 伍文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87-989,共3页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具有承载能力高,耗能能力强的特点,可充分发挥钢板和混凝土之间的联合作用。从受力机理出发,介绍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使用有限元法分析混凝土板厚、钢板的高厚比和跨高比对组合剪力墙承载力的...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具有承载能力高,耗能能力强的特点,可充分发挥钢板和混凝土之间的联合作用。从受力机理出发,介绍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使用有限元法分析混凝土板厚、钢板的高厚比和跨高比对组合剪力墙承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受力机理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在横向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丽丽 刘艳 +1 位作者 姜宇鹏 张栋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74,99,共8页
采用ANSYS有限元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板件截面抗弯承载力与抗剪承载力随剪跨比变化的趋势,分析了在跨中单点(两点对称)加载下剪跨比对板件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板剥离破坏仅发生在抗剪连接件不完全剪力连接时的板件;在... 采用ANSYS有限元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板件截面抗弯承载力与抗剪承载力随剪跨比变化的趋势,分析了在跨中单点(两点对称)加载下剪跨比对板件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板剥离破坏仅发生在抗剪连接件不完全剪力连接时的板件;在跨中单点(两点对称)加载下,剪跨比小于7.5(7)时,截面抗弯承载力较抗剪承载力充足,试件发生剪切破坏;剪跨比在7.5(7)与10(9)之间时,截面抗弯与抗剪承载力均不足,试件发生弯剪破坏;剪跨比大于10(9)时,截面抗弯承载力较抗剪承载力不足,试件发生弯曲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混凝土组合 剪跨比 抗弯承载力 抗剪承载力 受弯性能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8
作者 李波 刘伟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33-36,共4页
介绍了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性能特点,阐述了该组合板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探讨了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究组合结构体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 特点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黄秀霞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9-21,共3页
探讨了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在介绍工程应用实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供借鉴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 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 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塔研究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7
20
作者 樊健生 朱尧于 +2 位作者 崔冰 魏乐永 黄李骥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71,共11页
桥塔是大跨缆索支承桥梁中重要的受力构件,尤其是多塔斜拉桥中塔对刚度和承载力同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塔丰富了桥塔结构形式的选择,对于解决多塔斜拉桥中塔刚度不足等关键技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组合结构... 桥塔是大跨缆索支承桥梁中重要的受力构件,尤其是多塔斜拉桥中塔对刚度和承载力同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塔丰富了桥塔结构形式的选择,对于解决多塔斜拉桥中塔刚度不足等关键技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组合结构桥塔的整体应用现状进行调研汇总,目前组合结构在桥塔中多作为局部结构或以钢管混凝土结构形式应用于中小跨径桥梁,大跨径缆索支承桥梁中需要的大截面尺寸钢板-混凝土组合桥塔目前研究较为缺乏。对保证钢、混凝土协同工作性能的连接件及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形式的已有研究和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现有小尺度组合结构试验及常规连接件研究成果不适用于组合桥塔,有待针对桥塔受力特性开展进一步研究。提出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塔及薄开孔板连接件,通过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研究给出了组合桥塔受力机理及设计理论。最后,结合依托工程南京五桥经验提出组合结构桥塔设计建议及方法,组合桥塔在算例分析中与混凝土桥塔、钢桥塔相比显示出了在受力性能、经济性能及施工便利性方面的优势。研究与实践均表明,新型组合结构桥塔体系具有较为显著的性能优势,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综合经济效益,为大跨缆索支承桥梁工程建设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选择,有力地推动了组合结构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混凝土组合桥塔 薄开孔连接件 界面抗拔 协同受力 设计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