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锈钢酸洗污泥对烧结性能及烟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文文 齐渊洪 李昊堃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29,共9页
为探明不锈钢酸洗污泥对烧结性能及烟气成分的影响,本文在酸洗污泥基础性能分析前提下,首先开展配用酸洗污泥的烧结杯试验,掌握其烧结性能变化趋势,并对烧结矿的转鼓强度、矿相以及烟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随着酸洗污泥配用量的增... 为探明不锈钢酸洗污泥对烧结性能及烟气成分的影响,本文在酸洗污泥基础性能分析前提下,首先开展配用酸洗污泥的烧结杯试验,掌握其烧结性能变化趋势,并对烧结矿的转鼓强度、矿相以及烟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随着酸洗污泥配用量的增加,烧结利用系数和成品率呈下降趋势。当配用污泥质量分数为5%时,烧结矿强度降低4.01%,烟气成分SO_(2)质量浓度升高5.79倍。酸洗污泥中CaF_(2)与CaO、SiO_(2)形成枪晶石,对烧结强度有较大影响,而CaSO_(4)在烧结过程的弱氧化气氛下分解逸出大量SO_(2)。在试验基础上开展配用酸洗污泥的工业试验,结果显示烧结混匀料中酸洗污泥配比的质量分数不宜超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酸洗污泥 烧结配料 烧结性能 转鼓强度 烟气成分 S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酸洗污泥对氧化球团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汤正怡 刘国栋 钟林涛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6,共8页
针对不锈钢酸洗污泥存在难以大宗量、资源化处理等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氧化球团工序处理不锈钢酸洗污泥的技术思路,系统研究了添加不锈钢酸洗污泥对氧化球团生球质量、预热焙烧球团质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少量不锈钢酸洗... 针对不锈钢酸洗污泥存在难以大宗量、资源化处理等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氧化球团工序处理不锈钢酸洗污泥的技术思路,系统研究了添加不锈钢酸洗污泥对氧化球团生球质量、预热焙烧球团质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少量不锈钢酸洗污泥可以显著改善生球落下强度和抗压强度,提高预热球团和焙烧球团的抗压强度;加入酸洗污泥后,污泥中的CaF_(2)会降低球团内部多元系熔点,强化Fe_(2)O_(3)再结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配加4%酸洗污泥,预热温度为1050℃,预热时间为15 min,焙烧温度为1250℃,预热时间为1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酸洗污泥 资源化利用 氧化球团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酸洗废液的处理与回收技术综述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小明 李文锋 +1 位作者 王尚杰 史雷刚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1-515,共5页
介绍了不锈钢酸洗废液的来源、组成和危害。综述了酸洗废液中酸及金属的回收方法、原理及优缺点,着重介绍了酸的扩散渗析、双极膜电渗析、蒸酸和焙烧回收技术,以及金属盐的中和沉淀、析晶、离子交换树脂和萃取回收技术。指出将多种技术... 介绍了不锈钢酸洗废液的来源、组成和危害。综述了酸洗废液中酸及金属的回收方法、原理及优缺点,着重介绍了酸的扩散渗析、双极膜电渗析、蒸酸和焙烧回收技术,以及金属盐的中和沉淀、析晶、离子交换树脂和萃取回收技术。指出将多种技术进行组合,可实现酸洗废液中金属盐和酸的双重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酸洗废液 酸回收 金属回收 废水处理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不锈钢酸洗废水中的铁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菲 赵俊学 +2 位作者 马红周 曾媛 李小明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5-158,共4页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001×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Fe3+的行为,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了吸附过程。结果表明:在298 K下,001×7树脂对废水中Fe3+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65.3 mg/g(干树脂);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式;根据...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001×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Fe3+的行为,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了吸附过程。结果表明:在298 K下,001×7树脂对废水中Fe3+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65.3 mg/g(干树脂);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式;根据动边界模型,颗粒扩散为001×7树脂吸附Fe3+的主要控制步骤,吸附速率与树脂性质、温度有关,与搅拌强度无关;用质量浓度7.4 g/L的硫酸溶液洗脱负载树脂,铁洗脱率达99.5%,树脂再生后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酸洗废水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吸附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酸洗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才杰 刘福强 +1 位作者 侯鹏 李爱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共5页
综述了不锈钢酸洗废水中酸和金属离子资源回收技术。其中酸回收技术包括:扩散渗析法、双极膜电渗析法、蒸发法、树脂吸附法;金属离子回收技术包括:选择性沉淀法;酸和金属离子联合回收技术包括:热解法、纳滤-结晶法。比较了各种资源化处... 综述了不锈钢酸洗废水中酸和金属离子资源回收技术。其中酸回收技术包括:扩散渗析法、双极膜电渗析法、蒸发法、树脂吸附法;金属离子回收技术包括:选择性沉淀法;酸和金属离子联合回收技术包括:热解法、纳滤-结晶法。比较了各种资源化处理技术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工业化应用,展望了优势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酸洗废水 金属离子 资源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酸洗废水的微波加热蒸酸试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赵俊学 贺慧 +2 位作者 马红周 李小明 崔雅茹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直接处理酸洗废液、分别回收酸和有价金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研究了用微波蒸发法处理不锈钢酸洗废水,回收馏出液并从浓缩后的剩余废液中回收有价金属。考察了不同硫酸加入量对酸洗废液中硝酸和氢氟酸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洗... 直接处理酸洗废液、分别回收酸和有价金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研究了用微波蒸发法处理不锈钢酸洗废水,回收馏出液并从浓缩后的剩余废液中回收有价金属。考察了不同硫酸加入量对酸洗废液中硝酸和氢氟酸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洗废液蒸发前期以水的蒸发为主,随蒸酸时间延长,馏出物中硝酸和氢氟酸质量浓度不断升高;硫酸的加入能明显提高氢氟酸和硝酸的蒸出量,适宜的硫酸加入量为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酸洗废水 微波加热 蒸发 有价金属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价铁处理不锈钢酸洗废水中的硝酸盐氮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子正 胡箭 +3 位作者 朱先辰 文玲 李华 王宗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5-48,共4页
采用零价铁去除不锈钢酸洗废水中的硝酸盐,探讨了初始pH、铁粉投加量、反应温度、共存离子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采用2种方法对实际酸洗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较低的初始pH、较高的铁粉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零价铁脱氮反应均有促进... 采用零价铁去除不锈钢酸洗废水中的硝酸盐,探讨了初始pH、铁粉投加量、反应温度、共存离子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采用2种方法对实际酸洗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较低的初始pH、较高的铁粉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零价铁脱氮反应均有促进作用,不同共存离子对硝酸盐氮的去除有不同的影响。反应产物以NH4+为主,达到64.4%,零价铁对模拟废水和实际废水的硝酸盐氮去除率分别为90.5%和6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铁 不锈钢酸洗废水 硝酸盐氮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从不锈钢酸洗废水中富集铬 被引量:7
8
作者 李菲 赵俊学 +2 位作者 马红周 曾媛 李小明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3,共3页
研究了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001×7)吸附不锈钢酸洗废水中的铬,考察了树脂的饱和吸附容量、吸附时间对树脂吸附铬的影响,分析了等温吸附平衡及负载树脂的解吸再生。结果表明:298 K温度下,001×7树脂对废水中Cr3+的饱和吸附... 研究了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001×7)吸附不锈钢酸洗废水中的铬,考察了树脂的饱和吸附容量、吸附时间对树脂吸附铬的影响,分析了等温吸附平衡及负载树脂的解吸再生。结果表明:298 K温度下,001×7树脂对废水中Cr3+的饱和吸附容量为60.34 mg/g;吸附90 min可达离子交换平衡;废水中铬质量浓度为700mg/L时,树脂的平衡吸附量为90 mg/g;根据吸附动力学,初步判定吸附过程为液膜控制;用质量浓度为9g/L的硫酸钠溶液可以从负载树脂上解吸铬,铬解吸率达99%以上,解吸后的树脂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不锈钢酸洗废水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酸洗污泥对铁矿粉烧结液相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小明 王翀 +2 位作者 邢相栋 施瑞盟 汪衍军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19,共8页
为了有效利用不锈钢生产过程产生的大量不锈钢酸洗污泥,本文采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计算不锈钢酸洗污泥对铁矿粉烧结液相生成特性和CaO-SiO_2-Fe_2O_3-Al_2O_3-MgO-CaF_2体系液相分布的影响,并选用熔点熔速测定仪研究了不锈钢酸洗污泥... 为了有效利用不锈钢生产过程产生的大量不锈钢酸洗污泥,本文采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计算不锈钢酸洗污泥对铁矿粉烧结液相生成特性和CaO-SiO_2-Fe_2O_3-Al_2O_3-MgO-CaF_2体系液相分布的影响,并选用熔点熔速测定仪研究了不锈钢酸洗污泥对铁矿粉液相生成能力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液相流动性与不锈钢酸洗污泥液配加比例之间的数学模型,揭示了液相生成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FactSage计算值基本一致,不锈钢酸洗污泥配加比例小于10%能够有效改善铁矿粉液相生成特征温度,而对铁矿粉液相生成量的影响较小,液相流动性指数与不锈钢酸洗污泥配加比例关系为:y=18. 40305-0. 09139x-0. 02644x^2+9. 07734x^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酸洗污泥 铁矿粉 液相生成特征温度 液相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酸洗污泥-黏土基陶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明旭 白皓 刘德荣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5-189,共5页
利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中Equilib模块计算不锈钢酸洗污泥掺量的增加对制备陶粒结晶相的影响,得到合适的污泥烧制陶粒的掺量配比,即m(污泥)∶m(黏土)=20∶80;通过陶粒烧制试验,对该配比烧制的陶粒颗粒进行密度与抗压性能测试,得1100℃... 利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中Equilib模块计算不锈钢酸洗污泥掺量的增加对制备陶粒结晶相的影响,得到合适的污泥烧制陶粒的掺量配比,即m(污泥)∶m(黏土)=20∶80;通过陶粒烧制试验,对该配比烧制的陶粒颗粒进行密度与抗压性能测试,得1100℃时烧制陶粒颗粒膨胀性较好,颗粒内部孔洞较为均匀,抗压强度平均为810N;陶粒对重金属Cr、Ni浸出结果显示,浸出液中Cr、Ni元素远小于国标中的限定量,表明陶粒对这两种元素的固化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酸洗污泥 黏土 陶粒 FactSage 配方 烧结温度 CR N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离子交换膜从不锈钢酸洗废水中去除镍铬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谢昀映 谈定生 +2 位作者 张学峰 李增辉 丁伟中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93-496,共4页
研究了以酒石酸钠为配合剂,采用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法从不锈钢酸洗废水中去除重金属镍铬离子,考察了电渗析时间、阴极室酒石酸钠浓度和pH、极板间距、电流密度等因素对镍、铬离子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膜三室电渗析槽进行电渗... 研究了以酒石酸钠为配合剂,采用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法从不锈钢酸洗废水中去除重金属镍铬离子,考察了电渗析时间、阴极室酒石酸钠浓度和pH、极板间距、电流密度等因素对镍、铬离子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膜三室电渗析槽进行电渗析,以石墨板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在极板间距15cm、阴极室酒石酸钠浓度0.24mol/L、初始电流密度273 A/m2条件下,电渗析12h后,废水中总铬离子质量浓度从150mg/L降至0.910mg/L,总镍质量浓度从100mg/L降低至0.326mg/L,处理后废水中镍铬离子质量浓度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酸洗废水 离子交换膜 电渗析 重金属离子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酸洗废混酸流化床焙烧再生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劲松 林敏 +5 位作者 陈晓平 马吉亮 耿鹏飞 鲍学兵 刘道银 梁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42-2250,共9页
废酸流化床法再生技术可高效回收酸和金属离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自行搭建的流化床热态实验装置,并结合SEM、离子色谱和XPS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密相区温度、初始床料粒径对废混酸(HNO_(3)+HF)中酸与金属离子再生回收特性的影响规律... 废酸流化床法再生技术可高效回收酸和金属离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自行搭建的流化床热态实验装置,并结合SEM、离子色谱和XPS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密相区温度、初始床料粒径对废混酸(HNO_(3)+HF)中酸与金属离子再生回收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流化床法可有效实现废混酸中酸和金属元素再生回收,金属氧化物在床料表面附着量随流化床密相区温度的升高而增加,850℃时达到峰值,继续升温后附着量小幅降低,同时增大床料初始粒径,金属氧化物在床料表面附着量将大幅提高;NO_(x)、HF生成量随流化床密相区温度的升高而增加,750℃时达到峰值,继续升温后大幅回落,同时随着床料初始粒径增大,NO_(x)生成量将小幅降低,而HF生成量峰值对应的密相区温度变化到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混酸 再生 流化床 焙烧 不锈钢酸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水浸—分步沉淀法从不锈钢酸洗污泥中回收镍铁铬 被引量:3
13
作者 施春红 周朔 +2 位作者 左向萌 王晓臣 王程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9-426,432,共9页
研究了采用水浸—分步沉淀法从不锈钢酸洗污泥中回收镍、铁、铬,考察了浸出方式、浸出时间、固液质量体积比、沉淀剂用量、沉淀反应时间、沉淀反应温度、溶液pH等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25℃、超声功率120 W、浸出时间60 ... 研究了采用水浸—分步沉淀法从不锈钢酸洗污泥中回收镍、铁、铬,考察了浸出方式、浸出时间、固液质量体积比、沉淀剂用量、沉淀反应时间、沉淀反应温度、溶液pH等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25℃、超声功率120 W、浸出时间60 min、固液质量体积比1/10条件下,镍、铁、铬浸出率分别达94%、91%、99%;适宜条件下,向浸出液中分别加入硫化钠、草酸、氢氧化钠,镍、铁、铬沉淀率分别达90%、97%、98%,回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酸洗污泥 超声 水浸 分步沉淀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分步沉淀不锈钢酸洗污泥浸出液铬铁镍 被引量:2
14
作者 施春红 张喜玲 杨春雪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378-6384,共7页
不锈钢酸洗污泥含有高浓度的Fe、Cr、Ni金属离子,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本文对不锈钢酸洗污泥浸出液有价组分梯级分离展开研究,探讨了磷酸钠用量、浸出液初始pH、反应温度、搅拌时间对酸洗污泥中浸出液中Fe、Cr、Ni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C... 不锈钢酸洗污泥含有高浓度的Fe、Cr、Ni金属离子,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本文对不锈钢酸洗污泥浸出液有价组分梯级分离展开研究,探讨了磷酸钠用量、浸出液初始pH、反应温度、搅拌时间对酸洗污泥中浸出液中Fe、Cr、Ni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Cr^(3+)沉淀的最佳工艺条件:P/Cr摩尔比为1.00,初始pH为1.00,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70min。Cr^(3+)平均沉淀率为94.47%,Fe^(2+)、Ni^(2+)平均沉淀率为0.88%、0.78%。Fe^(3+)优化条件为P/Fe体积比0.80、初始pH为1.00、反应温度为45℃、搅拌时间为60min,Fe^(3+)沉淀率最高为99.83%、Ni^(2+)沉淀率稳定在0.68%,证明了磷酸盐沉淀法可以有效分离不锈钢酸洗污泥浸出液中Fe、Cr、Ni,为不锈钢酸洗污泥铁、镍、铬分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酸洗污泥 金属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颗粒污泥处理不锈钢酸洗废水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炎红 黄慧敏 +1 位作者 梅荣武 胡正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3-118,共6页
采用以厌氧絮状污泥作为接种污泥的上流式厌氧反应器,通过调整其水力停留时间和水力条件等关键因素培养反硝化颗粒污泥,开展其对不锈钢酸洗废水脱氮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流式厌氧反应器以甲醇作为碳源运行42 d后,形成了成熟的反硝化颗... 采用以厌氧絮状污泥作为接种污泥的上流式厌氧反应器,通过调整其水力停留时间和水力条件等关键因素培养反硝化颗粒污泥,开展其对不锈钢酸洗废水脱氮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流式厌氧反应器以甲醇作为碳源运行42 d后,形成了成熟的反硝化颗粒污泥;成熟的反硝化颗粒污泥边缘清晰、表面包裹大量杆菌,单颗污泥沉降速率可达198~273 m/h,粒径为1~6 mm,反硝化速率最高可达2.79 gN/(gVSS·d);在反应器NO_(3)^(-)-N容积负荷为2.0~2.44 kg/(m^(3)·d)时,NO_(3)^(-)-N平均去除率为98.03%,NH_(4)^(+)-N平均去除率为89.76%,TN平均去除率为97.81%;最终出水的氨氮及总氮可同时满足《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6-2012)的间接排放标准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的C级排放标准。本工艺相比传统反硝化工艺能够节约碳源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颗粒污泥 反硝化脱氮 硝氮废水 不锈钢酸洗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and recycling of nickel- and chromium-contained pickling sludge generated in production of stainless steel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小明 谢庚 +2 位作者 HOJAMBERDIEV Mirabbos 崔雅茹 赵俊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3241-3246,共6页
Pickling sludge generated during the neutralization of pickling wastewater with calcium hydroxide in stainless steel pickling process was characterized using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X-ray diffractometry, scan... Pickling sludge generated during the neutralization of pickling wastewater with calcium hydroxide in stainless steel pickling process was characterized using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X-ray diffractometr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rmogravimetry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etc. The major compositions of pickling sludge are CaF2, CaSO4, Me(OH), (M: Fe, Cr, Ni), and the content of CaF2 is high in the sludge. The melting point of pickling sludge is about 1350℃ and the viscosity is about 0.14 Pa.s at 1450 ℃, which are comparatively lower than those of normal refining slag. After heat treatment, the contents of sulfur and fluorine in the pickling sludge were reduced, confirming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sulfate in the sludge. Fluorine in the sludge is reduced by the gaseous SiF4 and A1F3 generated through the reactions of CaF2 with SiO2 and Al2O3.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the reduction test indicate that the sulfur content in the steel is not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sulfur in the sludge. The recovery of nickel is about 40%, and the chromium content changes marginally due to the protective atmosphere under the reduction condition of chromic oxide. The pickling sludge is a potential auxiliary material for the production of stainless ste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inless steel pickling sludge CHARACTERIZATION RECYCLING SULFUR FLUOR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