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连续边界识别的辫状河储层夹层研究——以渤海海域P油田馆陶组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建华 侯亚伟 +2 位作者 申春生 王鹏飞 高明轩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152,共10页
渤海海域P油田发育河道切叠频繁的辫状河储层,已钻井揭示其储层内夹层发育,导致钻后水淹状态和产能差异较大,夹层精细刻画和精确表征是剩余油挖潜的关键。分析了P油田夹层分布特征及成因,认为夹层分布与构型边界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 渤海海域P油田发育河道切叠频繁的辫状河储层,已钻井揭示其储层内夹层发育,导致钻后水淹状态和产能差异较大,夹层精细刻画和精确表征是剩余油挖潜的关键。分析了P油田夹层分布特征及成因,认为夹层分布与构型边界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提出了基于不连续边界识别的夹层刻画方法。通过两级不连续边界分析识别出边界河道、内部主河道和内部次河道,分别对应复合心滩边界河道充填、单心滩边界河道充填和串沟充填3种夹层类型,建立了各级河道的定量判别标准,确定了夹层厚度中心线;根据研究区300个井组侧钻井资料,分析确定了夹层的平均厚度和翼展宽度;利用分类插值和井点校正得到了夹层厚度分布图。结果表明,P油田馆陶组辫状河储层夹层多以宽翼条带状分布,3种夹层的平均厚度分别为3、2和1m,平均翼展宽度分别为100、50和25m。应用本方法对C10井区L50小层进行了精细研究,夹层刻画结果有效指导了剩余油的挖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连续边界 辫状河储层 夹层厚度中心 翼展宽度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连续边界因素对周期管结构声传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成 丁天怀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2-175,共4页
为实现油气井测试的井下声遥测,提出纵波作为信息传输载体,应用有限单元法求解波动方程,研究钻杆等周期管结构信道的行波传输规律。由时域瞬态响应特性,探讨了通阻带交替、通带非平滑伴有谐振尖峰的梳状滤波器结构及产生机理。分析了端... 为实现油气井测试的井下声遥测,提出纵波作为信息传输载体,应用有限单元法求解波动方程,研究钻杆等周期管结构信道的行波传输规律。由时域瞬态响应特性,探讨了通阻带交替、通带非平滑伴有谐振尖峰的梳状滤波器结构及产生机理。分析了端面、管箍截面积、杆长等边界对通阻带分布的影响,以及声换能器在钻杆信道的位置设计和泥浆介质的阻尼影响。力锤脉冲激励的实验结果表明:周期管结构信道存在多重回波、振铃衰落、通阻带交替和偏移等复杂特性,但利用扫频确定最佳载波频率或宽带通讯能够改善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井测试 声遥测 周期管结构 有限单元法 不连续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连续边界形状下土压力的严密解法
3
作者 姜朋明 陆长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01期519-523,共5页
分析不连续边界形状下土体中不连续应力场和速度场特征,根据应力不连续线和速度不连续的性质,在考虑有重土、土和墙体摩擦情况下,同时利用上、下限定理,构建算法;通过数值计算解三类边值问题,求得挡土墙绕基底转动下,墙后不连续边界形... 分析不连续边界形状下土体中不连续应力场和速度场特征,根据应力不连续线和速度不连续的性质,在考虑有重土、土和墙体摩擦情况下,同时利用上、下限定理,构建算法;通过数值计算解三类边值问题,求得挡土墙绕基底转动下,墙后不连续边界形状下土体的静力场,同时对对应的机动场进行分析,找出了满足所有速度边界条件和静力边界条件的应力场,得到绕墙基转动下挡土墙土压力的严密解。算例表明:求解极限平衡问题真解的算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连续边界形状 极限分析 土压力 滑移线 上下限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壁不连续边界下多孔介质自然对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峰 王刚 马晓迅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22,49,共6页
采用局部非热平衡模型,在方腔左侧壁面布置不连续等温边界条件,数值模拟了固体骨架发热多孔介质方腔内的稳态非达西自然对流传热,探讨了不同等温边界布置方案及方腔的高宽比M/L对方腔内自然对流传热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单向... 采用局部非热平衡模型,在方腔左侧壁面布置不连续等温边界条件,数值模拟了固体骨架发热多孔介质方腔内的稳态非达西自然对流传热,探讨了不同等温边界布置方案及方腔的高宽比M/L对方腔内自然对流传热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单向重力影响,多孔介质方腔内流函数结构呈现上下不对称特性,而固体相温度场分布呈现出上下对称分布规律;流体相局部Nu数的大小及分布规律与等温边界的位置相关,局部Nu数随着Y=0.5值的增大而增加,固体相局部Nu数则以Y=0.5处为中心呈现上下对称分布规律。存在一个最佳ξ值及高宽比值,使得多孔介质方腔内的整体向外传热量达到最大值,等温边界布置于方腔上侧更有利于强化方腔整体的自然对流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热平衡模型 不连续等温边界 自然对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连续应力边界土压力的严密解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姜朋明 陆长锋 梅国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8-502,共5页
基于上下限定理的推论,分析了不连续应力边界下土体中不连续应力场和速度场特征。根据应力不连续线和速度不连续的性质,在考虑有重土、土和墙体摩擦情况下,通过数值计算,解三类边值问题。求得墙后土体在表面受不连续荷载时,挡土墙绕基... 基于上下限定理的推论,分析了不连续应力边界下土体中不连续应力场和速度场特征。根据应力不连续线和速度不连续的性质,在考虑有重土、土和墙体摩擦情况下,通过数值计算,解三类边值问题。求得墙后土体在表面受不连续荷载时,挡土墙绕基底转动下土体的静力场,同时对对应的机动场进行分析,找出了满足所有速度边界条件和静力边界条件的应力场,得到绕墙基转动下挡土墙土压力的严密解。算例表明:文中求解极限平衡问题真解的算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分析 土压力 滑移线 上下限定理:不连续应力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精密轨道产品不连续性分析及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志华 陈俊平 周旭华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53,共11页
按照目前的国际规范,高精度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轨道产品一般以天为周期进行发布,提供给用户使用.连续使用多天的产品存在不同天间的跳变问题.利用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欧洲定轨中心(COD)、欧空局(ESA)、美国... 按照目前的国际规范,高精度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轨道产品一般以天为周期进行发布,提供给用户使用.连续使用多天的产品存在不同天间的跳变问题.利用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欧洲定轨中心(COD)、欧空局(ESA)、美国喷气试验室(JPL)以及上海天文台(SHA)共5个GNSS分析中心2013-2017年的轨道产品,分析了轨道跳变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GFZ、COD、ESA、SHA和JPL的3维轨道跳变平均分别为7.79 cm、1.51 cm、7.77 cm、11.75 cm和2.51 cm.轨道跳变序列的周期特性分析表明:序列存在90 d、120 d、340 d左右的显著周期项,对应于海潮对地球自转的影响,其振幅为数毫米至1 cm左右.表明精密轨道确定需要进一步精化该项模型;GPS的跳变序列还存在与卫星星座相关的175 d和352 d左右的交点年显著周期项.此外,针对COD产品外推轨道的分析,验证了地球反照辐射压和太阳光压模型等动力学模型对轨道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轨道 边界不连续 轨道外推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单元法形函数及非凸区权函数影响域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孟闻远 卓家寿 邵国建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8-362,共5页
构造了新的无单元形函数.通过Taylor展开理论,实现无单元形函数的高阶连续性;用Shepard插值,实现移动最小二乘技术中的"从局部到整体的移动性"及有限元方法中的"过点插值性".将这两种基本理论有机结合,借助于高斯... 构造了新的无单元形函数.通过Taylor展开理论,实现无单元形函数的高阶连续性;用Shepard插值,实现移动最小二乘技术中的"从局部到整体的移动性"及有限元方法中的"过点插值性".将这两种基本理论有机结合,借助于高斯积分技术,构造了易于本质边界条件处理且避免大量求逆运算的新型函数.在非凸边界区域影响域的处理,克服了目前几种处理方法的缺点,建立了简便有效的新准则———弧弦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单元法 插值形函数 影响域 非凸边界 不连续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河流相叠置砂体构型的地震相位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程雯泽 尹成 +2 位作者 袁川洲 王彬霓 陈汉明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5-1125,共11页
河流相储层中由于河道迁移、切削等因素形成的不连续边界常常阻碍了储层内部流体的流动,增大了剩余油气的开采难度。受地震分辨率的限制,这些不连续边界在常规地震剖面上一般难以识别。通过模型试验,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河流相薄互层砂体... 河流相储层中由于河道迁移、切削等因素形成的不连续边界常常阻碍了储层内部流体的流动,增大了剩余油气的开采难度。受地震分辨率的限制,这些不连续边界在常规地震剖面上一般难以识别。通过模型试验,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河流相薄互层砂体的提高频率分辨率的相位谱计算方法,即将一个周期时窗的地震数据末端补零至适当长度,再进行傅里叶变换,求取展开相位谱和积分展开相位,可增加其稳定性;其次,基于典型河流相叠置砂体构型,建立不同纵向高程差的两组砂体叠置模型,分析不同叠置样式的地震相位特征,认为相位异常值与砂体不连续夹层厚度存在定性关系,利用积分展开相位可以较好地识别砂体不连续边界。噪声实验认为信噪比大于5∶1时,识别结果可信。将该方法应用于渤海南部海域某工区实际地震数据,识别出两处砂体叠置区域,其结果与测井识别出的叠置情况吻合。应用结果表明,将地震数据周期时窗尾端补零求取的积分展开相位在识别叠置砂体不连续边界稳定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叠置砂体 不连续边界 叠置区域 相位特征 积分展开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件孔洞的相位展开误差补偿方法研究
9
作者 孙煜雅 金永 +2 位作者 范晨 杜连续 刘静静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1-95,共5页
相位展开技术对提高最终测量结果的精度有重要影响,但由于工件表面不连续边界处残差点的密集分布,导致相位展开时产生较大误差。针对此类解缠错误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枝切法与误差补偿算法结合的相位展开方法,将质量图分为高质量区与低质... 相位展开技术对提高最终测量结果的精度有重要影响,但由于工件表面不连续边界处残差点的密集分布,导致相位展开时产生较大误差。针对此类解缠错误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枝切法与误差补偿算法结合的相位展开方法,将质量图分为高质量区与低质量区,枝切法展开高质量区相位,DMA误差补偿算法展开低质量区相位。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既可保持枝切法简便、高效的优点,又可解决不连续边界处的解缠错误问题,满足实时性测量要求,测量精度高达0.0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展开 枝切法 误差补偿 点扩散函数 不连续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