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地震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显文
范廷恩
+3 位作者
张晶玉
田楠
王海峰
肖大坤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6-113,共8页
储层不连续界限是指由于沉积作用、成岩改造及构造运动等因素,在储层中形成的岩性尖灭、砂体叠置、物性变化及小断层等对流体流动产生影响的各类界限统称,它是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河道砂体的叠置程度,建立了考虑“厚...
储层不连续界限是指由于沉积作用、成岩改造及构造运动等因素,在储层中形成的岩性尖灭、砂体叠置、物性变化及小断层等对流体流动产生影响的各类界限统称,它是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河道砂体的叠置程度,建立了考虑“厚度、高程、叠置范围”的河流相储层结构“三参数”概念模型及6类储层结构类型敏感属性图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尖灭型、接触型、切叠型和叠加型”4类储层不连续界限地震响应特征。其中,尖灭型界限,地震响应表现为砂、泥岩的岩性变化特征,界限为岩性尖灭线,储层基本不连通;接触型界限,地震响应表现为砂岩厚度的变化特征,界限为“强—弱—强”的振幅类属性变化特征,储层具有一定的连通性但相对较差;切叠型和叠加型储层界限,地震响应表现为两期砂体叠置厚度与高程差的变化,由振幅类与波形类属性表征,在无明显夹层的情况下,储层连通性较好。储层不连续界限地震响应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时间采样率越小、主频越高、道间距越小,地震响应特征越明显。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储层结构平面分区的不连续界限预测方法,通过砂、泥岩相的识别,可以实现尖灭型界限的提取;通过砂岩岩相内地震属性的梯度变化求取不连续界限,基于界限及两侧的属性“强—弱—强”的相对关系,可以实现接触型和切叠型界限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储层
砂体叠置样式
储层
不连续界限
敏感地震属性
不连续界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流相复合砂体不连续界限等效表征方法探讨
被引量:
2
2
作者
肖大坤
范廷恩
+3 位作者
范洪军
张显文
张利军
张晶玉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4-122,共9页
油藏内部普遍存在阻碍或影响流体渗流的不连续界限,由于尺度小且难识别,不连续界限的等效表征是地质建模的主要技术手段。选取海上新近系河流相复合砂体,对其内部发育的接触型、切叠型、堆叠型3种不连续界限开展了等效表征方法研究。设...
油藏内部普遍存在阻碍或影响流体渗流的不连续界限,由于尺度小且难识别,不连续界限的等效表征是地质建模的主要技术手段。选取海上新近系河流相复合砂体,对其内部发育的接触型、切叠型、堆叠型3种不连续界限开展了等效表征方法研究。设计了机理模型和数值模拟基础方案,分别从连通网格数量、渗透率变化、传导率变化等3个方面开展了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不连续界限等效表征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连通网格数量的等效表征方法较适合于接触型界限,基于模型渗透率的方法较适合于切叠型界限,基于网格面传导能力的方法更适合于堆叠型界限。心滩坝的等效表征实验及海上油田复合砂体表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实现储层不连续界限的精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复合砂体
不连续界限
等效表征
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对剩余油分布及布井策略的影响作用
被引量:
8
3
作者
谭先红
范廷恩
+2 位作者
张利军
梁旭
肖大坤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3-130,共8页
河流相储层内部夹杂着诸多影响地层渗流的不连续界限,研究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优化布井策略,对此类油藏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复合砂体构型理论成果,建立了不同级别不连续界限的油藏数值模拟模型,模拟了在大井距开发条件下,不连...
河流相储层内部夹杂着诸多影响地层渗流的不连续界限,研究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优化布井策略,对此类油藏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复合砂体构型理论成果,建立了不同级别不连续界限的油藏数值模拟模型,模拟了在大井距开发条件下,不连续界限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建立了河流相储集层不连续界限控制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图版;根据不连续界限两侧砂体叠置关系,将河流相不连续界限归纳为3种接触模式,基于界限规模和连通能力认识,结合界限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提出了水平井穿不连续界限的布井策略。选取渤海某河流相油田进行了成果应用,根据示踪剂产出分析结果和新钻调整井生产效果认为,本文研究具有较好地适用性,对油藏开发方案设计井位部署和剩余油挖潜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不连续界限
砂体构型
剩余油
布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及其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
7
4
作者
范廷恩
王海峰
+1 位作者
胡光义
宋来明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6-105,共10页
以河流相沉积模式和复合砂体构型理论为指导,以预测和表征储层内部渗流屏障为目的,基于海上油田开发的资料基础和技术手段,提出了开发地质新概念——储层不连续界限,即由于沉积、成岩和构造等因素,在储层内部形成的对流体流动产生影响...
以河流相沉积模式和复合砂体构型理论为指导,以预测和表征储层内部渗流屏障为目的,基于海上油田开发的资料基础和技术手段,提出了开发地质新概念——储层不连续界限,即由于沉积、成岩和构造等因素,在储层内部形成的对流体流动产生影响的各类界限统称,其中沉积成因的不连续界限是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河流弯道中的螺旋流及其对河床与堤岸产生的剪切力,是控制河流迁移演化和沉积物堆积规律的关键因素,是形成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的本质动力机制。与复合砂体构型级次相对应,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具有复合河道带、单河道带、复合点坝和点坝等层次特征,并可划分为尖灭、接触、切叠和叠加等结构关系。储层不连续界限以各种泥质、粉砂质沉积体或物性较差的非渗透性、弱渗透性界面等形式存在,是影响地下流体流动、控制注入水波及系数的关键地质因素;开展储层不连续界限预测和表征研究,有助于优化注采结构、提高油田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不连续界限
河流相
层次特征
结构关系
油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地震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显文
范廷恩
张晶玉
田楠
王海峰
肖大坤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6-113,共8页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储层不连续界限预测及应用研究--三角洲沉积储层类型(编号:YXKY-2019-ZY-08)”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储层不连续界限是指由于沉积作用、成岩改造及构造运动等因素,在储层中形成的岩性尖灭、砂体叠置、物性变化及小断层等对流体流动产生影响的各类界限统称,它是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河道砂体的叠置程度,建立了考虑“厚度、高程、叠置范围”的河流相储层结构“三参数”概念模型及6类储层结构类型敏感属性图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尖灭型、接触型、切叠型和叠加型”4类储层不连续界限地震响应特征。其中,尖灭型界限,地震响应表现为砂、泥岩的岩性变化特征,界限为岩性尖灭线,储层基本不连通;接触型界限,地震响应表现为砂岩厚度的变化特征,界限为“强—弱—强”的振幅类属性变化特征,储层具有一定的连通性但相对较差;切叠型和叠加型储层界限,地震响应表现为两期砂体叠置厚度与高程差的变化,由振幅类与波形类属性表征,在无明显夹层的情况下,储层连通性较好。储层不连续界限地震响应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时间采样率越小、主频越高、道间距越小,地震响应特征越明显。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储层结构平面分区的不连续界限预测方法,通过砂、泥岩相的识别,可以实现尖灭型界限的提取;通过砂岩岩相内地震属性的梯度变化求取不连续界限,基于界限及两侧的属性“强—弱—强”的相对关系,可以实现接触型和切叠型界限的识别。
关键词
河流相储层
砂体叠置样式
储层
不连续界限
敏感地震属性
不连续界限
预测
Keywords
fluvial reservoir
sand body superimposed pattern
reservoir discontinuous boundary
sensitive seismic attribute
discontinuous boundary prediction
分类号
TE3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流相复合砂体不连续界限等效表征方法探讨
被引量:
2
2
作者
肖大坤
范廷恩
范洪军
张显文
张利军
张晶玉
机构
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4-122,共9页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科研课题“储层不连续界限预测及应用研究--三角洲沉积储层类型(编号:YXKY-2019-ZY-08)”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油藏内部普遍存在阻碍或影响流体渗流的不连续界限,由于尺度小且难识别,不连续界限的等效表征是地质建模的主要技术手段。选取海上新近系河流相复合砂体,对其内部发育的接触型、切叠型、堆叠型3种不连续界限开展了等效表征方法研究。设计了机理模型和数值模拟基础方案,分别从连通网格数量、渗透率变化、传导率变化等3个方面开展了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不连续界限等效表征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连通网格数量的等效表征方法较适合于接触型界限,基于模型渗透率的方法较适合于切叠型界限,基于网格面传导能力的方法更适合于堆叠型界限。心滩坝的等效表征实验及海上油田复合砂体表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实现储层不连续界限的精细表征。
关键词
河流相
复合砂体
不连续界限
等效表征
地质模型
Keywords
fluvial facies
complex sand body
discontinuity boundary
equivalent characterization
geological model
分类号
TE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对剩余油分布及布井策略的影响作用
被引量:
8
3
作者
谭先红
范廷恩
张利军
梁旭
肖大坤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3-130,共8页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科研课题“储层不连续界限预测及应用研究--三角洲沉积储层类型(编号:YXKY-2019-ZY-08)”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河流相储层内部夹杂着诸多影响地层渗流的不连续界限,研究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优化布井策略,对此类油藏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复合砂体构型理论成果,建立了不同级别不连续界限的油藏数值模拟模型,模拟了在大井距开发条件下,不连续界限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建立了河流相储集层不连续界限控制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图版;根据不连续界限两侧砂体叠置关系,将河流相不连续界限归纳为3种接触模式,基于界限规模和连通能力认识,结合界限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提出了水平井穿不连续界限的布井策略。选取渤海某河流相油田进行了成果应用,根据示踪剂产出分析结果和新钻调整井生产效果认为,本文研究具有较好地适用性,对油藏开发方案设计井位部署和剩余油挖潜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河流相
不连续界限
砂体构型
剩余油
布井策略
Keywords
fluvial facies
discontinuous boundary
sand body configuration
remaining oil
well spacing pattern
分类号
TE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及其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
7
4
作者
范廷恩
王海峰
胡光义
宋来明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6-105,共10页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储层不连续界限预测及应用研究--三角洲沉积储层类型(编号:YXKY-2019-ZY-08)”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以河流相沉积模式和复合砂体构型理论为指导,以预测和表征储层内部渗流屏障为目的,基于海上油田开发的资料基础和技术手段,提出了开发地质新概念——储层不连续界限,即由于沉积、成岩和构造等因素,在储层内部形成的对流体流动产生影响的各类界限统称,其中沉积成因的不连续界限是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河流弯道中的螺旋流及其对河床与堤岸产生的剪切力,是控制河流迁移演化和沉积物堆积规律的关键因素,是形成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的本质动力机制。与复合砂体构型级次相对应,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具有复合河道带、单河道带、复合点坝和点坝等层次特征,并可划分为尖灭、接触、切叠和叠加等结构关系。储层不连续界限以各种泥质、粉砂质沉积体或物性较差的非渗透性、弱渗透性界面等形式存在,是影响地下流体流动、控制注入水波及系数的关键地质因素;开展储层不连续界限预测和表征研究,有助于优化注采结构、提高油田采收率。
关键词
储层
不连续界限
河流相
层次特征
结构关系
油田开发
Keywords
reservoir discontinuous boundary
fluvial facies
hierarchical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oilfield development
分类号
TE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地震响应特征研究
张显文
范廷恩
张晶玉
田楠
王海峰
肖大坤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河流相复合砂体不连续界限等效表征方法探讨
肖大坤
范廷恩
范洪军
张显文
张利军
张晶玉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对剩余油分布及布井策略的影响作用
谭先红
范廷恩
张利军
梁旭
肖大坤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及其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范廷恩
王海峰
胡光义
宋来明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