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广义S变换频谱分解不连续性检测技术预测断溶体油藏
被引量:
10
1
作者
姜晓宇
宋涛
+2 位作者
杜文辉
戴晓峰
范兴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4-1328,I0011,I0012,共7页
为了描述以杂乱相地震反射为特征的断溶体油藏,在常规不连续性检测技术基础上,采用结合相干技术与广义S变换频谱分解的不连续性检测技术。首先进行广义S变换的频谱分解计算,并通过自适应主频优选技术,得到突出不同深度、不同尺度信息的...
为了描述以杂乱相地震反射为特征的断溶体油藏,在常规不连续性检测技术基础上,采用结合相干技术与广义S变换频谱分解的不连续性检测技术。首先进行广义S变换的频谱分解计算,并通过自适应主频优选技术,得到突出不同深度、不同尺度信息的振幅谱数据体,作为不连续性检测的输入,实现对原始地震记录的自适应多尺度不连续性分析,刻画了断溶体边缘由于垮塌作用而引起的小断裂。与常规不连续性属性技术相比,此方法能更好地检测地层细微变化,具有更高的抗噪性,对于刻画"串珠"状周围的杂乱相储层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变换
相干技术
频谱分解
不连续性检测
断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频率域不连续性检测在蚂蚁体追踪断裂中的优选与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素举
张诗杰
+3 位作者
杨瑞召
沈向存
李玉兰
夏永涛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3年第4期502-511,共10页
蚂蚁体追踪技术在地震解释中展现了对断裂刻画的优越性,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地震资料质量的限制、输入数据的选择、单一属性的多解性等问题,提高蚂蚁体预测精度一直是业界研究的难点与热点。本文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顺1井区为研究对象...
蚂蚁体追踪技术在地震解释中展现了对断裂刻画的优越性,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地震资料质量的限制、输入数据的选择、单一属性的多解性等问题,提高蚂蚁体预测精度一直是业界研究的难点与热点。本文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顺1井区为研究对象,分析混沌、方差、最大正曲率属性的本质差异与断裂检测能力;基于广义S变换频谱分解,逐一比较3种属性在不同频率下的不连续性检测效果,并进行蚂蚁追踪与优选;结合产状控制进行RGB融合,形成了一套多频率域、多属性的蚂蚁体追踪解释断裂方法。研究表明,低频混沌属性适用于大断层的解释,中频方差属性可识别中等尺度断裂,高频曲率属性对小尺度断裂反映较好;结合分频与不连续性检测技术的蚂蚁体能多尺度显示工区断裂展布特征与细节,充实地下地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多尺度断裂识别
蚂蚁体优选
不连续性检测
频谱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高维小波变换的高抗噪性边缘检测技术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清振
张金淼
+3 位作者
姜秀娣
翁斌
朱振宇
丁继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9-893,834-835,共5页
基于高维小波变换提出了一种高抗噪性的断层及地质体边缘检测技术。首先对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得到复地震道,求取相位余弦属性;然后利用高维小波变换把相位余弦变换到包含三维坐标(3个变量)、倾角、方位角和尺度等6个变量的...
基于高维小波变换提出了一种高抗噪性的断层及地质体边缘检测技术。首先对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得到复地震道,求取相位余弦属性;然后利用高维小波变换把相位余弦变换到包含三维坐标(3个变量)、倾角、方位角和尺度等6个变量的高维空间,通过固定坐标和尺度,扫描倾角和方位角得到高信噪比的不连续性检测结果,以有效压制倾斜地层层间不连续带来的伪边界信息。模型试验和实际资料算例表明,该技术与常用的C3算法相比,能够更好地检测小断层、小河道等地质体边界信息,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
小波变换
不连续性检测
希尔伯特变换
相位余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里木盆地塔中卡1三维工区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
12
4
作者
杨江峰
关达
+3 位作者
朱文斌
张学东
向雪梅
邬达理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9,共9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卡1三维工区前期勘探成果表明,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以"裂缝、溶孔"型为主,但近期重新处理的地震数据中发现了一些"串珠、短轴状"强振幅地震反射异常体。针对这一现象,在新处理地震数据体的...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卡1三维工区前期勘探成果表明,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以"裂缝、溶孔"型为主,但近期重新处理的地震数据中发现了一些"串珠、短轴状"强振幅地震反射异常体。针对这一现象,在新处理地震数据体的基础上,采用地震数字正演模拟、不连续性检测、古地貌恢复和地震多属性分析等技术,重新开展了卡1三维工区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平面上呈"折线"状分布的强振幅异常体是火成岩的响应,而平面上呈散点状、剖面上呈"串珠"状的强振幅反射是较大尺度溶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响应。这一成果已得到近期完钻井W20的证实,为本区下一步勘探部署开拓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连续性检测
正演模拟
储层预测
碳酸盐岩
卡1三维工区
塔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岩性体边界与断裂异常信息识别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6
5
作者
蔡涵鹏
贺振华
+1 位作者
唐湘蓉
张玺华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5-288,共4页
岩性和断裂共同控制的油气藏中,岩性体边界和断裂的识别对于油气勘探及开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识别岩性体边界和断裂分布主要采用基于地震资料的横向不连续性检测方法,岩性突变和断裂均可导致地震波同相轴在横向上的不连续性,...
岩性和断裂共同控制的油气藏中,岩性体边界和断裂的识别对于油气勘探及开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识别岩性体边界和断裂分布主要采用基于地震资料的横向不连续性检测方法,岩性突变和断裂均可导致地震波同相轴在横向上的不连续性,其检测结果难以区分哪些异常信息代表岩性体边界,哪些异常信息代表断裂。层面曲率属性技术对断裂和细微构造特征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对岩性体边界不敏感。基于这2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提出层面曲率属性技术与地震资料横向不连续性检测技术相结合来识别断裂和岩性体边界异常信息。模型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对解释工区内断裂和岩性体边界异常进行有效区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已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断裂和岩性体边界识别和区分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率属性
方差体
岩性体边界
横向
不连续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LZ地区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综合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
8
6
作者
王志萍
秦启荣
+1 位作者
苏培东
范晓丽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3期97-101,共5页
LZ地区储层为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裂缝控制了储层的储渗空间和井的产能。通过对LZ地区的构造特征及演化分析,并结合野外露头资料对裂缝产状进行分期配套,认为该区主要发育横张缝、剪切缝以及断层伴生缝和派生缝等构造成因裂缝。针...
LZ地区储层为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裂缝控制了储层的储渗空间和井的产能。通过对LZ地区的构造特征及演化分析,并结合野外露头资料对裂缝产状进行分期配套,认为该区主要发育横张缝、剪切缝以及断层伴生缝和派生缝等构造成因裂缝。针对以上3种构造裂缝类型,分别采用构造曲率法、古构造应力场有限元模拟法、地震不连续性检测法等对该区不同类型裂缝的分布进行了预测,并采用权重评价方法综合这3种预测成果进行裂缝的综合预测,即建立各预测方法的准确率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回归函数,再根据预测方法的准确率确定权重系数,将不同方法的预测成果进行综合权重计算,从而对研究区致密储层的裂缝发育情况进行综合预测,经钻井资料证实其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综合预测
构造曲率法
古构造应力场
地震
不连续性检测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北阆中—南部地区大安寨段裂缝预测
被引量:
8
7
作者
王时林
秦启荣
+2 位作者
苏培东
范晓丽
李乐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5期69-72,共4页
川北阆中—南部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大安寨段储层薄且超致密,孔、洞、缝是油气的主要储渗空间,裂缝的发育程度是决定油气产能高低的主要因素。相邻井在同一套储层产能上差异极大,反映储集体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并主要受裂缝发育程度控制...
川北阆中—南部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大安寨段储层薄且超致密,孔、洞、缝是油气的主要储渗空间,裂缝的发育程度是决定油气产能高低的主要因素。相邻井在同一套储层产能上差异极大,反映储集体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并主要受裂缝发育程度控制。裂缝发育程度的预测是寻找有效储集体的关键。该文利用岩石破裂接近程度、曲率法和地震道不连续性检测3种方法,综合岩心、测井、测试等资料进行裂缝预测,提高了前人仅在二维地震资料基础上所做相关工作的精度,并通过"权重"的大小来衡量裂缝的相对发育程度,对裂缝进行了定量化研究,为寻找有利的储层分布区块,最终进行井位部署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预测
岩石破裂接近程度
曲率法
地震道
不连续性检测
大安寨段
川北阆中—南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中围斜区碎屑岩储层火成岩侵入体预测
被引量:
5
8
作者
王炳章
徐雷鸣
王世星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6期602-606,共5页
塔中围斜区主要分布有上泥盆统东河砂岩、志留系碎屑岩储层,以及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其中东河砂岩段和志留系下砂岩段是塔中地区碎屑岩储层最具勘探潜力的目的层系。但塔中地区特别是塔中隆起西部的卡1区块二叠系火成岩分布广泛...
塔中围斜区主要分布有上泥盆统东河砂岩、志留系碎屑岩储层,以及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其中东河砂岩段和志留系下砂岩段是塔中地区碎屑岩储层最具勘探潜力的目的层系。但塔中地区特别是塔中隆起西部的卡1区块二叠系火成岩分布广泛,且火山口密布。古生代强烈的岩浆岩活动一方面构成了对塔中地区原始油气藏的破坏作用,另一方面也可形成与岩浆岩有关的新圈闭类型的油气藏。针对塔中围斜区火山岩发育的实际状况和碎屑岩储层预测的需要,利用卡1区块三维地震资料,采用三维地震不连续性检测技术成功地预测了工区内目标储层火成岩侵入带、火成岩侵入通道的分布及火成岩侵入的地层,识别出了不同火成岩侵入体在切片图上的异常形态,及其在剖面图上的异常特征和对应的地震反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三维地震不连续性检测技术全方位预测目标储层内火成岩侵入体的形态及其分布,可望为塔中围斜区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和碎屑岩目标储层的横向预测确立一项实用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卡塔克1区块
火成岩侵入
不连续性检测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广义S变换频谱分解不连续性检测技术预测断溶体油藏
被引量:
10
1
作者
姜晓宇
宋涛
杜文辉
戴晓峰
范兴燕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4-1328,I0011,I0012,共7页
文摘
为了描述以杂乱相地震反射为特征的断溶体油藏,在常规不连续性检测技术基础上,采用结合相干技术与广义S变换频谱分解的不连续性检测技术。首先进行广义S变换的频谱分解计算,并通过自适应主频优选技术,得到突出不同深度、不同尺度信息的振幅谱数据体,作为不连续性检测的输入,实现对原始地震记录的自适应多尺度不连续性分析,刻画了断溶体边缘由于垮塌作用而引起的小断裂。与常规不连续性属性技术相比,此方法能更好地检测地层细微变化,具有更高的抗噪性,对于刻画"串珠"状周围的杂乱相储层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S变换
相干技术
频谱分解
不连续性检测
断溶体
Keywords
S transform
coherence
spectrum decomposition
discontinuity detection
fault-karst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频率域不连续性检测在蚂蚁体追踪断裂中的优选与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素举
张诗杰
杨瑞召
沈向存
李玉兰
夏永涛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出处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3年第4期502-511,共10页
基金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科研项目(KY2021-S-104)。
文摘
蚂蚁体追踪技术在地震解释中展现了对断裂刻画的优越性,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地震资料质量的限制、输入数据的选择、单一属性的多解性等问题,提高蚂蚁体预测精度一直是业界研究的难点与热点。本文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顺1井区为研究对象,分析混沌、方差、最大正曲率属性的本质差异与断裂检测能力;基于广义S变换频谱分解,逐一比较3种属性在不同频率下的不连续性检测效果,并进行蚂蚁追踪与优选;结合产状控制进行RGB融合,形成了一套多频率域、多属性的蚂蚁体追踪解释断裂方法。研究表明,低频混沌属性适用于大断层的解释,中频方差属性可识别中等尺度断裂,高频曲率属性对小尺度断裂反映较好;结合分频与不连续性检测技术的蚂蚁体能多尺度显示工区断裂展布特征与细节,充实地下地质信息。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多尺度断裂识别
蚂蚁体优选
不连续性检测
频谱分解
Keywords
seismic exploration
multi-scale fault detection
optimized ant-tracking
discontinuity detection
spectral decomposi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高维小波变换的高抗噪性边缘检测技术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清振
张金淼
姜秀娣
翁斌
朱振宇
丁继才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9-893,834-835,共5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2011ZX05023-005)资助
文摘
基于高维小波变换提出了一种高抗噪性的断层及地质体边缘检测技术。首先对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得到复地震道,求取相位余弦属性;然后利用高维小波变换把相位余弦变换到包含三维坐标(3个变量)、倾角、方位角和尺度等6个变量的高维空间,通过固定坐标和尺度,扫描倾角和方位角得到高信噪比的不连续性检测结果,以有效压制倾斜地层层间不连续带来的伪边界信息。模型试验和实际资料算例表明,该技术与常用的C3算法相比,能够更好地检测小断层、小河道等地质体边界信息,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噪性能。
关键词
相干
小波变换
不连续性检测
希尔伯特变换
相位余弦
Keywords
coherence
wavelet transform
discontinuity detection
Hilbert transform
phase cosine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盆地塔中卡1三维工区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
12
4
作者
杨江峰
关达
朱文斌
张学东
向雪梅
邬达理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9,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05-002-05)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研究项目(KT2009-067)
文摘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卡1三维工区前期勘探成果表明,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以"裂缝、溶孔"型为主,但近期重新处理的地震数据中发现了一些"串珠、短轴状"强振幅地震反射异常体。针对这一现象,在新处理地震数据体的基础上,采用地震数字正演模拟、不连续性检测、古地貌恢复和地震多属性分析等技术,重新开展了卡1三维工区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平面上呈"折线"状分布的强振幅异常体是火成岩的响应,而平面上呈散点状、剖面上呈"串珠"状的强振幅反射是较大尺度溶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响应。这一成果已得到近期完钻井W20的证实,为本区下一步勘探部署开拓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
不连续性检测
正演模拟
储层预测
碳酸盐岩
卡1三维工区
塔中地区
Keywords
incoherence detection
forward modeling
reservoir prediction
carbonate rocks
Ka-13D acreage
Tazhong area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性体边界与断裂异常信息识别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6
5
作者
蔡涵鹏
贺振华
唐湘蓉
张玺华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5-288,共4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项目"高精度储层结构地震检测分析与流体识别"(2006AA09A102-12)资助
文摘
岩性和断裂共同控制的油气藏中,岩性体边界和断裂的识别对于油气勘探及开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识别岩性体边界和断裂分布主要采用基于地震资料的横向不连续性检测方法,岩性突变和断裂均可导致地震波同相轴在横向上的不连续性,其检测结果难以区分哪些异常信息代表岩性体边界,哪些异常信息代表断裂。层面曲率属性技术对断裂和细微构造特征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对岩性体边界不敏感。基于这2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提出层面曲率属性技术与地震资料横向不连续性检测技术相结合来识别断裂和岩性体边界异常信息。模型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对解释工区内断裂和岩性体边界异常进行有效区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已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断裂和岩性体边界识别和区分的精度。
关键词
曲率属性
方差体
岩性体边界
横向
不连续性检测
Keywords
curvature attribute
variance cube
lithologic body boundaries
lateral discontinuity detec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Z地区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综合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
8
6
作者
王志萍
秦启荣
苏培东
范晓丽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3期97-101,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08ZX05001)资助
文摘
LZ地区储层为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裂缝控制了储层的储渗空间和井的产能。通过对LZ地区的构造特征及演化分析,并结合野外露头资料对裂缝产状进行分期配套,认为该区主要发育横张缝、剪切缝以及断层伴生缝和派生缝等构造成因裂缝。针对以上3种构造裂缝类型,分别采用构造曲率法、古构造应力场有限元模拟法、地震不连续性检测法等对该区不同类型裂缝的分布进行了预测,并采用权重评价方法综合这3种预测成果进行裂缝的综合预测,即建立各预测方法的准确率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回归函数,再根据预测方法的准确率确定权重系数,将不同方法的预测成果进行综合权重计算,从而对研究区致密储层的裂缝发育情况进行综合预测,经钻井资料证实其预测效果较好。
关键词
裂缝综合预测
构造曲率法
古构造应力场
地震
不连续性检测
四川盆地
Keywords
synthetical fracture predication
constructional curvature method
paleotectonic stress field
seismic discontinuity detection
Sichuan Basin
分类号
TE122.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北阆中—南部地区大安寨段裂缝预测
被引量:
8
7
作者
王时林
秦启荣
苏培东
范晓丽
李乐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5期69-72,共4页
基金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川北阆中-南部地区陆相地层有利储层预测与评价"项目(编号:G1100-09-2S-0027)部分成果
文摘
川北阆中—南部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大安寨段储层薄且超致密,孔、洞、缝是油气的主要储渗空间,裂缝的发育程度是决定油气产能高低的主要因素。相邻井在同一套储层产能上差异极大,反映储集体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并主要受裂缝发育程度控制。裂缝发育程度的预测是寻找有效储集体的关键。该文利用岩石破裂接近程度、曲率法和地震道不连续性检测3种方法,综合岩心、测井、测试等资料进行裂缝预测,提高了前人仅在二维地震资料基础上所做相关工作的精度,并通过"权重"的大小来衡量裂缝的相对发育程度,对裂缝进行了定量化研究,为寻找有利的储层分布区块,最终进行井位部署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裂缝预测
岩石破裂接近程度
曲率法
地震道
不连续性检测
大安寨段
川北阆中—南部地区
Keywords
fracture prediction
rock fracturing approximation degree
curvature method
seismic trace discontinuity detection
Daanzhai member
Langzhong-Nanbu area in northern Sichuan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中围斜区碎屑岩储层火成岩侵入体预测
被引量:
5
8
作者
王炳章
徐雷鸣
王世星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6期602-606,共5页
文摘
塔中围斜区主要分布有上泥盆统东河砂岩、志留系碎屑岩储层,以及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其中东河砂岩段和志留系下砂岩段是塔中地区碎屑岩储层最具勘探潜力的目的层系。但塔中地区特别是塔中隆起西部的卡1区块二叠系火成岩分布广泛,且火山口密布。古生代强烈的岩浆岩活动一方面构成了对塔中地区原始油气藏的破坏作用,另一方面也可形成与岩浆岩有关的新圈闭类型的油气藏。针对塔中围斜区火山岩发育的实际状况和碎屑岩储层预测的需要,利用卡1区块三维地震资料,采用三维地震不连续性检测技术成功地预测了工区内目标储层火成岩侵入带、火成岩侵入通道的分布及火成岩侵入的地层,识别出了不同火成岩侵入体在切片图上的异常形态,及其在剖面图上的异常特征和对应的地震反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三维地震不连续性检测技术全方位预测目标储层内火成岩侵入体的形态及其分布,可望为塔中围斜区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和碎屑岩目标储层的横向预测确立一项实用有效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卡塔克1区块
火成岩侵入
不连续性检测
储层预测
Keywords
Tarim basin
Katake 1 block
igneous intrusion
discontinuity detecting technique
reservoir prediction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广义S变换频谱分解不连续性检测技术预测断溶体油藏
姜晓宇
宋涛
杜文辉
戴晓峰
范兴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频率域不连续性检测在蚂蚁体追踪断裂中的优选与应用
杨素举
张诗杰
杨瑞召
沈向存
李玉兰
夏永涛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高维小波变换的高抗噪性边缘检测技术
王清振
张金淼
姜秀娣
翁斌
朱振宇
丁继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塔里木盆地塔中卡1三维工区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与应用
杨江峰
关达
朱文斌
张学东
向雪梅
邬达理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岩性体边界与断裂异常信息识别研究及应用
蔡涵鹏
贺振华
唐湘蓉
张玺华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LZ地区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综合预测方法及应用
王志萍
秦启荣
苏培东
范晓丽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川北阆中—南部地区大安寨段裂缝预测
王时林
秦启荣
苏培东
范晓丽
李乐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塔中围斜区碎屑岩储层火成岩侵入体预测
王炳章
徐雷鸣
王世星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