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罪案件中适用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研究
1
作者 张吉喜 郑达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9,共10页
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作为合规制度体系中的程序出罪模式,是企业合规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部分涉重罪案件的企业尝试运用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予以出罪,这既是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和企业犯罪特征的要求,也是推进诉源治理和中国企业参... 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作为合规制度体系中的程序出罪模式,是企业合规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部分涉重罪案件的企业尝试运用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予以出罪,这既是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和企业犯罪特征的要求,也是推进诉源治理和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重罪案件中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的适用在我国仍存在若干程序性机制障碍和“双不起诉”的争议。应当在确立检察机关对于企业合规不起诉改革主导责任的基础上,适时推动改革在立法层面的合法性支撑,建立合理的企业与自然人二元化归责体系,同时落实重罪案件企业合规改造中检察机关的监督审查职责,充分发挥检察机关能动履职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合规改革 重罪案件 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 诉源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酌定不起诉制度的困境与出路——论赋予犯罪嫌疑人选择审判权的必要性 被引量:19
2
作者 汪海燕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7-133,共7页
酌定不起诉的立法本意是为了节约司法资源,通过非刑罚化的方式使犯罪人顺利回归社会。但是,我国现行酌定不起诉制度并不能实现此立法初衷。繁琐的程序不仅与司法效益原则相悖,而且也不能防范自由裁量权滥用。同时,程序不公也窒碍了非刑... 酌定不起诉的立法本意是为了节约司法资源,通过非刑罚化的方式使犯罪人顺利回归社会。但是,我国现行酌定不起诉制度并不能实现此立法初衷。繁琐的程序不仅与司法效益原则相悖,而且也不能防范自由裁量权滥用。同时,程序不公也窒碍了非刑罚化目标的实现。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根据诉讼主体原则和程序参与原则,赋予犯罪嫌疑人选择审判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酌定不起诉制度 犯罪嫌疑人 审判权 中国 诉讼主体 自由裁量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少军 《东方法学》 2012年第3期116-120,共5页
作为一项分流案件、提高诉讼效率、体现对轻罪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的制度,附条件不起诉被很多国家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实践广泛采用。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首次规定了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这是本次《刑事诉讼法修... 作为一项分流案件、提高诉讼效率、体现对轻罪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的制度,附条件不起诉被很多国家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实践广泛采用。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首次规定了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这是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亮点之一。同时,应该看到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诉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救济程序 监督制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不起诉制度对完善我国不起诉制度的启示 被引量:6
4
作者 赵靖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1-126,224,共6页
日本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起诉便宜主义原则,赋予了检察官很大的起诉裁量权。为了防止检察官的起诉裁量权被滥用,日本的法律同时设置了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实践表明,日本的不起诉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因而对完善我国的... 日本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起诉便宜主义原则,赋予了检察官很大的起诉裁量权。为了防止检察官的起诉裁量权被滥用,日本的法律同时设置了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实践表明,日本的不起诉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因而对完善我国的不起诉制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诉便宜主义 不起诉制度 完善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础
5
作者 史淑女 郭志红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66-68,共3页
附条件不起诉已经是许多国家刑事领域内较为成熟的一项制度,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是犯罪数量的增加、司法资源有限性等司法现实的一种选择,更重要的是附条件不起诉蕴含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不起诉制度 犯罪行为 刑事诉讼程序 起诉便宜原则 检察官 理论基础 犯罪人 犯罪者 刑罚个别化 刑罚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警关系视野下的不起诉制度 被引量:5
6
作者 郭烁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49,共9页
我国"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检警关系,在实践中呈现出检警之间"重配合、轻制约""权力分隶"的特征,这极大地制约了不起诉制度的适用。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推进"公诉引导侦查"的检警关系... 我国"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检警关系,在实践中呈现出检警之间"重配合、轻制约""权力分隶"的特征,这极大地制约了不起诉制度的适用。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推进"公诉引导侦查"的检警关系改革予以解决。但在改革过程中,需要警惕检察机关"指导侦查"与"不起诉"权力结合带来的制度风险。借鉴域外司法实践,构建完善的检察公诉裁量权规范机制,是防止不起诉制度在检警关系改革中发生异化的良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起诉制度 检警关系 公诉裁量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和解视野下不起诉制度的完善与保障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利兆 《法治研究》 2007年第3期8-14,共7页
刑事和解制度起源于西方。我国引进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司法资源。应当通过扩大检察机关相对不起诉制度的适用、建立暂缓起诉制度等完善现行不起诉制度的途径来落实和体现刑事和解制度的精神实质,并应通过强化检察官... 刑事和解制度起源于西方。我国引进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司法资源。应当通过扩大检察机关相对不起诉制度的适用、建立暂缓起诉制度等完善现行不起诉制度的途径来落实和体现刑事和解制度的精神实质,并应通过强化检察官的客观、中立义务、强化公众对检察机关行使裁量不起诉权的监督等,保障不起诉职权的正确行使,最终服务于刑事和解刑事政策,构建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 不起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起诉制度与刑事和解之考量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惠云 樊洪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5-67,共3页
相对不起诉涵盖范围的有限性和适用条件的概括性、模糊性加之适用程序的繁琐制约了检察机关不起诉裁量权的合理行使。司法实践中不能将"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处罚"的规定割裂开来判断是否符合相对不起诉的条件... 相对不起诉涵盖范围的有限性和适用条件的概括性、模糊性加之适用程序的繁琐制约了检察机关不起诉裁量权的合理行使。司法实践中不能将"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处罚"的规定割裂开来判断是否符合相对不起诉的条件。对于重罪案件,只要存在情节轻微的情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对受害人权利保护的关注与加强,使刑事和解取得了与相对不起诉制度对接的基础。刑事和解与不起诉之间有很好的互补关系,二者具有前因与后果、条件与结论的内在联系。构建和完善不起诉制度是转型时期科学发展观在公诉制度中的运用,更是国家对检察权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科学考量,是建设和谐社会所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起诉制度 刑事和解 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不起诉制度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勉 《政法论丛》 CSSCI 1998年第5期14-18,共5页
一、不起诉的概念和特征所谓不起诉是指公诉机关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以及公诉机关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经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予以刑事处罚或可免除刑罚,依法作出不予追... 一、不起诉的概念和特征所谓不起诉是指公诉机关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以及公诉机关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经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予以刑事处罚或可免除刑罚,依法作出不予追诉而终止诉讼程序的处分决定。从不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起诉决定 被害人 检察机关 检察院 新刑事诉讼法 犯罪嫌疑 不起诉制度 安机关 法律效力 救济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理与操作——刑事起诉制度评述 被引量:55
10
作者 龙宗智 左为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7-24,共8页
龙:在现代刑事诉讼中,起诉(这里主要指公诉)是联结侦查与审判的桥梁。经过前面的讨论,今天有必要谈谈起诉制度。从根本上说,刑事起诉的基本意义源于犯罪追究程序本身的性质,有别于传统的纠问制度。现代刑事程序实行原告、被告和法官三... 龙:在现代刑事诉讼中,起诉(这里主要指公诉)是联结侦查与审判的桥梁。经过前面的讨论,今天有必要谈谈起诉制度。从根本上说,刑事起诉的基本意义源于犯罪追究程序本身的性质,有别于传统的纠问制度。现代刑事程序实行原告、被告和法官三方组合的'诉讼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诉法定主义 检察机关 人民检察院 犯罪事实 法院审判 相对不起诉 提起公诉 刑事起诉制度 不起诉制度 证据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起诉听证制度探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邓晓霞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5-131,共7页
不起诉听证是不起诉案件公开审查的一种具体形式,不起诉听证程序的积极意义在于有利于完善不起诉制度,有利于贯彻落实检务公开,促进检察业务建设,有助于增强检察机关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提高不起诉的效率和质量,有助于完善对检察机关... 不起诉听证是不起诉案件公开审查的一种具体形式,不起诉听证程序的积极意义在于有利于完善不起诉制度,有利于贯彻落实检务公开,促进检察业务建设,有助于增强检察机关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提高不起诉的效率和质量,有助于完善对检察机关的监督机制,保证司法的公正,但设置不起诉听证程序还有诸多问题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起诉听证制度 公诉权 不起诉 检察机关 监督机制 司法公正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刑事不起诉“三分法”的失败及重构——以淮北市起诉裁量实践为实证分析对象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娟 刘澍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4,共8页
刑事不起诉制度的核心在于如何配置起诉裁量权,以实现刑事案件审前程序分流,减轻检察公诉和法院审判上的压力。然而,我国现行的刑事不起诉"三分法"将起诉裁量权限制在酌定不起诉这一非常狭小的空间之内,导致了实践中的混乱。... 刑事不起诉制度的核心在于如何配置起诉裁量权,以实现刑事案件审前程序分流,减轻检察公诉和法院审判上的压力。然而,我国现行的刑事不起诉"三分法"将起诉裁量权限制在酌定不起诉这一非常狭小的空间之内,导致了实践中的混乱。从学理上来看,理论界对于"三分法"的研讨未得要领,无法解决实践问题;只有在理论上以谨慎的扩张主义为指导,在我国刑诉法中配置适度的起诉裁量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行不起诉制度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起诉制度 “三分法”理论 起诉裁量权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辩诉交易制度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39-42,共4页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辩诉交易的发展历史并对其价值进行了评析 ,着重探讨我国能否移植辩诉交易制度的问题。
关键词 辩诉交易制度 控辩平衡 诉讼效率 价值 刑事诉讼法 简易程序 不起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罪治理视野下出罪路径的优化——兼论宽严相济政策的效应
14
作者 李天诚 马颖媛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4-48,共5页
随着轻罪案件不断增多,犯罪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轻罪治理体系建设提上改革日程。程序的出罪功能是解决犯罪标签溢出等轻罪治理难题的不二选择,在轻罪治理的背景下,更具有现实意义。当前程序出罪面临着入罪推定扩张、程序法规定的出罪方式... 随着轻罪案件不断增多,犯罪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轻罪治理体系建设提上改革日程。程序的出罪功能是解决犯罪标签溢出等轻罪治理难题的不二选择,在轻罪治理的背景下,更具有现实意义。当前程序出罪面临着入罪推定扩张、程序法规定的出罪方式单一等问题,导致轻罪案件入罪有余而出罪不足,对于轻罪案件没有起到疏通的作用,因此需要从限制事实推定以及增加不起诉程序供给等方面加以完善,从而配合轻罪时代的治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罪治理 宽严相济 程序出罪 不起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的确立与贯彻 被引量:4
15
作者 随庆军 《河南社会科学》 2000年第3期55-58,共4页
无罪推定是指在刑事诉讼中 ,任何人在未经司法程序最终确认为有罪之前 ,不得认为其有罪 ,或者应推定为无罪。确立无罪推定原则 ,是我国应当依法履行的义务 ,是唯物主义与人道主义的要求 ,是社会主义人权保障的需要 ,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无罪推定是指在刑事诉讼中 ,任何人在未经司法程序最终确认为有罪之前 ,不得认为其有罪 ,或者应推定为无罪。确立无罪推定原则 ,是我国应当依法履行的义务 ,是唯物主义与人道主义的要求 ,是社会主义人权保障的需要 ,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鉴于这一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贯彻得并不彻底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同时 ,在实践中还需要公安、司法人员转变观念 ,摒弃有罪推定思想残余 ;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执法水平 ;严格执行法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无罪推定原则 司法实践 不起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