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意”概念的二重性看杨简的“不起意”学说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碧强 《哲学分析》 CSSCI 2017年第4期81-94,共14页
"不起意"是宋儒杨简心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何理解这个命题,历来争议颇多。"不起意"针对的乃是与本心要求不相符合的意念。本心与意念之间原本是"直心直意"的关系,意念没有独立的来源,它只是本心在... "不起意"是宋儒杨简心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何理解这个命题,历来争议颇多。"不起意"针对的乃是与本心要求不相符合的意念。本心与意念之间原本是"直心直意"的关系,意念没有独立的来源,它只是本心在感性的误导之下所呈现的虚假状态,真正应该负责任的依然是本心,因此"不起意"也是本心的自我回归。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修持工夫保持本心的常觉常明,意念便可顺着本心而自然流出,应物而无累,此乃"不起意"的真实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简 不起意 二重性 工夫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简易学的“不起意”与其文学思想
2
作者 程刚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3-131,共9页
杨简心学思想中有一个核心的概念"不起意","不起意"说主要讨论的是道德直觉论。其思想源头之一是《周易·系辞传》的"无思无为,寂然不动"说,同时"不起意"的思想也体现在整部《杨氏易传》... 杨简心学思想中有一个核心的概念"不起意","不起意"说主要讨论的是道德直觉论。其思想源头之一是《周易·系辞传》的"无思无为,寂然不动"说,同时"不起意"的思想也体现在整部《杨氏易传》中。杨简"不起意"的哲学思想同时也是他文学思想的根源。首先,杨简认为"起意则邪",所以"不起意"要求文学作品的思想是"中正无邪"的。其次,杨简认为"起意则曲",所以"不起意"倡导"直心而往"、"直而达之"艺术直觉。最后,杨简的"不起意"思想具有崇尚"庸常平直"之意,相应影响到杨简对于文学自然平直文风的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简 易学 不起意 文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慈湖心学工夫的道德困境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齐鲁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4-110,共7页
在援禅入儒的时潮下,宋儒杨慈湖为臻于儒家"从心所欲"的道德化境,提出自认为源于孔子"毋意说"的"不起意"工夫论。追源溯始,"不起意"工夫乃是从禅家以"断烦恼"、"了生死"... 在援禅入儒的时潮下,宋儒杨慈湖为臻于儒家"从心所欲"的道德化境,提出自认为源于孔子"毋意说"的"不起意"工夫论。追源溯始,"不起意"工夫乃是从禅家以"断烦恼"、"了生死"为旨归的"无念为宗"法门转手而来尽管慈湖经历了一系列"悟道"体验并多有高明神妙之论,却在根子上解构了传统儒学中道德与情感的生成系统,使其心学缺乏鼓舞人心的道德力量,也弱化了儒学开物成务的经世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慈湖 儒家 禅宗 不起意 道德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