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残余胆固醇与进展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非罪犯病变易损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杨红 刘成 +3 位作者 刘森 邵琪琪 夭元昊 付真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9-304,共6页
背景 残余胆固醇(RC)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冠状动脉非罪犯病变(NCCLs)进展也是影响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但是残余胆固醇与进展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NCCLs易损斑块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R... 背景 残余胆固醇(RC)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冠状动脉非罪犯病变(NCCLs)进展也是影响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但是残余胆固醇与进展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NCCLs易损斑块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RC对发生MACE的NCCLs易损斑块的预测价值及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22年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住院的48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基线资料,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入组患者在出院1、3、6和12个月接受预定随访。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探究RC与NCCLs中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TCFA)斑块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NCCLs中TCFA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探究RC对NCCLs中TCFA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488例冠心病患者,根据NCCLs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发生MACE组(n=38)和未发生MACE组(n=450)。通过OCT识别NCCLs的斑块特征,共分析了749个NCCLs斑块,304个NCCLs斑块最小管腔面积(MLA)<3.5 mm^(2)。随访期间38例(7.8%)患者共发生了41例次NCCLs斑块引起的MACE事件,18例(3.7%)患者发生了支架内再狭窄,15例(3.1%)发生了不确定因素的死亡。发生MACE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TCFA、MLA<3.5 mm^(2)比例高于未发生MACE组(P<0.05)。105例患者检查出TCFA,其中22例发生MACE(发生MACE的TCFA组),83例未发生MACE(未发生MACE的TCFA组)。发生MACE的TCFA组糖尿病比例与RC高于未发生MACE的TCFA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示,RC与最薄纤维帽厚度、MLA呈负相关(r_(s)=-0.665、-0.771,P<0.05),与最大脂质弧度、巨噬细胞浸润呈正相关(r_(s)=0.806、0.48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3.410,95%CI=1.165~9.988,P=0.025)、高RC水平(OR=5.879,95%CI=1.436~24.073,P=0.014)是NCCLs中TCFA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绘制RC预测NCCLs中TCFA发生MACE的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695(95%CI=0.571~0.819,P=0.005),最佳截断值为0.606 mmol/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18、0.518。结论 RC水平升高可能是冠心病患者中NCCLs易损斑块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对NCCLs中TCFA发生MACE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异常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冠状动脉非罪犯病变 残余胆固醇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一项Meta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邓毅凡 何胜虎 +1 位作者 张晶 朱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84-1890,共7页
背景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作为降糖药,在心-肾-内分泌协同管理的背景下被证实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和糖尿病患者预后,但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获益仍备受争议。目的探讨SGLT2i对AMI患者经皮冠状动... 背景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作为降糖药,在心-肾-内分泌协同管理的背景下被证实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和糖尿病患者预后,但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获益仍备受争议。目的探讨SGLT2i对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筛选关于SGLT2i应用于AMI患者PCI术后的相关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项研究,共计16643例AMI患者。相较于PCI术后常规的二级预防,SGLT2i的加用不能降低患者全因死亡率(OR=0.88,95%CI=0.61~1.29,P=0.052)、心源性死亡率(OR=1.04,95%CI=0.83~1.30,P=0.735)、全因再入院率(OR=1.00,95%CI=0.91~1.14,P=0.952)和患者二次血运重建的发生(OR=0.87,95%CI=0.58~1.30,P=0.486),但可以有效降低AMI患者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OR=0.71,95%CI=0.60~0.83,P<0.01),并且不增加重度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OR=0.99,95%CI=0.91~1.09,P=0.903)。结论加用SGLT2i可安全、有效地降低AMI患者PCI术后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对于其他MACEs的影响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运重建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对梗阻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
3
作者 王瑞 欧阳丽娜 +3 位作者 吴倩 牛媛媛 李贵兰 朱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3-719,共7页
背景目前,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评估冠状动脉血流的功能和生理学的金标准,与之相比,CT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在区分病变特异性缺血方面,均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和鉴别能力。目的评价CT-FFR对冠状... 背景目前,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评估冠状动脉血流的功能和生理学的金标准,与之相比,CT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在区分病变特异性缺血方面,均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和鉴别能力。目的评价CT-FFR对冠状动脉梗阻性稳定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21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因稳定性胸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的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中位随访时间2(0,25)个月。按照随访期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研究对象分为MACE组(55例)和非MACE组(61例)。比较两组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和CT-FFR之间差异性;再分别根据狭窄程度及CT-FFR中位数将患者分类,比较不同分类患者MACE总发生率和随访<3个月、3~6个月、>6个月MACE的发生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CT-FFR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狭窄程度、CT-FFR及二者结合后预测冠状动脉梗阻性稳定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依据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不同指标的预测性能。结果116例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中位数为70%(60%,80%),中位CT-FFR为0.79(0.74,0.85)。MACE组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高于非MACE组(Z=-4.41,P<0.001),CT-FFR低于非MACE组(Z=-5.54,P<0.001)。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患者MACE发生率高于50%~69%患者(χ^(2)=19.221,P<0.001);CTFFR≤0.8患者MACE发生率高于CT-FFR>0.8患者(χ^(2)=30.025,P<0.001);不同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联合不同CT-FFR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789,P<0.001)。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50%~69%患者,CT-FFR≤0.8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CT-FFR>0.8患者,狭窄程度70%~90%+CT-FFR≤0.8的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其他分类(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CT-FFR呈负相关(rs=-0.532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OR=3.085,95%CI=1.147~8.298,P=0.026)、CT-FFR≤0.8(OR=6.527,95%CI=2.560~16.641,P<0.001)是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联合CT-FFR预测患者发生MACE的价值更高(AUC=0.812,95%CI=0.731~0.892,P<0.001)。结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CT-FFR≤0.8可能是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与狭窄程度相比,CT-FFR对预测冠状动脉阻塞性稳定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具有增益价值,狭窄程度与CT-FFR结合后的预测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CT衍生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狭窄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联合急性冠脉事件全球登记评分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周翔 刘睿涵 +4 位作者 刘昱彤 田璠 张杰 王小毛 曹剑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7,共7页
目的 评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联合急性冠脉事件全球登记(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住院主要不良心血管事... 目的 评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联合急性冠脉事件全球登记(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住院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诊断为老年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院内MACE分为非MACE组和MACE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确定院内MACE的危险因素。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明确RDW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RDW联合GRACE评分对老年ACS患者院内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老年ACS患者1718例,其中174例患者发生院内MACE。非MACE组和MACE组在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心率、收缩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D-二聚体、肌钙蛋白T(troponin T,TnT)、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RF)、尿酸、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住院时间、RDW、GRACE评分以及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卒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史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与大部分CVD危险因素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无显著相关性(P>0.05)。RDW、GRACE及二者联合预测院内MACE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671(95%CI:0.626~0.736)、0.851(95%CI:0.822~0.887)、0.869(95%CI:0.839~0.899),二者联合优于RDW、GRACE评分单独预测价值(P<0.001)。结论 RDW是老年ACS院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它的加入显著提高了GRACE评分对院内MACE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研究评分 老年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监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
5
作者 黄琨 张红利 +4 位作者 张春来 贾春新 董云鹏 崔锦钢 马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62,共8页
目的 探讨早期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obutamine stress echocardiography,DSE)监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CAE)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 ... 目的 探讨早期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obutamine stress echocardiography,DSE)监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CAE)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7月在唐山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AMI患者302例;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100例)和非MACE组(202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DSE指标室间隔厚度、峰值状态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峰值状态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储备值等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100例作为验证组验证模型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显示,MACE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yocardial band,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高敏肌钙蛋白T (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hs-c Tn T)、Killip分级、支架植入数量、靶血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早期DSE指标室间隔厚度、LVESV峰值状态、LVEF峰值状态、LVEF储备值与非MAC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靶血管(OR=3.415,95%CI:1.122~9.632)、高CK-MB (OR=1.151,95%CI:1.051~1.261)、高NT-pro BNP (OR=1.087,95%CI:1.040~1.136)、高Killip分级(OR=2.859,95%CI:1.380~5.923)、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2.524,95%CI:1.226~5.196)、高室间隔厚度(OR=4.672,95%CI:1.776~12.292)、高峰值状态LVESV (OR=1.122,95%CI:1.059~1.189)是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均P<0.05),高峰值状态LVEF (OR=0.779,95%CI:0.714~0.849)、高LVEF差值(OR=0.784,95%CI:0.705~0.871)及高LVEF储备值(OR=0.871,95%CI:0.811~0.937)是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保护因素(均P<0.05);包含室间隔厚度、峰值状态LVESV、峰值状态LVEF、LVEF差值及LVEF储备值预测模型与高CK-MB、NT-pro BNP、Killip分级及靶血管为左冠状动脉主干的预测模型相比其预测效能更优(Z=2.563,P<0.05)。结论 早期行DSE能够通过早期分析心脏结构功能能够有效预测评估AMI患者MACE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超声心动图 急性心肌梗死 不良心血管事件 多巴酚丁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Gla蛋白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
6
作者 李萌 闫小菊 +2 位作者 苏亚坤 张慧晶 曹静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2,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富含Gla蛋白(GRP)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0例ACS患者作为ACS组。根据PCI... 目的探讨血清富含Gla蛋白(GRP)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0例ACS患者作为ACS组。根据PCI术后6个月内MACE发生情况分为MACE组(22例)和非MACE组(98例)。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GRP水平,根据GRP水平分为低水平GRP组和高水平GRP组。绘制ROC曲线评价血清GRP诊断ACS的效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S发生的风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血清GRP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S组患者血清GRP水平显著降低(P<0.05)。ACS患者血清GRP水平与Gensini评分和GRACE评分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血清GRP诊断ACS的AUC为0.736(95%CI:0.668~0.804),敏感性为80.00%,特异性为61.00%。GRP水平升高是ACS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334,95%CI:0.184~0.606)。与非MACE组相比,MACE组患者血清GRP水平明显降低(P<0.05)。低水平GRP组患者PCI术后MACE的发生风险明显高于高水平GRP组(P=0.022),且血清GRP水平升高是PCI术后MACE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HR=0.347,95%CI:0.206~0.584)。血清GRP水平与ACS患者血清IL-1β(r=-0.271,P=0.003)、TNF-α(r=-0.481,P<0.001)、ICAM-1(r=-0.315,P=0.001)和VCAM-1(r=-0.279,P=0.002)水平均呈明显负相关。结论GRP在ACS患者血清中明显降低,可作为ACS诊断及预测PCI术后MACE发生风险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Gla蛋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诊断价值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模型对老年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对比
7
作者 李传波 李喜定 +1 位作者 吉苗苗 王玥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比较老年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预测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XG... 目的比较老年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预测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XGBoost模型的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CAC病变患者120例,均行PCI,术后随访1年统计MACE发生率,随访期间失访9例,发生MACE的患者纳入MACE组(28例),其余纳入无MACE组(83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XGBoost模型筛选老年CAC病变患者PCI后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Calibration校准曲线比较两种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MACE组年龄、吸烟、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Gensini积分、病变血管数量≥3支、重度钙化、联合旋磨术、置入支架数量比例显著高于无MACE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吸烟、合并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Gensini积分、置入支架数量是CAC患者PCI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XGBoost模型显示,重要特征评分排前5位的为Gensini积分35分,置入支架数量25分,合并糖尿病22分,吸烟18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5分;ROC曲线分析显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老年CAC患者PCI后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925(95%CI:0.859~0.966),敏感性为82.14%,特异性为97.59%;XGBoost模型预测老年CAC患者PCI后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918(95%CI:0.850~0.961),敏感性为89.29%,特异性为78.31%。2种模型预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48,P=0.8823)。结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XGBoost模型预测老年CAC患者PCI后MACE的效能相当,吸烟、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Gensini积分、置入支架数量是老年CAC患者PCI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冠状动脉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能量代谢改变及其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联 被引量:1
8
作者 苏文刚 杨海洋 孙富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96-1300,共5页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心肌能量代谢改变情况,分析其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 MACE)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心肌能量代谢改变情况,分析其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 MACE)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CHF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心肌能量代谢指标[血清游离脂肪酸(ree fatty acid, FFA)、左心室收缩末圆周室壁应力(circumferential end-systolic wall stress, cESS)和心肌能量消耗(myocardial energy expenditure, MEE)]。观察组出院后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40例和非MACE组50例。比较2组FFA、cESS、MEE,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Ⅱ级、Ⅲ级、Ⅳ级FFA、cESS、MEE依次升高(P<0.01)。观察组Ⅱ级、Ⅲ级、Ⅳ级FFA、cESS、ME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ACE组年龄、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心功能分级、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FFA、cESS、MEE显著高于非MACE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显著低于非MACE组(P<0.01)。FFA、cESS、MEE与老年CHF患者发生MACE正相关(r=0.512、0.495、0.503,P<0.05,P<0.01)。年龄(OR=2.344,95%CI:1.255~3.464)、NYHA心功能分级(OR=2.079,95%CI:1.354~2.804)、LVEF(OR=2.173,95%CI:1.179~3.167)、NT-proBNP(OR=2.257,95%CI:1.149~3.365)、FFA(OR=2.713,95%CI:1.103~4.323)、cESS(OR=1.868,95%CI:1.111~2.625)、MEE(OR=3.010,95%CI:1.064~4.956)为老年CHF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FFA、cESS、MEE单独预测老年CHF患者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别为0.732、0.707、0.768,三项联合检测的AUC为0.893,显著优于单独检测(Z=6.325、6.581、6.247,P=0.022、0.015、0.026)。结论 FFA、cESS及MEE与老年CHF患者发生MACE呈正相关,为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且各自具备一定的预测MACE的能力,而三项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升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肌 能量代谢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梗死区心肌全壁运动指数建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评估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有鹏 潘轶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4-627,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非梗死区心肌全壁运动指数(GWMI)建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评估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金华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 目的研究基于非梗死区心肌全壁运动指数(GWMI)建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评估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金华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350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MACE组82例和非MACE组268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远期危险因素,并构建危险因素的回归方程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风险评估模型、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对远期MACE的预测效能。结果MACE组GRACE评分、B型钠尿肽、GWMI明显高于非MACE组,淋巴细胞、血红蛋白及血运重建比例明显低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GWMI预测MACE的截断值为1.04,曲线下面积为0.747(95%CI:0.678~0.8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型钠尿肽、GWMI为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淋巴细胞、血红蛋白、血运重建为MACE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P<0.01)。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风险评估模型、GRACE评分预测MAC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3(95%CI:0.862~0.952)、0.757(95%CI:0.692~0.822)。结论非梗死区GWMI是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远期MACE的影响因素,基于非梗死区GWMI建立的风险评估模型可有效预测远期MACE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风险评估与减低 室壁运动异常指数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变异性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伟 苏振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121-2125,共5页
目的探究血脂变异性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235例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靶血管失败(TLF)将患者分为TLF... 目的探究血脂变异性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235例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靶血管失败(TLF)将患者分为TLF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脂变异性[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及独立于均值的变异系数(VIM)],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究STEMI急诊PCI术后患者发生TLF的相关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预测价值。结果TLF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脂蛋白a[LP(a)]的变异性指标LDL(SD)、LDL(CV)、LDL(VIM)、HDL(SD)、HDL(CV)、HDL(VIM)、LP(a)(SD)、LP(a)(CV)、LP(a)(VIM)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SD)、LDL(CV)、LDL(VIM)、HDL(SD)、HDL(CV)、HDL(VIM)、LP(a)(SD)、LP(a)(CV)、LP(a)(VIM)均是影响STEMI急诊PCI术后患者发生TLF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DL(SD)、LDL(CV)、LDL(VIM)、HDL(SD)、HDL(CV)、HDL(VIM)、LP(a)(SD)、LP(a)(CV)、LP(a)(VIM)对STEMI急诊PCI术后患者发生TLF具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790、0.805、0.833、0.766、0.795、0.816、0.773、0.782、0.798)。结论血脂变异性与STEMI急诊PCI术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有关,是STEMI急诊PCI术后患者发生TLF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变异性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术 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后营养指数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帮豪 袁腾 +5 位作者 赵翎 阿曼古丽·如则 尼鲁帕尔·谢甫开提 马依彤 杨毅宁 高晓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17-1824,共8页
背景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已有研究证明了糖尿病可扩大心血管疾病的不良影响,涉及营养和炎症途径。预后营养指数(PNI)是免疫营养的标志,可反映个体的炎症、免疫状态和营养状况。由于其简单、快速、易得和可... 背景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已有研究证明了糖尿病可扩大心血管疾病的不良影响,涉及营养和炎症途径。预后营养指数(PNI)是免疫营养的标志,可反映个体的炎症、免疫状态和营养状况。由于其简单、快速、易得和可靠等优点,近年来关于PNI在各系统中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少有文献探讨PNI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PNI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 053例行PCI术的STEMI合并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资料,计算PNI,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177例)和非MACE组(876例)。同时依据PNI预测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PNI组(686例)与低PNI组(367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后发生院内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PNI对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预测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PN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ACE组和非MACE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血清葡萄糖、Killip分级、乳酸脱氢酶、心率、肌红蛋白、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白细胞计数、脑钠肽(BNP)、PNI、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总蛋白、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葡萄糖升高(OR=1.055,95%CI=1.002~1.112,P=0.044)、GRACE评分高(OR=1.034,95%CI=0.876~0.939,P<0.001)是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危险因素,PNI升高(OR=0.907,95%CI=1.017~1.050,P<0.001)是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保护因素。PNI预测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AUC为0.734(95%CI=0.694~0.773),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模型预测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AUC为0.791(95%CI=0.753~0.858)。低PNI组发生MACE、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比例、住院天数、血清葡萄糖、肌钙蛋白T、CK-MB、肌红蛋白、BNP、C反应蛋白、肌酐、尿素氮高于高PNI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比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血红蛋白低于高PNI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NI与血红蛋白、HDL-C、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呈正相关(P<0.05);PNI与血清葡萄糖、肌酐、尿素氮、BNP、肌钙蛋白T、CK-MB、肌红蛋白、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P<0.05)。结论 PNI是STEMI合并T2DM患者PCI术后院内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中可作为监控患者免疫营养状态且预测患者短期预后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糖尿病 2型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预后营养指数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及风险评分系统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国莉 赵荣荣 +4 位作者 彭国恬 孙瑞仪 乔鹏宇 燕芳红 韩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02-1810,共9页
背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的风险大,指南指出准确的早期危险分层对STEMI患者PCI术后MACEs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风险评分系统包括年龄、血肌酐和射... 背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的风险大,指南指出准确的早期危险分层对STEMI患者PCI术后MACEs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风险评分系统包括年龄、血肌酐和射血分数(ACEF)评分、心肌梗死溶栓(TIMI)评分、Zwolle评分、首次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PAMI)评分、使用控制阿昔单抗和装置的研究以降低晚期血管成形术并发症(CADILLAC),然而哪种风险评分系统更适用于预测STEMI患者PCI治疗远期预后尚无定论。目的分析我国STEMI患者PCI术后远期MACEs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比较我国目前常用的ACEF、TIMI、Zwolle、PAMI、CADILLAC五种风险评分系统对其远期MACEs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2020年6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成功完成首次PCI术的687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与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患者入组后均采用ACEF、TIMI、Zwolle、PAMI、CADILLAC风险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出院后通过电话及门诊复查方式随访患者,每年随访1次,随访时间截至2023年8月,主要记录随访期间患者MACEs的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STEMI患者PCI术后远期MACEs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不同风险评分系统诊断MACE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风险评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687例STEMI患者接受了PCI术,随访过程中44例患者因基本资料数据缺失过多被剔除,最终纳入643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7(25,49)个月。至随访结束共有134例发生MACEs,发生率为20.8%。MACEs组和非MACEs组年龄、住院时间、Killip分级、脑利钠肽前体、纤维蛋白原、贫血、左心室射血分数、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瓣膜返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延长(OR=1.071,95%CI=1.012~1.134,P=0.018)、血肌酐升高(OR=1.018,95%CI=1.006~1.030,P=0.003)、纤维蛋白原升高(OR=1.226,95%CI=1.066~1.409,P=0.004)为患者发生MACEs的危险因素,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OR=0.980,95%CI=0.960~1.000,P=0.045)、瓣膜轻度返流(OR=0.377,95%CI=0.151~0.938,P=0.036)和中度返流(OR=0.164,95%CI=0.051~0.522,P=0.002)为患者发生MACEs的保护因素。MACEs组的ACEF、TIMI、Zwolle、PAMI、CADILLAC风险评分系统得分均高于非MACEs组(P<0.05)。绘制5种风险评分系统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远期发生MACEs的ROC曲线,5种风险评分系统对STEMI患者PCI术后远期MACEs的预测价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时间、血肌酐水平、纤维蛋白原、左心室射血分数、瓣膜返流状态是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远期发生MACEs的影响因素。ACEF、TIMI、Zwolle、PAMI、CADILLAC五种风险评分系统均能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远期MACEs的发生,但从区分度和灵敏度方面考虑推荐使用CADILLAC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影响因素 风险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DUSP6预警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宝珠 刘俊芬 +5 位作者 韩小丽 李雅琪 田晓敏 靳鑫 卫志锋 刘圣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9-366,共8页
目的:不良心血管事件是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探究预警腹膜透析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指标对于其预后判断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评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双特异性磷酸酶6(dual-specificity phosphatase6,DUSP6)预警糖尿病肾病... 目的:不良心血管事件是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探究预警腹膜透析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指标对于其预后判断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评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双特异性磷酸酶6(dual-specificity phosphatase6,DUSP6)预警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至9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12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DUSP6水平。根据中位DUSP6水平将患者分为DUSP6高水平组和DUSP6低水平组。比较2组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和透析时长等的差异。用Pearson、Spearman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DUSP6的相关因素。随访了解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患者腹膜透析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截至末次随访,33例(26.61%)患者发生了至少1次不良心血管事件。DUSP6高水平组的体重指数、透析时长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DUSP6低水平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DUSP6低水平组(均P<0.05)。DUSP6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271,P=0.002),与透析时长(r_s=0.406,P<0.001)和超敏C反应蛋白(r_s=0.367,P<0.001)均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透析时长和超敏C反应蛋白均与DUSP6独立相关(均P<0.05)。DUSP6高水平组的累积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低水平组(46.67%vs 7.81%,P<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膜透析患者低水平血清白蛋白(HR=0.836,95%CI 0.778~0.899)、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R=1.409,95%CI 1.208~1.644)和高水平DUSP6(HR=6.631,95%CI 2.352~18.693)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透析时长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DUSP6独立相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DUSP6水平高提示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腹膜透析 不良心血管事件 双特异性磷酸酶6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白介素6、空腹血糖水平与冠心病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林小梅 祖姆热提·阿布都克依木 +3 位作者 马春晖 徐梦鸽 马巨星 李霞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6-292,共7页
背景冠心病(CHD)是全世界的主要公共卫生负担之一。虽然已经制订了相应治疗策略,但CHD仍然是全球人口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CHD诊断主要依靠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增强CT,然而基层医院设备不足,早期诊断及对预后的判断相对困难,故寻... 背景冠心病(CHD)是全世界的主要公共卫生负担之一。虽然已经制订了相应治疗策略,但CHD仍然是全球人口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CHD诊断主要依靠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增强CT,然而基层医院设备不足,早期诊断及对预后的判断相对困难,故寻找相对简便、易获得的实验室指标,有利于为基层医生诊治CHD提供依据。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空腹血糖(FPG)水平与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临床分型、病变支数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9—11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与实验室检查结果。依据Gensini积分评分标准,将患者得分结果按中位数分为轻度狭窄组(A组,Gensini积分≤33.25分,n=40)和中重度狭窄组(B组,Gensini积分>33.25分,n=40)。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按照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n=28)、双支病变组(n=21)及多支病变组(病变支数≥3,n=31)。根据患者临床分型,将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n=34)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n=46)。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索血清IL-6、FPG与患者相关资料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究CHD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绘制IL-6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A组IL-6、FPG水平低于B组,多支病变组IL-6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FPG水平高于双支病变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IL-6、FPG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水平与临床分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性别、三酰甘油(TG)、FPG有相关性,FPG水平与临床分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年龄、IL-6水平有相关性(P<0.05)。按IL-6中位表达水平(45.8 ng/L)将患者分为IL-6>45.8 ng/L组(n=39)和IL-6≤45.8 ng/L组(n=41),FPG以参考值上限(6.1 mmol/L)作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FPG>6.1 mmol/L组(n=36)和FPG≤6.1mmol/L组(n=44)。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IL-6>45.8 ng/L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IL-6≤45.8 ng/L组(76.9%与36.6%;χ^(2)=16.075,P<0.001)、FPG>6.1 mmol/L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FPG≤6.1 mmol/L组(69.4%与45.5%;χ^(2)=4.292,P=0.038)。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IL-6是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HR=2.396,95%CI=1.203~6.054,P<0.05)。IL-6预测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9(95%CI=0.658~0.880),最佳截断值为40.97 ng/L,灵敏度为0.867,特异度为0.683。结论血清IL-6、FPG水平与CHD及其不良预后相关,血清IL-6是CHD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不良心血管事件 白介素6 空腹血糖 影响因素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血磷脂类代谢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雪纯 杜智勇 +4 位作者 于华惠 吕倩雯 焦晓璐 王钰 秦彦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4540-4545,4553,共7页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有部分患者再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目前多项研究表明,作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溶血磷脂酰胆碱(LPC)、溶血磷脂酸(LPA)等...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有部分患者再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目前多项研究表明,作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溶血磷脂酰胆碱(LPC)、溶血磷脂酸(LPA)等溶血磷脂类脂质代谢物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破裂,但溶血磷脂类脂质代谢物是否能用于ACS患者PCI治疗后再发MACE的预测尚不明确。目的利用靶向代谢组学和机器学习模型,探究磷脂及溶血磷脂类代谢小分子在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6月—2019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磷脂及溶血磷脂类脂质代谢物。自患者入组后1、3、6、9个月和12个月以及其后每6个月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患者MACE发生情况。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得分图对非MACE组和MACE组进行溶血磷脂代谢轮廓和组间分布分析,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的差异权重贡献值(VIP)图谱,评估代谢组间差异溶血磷脂类代谢小分子。利用随机森林准确度下降值图对每种磷脂和溶血磷脂类代谢小分子的变量重要性进行排序,使用蒙特卡洛交叉验证对不同数量代谢物所构成的多变量随机森林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风险预测模型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筛选与MACE事件相关的关键溶血磷脂类代谢物,并使用置换检验对其所构成的预测模型准确度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患者212例,平均随访时间为3年。根据患者在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E将其分为MACE组(n=29)与非MACE组(n=183),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得分图结果发现MACE组与非MACE组患者样本在得分图中的分布位置明显不同,两组患者溶血磷脂类代谢产物谱存在显著差异。利用整合分析图进行差异代谢物筛选,结果发现LPA、氧化溶血磷脂酰胆碱(LPC-O)、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溶血磷脂酰肌醇(LPI)、溶血磷脂酰丝氨酸(LPS)变化显著。蒙特卡洛交叉验证对不同数量代谢物所构成的多变量随机森林模型纳入排序前13位的脂质代谢小分子[主要包含10个溶血磷脂类代谢小分子(LPA 16:0、LPA 18:1、LPC-O 16:0、LPC 16:0、LPG 18:2、LPC 18:0、LPE 20:3、LPE 22:6、LPG 18:1、LPS 20:4)和3种磷脂代谢小分子(PA 16:0-18:0、PA 16:0-20:4、PA 16:0-18:1)]构建MACE的预测模型,ROC曲线结果显示模型预测MACE的AUC=0.934(95%CI=0.793~0.998)。结论接受PCI手术的ACS患者术前血清中多种溶血磷脂类代谢小分子的异常表达与再发MACE事件的风险密切相关,在预测ACS患者PCI术后MACE中具有显著的预警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溶血磷脂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及躯体化症状评分对首发心梗PCI术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梦奕 毛家亮 +3 位作者 邹治国 张瑞雷 张厚 李世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341,共8页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及躯体化症状评分(somatic symptom scale-China,SSS-CN)对首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及躯体化症状评分(somatic symptom scale-China,SSS-CN)对首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并接受PCI治疗的首发AMI患者305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相关事件分为MACEs组(n=203)与非MACEs组(n=102)。对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检验;进一步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SII及SSS-CN预测院内MACE发生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联合冠状动脉syntax评分(syntax score,SS),评价三者联合的预测效能,根据最大约登指数确定诊断的最佳cut-off值。结果·共有203例患者发生MACE事件,其中179例(88.1%)患者发生心力衰竭,16例(7.9%)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4例(2.0%)患者发生休克,2例(1.0%)患者发生再发心肌梗死,2例(1.0%)患者死亡。与非MACE组相比,MACEs组SII及SSS-CN评分显著升高(1925.86 vs 934.23,38.57 vs 23.30;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两者均为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当SII≥952时预测效能最佳,敏感度达64.0%,特异度达62.7%(AUC 0.675,95%CI 0.612~0.737);SSS-CN≥28.5分时预测效能最佳,敏感度达80.7%,特异度达77.5%(AUC 0.840,95%CI 0.794~0.886);联合SS后,三者对MACE的预测效能进一步提高(AUC 0.898,95%CI 0.862~0.933)。结论·首发AMI患者的入院SII及SSS-CN分值为此类患者行PCI术后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监测首发AMI患者PCI术后SII变化,或对有明显躯体化症状的患者及时进行SSS-CN评分能帮助识别院内MACE发生的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躯体化症状评分 首发急性心肌梗死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反应指数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其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王张羽 曹少清 +3 位作者 李成思 王玉琴 叶江平 宗刚军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7-486,共10页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反应指数(SIIRI)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及其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因胸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住院治疗并行冠...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反应指数(SIIRI)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及其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因胸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住院治疗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545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435例)和非冠心病组(110例),根据Gensini评分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组(Gensini评分≥30分,272例)和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Gensini评分为1~<30分,163例)。SIIRI计算公式为SIIRI=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冠心病患者随访1年,成功随访216例患者,根据有无终点事件分为MACE组(77例)、非MACE组(139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冠心病和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SIIRI对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和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冠心病组的SIIRI高于非冠心病组[305.19×10^(18)(170.98×10^(18),550.76×10^(18))/L^(2) vs 121.25×10^(18)(91.17×10^(18),194.41×10^(18))/L^(2),P<0.001];当SIIRI取临界值251.02×10^(18)/L^(2)时预测冠心病的效能最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8.9%和90.9%。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组的SIIRI高于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420.75×10^(18)(238.76×10^(18),810.13×10^(18))/L^(2) vs 185.41×10^(18)(127.39×10^(18),294.07×10^(18))/L^(2),P<0.001];当SIIRI取临界值304.86×10^(18)/L^(2)时预测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效能最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0%和79.1%。MACE组的SIIRI高于非MACE组[942.38×10^(18)(528.00×10^(18),1494.43×10^(18))/L^(2) vs 319.93×10^(18)(176.41×10^(18),498.90×10^(18))/L^(2),P<0.001];当SIIRI取临界值650.23×10^(18)/L^(2)时对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后发生MACE的预测能力最强,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和84.9%。SIIRI预测冠心病和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及PCI治疗后发生MACE的AUC值分别为0.809(95%CI 0.770~0.848)、0.775(95%CI 0.732~0.819)、0.798(95%CI 0.732~0.864),均高于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结论SIIRI是冠心病及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对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后远期发生MACE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反应指数 冠心病 GENSINI评分 疾病严重程度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诺莫图的构建与评估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星宇 张凯杰 +3 位作者 林剑龙 朱慧静 田建伟 苏菲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构建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诺莫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1日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确诊ACS并接受PCI的患者551例,根据1年内随... 目的构建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诺莫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1日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确诊ACS并接受PCI的患者551例,根据1年内随访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176例和非MACE组375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CS患者PCI术后1年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构建诺莫图预测模型,并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MACE组Gensini评分、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明显高于非MACE组,预后营养指数明显低于非MACE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期吸烟(OR=2.222,95%CI:1.361~3.628,P=0.010)、高脂血症(OR=1.881,95%CI:1.145~3.089,P=0.013)、预后营养指数(OR=4.645,95%CI:2.788~7.739,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OR=5.177,95%CI:3.160~8.483,P=0.001)、全身免疫炎症指数(OR=5.396,95%CI:3.179~9.159,P=0.001)、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OR=2.829,95%CI:1.356~5.901,P=0.006)、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OR=3.451,95%CI:1.596~7.463,P=0.002)是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诺莫图模型评估老年ACS患者PCI术后1年发生MACE的AUC为0.888。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诺莫图模型,可有效预测老年ACS患者PCI术后1年内MACE发生情况,为确保通用性,该模型仍需外部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列线图 预测 LOGISTIC模型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血流储备分数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联合临床及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特征预测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书苑 杨宝珠 +1 位作者 于鑫鑫 王锡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8-852,共5页
目的评估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联合临床及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特征预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接受AVR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根据随访... 目的评估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联合临床及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特征预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接受AVR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根据随访中是否发生MACE将其分为MACE组与非MACE组;以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临床、CCTA及冠状动脉CT-FFR、FAI,筛选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临床、CCTA特征,以及CT-FFR及右冠状动脉(RCA)FAI建立嵌套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Harrell C指数,评估各模型诊断效能及其拟合优度。结果MACE组22例、无MACE组117例。CT-FFR(HR=3.683)及RCA-FAI(HR=3.261)均为AVR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模型、临床+CCTA、临床+CCTA+CT-FFR模型及临床+CCTA+CT-FFR+RCA-FAI模型预测AVR术后MACE的AUC分别为0.636、0.730、0.758及0.817,C指数分别为0.614、0.707、0.733及0.782;其中,临床+CCTA+CT-FFR+RCA-FAI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最高、拟合优度最佳。结论CT-FFR及RCA-FAI联合临床及CCTA特征能有效预测AVR术后M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主动脉瓣狭窄 不良心血管事件 CT血流储备分数 脂肪衰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星宇 张凯杰 +2 位作者 隗蕊 苏菲菲 田建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6-848,共3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种因冠状动脉血流减少而触发的危重病症,被公认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重大长期残疾的主要元凶之一[1]。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的披露,2021年中国介入治疗的总登记数量相较于2020年实现了2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种因冠状动脉血流减少而触发的危重病症,被公认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重大长期残疾的主要元凶之一[1]。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的披露,2021年中国介入治疗的总登记数量相较于2020年实现了20.18%的显著增长。另外,从1987年至2020年期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人次数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0.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风险预测模型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