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3型细胞质不育化甜高粱新品种辽甜10号选育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艳秋 邹剑秋 张飞 《辽宁农业科学》 2014年第3期95-97,共3页
甜高粱杂交种辽甜10号(309A3/310)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于2006年以309A3为母本,310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2010~2011年连续2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能源/青贮组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全国鲜重平均产量5 184.2 kg/667m2,比对照辽饲杂1... 甜高粱杂交种辽甜10号(309A3/310)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于2006年以309A3为母本,310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2010~2011年连续2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能源/青贮组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全国鲜重平均产量5 184.2 kg/667m2,比对照辽饲杂1号增产27.2%。该品种是A3型细胞质甜高粱杂交种,为不育化类型,茎秆多糖多汁,含糖锤度19.3%,出汁率52.7%,是生产燃料乙醇较理想的能源作物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型细胞质 不育化 甜高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不育化新品种潞玉13^(cms)的选育与应用
2
作者 李中青 李齐霞 +3 位作者 霍成斌 孙万荣 关爱巧 王爱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9期21-23,共3页
潞玉13号自2004年山西省审定之后,已先后通过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陕西、天津、内蒙古等省市区审认定,是目前国内最具市场竞争力的玉米新品种之一。育种研究表明:潞玉13号雄性不育杂交种的选育与推广应用,为进一步提高潞玉13... 潞玉13号自2004年山西省审定之后,已先后通过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陕西、天津、内蒙古等省市区审认定,是目前国内最具市场竞争力的玉米新品种之一。育种研究表明:潞玉13号雄性不育杂交种的选育与推广应用,为进一步提高潞玉13号玉米新品种质量、降低种子生产成本、增加玉米生产产量、延伸潞玉13号生产使用寿命具有现实生产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不育化杂交种 潞玉13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SC704玉米不育化制种提高制种质量
3
作者 王叔明 田拴才 +1 位作者 夏景中 李伟 《新疆农垦科技》 1989年第2期20-21,共2页
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玉米三系育种工作开展得很活跃,T型胞质雄性不育系曾一度被广泛利用于生产,后因T型不育系及由其配制的杂交种受小斑病T型小种专化感染被迫中途停止。1971年D·R·Smith等对30种不同来源的雄花不育胞质进行抗... 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玉米三系育种工作开展得很活跃,T型胞质雄性不育系曾一度被广泛利用于生产,后因T型不育系及由其配制的杂交种受小斑病T型小种专化感染被迫中途停止。1971年D·R·Smith等对30种不同来源的雄花不育胞质进行抗病鉴定,结果表明:C型和S型对小斑病T型小种抗性最强。据井上康昭(1971年)报道,美国种植的玉米杂交种,雄性胞质杂交种占11.6%。我国1974年开始研究C型不育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SC704玉米 不育化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玉8号“三系”亲本的特征特性及不育化制种技术
4
作者 郭斌 王有德 +1 位作者 卢小勇 田永浩 《新疆农垦科技》 2002年第2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亲本 特征特性 不育化制种技术 玉米 新玉8号品种 不育 恢复系 保持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型玉米雄性不育化杂交种形态特征及推广可行性初探
5
作者 宗式群 徐培华 +3 位作者 严军 李文裕 陈中锦 尚春树 《种子科技》 1999年第3期25-26,共2页
该文以如皋市大面积推广的掖单13号不育化杂交种为例,研究Y型不育化杂交种与同核型杂交种(用保持系配制的杂交种)个体植株发育及产量结构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育化杂交种的生长速度快,整齐度高,增产因素显著。同时,制... 该文以如皋市大面积推广的掖单13号不育化杂交种为例,研究Y型不育化杂交种与同核型杂交种(用保持系配制的杂交种)个体植株发育及产量结构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育化杂交种的生长速度快,整齐度高,增产因素显著。同时,制种省工节本,纯度好,产量高,推广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雄性不育 不育化杂交种 形态特征 Y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不育化制种问题的探讨
6
作者 朱述爱 严兆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4期457-458,共2页
重点讨论了玉米不育化制种 (利用不育系制种简称 ) ,不仅制种产量高 ,而且大田增产显著 ,是目前改良玉米新品种 。
关键词 玉米 不育化制种 不育掺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不育化育种研究
7
作者 他礼才 许世金 《云南农业》 2010年第4期30-30,共1页
用雄花不育系制种,是节省劳资投入、降低种子成本、提高种子纯度、保证杂种质量的有效措施。作者论述玉米不育化育种在生产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对玉米种质改良及种子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玉米 不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药培养遗传纯化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的效果初步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周元昌 林荔辉 +4 位作者 江树业 季彪俊 毛大梅 陈启锋 李维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9-121,共3页
应用生物技术对培矮 6 4S核心种子进行花药培养 ,获得了 91个加倍单倍体植株。在福州 (2 6°0 5′N)自然条件下对花培后代的H2 、H3、H4进行连续的育性追综观察。结果表明 ,(1 )H2 代株系间育性发生分离 ,可以把它们简单地归为三类 ... 应用生物技术对培矮 6 4S核心种子进行花药培养 ,获得了 91个加倍单倍体植株。在福州 (2 6°0 5′N)自然条件下对花培后代的H2 、H3、H4进行连续的育性追综观察。结果表明 ,(1 )H2 代株系间育性发生分离 ,可以把它们简单地归为三类 :完全不育 (简称培矮 6 4HS) ,不育期间其花粉不育度均在 99 8%以上 ,且不育期长 ,育性稳定 ;基本可育 (培矮 6 4HF) ,可染花粉率很高 ,几乎没有稳定不育期 ;中间类型 (培矮 6 4HM) ,育性波动大 ,不育期较短。 (2 )培矮6 4HS、培矮 6 4HF和培矮 6 4HM在H3、H4代各自的育性表现与在H2 代的育性表现一致。 (3)培矮 6 4HS比培矮 6 4S核心种子具有不育期更长 ,不育性更稳定以及更高的不育度。说明培矮 6 4S核心种子中有关育性的基因型并不纯合 ,花药培养对培矮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药培养 遗传纯 温敏核不育化 培矮64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薹乳白色花突变体的遗传规律研究及瓣化型细胞质不育系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德双 李佩荣 +7 位作者 张凤兰 余阳俊 赵岫云 于拴仓 汪维红 苏同兵 辛晓云 卢桂香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33,I0002,共6页
以乳白色花的超级80天菜心和黄花的坡头70天油青菜心为材料,获得P_1、P_2、F_1、F_2、BC_1和BC_1′6世代材料,研究菜薹乳白色花的遗传规律,并测定2种花色菜薹的VC、可溶性糖、纤维素、蛋白质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同时,以大白菜瓣化型细... 以乳白色花的超级80天菜心和黄花的坡头70天油青菜心为材料,获得P_1、P_2、F_1、F_2、BC_1和BC_1′6世代材料,研究菜薹乳白色花的遗传规律,并测定2种花色菜薹的VC、可溶性糖、纤维素、蛋白质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同时,以大白菜瓣化型细胞质不育系为母本与菜薹杂交,开展菜薹瓣化型细胞质不育系转育研究。结果表明,菜薹黄花对乳白色花为显性,乳白色花由1对隐性等位基因控制;在F_2中发现了1株同时具有黄花和乳白色花分枝花序、同花序2种颜色花朵以及同花朵2种颜色花瓣的嵌合体。超级80天菜心的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坡头70天油青菜心,可溶性糖、纤维素含量显著高于坡头70天油青菜心,水分、VC含量与坡头70天油青菜心差异不显著。菜薹瓣化型细胞质不育系18NBCC的花瓣为复花瓣,花药和花丝严重退化,变成瓣化状花瓣,但蜜腺正常,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薹 乳白色花 型细胞质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