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编高中数学第一册第一章教学简述
1
作者 章家谦 张玫 柴有茂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8年第Z1期65-65,共1页
新编高中数学第一册第一章教学简述●太原市第十二中学章家谦张玫柴有茂一、对第一章的总体印象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基础,逻辑推理在数学中有特殊的作用。鉴于它们的作用,新教材将“集合与简易逻辑”作为高中数学的起始章是完全正确的... 新编高中数学第一册第一章教学简述●太原市第十二中学章家谦张玫柴有茂一、对第一章的总体印象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基础,逻辑推理在数学中有特殊的作用。鉴于它们的作用,新教材将“集合与简易逻辑”作为高中数学的起始章是完全正确的。这样既可更好地发挥它们的基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分式不等式 数形结合的思想 一元二次不等式 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 不等式的解 函数的图象 逆否命题 充分必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搞好衔接 克服分化——谈谈初一代数教学
2
作者 王伟 《课程.教材.教法》 1987年第1期43-44,共2页
初一代数是初中数学的一门起始学科。其中有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衔接点,这些衔接点,恰是学生学习上的分化点,因此,搞好衔接点的教学,使中小学数学教学连续吻合起来,对克服学生学习上的分化,全面稳步地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初一代数是初中数学的一门起始学科。其中有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衔接点,这些衔接点,恰是学生学习上的分化点,因此,搞好衔接点的教学,使中小学数学教学连续吻合起来,对克服学生学习上的分化,全面稳步地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中小学数学的衔接点有哪些?如何进行这些衔接点的教学?下面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从算术数到有理数的扩充 初一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是小学生进入中学后学习的第一个代数内容。由小学学习算术数(非负有理数),到中学学习有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一代数 有理数 四则运算 衔接点 不等式的解 算术数 中小学数学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应用题 代数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也可做“先生”──学生制作试卷的尝试
3
作者 粟辉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0年第S1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出试卷 基础题 出卷人 考试改革 学习积极性 知识性错误 不等式的解 多项选择 参考人数 数学试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数学教学应着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4
作者 赵炳玉 《当代教育科学》 1994年第5期46-46,共1页
自从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国内外很多教育专家和教师在深入研究传统教学方法和当今教学实际的基础上,推出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在这众多的教学法面前,高中数学教师如何合理的运用教学法进行有效的教学,就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逻辑思维能力 直觉思维 教学法 教学方法 自然数 不等式的解 不完全归纳 逆否命题 研究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练习题
5
作者 于鸿鹄 《教育学报》 1994年第Z1期44-46,共3页
典型练习题于鸿鹄一、选择题:(1)如果集合A、B、C满足A∪B=A∪C,那么一定有(A)B=C(B)B∩A=A∩C(C)(D)(2)如果.那么α一定在(A)第一、三象限(B)第二、四象限(C)第二、四象限(D)第二、... 典型练习题于鸿鹄一、选择题:(1)如果集合A、B、C满足A∪B=A∪C,那么一定有(A)B=C(B)B∩A=A∩C(C)(D)(2)如果.那么α一定在(A)第一、三象限(B)第二、四象限(C)第二、四象限(D)第二、三象限(3)是(A)偶函数,不是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函数 奇函数 轨迹方程 三棱锥 直线方程 取值范围 不等式的解 四象限 等差数列 双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