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镜像映射方法求纯不稳定过程的鲁棒控制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显库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66-1467,共2页
对于极点全部位于开右半平面的纯不稳定过程,通过配置左半平面的零极点,使系统变成一般不稳定系统,然后通过镜像映射将成形后的不稳定过程转换成最小相位系统,最后用闭环增益成形算法直接根据鲁棒性能指标的奇异值曲线形状用闭环系统具... 对于极点全部位于开右半平面的纯不稳定过程,通过配置左半平面的零极点,使系统变成一般不稳定系统,然后通过镜像映射将成形后的不稳定过程转换成最小相位系统,最后用闭环增益成形算法直接根据鲁棒性能指标的奇异值曲线形状用闭环系统具有工程意义的参数构造出鲁棒控制器,故该控制器对成形后的不稳定过程同样具有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鲁棒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映射 不稳定过程 闭环增益成形 鲁棒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对偶极点的不稳定过程的鲁棒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显库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8-900,共3页
为了进一步完善不稳定系统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将具有对偶极点的不稳定过程分成纯不稳定过程与一般的稳定过程两部分,对于纯不稳定过程采用先成形再镜像映射的方法,而对于一般的稳定过程则基于极点对消原则直接设计控制器,最后用闭环... 为了进一步完善不稳定系统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将具有对偶极点的不稳定过程分成纯不稳定过程与一般的稳定过程两部分,对于纯不稳定过程采用先成形再镜像映射的方法,而对于一般的稳定过程则基于极点对消原则直接设计控制器,最后用闭环增益成形算法求解鲁棒控制器。将所设计的鲁棒控制器应用于磁浮列车的悬浮控制中,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控制效果可以达到小超调(<8%)、无静差、调节时间快(<0.1 s)、对模型摄动具有鲁棒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控制 不稳定过程 鲁棒控制 镜像映射 闭环增益成形 对偶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阶时滞不稳定过程的复合非线性PID控制
3
作者 周琼 傅燕 +1 位作者 汪洋 褚健 《机电工程》 CAS 1997年第6期142-144,共3页
本文针对一阶时滞不稳定过程,讨论了一类复合非线性PID控制策略及相应的参数整定方法.该复合控制基于分步设计的思想,在镇定比例控制器设计的基础上,对闭环系统所构成的广义稳定对象,设计其二级非线性PID控制器.在二级非线性PID控制器... 本文针对一阶时滞不稳定过程,讨论了一类复合非线性PID控制策略及相应的参数整定方法.该复合控制基于分步设计的思想,在镇定比例控制器设计的基础上,对闭环系统所构成的广义稳定对象,设计其二级非线性PID控制器.在二级非线性PID控制器设计中,通过引入一类针对时滞二阶稳定过程的参数整定方法,实现系统闭环控制性能的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了其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阶时滞 不稳定过程 非线性PID 控制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非线性燃烧不稳定过程的并行仿真
4
作者 赵文涛 庄逢辰 聂万胜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8,共4页
采用计算燃烧学方法对火箭发动机非线性燃烧不稳定工作过程进行了并行数值模拟。气相控制方程组用欧拉坐标系下的Navier Stokes方程组描述 ,液相控制方程组在Lagrangian坐标系下进行描述。气、液两相作用通过方程组的源项互相耦合。编... 采用计算燃烧学方法对火箭发动机非线性燃烧不稳定工作过程进行了并行数值模拟。气相控制方程组用欧拉坐标系下的Navier Stokes方程组描述 ,液相控制方程组在Lagrangian坐标系下进行描述。气、液两相作用通过方程组的源项互相耦合。编制了串行和并行程序 ,并在并行计算环境下进行了测试。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并行计算的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过程 并行计算 非线性燃烧过程 液体火箭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不稳定时滞过程的最优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建国 顾廷权 +3 位作者 曹广益 朱新坚 唐成龙 陈培林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7-569,共3页
本文对控制能量存在约束条件下一类不稳定时滞过程的最优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基于不稳定过程的互质分解,由敏感度函数和控制敏感度函数定义了一个包含跟踪误差和控制能量在内的性能指标,然后应用谱分解最小化该性能指标,从而为一类... 本文对控制能量存在约束条件下一类不稳定时滞过程的最优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基于不稳定过程的互质分解,由敏感度函数和控制敏感度函数定义了一个包含跟踪误差和控制能量在内的性能指标,然后应用谱分解最小化该性能指标,从而为一类不稳定时滞过程导出了一种最优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可使系统在控制能量存在约束时获得最优的控制性能.仿真研究进一步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控制 控制能量约束 不稳定过程 谱分解 时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大时滞过程的串级PID控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华 侯岩松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1-604,共4页
针对一类不稳定大时滞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内模控制(IMC)框架下改进的串级PID控制结构,给出了参数设计的一般准则。系统双闭环均按照IMC原理设计为经典反馈控制结构,内环控制器主要用于镇定不稳定对象和抑制主要干扰,外环用于改善系统... 针对一类不稳定大时滞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内模控制(IMC)框架下改进的串级PID控制结构,给出了参数设计的一般准则。系统双闭环均按照IMC原理设计为经典反馈控制结构,内环控制器主要用于镇定不稳定对象和抑制主要干扰,外环用于改善系统性能。内外环控制器均只用一个调节参数,调节参数和对象参数与闭环系统性能解析关系明确。仿真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控制滞后时间与时间常数之比大于1的大时滞过程,鲁棒性强,结构设计和调节简单,适合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滞后 不稳定过程 串级控制 内模控制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级不稳定时滞过程的内模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张井岗 秦娜娜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5,共8页
针对串级不稳定时滞过程研究了内模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副回路采用传统内模控制,能及时快速消除内环干扰对系统整体控制性能的影响;主回路采用一种二自由度内模控制结构,将设定值跟随特性与干扰抑制特性解耦,控制器的参数整定不需... 针对串级不稳定时滞过程研究了内模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副回路采用传统内模控制,能及时快速消除内环干扰对系统整体控制性能的影响;主回路采用一种二自由度内模控制结构,将设定值跟随特性与干扰抑制特性解耦,控制器的参数整定不需要在两种特性之间折中选择,克服了传统内模控制的不足。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减少控制器的个数,而且可使系统同时获得良好的设定值跟随特性、干扰抑制特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自由度控制 串级控制 内模控制 不稳定时滞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时滞过程的神经网络内模控制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琪 刘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21-624,共4页
不稳定时滞过程在过程工业中较为常见,常规方法难以控制。提出了一种双反馈环控制方法,首先采用内部反馈镇定,然后采用神经网络构造内模控制系统,解决了模型与实际过程存在偏差、不稳定性等问题。仿真结果调节时间短,控制精度高,表明了... 不稳定时滞过程在过程工业中较为常见,常规方法难以控制。提出了一种双反馈环控制方法,首先采用内部反馈镇定,然后采用神经网络构造内模控制系统,解决了模型与实际过程存在偏差、不稳定性等问题。仿真结果调节时间短,控制精度高,表明了神经网络内模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时滞过程 内部反馈 RBF 神经网络 内模控制 双反馈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时滞过程的二自由度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刚毅 张卫东 顾诞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5-258,共4页
针对不稳定时滞过程提出了一种二自由度控制系统,不仅将输入响应与干扰响应解耦,更重要的是结合了Guillermo等提出的镇定PID控制器理论以及内模控制方法,能够对时滞常数与不稳定时间常数之比小于2的对象进行有效的控制.仿真结果证明了... 针对不稳定时滞过程提出了一种二自由度控制系统,不仅将输入响应与干扰响应解耦,更重要的是结合了Guillermo等提出的镇定PID控制器理论以及内模控制方法,能够对时滞常数与不稳定时间常数之比小于2的对象进行有效的控制.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时滞过程 PID控制器 内模控制 抗扰性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不稳定系统的串级内模控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娟 张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81-185,共5页
对于工业控制过程中的时滞不稳定过程,提出串级内模控制设计方法.为避免开环不稳定极点对系统的稳定鲁棒性和抑制扰动能力的影响,对控制器进行了稳定鲁棒性以及抑制扰动能力的分别设计,首先利用反馈方法整定内环的不稳定系统,然后设计前... 对于工业控制过程中的时滞不稳定过程,提出串级内模控制设计方法.为避免开环不稳定极点对系统的稳定鲁棒性和抑制扰动能力的影响,对控制器进行了稳定鲁棒性以及抑制扰动能力的分别设计,首先利用反馈方法整定内环的不稳定系统,然后设计前馈-反馈控制来抑制被控过程的扰动;最后使用内模控制方法对时滞被控过程进行串级外环控制,以达到对给定值的跟踪.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很好地解决稳定鲁棒性和抑制扰动的均衡,且对于控制系统中过程变化引起的模型失配,可通过调整内模控制器的滤波器时间常数λ来提高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不稳定过程 内模控制 串级 鲁棒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热工不稳定对象的抗重复扰动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增辉 董芳 徐慧仪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5-149,共5页
本文针对不稳定的热工非自衡对象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对重复性扰动具有较突出的抑制能力。通过反馈补偿可以将含有积分环节的不稳定滞后过程IPDT模型补偿为二阶非最小相位对象。然后通过设计二阶系统的动力学通用控制器实现对IPD... 本文针对不稳定的热工非自衡对象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对重复性扰动具有较突出的抑制能力。通过反馈补偿可以将含有积分环节的不稳定滞后过程IPDT模型补偿为二阶非最小相位对象。然后通过设计二阶系统的动力学通用控制器实现对IPDT模型的控制。同时,充分利用IPDT模型自身特性使系统对周期性重复扰动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特性和鲁棒性能。本文提出的方法结构简单,设计简便,容易在工程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控制 不稳定过程 非自衡对象 反馈补偿 通用控制器 重复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权理论视角下的教育考试评分标准变异 以甲省新高考历史学科评卷过程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悦晗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2-183,共22页
已有国家治理模式的研究侧重对稳定公共组织过程中委托方和管理方的分析。本文在控制权理论视角下,以甲省新高考历史学科评卷过程中的评分标准变异现象为个案,分析不稳定公共组织过程中的治理模式以及委托方、管理方与代理方的三方博弈... 已有国家治理模式的研究侧重对稳定公共组织过程中委托方和管理方的分析。本文在控制权理论视角下,以甲省新高考历史学科评卷过程中的评分标准变异现象为个案,分析不稳定公共组织过程中的治理模式以及委托方、管理方与代理方的三方博弈。研究发现,尽管该类型的治理模式接近高度关联型模式,但三方不属于同一官僚组织体系,缺乏行政约束,增加了谈判与博弈的不确定性。其影响有二:第一,委托方与管理方存在目标设定分歧,导致委托方在掌握激励分配权的前提下,分割检查验收权,保持对政策执行过程的任意干预能力;第二,代理方的行为偏好得到委托方与管理方的反馈,形成相应的调节机制,对委托方和管理方产生逆向影响,使三方对政策执行的理解渐趋一致,从而导致评分标准发生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不稳定公共组织过程 事业单位 控制权 新高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不稳定时滞对象控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晓迪 蔡云泽 +1 位作者 何星 张卫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3-1038,共6页
针对过程控制工业中的一类不稳定时滞对象存在的难以稳定、鲁棒性差、对输入的变化和扰动十分敏感的问题,采用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双自由度控制结构.在利用内环控制器镇定对象并且提高系统反应速度、减轻输出的振荡的同时,结合Guillermo等... 针对过程控制工业中的一类不稳定时滞对象存在的难以稳定、鲁棒性差、对输入的变化和扰动十分敏感的问题,采用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双自由度控制结构.在利用内环控制器镇定对象并且提高系统反应速度、减轻输出的振荡的同时,结合Guillermo等提出的比例-积分-微分(PID)参数镇定区域理论优化设计外环BP神经网络控制器的学习范围、学习方式和初始参数,改善系统设定值跟踪和扰动抑制的性能,提高系统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即使在建模有误差的情况下,该控制结构仍能比传统双自由度PID控制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时滞过程 神经网络控制 双自由度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mith预估控制结构的二自由度PID控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尹成强 高洁 +1 位作者 孙群 赵颖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74-1282,共9页
针对工业过程中的二阶不稳定时滞过程,基于改进史密斯预估控制结构提出了一种简单的两自由度控制方案.设定值跟踪控制器和扰动抑制控制器采用同一设计程序,并基于内模控制原理提出了控制器解析设计方案.设定值跟踪控制器和抗扰动控制器... 针对工业过程中的二阶不稳定时滞过程,基于改进史密斯预估控制结构提出了一种简单的两自由度控制方案.设定值跟踪控制器和扰动抑制控制器采用同一设计程序,并基于内模控制原理提出了控制器解析设计方案.设定值跟踪控制器和抗扰动控制器可分别通过单性能参数独立调节和优化,每个控制器都具有PID形式,给出了控制器调整参数的选择范围和扰动抑制闭环保证鲁棒稳定性的条件.仿真实例验证了提出方法对于近期其他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史密斯预估控制 二自由度 二阶不稳定过程 PID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继电反馈的内模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妮 何宏源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3期1913-1915,1921,共4页
工业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稳定时滞过程,使用传统的IMC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只有一个可调参数,是一种一自由度控制器,不具有使系统同时获得良好的目标值跟踪特性和干扰抑制特性的能力,而且不能用于不稳定过程的控制,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 工业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稳定时滞过程,使用传统的IMC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只有一个可调参数,是一种一自由度控制器,不具有使系统同时获得良好的目标值跟踪特性和干扰抑制特性的能力,而且不能用于不稳定过程的控制,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自由度IMC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使不稳定时滞系统获得良好的目标值跟踪特性和干扰抑制特性,且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时滞过程 内模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IMC-PID controller design for stable and unstable second-order time delay processes 被引量:2
16
作者 Munna KUMAR Durga PRASAD Ram Sharan SINGH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88-100,共13页
An IMC-PID controller was proposed for unstable second-order time delay system which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se response(RHP zero). A plot of Ms versus λ was suggested to calculate the suitable tuning param... An IMC-PID controller was proposed for unstable second-order time delay system which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se response(RHP zero). A plot of Ms versus λ was suggested to calculate the suitable tuning parameter λ, which provides a trade-off between performance and robustness. Six different forms of process models were selected from literature to show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esent method. Performance of controller was calculated by ITAE and total variation TV and compared with recently published tuning rules. Undesirable overshoot was removed by using a set-point weighting parameter. Robustness was tested by introducing a perturbation into the various model parameters and closed-loop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ed controller is robust in the case of model uncertainty. The proposed method shows an overall better closed-loop response as compared to other recently reported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imum sensitivity internal model control unstable process set-point weighting integral of time-weighted absolute err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unsteady lubrication film in metal-forming process with dynamic roll gap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桥医 张泽 +2 位作者 陈慧勤 过山 赵敬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3787-3792,共6页
Based on the theory of unsteady 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and relevant mathematic and physical methods, a basic model was developed to analyze the unsteady lubrication film thickness, pressure stress and friction str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unsteady 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and relevant mathematic and physical methods, a basic model was developed to analyze the unsteady lubrication film thickness, pressure stress and friction stress in the work zone in strip 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ressure stress and friction stress in the work zone was obtained. A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made on a 1850 cold rolling mill. The influence of back tension stress and reduction on the distribution of pressure stress and friction stress between the roll gaps was qualitatively analyz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calcul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igher the back tension, the lower the pressure stress and the friction stress in the work zone, and the largest friction stresses are obtained at the inlet and outlet edges. The pressure and friction gradients are rather small at high back tension. The pressure-sensitive lubricant viscosity in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pressure. The unsteady lubrication phenomenon in the roll bite is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forming INTERFACE unsteady lubrication dynamical roll gap film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unified approach of PID controller design for unstable processes with time delay
18
作者 Ashraf RAZA Md Nishat ANWAR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9期2643-2661,共19页
This paper addresses a unified approach of the PID controller design for low as well as high order unstable processes with time delay.The design method is based on the direct synthesis(DS)approach to achieve the enhan... This paper addresses a unified approach of the PID controller design for low as well as high order unstable processes with time delay.The design method is based on the direct synthesis(DS)approach to achieve the enhanced load disturbance rejection.To improve the servo response,a two-degree of freedom control scheme has been considered.A suitable guideline has been provided to select the desired reference model in the DS scheme.The direct synthesis controller has been approximated to the PID controller using the frequency response matching method.A consistently better performance has been obtain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recently reported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stable process maximum sensitivity time delay higher order process direct synthesis method frequency response mat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