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青龙潭泉域岩溶地下水平均滞留时间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丽瑞 刘宏 +3 位作者 张净净 石宏博 毛龙富 付舒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22,共5页
为探究青龙潭泉域岩溶地下水平均滞留时间,基于白邑青龙潭岩溶地下水和降水的稳定同位素(δ^(18)O、δD)数据,利用正弦拟合方法分析地下水稳定同位素特征。结果表明,青龙潭泉域岩溶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表现出相似的变化特征,受蒸发作... 为探究青龙潭泉域岩溶地下水平均滞留时间,基于白邑青龙潭岩溶地下水和降水的稳定同位素(δ^(18)O、δD)数据,利用正弦拟合方法分析地下水稳定同位素特征。结果表明,青龙潭泉域岩溶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表现出相似的变化特征,受蒸发作用、湿度和温度等因素影响,氢氧同位素雨季偏轻,旱季偏重;青龙潭泉域四个泉点平均滞留时间为32.4 d,地下水平均滞留时间易受气候变化和区域降水量的影响;由于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的非匀质性、含水性及地下水的运移路径等条件控制,四个泉点地下水滞留时间有2.6~12.1 d的时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稳定同位素 氘盈余 地下水平均滞留时间 断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1年深圳湾及邻近水域颗粒有机物的来源和时空分布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明辉 李绪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05-2911,共7页
依据2000~2011年每月一次的调查资料,简要描述和讨论了深圳湾及邻近水域中颗粒有机物(POM)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并结合盐度和叶绿素a(Chl a)实测数据探讨POM的来源和滞留时间.结果表明深圳湾的POM质量浓度和陆源质量分数分别约为4.2... 依据2000~2011年每月一次的调查资料,简要描述和讨论了深圳湾及邻近水域中颗粒有机物(POM)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并结合盐度和叶绿素a(Chl a)实测数据探讨POM的来源和滞留时间.结果表明深圳湾的POM质量浓度和陆源质量分数分别约为4.2mg/L,79%,而伶仃洋东部沿岸的分别约为1.9mg/L,42%.深圳湾和伶仃洋东部沿岸中现存浮游植物颗粒有机物(PPOM):Chl a比率分别约为92,54g/g,由此估算的PPOM质量浓度分别为0.8,0.2mg/L左右.依据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累计海源POM估算的POM滞留时间在深圳湾中为1~5d,而在伶仃洋东部沿岸中约为10d.研究期间伶仃洋东部沿岸POM质量浓度的年际变化略呈上升趋势,从1.7mg/L上升至2.0mg/L;深圳湾POM质量浓度在2000~2005年呈上升趋势,从3.0mg/L上升至5.5mg/L,在2006~2011年则呈下降趋势,从5.4mg/L下降至3.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有机物 时空分布 来源 滞留时间 沿岸水 深圳湾 伶仃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湿地碟形湖-河流水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陶士勇 张翔 +3 位作者 夏军强 肖洋 熊兴基 徐晶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7-498,共12页
为深入认识鄱阳湖湿地区域水循环过程,于2019年112月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降水、河流水、主要碟形湖水进行系统采集,综合分析碟形湖-河流水稳定同位素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指示意义。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修河和赣江的同位素组成具... 为深入认识鄱阳湖湿地区域水循环过程,于2019年112月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降水、河流水、主要碟形湖水进行系统采集,综合分析碟形湖-河流水稳定同位素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指示意义。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修河和赣江的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4月河水同位素最为富集,57月逐渐贫化,之后呈现出不断富集的变化趋势,整体上与降水同位素的时间变化特性相似。在空间分布上,各段河水的同位素组成均具有相对稳定的沿程分布特征,赣江在修河汇入点上、下游的同位素特性在大多数月份没有呈现出明显变化。碟形湖水同位素的年内变化范围比河水大,并且相对富集。主要碟形湖水的δ2 H-δ18 O关系接近当地大气降水线,具有更小的蒸发线斜率以及系统性偏离的特征,反映碟形湖主要受到当地降水补给,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蒸发作用。基于指数模型方法估算修河和赣江水体的平均滞留时间(mean residence time,MRT)分别为1.54和0.81年,赣江较短的MRT表明鄱阳湖流域具有不同水体组分相互快速转化的水力条件,修河上游柘林水库的调蓄作用导致其MRT明显大于赣江。通过假定碟形湖水的蒸发过程遵循瑞利分馏模型,全年的同位素监测结果揭示蚌湖、沙湖、大湖池的年平均蒸发损失量分别为15.5%、15.0%、14.1%,不同碟形湖之间蒸发程度的差异可能与地形、植被和水动力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平均滞留时间 蒸发 碟形湖-河流水 鄱阳湖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董学平 马国梁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246-1248,共3页
文章介绍了分析切换系统稳定性的统一李雅普诺夫函数法、多李雅普诺夫函数法,指出这些方法的各自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切换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在各子系统是稳定的前提下,对于给定的切换序列,若切换至各子系统的时间大于子系统... 文章介绍了分析切换系统稳定性的统一李雅普诺夫函数法、多李雅普诺夫函数法,指出这些方法的各自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切换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在各子系统是稳定的前提下,对于给定的切换序列,若切换至各子系统的时间大于子系统所对应的最小滞留时间时,则切换系统是稳定的,并举例说明该方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换系统 切换序列 李雅普诺夫函数 稳定 最小滞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滞留系统对阳台洗衣废水的除污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成婷 陈垚 +2 位作者 冯力柯 闫宇 王鸿睿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9-145,共7页
老旧小区因历史原因长期存在阳台洗衣废水排入雨水管道现象,并对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生物滞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优选措施之一,但其受季节性降雨特征影响而出现过长干旱期,导致植物死亡进而损害系统功能,甚至造成降雨径流引起的污染物淋... 老旧小区因历史原因长期存在阳台洗衣废水排入雨水管道现象,并对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生物滞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优选措施之一,但其受季节性降雨特征影响而出现过长干旱期,导致植物死亡进而损害系统功能,甚至造成降雨径流引起的污染物淋洗现象。生物滞留系统在干旱期处理其他污染水源(如洗衣废水)可消除人为浇灌养护工作,并提高系统应对干旱气候的适应能力。为考察生物滞留系统在干旱期对洗衣废水的处理效能,该文研究了进水有机物浓度和闲置时间对生物滞留系统除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滞留系统可高效去除洗衣废水中的TSS;植物系统对TN、NH_(4)^(+)-N和COD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显著优于无植物系统;进水有机物浓度对系统除污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有机物浓度过高不利于植物系统对氮的去除;当闲置时间为2~4 d时,系统对洗衣废水的除污性能受闲置时间影响不显著。研究证实,生物滞留系统在非雨季可用于阳台洗衣废水中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 老旧小区 洗衣废水 有机物浓度 闲置时间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5年大鹏湾中5日生化需氧量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2
6
作者 林梵 李绪录 +1 位作者 许春玲 史华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3-889,共7页
生物可利用有机物影响着全球海洋和沿岸水域中浮游生物的群体组成、种类分布、生产力及生态系统结构。依据2000—2015年每月1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大鹏湾中5日生化需氧量(5-day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_5)的时空分布,并结合叶绿素... 生物可利用有机物影响着全球海洋和沿岸水域中浮游生物的群体组成、种类分布、生产力及生态系统结构。依据2000—2015年每月1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大鹏湾中5日生化需氧量(5-day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_5)的时空分布,并结合叶绿素a(Chlorophyll a,Chl a)、颗粒有机物(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和溶解有机氮(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DON)实测数据,应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BOD_5与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各形态有机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可利用性。研究期间,大鹏湾中ρ(BOD_5)为(1.1±0.8)mg·L^(-1),表层高于底层,春、夏季高于秋、冬季,年际变化略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1.2 mg·L^(-1)下降至2015年的1.0 mg·L^(-1)。由于受到香港和深圳人为排放的影响,吐露港内和沙头角附近水域的ρ(BOD_5)明显高于大鹏湾主区。3—4月和7—8月表层ρ(BOD_5)上升幅度较大,表明这些时期不稳定有机物(Labile organic matter,LOM)在表层水中积累。研究海区中表层ρ(Chl a)与ρ(BOD_5)之间关系密切,初级生产过程中LOM释放率约为134 g·g^(-1)(LOM/Chl a),而LOM滞留时间约为4.2 d。ρ(BOD_5)分别与ρ(POM)、ρ(DON)之间均存在着密切的线性正相关,显示POM和DON被微生物降解的速率分别与ρ(POM)和ρ(DON)呈正比。大鹏湾水体中溶解有机物比POM更最稳定,POM和DON的生物利用率分别约为24.6%和28.5%,与珠江口中盐度(S为20~30)混合区中实测溶解有机碳生物利用率相近。研究表明,吐露港内和沙头角附近水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分别受到香港和深圳人为排放的影响比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日生化需氧量时空分布 不稳定有机物滞留时间 有机物生物利用率 大鹏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实验——有氧污水处理:双设施实验
7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87年第5期59-65,共7页
1.引言先决条件(同'改良的OECD筛选实验') 限定条件在实验使用的浓度条件下。
关键词 浓度条件 活性污泥 生物降解 被试 沉淀罐 膜过滤 物质浓度 有机物 限定条件 平均滞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