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0MW汽轮发电机组不稳定振动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10
1
作者 牟法海 石瑞平 +2 位作者 李铁军 王文营 张煜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3-394,397,共3页
针对某电厂一台600MW汽轮发电机组滑环轴轴瓦(11号轴瓦)不稳定振动故障,详细介绍了11号轴瓦的振动特征,指出了造成不稳定振动的原因,采取了调整励发联轴器螺栓紧力、11号轴瓦紧力与顶隙等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不稳定振动 励发联轴器 滑环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空冷660MW汽轮机组不稳定振动原因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7
2
作者 牟法海 侯锐 +3 位作者 王文营 卢盛阳 李宏卫 李然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2-74,共3页
针对某厂一台超临界空冷660MW汽轮机组高中压转子过临界振动逐渐爬升的问题,详细介绍了振动特征,确定了造成振动异常的原因是转子存在较大残余内应力,应力释放使得高中压转子发生永久性弯曲,对转子采取切削加工和高速动平衡的处理方案,... 针对某厂一台超临界空冷660MW汽轮机组高中压转子过临界振动逐渐爬升的问题,详细介绍了振动特征,确定了造成振动异常的原因是转子存在较大残余内应力,应力释放使得高中压转子发生永久性弯曲,对转子采取切削加工和高速动平衡的处理方案,消除了转子弯曲和异常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空冷汽轮机组 不稳定振动 残余内应力 弯曲 动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汽轮发电机组不稳定振动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6
3
作者 牟法海 王文营 +2 位作者 张林茂 卢盛阳 高翔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4-396,共3页
针对某电厂一台300MW汽轮发电机组1号轴承、4号轴承和滑环轴轴承(7号轴承)不稳定振动故障,详细介绍了其振动特征,指出了造成不稳定振动的原因,采取了动平衡、调整轴瓦紧力、加固下垫铁等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不稳定振动 动平衡 轴瓦紧力 下垫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300MW汽轮机4号轴承不稳定振动问题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晋风华 李录平 +4 位作者 胡幼平 张国忠 唐月清 徐利东 甘伏泉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6-378,382,共4页
在对国产300MW汽轮机低压转子与轴承系统的结构特点分析基础上,结合大量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300MW汽轮机4号轴承不稳定振动的特点。主要从真空变化、轴封蒸汽参数变化以及负荷、轴承标高等的变化对4号轴承不稳定振动的影响加以分析,总... 在对国产300MW汽轮机低压转子与轴承系统的结构特点分析基础上,结合大量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300MW汽轮机4号轴承不稳定振动的特点。主要从真空变化、轴封蒸汽参数变化以及负荷、轴承标高等的变化对4号轴承不稳定振动的影响加以分析,总结了引起4号轴承不稳定振动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4号轴承不稳定振动的运行与维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MW汽轮机组 低压转子 4号轴承 不稳定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内冷发电机组不稳定振动的诊断与处理 被引量:2
5
作者 郭玉杰 蒋凌峰 +1 位作者 石峰 袁立平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9-62,共4页
某电厂8号机组带负荷后振动过大,通过试验分析,查明振动原因是由于发电机转子冷却水管冷却不均匀、低压转子和励磁机转子质量不平衡,引起运行时发电机转子产生热弯曲以及4号、8号轴承振动超标。采取对发电机转子内冷水管反冲洗和调整轴... 某电厂8号机组带负荷后振动过大,通过试验分析,查明振动原因是由于发电机转子冷却水管冷却不均匀、低压转子和励磁机转子质量不平衡,引起运行时发电机转子产生热弯曲以及4号、8号轴承振动超标。采取对发电机转子内冷水管反冲洗和调整轴系平衡等措施,机组振动得以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内冷 发电机组 不稳定振动 转子热弯曲 冷却水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发电机转子不稳定振动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6
6
作者 魏继龙 杜君文 +2 位作者 刘俊汉 汤志辉 徐伟光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13,共4页
某电厂600 MW氢冷发电机转子自投产后,发电机轴承振动、轴振动随负荷增加而大幅度增加。通过有功负荷变化试验、转子电流变化试验和氢气温度变化试验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发电机转子制造工艺欠佳,热态下部件膨胀变形后在端部产生了新的质... 某电厂600 MW氢冷发电机转子自投产后,发电机轴承振动、轴振动随负荷增加而大幅度增加。通过有功负荷变化试验、转子电流变化试验和氢气温度变化试验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发电机转子制造工艺欠佳,热态下部件膨胀变形后在端部产生了新的质量不平衡,造成三阶振型,引起振动增加。在计算转子热变形的振动幅值和相位并综合考虑冷、热态下的振动均衡的基础上,在发电机转子端部加重,有效地控制了带负荷后的发电机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 不稳定振动 分析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汽轮发电机组轴系不稳定振动原因分析及控制处理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素卿 杨世斌 刘卫东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50,共4页
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13号机组运行中频繁发生振动大幅波动现象,通过对振动试验数据以及机组升速过程振动记录等的全面分析,确定机组振动为摩擦振动,振动为中压转子弯曲、高压侧联轴器瓢偏过大以及轴系标高偏差过大引起动静碰磨所致。经... 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13号机组运行中频繁发生振动大幅波动现象,通过对振动试验数据以及机组升速过程振动记录等的全面分析,确定机组振动为摩擦振动,振动为中压转子弯曲、高压侧联轴器瓢偏过大以及轴系标高偏差过大引起动静碰磨所致。经调整运行参数和消除联轴器对轮瓢偏,振动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 MW机组 轴系 不稳定振动 动静碰磨 中压转子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0MW机组3号瓦轴振不稳定振动消除 被引量:4
8
作者 沙德生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2-294,共3页
某厂4台同型号330MW机组3号轴瓦多次发生不稳定大幅振动,严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问题,通过检修检查和运行参数相关分析,认定为轴承负荷分配不合理和油档积碳碰摩,产生不稳定振动。经对症处理,解决了这一罕见的振动问题。
关键词 不稳定振动 碰摩 中心 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汽轮发电机组不稳定振动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2
9
作者 牟法海 王博磊 +2 位作者 昃刚 巩振泉 姚卫东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54-456,共3页
针对一台300MW机组在A修后带负荷期间1、2号轴瓦出现的不稳定振动问题进行了振动测试,通过对所采集的振动数据、振动趋势图和轴心位置图进行分析,诊断出造成1、2号轴瓦不稳定振动的原因是A修时汽封间隙调至下限和带负荷后布莱登汽封闭... 针对一台300MW机组在A修后带负荷期间1、2号轴瓦出现的不稳定振动问题进行了振动测试,通过对所采集的振动数据、振动趋势图和轴心位置图进行分析,诊断出造成1、2号轴瓦不稳定振动的原因是A修时汽封间隙调至下限和带负荷后布莱登汽封闭合引起的动静碰摩,并对动静碰摩故障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改变高压进汽阀门开度来改善高中压转子动静间隙和降低升负荷速率的措施,解决了1、2号轴瓦不稳定振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不稳定振动 高中压转子 动静碰摩 布莱登汽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实践的汽轮发电机组不稳定振动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凤良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3-386,共4页
统计分析了十年来30台次的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发生的不稳定振动故障的实例,对发生不稳定振动故障来源阶段及形式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统计分析了引起机组不稳定振动故障的主要原因占比,结合现场实际案例阐述了机组发生不稳定振动故障所表... 统计分析了十年来30台次的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发生的不稳定振动故障的实例,对发生不稳定振动故障来源阶段及形式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统计分析了引起机组不稳定振动故障的主要原因占比,结合现场实际案例阐述了机组发生不稳定振动故障所表现的特征及处理措施,为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不稳定振动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汽轮机组汽流力对振动影响的分析及试验研究
11
作者 江栋军 沈德明 +1 位作者 罗世梁 杨建刚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1,共7页
针对某型100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组1号轴承不稳定振动现象,通过试验观察主汽温偏差、汽缸偏移量、轴心位置等与振动波动之间的关联性。建立了汽流力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汽流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压缸两侧主汽温偏差导致汽... 针对某型100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组1号轴承不稳定振动现象,通过试验观察主汽温偏差、汽缸偏移量、轴心位置等与振动波动之间的关联性。建立了汽流力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汽流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压缸两侧主汽温偏差导致汽轮机级内周向做功不均匀,产生非均衡汽流力;主汽温偏差还会导致汽缸与转子产生偏移,进一步增大汽流力;主汽温偏差越大,汽流力越大;汽流力作用到转子上,改变了轴承载荷,引发不稳定振动;调节主汽温偏差可以消除机组不稳定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汽轮机组 不稳定振动 汽流力 主汽温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轴承轴颈温度分布及其对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何文强 田永伟 杨建刚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1-456,共6页
针对滑动轴承的热效应现象建立了轴颈温度计算模型,分析了轴颈温差及其影响因素和轴颈温差对轴系振动的影响,并在转子试验台和汽轮发电机上开展了轴颈温差对振动影响的试验研究,在该试验台上测试了不同转速下轴颈表面温差分布,以验证计... 针对滑动轴承的热效应现象建立了轴颈温度计算模型,分析了轴颈温差及其影响因素和轴颈温差对轴系振动的影响,并在转子试验台和汽轮发电机上开展了轴颈温差对振动影响的试验研究,在该试验台上测试了不同转速下轴颈表面温差分布,以验证计算结果.结果表明: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轴颈温差会达到一个稳定值,振动爬升与轴颈温差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轴颈温差会对振动产生影响;对于悬臂转子而言,轴颈温差容易导致振动的波动和不稳定,提高润滑油温可缓解此类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轴颈温差 黏性剪力 热变形 不稳定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扣件弹条结构和安装参数对地铁短波波磨的影响
13
作者 王文静 吴波文 +5 位作者 潘家保 崔晓璐 闫伟 王力红 王雪飘 张翔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3-153,共11页
目的研究科隆蛋扣件弹条结构和参数对地铁小半径曲线钢轨波磨的影响规律。方法首先构建轮轨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科隆蛋扣件刚度通过均匀分布在轨底的弹簧和阻尼单元模拟,同时在弹条趾端与钢轨接触点处施加弹簧单元,模拟扣件系统中弹条... 目的研究科隆蛋扣件弹条结构和参数对地铁小半径曲线钢轨波磨的影响规律。方法首先构建轮轨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科隆蛋扣件刚度通过均匀分布在轨底的弹簧和阻尼单元模拟,同时在弹条趾端与钢轨接触点处施加弹簧单元,模拟扣件系统中弹条弯曲变形产生的扣压作用。基于复特征值分析法,探究在饱和蠕滑力激励下轮轨系统的稳定性,然后对比分析考虑弹条和不考虑弹条对轮轨系统不稳定振动的影响。最后探讨弹条扣压刚度、弹条预紧力和弹条扣压点间距对钢轨波磨的影响。结果考虑弹条和不考虑弹条的轮轨系统,在饱和蠕滑力的激励下分别发生了512Hz和488Hz左右的自激振动,出现波长38、39.4mm的短波长波磨。在1.5~17.5 kN/mm范围内,随着弹条刚度的提高,主导的不稳定振动的等效阻尼比先减小后增大,当弹条刚度增至15 kN/mm以上时,等效阻尼比大于-0.001。在弹条刚度低于12.5 kN/mm时,主导的不稳定振动频率约为512Hz。在刚度高于12.5kN/mm时,主导的不稳定振动频率为313Hz。弹条预紧力和弹条扣压点间距的变化并未导致系统等效阻尼比发生显著变化。结论不考虑弹条时预测波磨波长略大于考虑弹条时的波长,且不考虑弹条的影响时可能会高估波磨发生概率和发展速度;弹条刚度对地铁小半径曲线段频发的短波长波磨的影响显著,将弹条刚度增至15kN/mm及以上时,可以抑制钢轨波磨的产生;弹条预紧力和弹条扣压点间距对钢轨波磨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系统 扣件系统 钢轨波磨 扣件弹条 不稳定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基复合材料摩擦噪声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鄢枫宸 凤维民 +1 位作者 宋晖 胡献国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1-821,共11页
树脂基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制动系统中,但其在摩擦过程中易产生严重的环境噪声污染.通过摩擦试验和有限元模拟方法,总结了不同试验条件下摩擦系数、摩擦力波动系数以及摩擦噪声有效声压级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摩擦噪声与摩擦界面稳定... 树脂基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制动系统中,但其在摩擦过程中易产生严重的环境噪声污染.通过摩擦试验和有限元模拟方法,总结了不同试验条件下摩擦系数、摩擦力波动系数以及摩擦噪声有效声压级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摩擦噪声与摩擦界面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揭示了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摩擦噪声的产生机理,同时研究了温度对其摩擦学性能及摩擦噪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系数和摩擦力波动系数随载荷、相对滑动速度以及温度的改变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摩擦噪声的有效声压级与摩擦力波动系数正相关,且噪声的自功率谱与摩擦界面振动自功率谱相吻合.摩擦噪声的产生归因于接触界面的不稳定振动,研究结果为树脂基复合材料摩擦噪声的控制及发生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噪声 有效声压级 摩擦力波动系数 不稳定振动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轮轨瞬态响应特性对弹条伤损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潘兵 王安斌 高晓刚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2期174-179,共6页
研究高速轮轨瞬态响应特性对SKL15弹条伤损的影响。在现场调查测试阶段,通过DASP软件获取该弹条自由和组装状态下的振动特性;在计算机仿真阶段,通过ABAQUS建立包含列车轮对、CRTS-III型轨道板以及砂浆层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并利用隐-... 研究高速轮轨瞬态响应特性对SKL15弹条伤损的影响。在现场调查测试阶段,通过DASP软件获取该弹条自由和组装状态下的振动特性;在计算机仿真阶段,通过ABAQUS建立包含列车轮对、CRTS-III型轨道板以及砂浆层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并利用隐-显式结合的方法模拟高速轮轨瞬态滚动过程,在轮轨近似达到稳态滚动之后施加切向力模拟轮轨纵向蠕滑力达到饱和,使轮对处于滚滑状态,获取轮轨接触面上某节点的垂向加速度时域结果,再对其进行功率谱密度分析,获取其频域特性。通过现场调查测试与计算机仿真得出如下结论:在轮轨系统纵向蠕滑力饱和条件下,轮轨系统在500 Hz和600 Hz附近的不稳定振动可能引发弹条共振造成弹条伤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轮轨系统 不稳定振动 共振 弹条伤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轴承内轴颈截面温度影响因素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付豪 沈德明 +1 位作者 杨建刚 周浩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00-1005,共6页
针对转子同步涡动带来的不稳定振动现象,搭建试验台,通过试验研究了转速、涡动幅度和静偏心率对滑动轴承内轴颈截面温差的影响,并利用热平衡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轴颈同步涡动时,油膜最薄处和最厚处黏性剪切应力差导致轴颈截... 针对转子同步涡动带来的不稳定振动现象,搭建试验台,通过试验研究了转速、涡动幅度和静偏心率对滑动轴承内轴颈截面温差的影响,并利用热平衡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轴颈同步涡动时,油膜最薄处和最厚处黏性剪切应力差导致轴颈截面出现温差并引发热变形;轴径截面最大温差随着转速增大近似线性增加,随着涡动幅度增大非线性增加;轴颈静偏心率增大后,轴颈截面温差和油膜刚度提高,油膜刚度增加带来的振动抑制效果大于轴颈截面温差带来的热变形影响,总体振动幅值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涡动 不稳定振动 黏性剪切作用 轴颈截面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etting instability characteristics for gear shaft shoulder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国海 龚金科 +2 位作者 鄂加强 蔡皓 王曙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3746-3752,共7页
In order to solve fretting instability problem of gear shaft shoulder due to torsional vibration in mechanical system,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fretting instability vibration of gear shaft shoulder was established by... In order to solve fretting instability problem of gear shaft shoulder due to torsional vibration in mechanical system,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fretting instability vibration of gear shaft shoulder was established by adopting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kinematics and tribology, and the numerical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the fretting instability mechanism of gear shaft shoulder by introducing the friction instability damping ratio.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factors causing the unstable and vibrating gear shaft shoulder are the large tightening torque and too large static friction coefficient. The reasonable values of the static friction coefficient, the amount of interference and tightening torque can effectively mitigate the fretting instability phenomenon of gear shaft should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at damping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eliminating the vibration of gear shaft control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ar shaft shoulder torsional vibration KINEMATICS fretting friction instability damping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