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主人生还是隐形伤痕:年轻人不稳定就业与生命历程的多维风险研究
1
作者 马雪杨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108,共11页
不稳定就业已呈现遍地开花的态势,年轻人不稳定就业的风险性和保障性问题备受关注。在社会学职业选择理论中探讨年轻人不稳定就业的理性基础,在生命历程多维风险的框架下剖析不稳定就业延迟的伤痕效应,可以发现,在职业生涯的早期,通过... 不稳定就业已呈现遍地开花的态势,年轻人不稳定就业的风险性和保障性问题备受关注。在社会学职业选择理论中探讨年轻人不稳定就业的理性基础,在生命历程多维风险的框架下剖析不稳定就业延迟的伤痕效应,可以发现,在职业生涯的早期,通过专注当下体验、暂时停滞和妥协以及在适应中为非理想工作赋予意义,年轻人选择不稳定就业是为更好的未来做好储备。然而,进入职业生涯中后期,由不稳定性带来的反复“扰乱”,很可能让自主性变成机会、物质和情绪维度中的隐形伤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人 不稳定就业 伤痕效应 生命历程 多维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就业与农民工市民化悖论:基于劳动过程的视角 被引量:49
2
作者 石智雷 刘思辰 赵颖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8-123,共36页
本文旨在从劳动过程的视角,将不稳定就业作为一种资本积累方式进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并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数据和企业访谈案例,结合广义倾向值匹配等方法进行经验论证。本研究梳理出不稳定就业的一般特征及其对当代中国农民... 本文旨在从劳动过程的视角,将不稳定就业作为一种资本积累方式进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并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数据和企业访谈案例,结合广义倾向值匹配等方法进行经验论证。本研究梳理出不稳定就业的一般特征及其对当代中国农民工群体的影响,并尝试从国家与资本的双重运作逻辑中去理解经济转型期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研究发现,在资本积累及劳动过程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民工及其不稳定就业现象。资本通过控制农民工就业流动而达成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的目标,无需承担劳动者的再生产成本。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悖论:不稳定就业有助于提高农民工个体的工资水平,但是不利于其家庭成员随迁。这种资本积累方式的隐蔽性在于,所谓的农民工流动自由其实是雇主通过掐尖式用工以保证资本的利润率。不稳定就业不会提升农民工的群体性收入,反而强化了群体内部的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就业 农民工 市民化悖论 劳动过程理论 资本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