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确定区域的水下纯方位目标跟踪方案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海鹏 聂朝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7,共9页
围绕水下被动目标跟踪问题,目前的研究通常以最优估计点迹表征被测目标跟踪状态,而点估计无法表达示向性的位置误差信息,导致无法较好地为实际战场提供决策支持。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不确定区域(AOU)的水下纯方位目标跟踪方... 围绕水下被动目标跟踪问题,目前的研究通常以最优估计点迹表征被测目标跟踪状态,而点估计无法表达示向性的位置误差信息,导致无法较好地为实际战场提供决策支持。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不确定区域(AOU)的水下纯方位目标跟踪方案。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变权解析的定位算法以获得精确的目标位置信息,将目标位置作为AOU构建算法的先验知识。然后,分别通过有无滤波不确定区域构造算法,输出目标位置不确定区域。通过对不同仿真态势下AOU的评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目标跟踪方案均能对目标实现可靠精确的位置估计,说明该文提出的基于不确定区域的目标跟踪方案能够有效完成目标跟踪任务。该方案优势在于,目标估计结果包含示向性位置误差和区间估计的置信度,为后续决策提供清晰的容错与判断区域,具有更好的参考价值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区域 水下目标跟踪 纯方位定位 误差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MBR的不确定区域间方向关系建模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董轶群 刘大有 +2 位作者 王芳 王生生 吕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9-335,共7页
现实世界中的区域多具有不确定边界,现有基于确定区域的建模方法无法直接处理此类不确定区域间的方向关系.用宽边界表示区域的不确定边界,以区域的最小边界矩形(minimum bounding rectangle,简称MBR)为模型,提出一种基于MBR的不确定区... 现实世界中的区域多具有不确定边界,现有基于确定区域的建模方法无法直接处理此类不确定区域间的方向关系.用宽边界表示区域的不确定边界,以区域的最小边界矩形(minimum bounding rectangle,简称MBR)为模型,提出一种基于MBR的不确定区域间方向关系建模方法.利用基于MBR的主方向关系和矩形代数表示不确定区域间方向关系;定义不确定区域间方向关系的相容性复合;并给出一种相容性复合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区域 宽边界 方向关系 最小边界矩形 矩形代数 相容性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不确定区域的扩展蛋黄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虞强源 刘大有 刘亚彬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0-615,共6页
空间区域的拓扑关系建模是空间推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近年来不确定区域间的拓扑关系建模受到相关领域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基于三元组谓词给出了一种不确定区域的扩展蛋黄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认... 空间区域的拓扑关系建模是空间推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近年来不确定区域间的拓扑关系建模受到相关领域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基于三元组谓词给出了一种不确定区域的扩展蛋黄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认知合理性,将分明区域作为特例统一处理,分别基于RCC5和RCC8关系进行了扩展,能够实现多层次上的拓扑关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关系 蛋黄模型 不确定区域 空间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区域间方向关系的相似性度量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孙伟 欧阳继红 +1 位作者 马亭新 李双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7-601,共5页
空间关系相似性在众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确定区域间方向关系相似性的研究已较完善,然而这些方法不能直接用于不确定区域间方向关系的相似性度量.本文以扩展的方向关系矩阵EDRM(Extended Direction Relation Matrix)为模型,提出了一种不... 空间关系相似性在众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确定区域间方向关系相似性的研究已较完善,然而这些方法不能直接用于不确定区域间方向关系的相似性度量.本文以扩展的方向关系矩阵EDRM(Extended Direction Relation Matrix)为模型,提出了一种不确定区域间方向关系的相似性度量方法,据此实现了算法SA-EDRM;随后基于目标对象的位置和比例尺这两种基本的空间变化生成不同场景,对算法SA-EDRM进行测试,由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以农业GIS中的具体应用实例说明本文工作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区域间的方向关系 空间关系相似性 EDRM 算法SA-ED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非合作目标探测中的捕获概率模型 被引量:9
5
作者 周彦平 付森 +4 位作者 于思源 王健 王强 冉启文 严质斌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9-643,共5页
针对空间目标瞄准捕获系统中的捕获概率问题,在设计空间卫星光电探测平台时,采用常用的捕获方式进行建模,分析了空间光电探测系统在不确定区域中对不同机动目标的捕获概率。首先提出了空间机动目标的时间相关运动模型,然后以空间螺旋扫... 针对空间目标瞄准捕获系统中的捕获概率问题,在设计空间卫星光电探测平台时,采用常用的捕获方式进行建模,分析了空间光电探测系统在不确定区域中对不同机动目标的捕获概率。首先提出了空间机动目标的时间相关运动模型,然后以空间螺旋扫描的捕获方式为例,建立了捕获-目标的捕获概率模型。并且针对实际应用,取捕获分辨角范围为0.6~0.8 mrad,则对应的扫描角度间隔Iθ范围为0.42~0.702 mrad,设计了扫描、捕获的Monte-Carlo计算机仿真实验模型。经过5 000次捕获验证,得到了在不同时刻进入视场的任意方向的非合作目标的捕获概率模型,与室内捕获实验结果相符。为空间卫星光电目标捕获跟踪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获概率 不确定区域 机动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点激光通信系统天线捕获技术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馨 王世峰 +2 位作者 佟首峰 韩成 姜会林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2-64,共3页
对系统的硬件组成和算法原理进行了论证。在距离为12.5km两个点上使用双天线GPS系统提供的位置信息结合坐标转换矩阵,解算通信双方互指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控制伺服转台完成了视轴天线捕获实验。借助于电子经纬仪系统完成了对捕获不确定... 对系统的硬件组成和算法原理进行了论证。在距离为12.5km两个点上使用双天线GPS系统提供的位置信息结合坐标转换矩阵,解算通信双方互指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控制伺服转台完成了视轴天线捕获实验。借助于电子经纬仪系统完成了对捕获不确定区域大小的论证,确定地面定点激光通信系统捕获不确定区域大小为25m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天线捕获 双天线GPS 捕获不确定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间激光通信捕获过程中动态补偿算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义武 娄岩 +2 位作者 韩成 姜会林 佟首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7-121,共5页
为有效地消除飞机间相对速度对捕获性能的影响,从阐明相对速度对捕获过程的影响机理入手,根据测量得到飞机平台的运动和振动数据,推导出动态补偿公式,提出了基于动态补偿的空间激光通信捕获算法,并对捕获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 为有效地消除飞机间相对速度对捕获性能的影响,从阐明相对速度对捕获过程的影响机理入手,根据测量得到飞机平台的运动和振动数据,推导出动态补偿公式,提出了基于动态补偿的空间激光通信捕获算法,并对捕获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速度严重影响捕获统计覆盖率;为了满足捕获统计覆盖率的要求,采用普通的捕获算法所需要的最大捕获时间和平均捕获时间明显增加;基于动态补偿的捕获算法能大大改善捕获系统的性能,提高捕获概率,减少捕获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空间激光通信 捕获不确定区域 捕获时间 捕获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无人机远距突防协同目标搜索决策 被引量:3
8
作者 国海峰 丁达理 +1 位作者 吴文超 刘尧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8-255,共8页
针对需要远距突防的不确定区域运动目标的搜索问题,提出了多无人机(UAV)远距突防和协同目标搜索的路径决策。改进基本的二维扩散模型,建立考虑目标运动与地理环境限制条件下的不确定区域扩散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电势场算法和滚动时域控... 针对需要远距突防的不确定区域运动目标的搜索问题,提出了多无人机(UAV)远距突防和协同目标搜索的路径决策。改进基本的二维扩散模型,建立考虑目标运动与地理环境限制条件下的不确定区域扩散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电势场算法和滚动时域控制研究了远距突防与优化路径决策策略。综合考虑不确定性降低收益、平均不确定度与综合抗力,构建协同搜索收益函数,为协同搜索路径决策提供路径优化准则,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有效地应对突发威胁与不确定区域扩散,完成多UAV远距突防与协同目标搜索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控制、导航技术 多无人机 不确定区域扩散模型 远距突防 协同目标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初始捕获对准研究及实验 被引量:4
9
作者 左韬 黄海波 +1 位作者 肖永军 杨智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7-70,共4页
文章提出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坐标解算和蜂窝螺旋扫描来实现空间光通信ATP(捕获、跟踪和对准)系统初始捕获的方法。首先由通信两端的GPS坐标计算出光学天线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光学天线根据计算的角度值大致对准信标光的方向,从而缩小... 文章提出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坐标解算和蜂窝螺旋扫描来实现空间光通信ATP(捕获、跟踪和对准)系统初始捕获的方法。首先由通信两端的GPS坐标计算出光学天线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光学天线根据计算的角度值大致对准信标光的方向,从而缩小了信标光捕获的不确定区域。然后在不确定区域内执行蜂窝螺旋扫描,从而将信标光引入粗跟踪CCD(电荷耦合元件)的视场内,实现初始捕获。通过地面捕获实验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螺旋扫描 不确定区域 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间激光通信系统视轴捕获技术
10
作者 宋延嵩 赵馨 +2 位作者 董科研 常帅 董岩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6-19,52,共5页
空间激光通信逐渐成为舰船间通信新型手段,但捕跟问题是舰船间激光通信最大的难点,阐述了舰船间激光通信捕获特点,分析了舰船间激光通信捕获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捕获策略,并着重研究捕获概率和捕获时间的影响因素,通过理论建模分析,... 空间激光通信逐渐成为舰船间通信新型手段,但捕跟问题是舰船间激光通信最大的难点,阐述了舰船间激光通信捕获特点,分析了舰船间激光通信捕获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捕获策略,并着重研究捕获概率和捕获时间的影响因素,通过理论建模分析,优化捕获系统中的参数,包括捕获概率、捕获不确定区域,以及捕获时间等。结合具体使用器件对捕获系统参数进行了设计,并通过野外舰船间试验对其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测试捕获概率优于98%,不确定区域大小为26mrad,捕获时间优于3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激光通信 不确定区域 捕获时间 捕获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激光通信视轴指向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若溪 董岩 +1 位作者 田成军 赵馨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0-32,共3页
针对不确定区域大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地面定点激光通信系统为背景,通过坐标转换矩阵得到初始指向角,对影响视轴指向角精度误差因素进行了分析,将卡尔曼滤波技术引入到视轴指向系统中,完成系统建模。实验结果表明:在视轴指向系统中加... 针对不确定区域大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地面定点激光通信系统为背景,通过坐标转换矩阵得到初始指向角,对影响视轴指向角精度误差因素进行了分析,将卡尔曼滤波技术引入到视轴指向系统中,完成系统建模。实验结果表明:在视轴指向系统中加入卡尔曼滤波器后可有效平滑GPS输出的位置数据,并且滤波的预测功能可减小动态滞后的影响,从而提高视轴指向精度,降低不确定区域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系统 视轴指向 不确定区域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光电跟踪系统空间目标捕获方法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德毅 柳万胜 +2 位作者 贺东 陈俊 史一翔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0-185,共6页
针对三轴光电跟踪系统对空间目标捕获方案的设计问题,首先分析了影响三轴光电跟踪系统捕获空间目标存在的误差源并对主要误差进行了误差估计,即轨道预报误差和三轴指向误差。接着建立了主要误差到不确定区域(Field of uncertain, FOU)... 针对三轴光电跟踪系统对空间目标捕获方案的设计问题,首先分析了影响三轴光电跟踪系统捕获空间目标存在的误差源并对主要误差进行了误差估计,即轨道预报误差和三轴指向误差。接着建立了主要误差到不确定区域(Field of uncertain, FOU)的误差传递关系,利用所建的传递关系计算出了不确定区域,并根据不确定区域的大小、形状以及分布类型设计搜索扫描方式。以不确定区域形状为椭圆且服从二维正态分布为例,设计的搜索扫描方式为分行螺旋扫描。最后对该扫描捕获方法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经过仿真计算,在捕获概率为98%的情况下,目标的平均捕获时间为10.52 s。该方法为三轴光电跟踪系统捕获空间目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仿真 搜索扫描方式 不确定区域 三轴光电跟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