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实测数据的风电功率曲线建模及不确定估计 被引量:39
1
作者 林鹏 赵书强 +1 位作者 谢宇琪 胡永强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0-95,共6页
比较了最大值法、最大概率法和比恩法这3种风电功率曲线建模方法,指出利用比恩法绘制的基于实测现场数据的风电功率曲线,与风力发电机组的实际运行更吻合。对风电功率曲线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由于全局风功率分布并不满足某一特定分布... 比较了最大值法、最大概率法和比恩法这3种风电功率曲线建模方法,指出利用比恩法绘制的基于实测现场数据的风电功率曲线,与风力发电机组的实际运行更吻合。对风电功率曲线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由于全局风功率分布并不满足某一特定分布,通过分区拟合对风速进行分级;再采用一种非参数区间估计方法,建立各风速等级的功率概率密度函数;在点估计的基础上求取风电功率曲线的不确定估计区间,使风电功率曲线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功率曲线 实测 建模 不确定估计 分区拟合 非参数区间估计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计量型AFM对一维纳米基准栅的标定及不确定度估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强先 袁丹 尤焕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1-536,共6页
利用轻敲模式的计量型AFM对公称栅距为240nm一维基准样板进行了标定,在充分分析AFM的结构和特性、测量过程、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得到了基准栅的平均栅距估计值和扩展不确定度。通过全面的不确定度分析,估计值的扩展不确定度达到了亚纳米... 利用轻敲模式的计量型AFM对公称栅距为240nm一维基准样板进行了标定,在充分分析AFM的结构和特性、测量过程、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得到了基准栅的平均栅距估计值和扩展不确定度。通过全面的不确定度分析,估计值的扩展不确定度达到了亚纳米量级。该不确定度分析表明,对于纳米量级测量,不确定度估计不仅需要全面掌握测量仪器、测量过程中各种测量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还需要考虑和估计常规测量过程中可以忽略的二次误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基准栅 计量型原子力显微镜 纳米计量 不确定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重构不确定度的两阶估计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杰春 丁振良 袁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0-1116,共7页
通过分析三维重构系统视场内3D点的重构不确定度,可以有针对性地优化系统配置,改善实验条件。给出了一种借助于不确定度传递原理估计三维重构不确定度的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了相机标定和重构3D点过程中的不确定度传递。相机模型参数既... 通过分析三维重构系统视场内3D点的重构不确定度,可以有针对性地优化系统配置,改善实验条件。给出了一种借助于不确定度传递原理估计三维重构不确定度的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了相机标定和重构3D点过程中的不确定度传递。相机模型参数既是相机标定过程的输出变量,又是重构3D点过程的输入变量,因此可将三维重构过程看作一个两阶系统。针对非线性相机模型给出了三维重构过程中不确定度传递的解析表达式。应用蒙特卡罗算法对文中提出的方法做了验证,并给出了一些典型的应用实例。实验结果表明,三维重构不确定度的估计值至少具有1位有效数字,同时也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构 不确定估计 两阶系统 非线性相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确定与扰动估计器的直流配电网电压鲁棒控制 被引量:6
4
作者 林莉 范米 +3 位作者 林雨露 罗皓 王静芝 谭惠丹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657-4671,共15页
为保证在直流配电网母线电压鲁棒控制的同时,实现各源换流器之间电流的合理分配,基于不确定与扰动估计器(UDE)控制方法提出一种电压鲁棒控制策略,分别应用于直流配电网换流站级和换流阀级的控制。换流站级控制器设计重点在于解决负载电... 为保证在直流配电网母线电压鲁棒控制的同时,实现各源换流器之间电流的合理分配,基于不确定与扰动估计器(UDE)控制方法提出一种电压鲁棒控制策略,分别应用于直流配电网换流站级和换流阀级的控制。换流站级控制器设计重点在于解决负载电流参考值的给定和UDE控制的实现:将容量比引入下垂控制,提出考虑电流精确分配的负载电流参考值设定方法,该方法既充分考虑了各源换流器容量又避免了电流分配受线路参数影响的因素;以各源换流器输出电流能够渐进跟踪该参考值为控制目标,设计UDE控制律,这是实现电压鲁棒控制的关键。换流阀级控制方法应用UDE控制理论对电压源型换流器内环电流控制受到的不确定与扰动因素进行估计并补偿,设计了其UDE鲁棒控制律,证明UDE内环电流鲁棒控制器具有二自由度特性,且控制器参数解耦,简化了参数整定方法。改进后的控制器在提高电流控制抗扰性和鲁棒性的同时,解决了传统PI控制参数整定繁琐的问题。以三端直流配电网为例,对比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电压鲁棒控制 不确定与扰动估计 下垂控制 二自由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不确定度估计及其在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伟 张践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18,32,共4页
简述以不确定度理论和模糊数理论为基础的最小不确定度估计理论,探讨最小不确定度估计在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证明该参数估计是合理可行的。
关键词 最小不确定估计 测量数据处理 模糊数 不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不确定因素同时估计与补偿的鲁棒分布式跟踪控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特 李世尧 朱波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33-1042,共10页
本文研究了多运动体系统中领航者(leader)和跟随者(follower)同时受扰条件下的跟踪控制问题.针对3–DOF直升机模型的角度轨迹协同跟踪任务,设计并验证了基于跟随者不确定因素和外部领航者干扰同时补偿的分布式鲁棒算法.分别通过不确定... 本文研究了多运动体系统中领航者(leader)和跟随者(follower)同时受扰条件下的跟踪控制问题.针对3–DOF直升机模型的角度轨迹协同跟踪任务,设计并验证了基于跟随者不确定因素和外部领航者干扰同时补偿的分布式鲁棒算法.分别通过不确定与干扰估计器和扩张状态观测器实现对内外扰动的估计与补偿,恢复了标称系统的跟踪性能.证明了闭环估计误差和跟踪误差的最终界大小与估计器核心参数值的单调关系,同时给出了系统实现渐近跟踪的条件.利用数字仿真实验和"虚实结合"实验验证了内外干扰同时补偿的必要性和参数调节机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控制 不确定与干扰估计 扩张状态观测器 跟踪控制 同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前馈控制的逆变器并网系统振荡主导环节及抑制方法研究
7
作者 徐衍会 李佳晏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255-4266,I0070,共13页
以逆变器为能量接口的并网系统振荡问题频繁发生,为改善逆变器的抗扰能力通常在控制结构中引入电压前馈环节,然而前馈控制会显著改变逆变器的运行特性,进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因此,该文研究了前馈控制对不同振荡主导环节的影响并提出了... 以逆变器为能量接口的并网系统振荡问题频繁发生,为改善逆变器的抗扰能力通常在控制结构中引入电压前馈环节,然而前馈控制会显著改变逆变器的运行特性,进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因此,该文研究了前馈控制对不同振荡主导环节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附加前馈振荡抑制措施。首先,建立了逆变器的频率耦合阻抗模型,分析了前馈控制对不同频段阻抗特性的影响。其次,明确了不同频段振荡的主导环节,进而分析了计及前馈控制的振荡主导环节与电网交互作用引发系统失稳的机理。然后,基于不确定与扰动估计器提出了锁相环频段的振荡抑制措施,将锁相环的扰动作为附加前馈环节补偿到q轴电流环,可以有效改善该频段的阻抗特性进而抑制振荡。结果表明,比例系数为1的电压前馈控制和基于不确定与扰动估计器(uncertainty and disturbance estimator,UDE)的附加前馈控制可以有效提升电流环和锁相环频段的稳定性,通过时域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 阻抗模型 振荡主导环节 不确定与扰动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空间测量中转站误差分析与估计 被引量:13
8
作者 金涨军 李江雄 +1 位作者 俞慈君 柯映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5-661,共7页
为了评价飞机装配过程中大尺寸测量系统的现场测量精度,介绍了激光跟踪仪转站测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激光跟踪仪转站过程中的测量误差传递过程,提出对转站参数误差和转站误差的理论估计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公共观测点的配置和激光跟踪仪... 为了评价飞机装配过程中大尺寸测量系统的现场测量精度,介绍了激光跟踪仪转站测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激光跟踪仪转站过程中的测量误差传递过程,提出对转站参数误差和转站误差的理论估计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公共观测点的配置和激光跟踪仪对公共观测点的测量误差对转站精度的影响.基于该模型,实现了对转站参数误差和转站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对激光跟踪仪转站过程进行模拟,验证了提出的转站参数误差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和转站误差估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寸测量 激光跟踪仪 转站参数误差 不确定估计 蒙特卡洛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测量定位系统测角不确定度分析及检定 被引量:6
9
作者 熊芝 邾继贵 +3 位作者 耿磊 任瑜 杨学友 叶声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9-235,共7页
空间测量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旋转激光平面进行角度交汇定位的新型网络式测量系统。为了对该系统进行严格的量值溯源,建立了测角模型,对系统单站测角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与验证。首先根据系统测量原理,推导出单站水平角和垂直角计算公式... 空间测量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旋转激光平面进行角度交汇定位的新型网络式测量系统。为了对该系统进行严格的量值溯源,建立了测角模型,对系统单站测角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与验证。首先根据系统测量原理,推导出单站水平角和垂直角计算公式。然后在系统误差传递特性基础上,分析了测角模型中误差项的来源及影响,并对单站测角不确定度进行了估计。最后采用DFT-720A型号手动分度台作为角度基准,利用多面棱体和平行光管调整同轴度,对系统单站的水平测角不确定度进行了检定,分析了实验调整误差对检定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水平测角不确定度为2.4″(置信概率为99.73%),是实现高精密坐标测量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汇定位 测角模型 不确定估计 检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周期图最大似然算法的相干激光测风多普勒频率估计
10
作者 胡以华 于磊 +2 位作者 徐世龙 李乐 郭力仁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7-52,共6页
采用径向风速的估计不确定度和探测概率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周期图最大似然(PML)算法的多普勒频率估计性能.基于大气分层激光回波模型,分别以PML和周期图最大值法(PM)对回波信号进行处理,验证了PML算法在相干激光测风中的可行性;分析比... 采用径向风速的估计不确定度和探测概率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周期图最大似然(PML)算法的多普勒频率估计性能.基于大气分层激光回波模型,分别以PML和周期图最大值法(PM)对回波信号进行处理,验证了PML算法在相干激光测风中的可行性;分析比较不同信噪比条件下PML算法的风速估计不确定度与探测概率.仿真结果表明,在发射脉冲宽度为400ns、采样点数为128时,PML算法适合在中等信噪比条件下使用,且风速估计的不确定度整体小于PM算法的,在信噪比为-13dB时径向风速的估计不确定度为0.75m/s,探测概率在90%以上,该研究为后续的外场试验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测风 多普勒频率估计 周期图最大似然算法 估计不确定 探测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emannian流形中DE算法算子最优特征量的量子渐进估计
11
作者 王凯光 高岳林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43,共13页
该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eolutionary Algorithm,DE)在Riemannian流形中的几何关系,对P-ε条件下Riemannian流形中的种群个体进行了收敛性分析,得到了迭代个体收敛精度与收敛速度的量子不确定渐进估计,如下式... 该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eolutionary Algorithm,DE)在Riemannian流形中的几何关系,对P-ε条件下Riemannian流形中的种群个体进行了收敛性分析,得到了迭代个体收敛精度与收敛速度的量子不确定渐进估计,如下式Δv^2 Δxβ^ε^2≥(√(λε)1+…+√(λε)n/2)^2,其中,Δv^2为种群个体的速度分辨率,Δxβ^ε^2为种群个体带有误差的位置分辨率,(λε)i,i=1,2,…,n.从本质上说明了Riemannian流形中迭代个体的局部特征量是不能从收敛精度和收敛速度同时达到算法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算法 RIEMANNIAN流形 收敛精度 收敛速度 量子不确定渐进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静液作动器的非线性变阻尼积分滑模控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荣荣 张玲 +2 位作者 赵家黎 付永领 张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72,共10页
对于电动静液作动器(EHA),传统滑模控制器存在加速度信息难以获取,参数不易整定和控制信号抖振等问题,从而造成控制器很难应用于实际。针对以上问题,利用奇异摄动理论对EHA数学模型进行合理的降阶,从而使控制器设计避免了使用加速度信... 对于电动静液作动器(EHA),传统滑模控制器存在加速度信息难以获取,参数不易整定和控制信号抖振等问题,从而造成控制器很难应用于实际。针对以上问题,利用奇异摄动理论对EHA数学模型进行合理的降阶,从而使控制器设计避免了使用加速度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降阶模型设计了一种新型非线性变阻尼积分滑模控制器(NSMC),该控制器可根据位置控制误差实现系统阻尼比由欠阻尼到过阻尼的自适应调节,能有效提高位置阶跃调节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滤波器的不确定项估计器对EHA中存在的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进行实时估计并补偿。滑模面积分项的引入和不确定项估计器的使用,一方面使控制器中无需使用切换函数,实现了EHA的无抖振滑模控制,另一方面使系统整个动态过程完全表现为滑动模态,从而可根据EHA控制指标直接整定滑模面参数,大大简化了参数整定过程。同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对整个闭环系统和滑模面的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分别与PI控制器、传统滑模控制器(SMC)和传统变阻尼滑模控制器(DVSMC)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分析比较,仿真结果表明NSMC能有效提高EHA位置跟踪性能和增强对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静液作动器 奇异摄动 变阻尼 积分滑模控制 不确定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平滑控制的光伏群输出功率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帅江华 张俊飞 张建良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74-1279,共6页
针对单相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不确定性扰动难以准确估计和抑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不确定性估计器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新型控制策略,在抑制未知扰动的同时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质量。而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光伏群输出功率的控制,提出一种具... 针对单相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不确定性扰动难以准确估计和抑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不确定性估计器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新型控制策略,在抑制未知扰动的同时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质量。而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光伏群输出功率的控制,提出一种具有通信鲁棒性的分布式平滑控制方法。根据实验和仿真结果可知,基于UE-ESO的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能够提高单台光伏发电系统的稳态性能,基于DSC的PVC输出功率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光伏群输出功率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估计 扩张状态观测器 分布式平滑控制 光伏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UDE的无速度传感器PMSM滑模控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军 阴建强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6-129,137,共5页
为了改进应用滑模观测器(SMO)的无速度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控制性能,以减少滑模观测器抖振为目标,采用新型切换函数代替传统符号函数;应用李雅普诺夫(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对改进滑模观测器增益进行选取;针对负载突变或受到一定... 为了改进应用滑模观测器(SMO)的无速度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控制性能,以减少滑模观测器抖振为目标,采用新型切换函数代替传统符号函数;应用李雅普诺夫(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对改进滑模观测器增益进行选取;针对负载突变或受到一定程度干扰时造成电机鲁棒性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不确定干扰估计器(UDE)的转速控制策略,以增强对内部参数变化和外部扭矩干扰的抗干扰能力。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分析文中所提方案可以准确估算电机转速,抖振现象得到抑制,面对扰动,电机转速控制系统抗干扰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观测器 永磁同步电机 新型切换函数 不确定干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无在线求导backstepping控制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路遥 贾志强 +1 位作者 刘晓东 路坤锋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通道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无需对虚拟控制量进行在线求导的新型backstepping控制方法。首先将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划分为速度子系统和航迹倾角子系统,然后采用backstepping方法设计航迹倾角子系统控制器,利用高阶...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通道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无需对虚拟控制量进行在线求导的新型backstepping控制方法。首先将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划分为速度子系统和航迹倾角子系统,然后采用backstepping方法设计航迹倾角子系统控制器,利用高阶微分器技术直接设计虚拟控制量一阶导数的控制律,这样即避免了现有backstepping方法中求取虚拟控制量一阶导数时存在的“复杂性爆炸”问题,同时能够简化控制器结构,减少待设计控制器参数数目。另外,采用跟踪微分器技术设计了不确定项观测器以实现对模型中各类不确定项的估计,进而提高控制器的跟踪精度。最后,采用Lyapunov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通过对比仿真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跟踪控制 反步法 复杂性爆炸 高阶微分器 不确定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DE的船舶自动靠泊控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云亮 高迪驹 +1 位作者 殷非 刘志全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为解决船舶在外界扰动和模型不确定条件下自动靠泊控制精度降低的问题,基于不确定和扰动估计器(uncertainty and disturbance estimator,UDE),提出一种自适应反步控制方法。利用指令滤波器,抑制传统反步法虚拟控制求导产生的微分爆炸现... 为解决船舶在外界扰动和模型不确定条件下自动靠泊控制精度降低的问题,基于不确定和扰动估计器(uncertainty and disturbance estimator,UDE),提出一种自适应反步控制方法。利用指令滤波器,抑制传统反步法虚拟控制求导产生的微分爆炸现象。通过设计辅助系统,补偿指令滤波器误差,达到三自由度船舶自动靠泊控制的目的。通过Lyapunov理论证明UDE与控制器相结合的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信号的一致最终有界性。仿真实验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较准确地估计复杂扰动,并保证船舶到达期望的位置和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靠泊 反步控制 不确定和扰动估计器(UDE) 外界扰动 模型不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耦合调速器节能性能试验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煜伟 刘圣冠 +4 位作者 赵启明 刘丰宁 贺婷 杨沛豪 李志鹏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5-130,共6页
永磁耦合调速作为一种先进电动机调速节能技术,因其优良的可靠性已在火电厂电动机节能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提高绕组式永磁耦合调速器节能效果,本文在分析其调速及节能原理基础上,采用数学模型表达能量反馈系统;针对传统耦合调速器无法... 永磁耦合调速作为一种先进电动机调速节能技术,因其优良的可靠性已在火电厂电动机节能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提高绕组式永磁耦合调速器节能效果,本文在分析其调速及节能原理基础上,采用数学模型表达能量反馈系统;针对传统耦合调速器无法应对因负载转矩突变引起的调速误差问题,在调速系统中应用不确定干扰估计器(UDE)进行控制。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本文方法进行仿真分析,并通过电厂永磁耦合调速节能改造后一次风机用电量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转矩突变时负载电动机启动到稳定时间约为0.17 s,且超调量极小;绕组式永磁耦合调速器可有效减少用电量,电厂永磁耦合调速节能改造后一次风机节电率为47.45%,一次风机每年可节约用电约98.5万k 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机 永磁耦合调速器 调速误差 不确定干扰估计 耗电量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DE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明远 荆哲 +1 位作者 奚菲若 杨沛豪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8-130,134,共4页
由于负载突变或者受到一定程度干扰时会造成永磁同步电动机鲁棒性减弱,抗干扰能力下降等问题,文章提出基于不确定干扰估计器(uncertainty disturbance estimator,UDE)的永磁同步电动机速度控制策略。与传统PI控制策略不同,该文所提出的... 由于负载突变或者受到一定程度干扰时会造成永磁同步电动机鲁棒性减弱,抗干扰能力下降等问题,文章提出基于不确定干扰估计器(uncertainty disturbance estimator,UDE)的永磁同步电动机速度控制策略。与传统PI控制策略不同,该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对内部参数变化和外部扭矩干扰具有鲁棒性,能够确保对于不同类型的扰动具有抗干扰能力,同时可以消除控制器参数的整定环节。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建立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模型,施加不同类型的干扰,验证基于不确定干扰估计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速度控制方法的跟踪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不确定干扰估计 调速控制 抗干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g波衰减模型中建模误差的定量评估
19
作者 胡岩松 陈友麟 +1 位作者 刘瑞丰 刘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9-1034,共16页
对Lg波衰减模型中建模误差的统计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建立了地壳二维Lg波衰减模型。由于Lg波振幅可能受到几何扩散函数的强烈影响,合理评估反演过程的误差对于能否使用最小二乘意义下的反演非常重要。通过在川滇及其邻近地区收集的建... 对Lg波衰减模型中建模误差的统计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建立了地壳二维Lg波衰减模型。由于Lg波振幅可能受到几何扩散函数的强烈影响,合理评估反演过程的误差对于能否使用最小二乘意义下的反演非常重要。通过在川滇及其邻近地区收集的建模误差样本,使用K-S数值检验方法、Q-Q图和正态分布图形检验方法对Lg波衰减层析成像反演的输入数据中建模误差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奇异值分解(SVD)和反投影方法,分别获得了川滇地区的Q_(Lg)模型,定量计算模型的协方差矩阵和分辨率矩阵,定量评估了Q_(Lg)模型中每个格点的分辨率和误差。结果表明:在一阶近似条件下建模误差服从正态分布;通过开发的数据筛选程序,可以产生一个接近完美正态分布的数据集;与反投影方法相比,利用SVD方法获得的地壳Q值的分辨率更高;在射线覆盖较好的区域,Q_(Lg)模型的分辨率达到100 km,相对误差小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g波衰减模型 Q值 建模误差 双台法 川滇地区 不确定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RU 90号报告“电离辐射剂量学的关键数据:测量标准和应用”简介
20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1-541,共1页
电离辐射剂量测定法用于描述那些测量或计算,这些测量或计算提供有关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所沉积能量的信息。辐射剂量测定在几个领域都很重要,包括放射治疗、辐射防护和辐射的工业应用。已经开发了几种测量能量沉积的技术,其中电离... 电离辐射剂量测定法用于描述那些测量或计算,这些测量或计算提供有关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所沉积能量的信息。辐射剂量测定在几个领域都很重要,包括放射治疗、辐射防护和辐射的工业应用。已经开发了几种测量能量沉积的技术,其中电离室和量热器是最重要的。这些技术构成了电离辐射主要测量标准的基础,这些主要标准要求对用于将测量结果与所需量相关联的某些关键参数进行值和不确定度估计。使用蒙特卡罗技术计算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方法现在已经发展得很好,可用于研究能量沉积,以解决测量困难或不可能的问题。测量和计算都需要了解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有关的基本量。这些包括光子截面、电子阻止本领和产生一个离子对所需的平均能量等数据。这些数据通常被称为“关键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剂量 测量标准 电子阻止本领 蒙特卡罗技术 放射治疗 能量沉积 辐射防护 不确定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