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轻量化网络和多域损失函数的随机噪声衰减方法
1
作者 陈伟 李安禹 +4 位作者 李韵竹 未晛 张庆臣 金彦 魏龙海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9,共10页
随机噪声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地震数据的质量,对地震解释和反演解析带来了严重干扰,特别是在深层油气勘探过程中有效信号相对较弱的情况下问题更为突出。为了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设计了具有多尺度特征提取能力的轻量化网络架构,采用并行多... 随机噪声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地震数据的质量,对地震解释和反演解析带来了严重干扰,特别是在深层油气勘探过程中有效信号相对较弱的情况下问题更为突出。为了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设计了具有多尺度特征提取能力的轻量化网络架构,采用并行多尺度大核空洞卷积模块捕获跨尺度局部特征,结合通道—空间双注意力机制建立全局特征关联,然后构建时频域联合优化目标函数,通过自适应权重系数平衡时域均方误差与频域能量损失,在去除随机噪声的同时减少有效信号损失,最后利用数据分块训练策略,将大规模地震数据分割为可并行处理的训练样本集,提升模型泛化能力,最终形成了一种联合轻量化网络与多域损失函数来去除地震数据中随机噪声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多域损失函数通过优化时域和频域内的损失值,确保了在抑制噪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原始信号的完整性和局部细节特征,有效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②与前馈去噪卷积神经网络(DnCNN)相比,提出的方法在参数量(Params)、浮点运算次数(FLOPs)和训练时长方面均有明显改进,将Params减少了约14.29%,FLOPs减少了约15%,并且训练时间缩短了约40.88%;③多尺度平行大核卷积通过并行3种尺度的空洞卷积,实现了跨尺度局部特征的协同提取,可以更好的处理复杂地震数据。结论认为,提出的新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去除地震数据中的随机噪声,而且通过优化网络结构实现了更低的计算成本和更快的训练速度,对提高地震勘探效果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处理 地震数据去噪 随机噪声 深度学习 多尺度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IPGAN的地震数据随机噪声压制方法
2
作者 罗仁泽 李治岐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3-666,共14页
在地震勘探中,采集得到的地震数据通常会受到严重的随机噪声污染,对后续的数据处理和解释产生负面影响。常规的地震数据噪声压制方法在压制噪声时无法有效分离信号和噪声,导致数据图像细节信息丢失、产生伪纹理等问题。为提高地震图像质... 在地震勘探中,采集得到的地震数据通常会受到严重的随机噪声污染,对后续的数据处理和解释产生负面影响。常规的地震数据噪声压制方法在压制噪声时无法有效分离信号和噪声,导致数据图像细节信息丢失、产生伪纹理等问题。为提高地震图像质量,提出了基于多尺度信息感知生成对抗网络(MSIPGAN)的地震数据随机噪声压制方法。首先,设计了多尺度信息感知生成网络来去除地震数据中的随机噪声,降噪网络以传统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框架,结合并行多尺度模块、多通道信息融合模块、一致性正则化模块来改善纹理结构的准确性并保留更多细节信息;其次,构建了判别网络的判别标签数据并将其与生成网络的生成图像相结合来辅助生成网络的训练;最后,设计了一种复合损失函数指导生成网络,提升生成网络恢复图像细节信息的能力。将该方法应用于大庆油田实际工区的地震数据处理,处理结果表明,与目前的主流模型和工业软件相比,其噪声压制效果提升显著;将该方法应用于荷兰近海的海底F3地震数据的噪声压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噪声压制 随机噪声 深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奇异值分解的高效地震数据随机噪声压制
3
作者 孙超 林朋 +2 位作者 刘育林 王秀东 徐东晶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5,共11页
随机噪声是地震数据处理中常见的干扰之一。传统的随机噪声压制方法采用的是奇异值分解技术,但是其计算效率较低,难以适应大规模地震数据处理。为了提高随机噪声压制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压缩奇异值分解的随机噪声压制技术。该技术在计算... 随机噪声是地震数据处理中常见的干扰之一。传统的随机噪声压制方法采用的是奇异值分解技术,但是其计算效率较低,难以适应大规模地震数据处理。为了提高随机噪声压制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压缩奇异值分解的随机噪声压制技术。该技术在计算奇异值时首先基于压缩感知理论对原始数据进行稀疏变换,然后将变换后的结果用于近似求解高维左右奇异向量和奇异值,避免对原始高维数据的直接处理,提高奇异值分解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基于三维合成地震记录和实际数据对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验证,并与采用传统奇异值分解、随机奇异值分解的技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压制地震数据中的随机噪声,同时有效信号得以增强突显;相对于传统和随机奇异值分解,压缩奇异值分解技术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可大幅节约时间成本,并进一步提高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秩近似 奇异值分解 压缩感知 随机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积Mamba模型驱动的地震随机噪声压制方法
4
作者 韦秀娟 刘兴业 周怀来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6-206,共11页
【背景】地震随机噪声压制是提升地震资料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方法提供了一种智能解决方案。然而,主流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随机噪声智能压制方法受限于局部感受野特性,导致去噪过程中局部细节与宏观结构的协同优化不... 【背景】地震随机噪声压制是提升地震资料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方法提供了一种智能解决方案。然而,主流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随机噪声智能压制方法受限于局部感受野特性,导致去噪过程中局部细节与宏观结构的协同优化不足,进而影响噪声压制精度。广泛应用于全局特征提取的Transformer模型通过自注意力机制能够有效捕获长距离依赖关系,理论上可弥补卷积神经网络在全局建模能力方面的局限性。但其计算慢,资源占用大,应用受限。【目的和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融合卷积Mamba的地震数据随机噪声压制网络(CMUNet)。基于二维选择性扫描技术(沿水平、垂直双方向遍历输入数据),通过状态空间方程构建全局动态系统,实现对地震数据时空特征的跨尺度特征提取,借助Mamba模型的硬件感知并行扫描算法降低计算资源消耗,保证去噪效果的同时提升计算效率。针对地震数据的特点,设计卷积-Mamba混合模块,在UNet编码器中构建层次化特征提取路径,即浅层CNN聚焦局部噪声模式识别,深层Mamba捕获大尺度地质结构关联性;进一步引入残差通道注意力门控,强化有效信号与噪声的特征可分性。【结果和结论】对于合成数据测试,提出的方法相较于UNet在信噪比、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上分别提高了2.4 dB、2.4 dB和0.0056,表现出对随机噪声的有效压制能力及对有效信号的保护能力。在野外实际地震数据应用中,局部相似性图像分析结果显示较低的局部相似值,进一步印证了该方法对有效信号的损伤程度低,展现出更优的保幅性,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随机噪声压制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状态空间模型 Mam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监督学习网络的三维地震随机噪声衰减方法研究
5
作者 周东红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31,共14页
随机噪声会干扰地震数据中的有效信号并降低数据的信噪比,进而影响地震数据的后续处理。常规基于监督学习的深度学习噪声衰减方法需要大量的标签来训练网络,但是,在真实地震数据中制作无噪声的标签用于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是非常具有挑战... 随机噪声会干扰地震数据中的有效信号并降低数据的信噪比,进而影响地震数据的后续处理。常规基于监督学习的深度学习噪声衰减方法需要大量的标签来训练网络,但是,在真实地震数据中制作无噪声的标签用于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此,提出端到端的无监督学习框架来衰减随机噪声,并提取多维地震资料中的有效信号信息。首先,建立由全连接模块、编码器模块和解码器模块组成的深度神经网络框架,并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添加类似残差结构的跳跃链接以提高去噪表现。为了提高网络的去噪表现,使用适用于地震资料的数据增强方法,将输入的多维大尺度含噪地震数据分割为大量的小尺度一维数据进行迭代。对地震数据进行数据增强时,选择合适的切分和滑动尺寸将提高网络的计算效率和去噪效果。合成数据和渤海油田实际数据的应用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地震噪声衰减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更好的随机噪声衰减能力和有效信号提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噪声 深度神经网络 无监督学习 有效信号提取 噪声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EEMDAN和分布熵的SS-Y伸缩仪信号随机噪声压制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林斌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9-435,共7页
结合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与分布熵(DistEn),提出一种无需自定义算法参数、去噪效果较好的伸缩仪信号随机噪声压制方法。首先将伸缩仪信号进行ICEEMDAN处理,得到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IMF);然后计算各IMF分量... 结合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与分布熵(DistEn),提出一种无需自定义算法参数、去噪效果较好的伸缩仪信号随机噪声压制方法。首先将伸缩仪信号进行ICEEMDAN处理,得到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IMF);然后计算各IMF分量的分布熵值,根据不同分布熵值的大小和表征的分量信号混乱程度,有针对性地对各IMF进行取舍;最后进行线性重构。设计仿真信号去噪实验和SS-Y伸缩仪信号去噪实验,结果表明,基于ICEEMDAN-DistEn去噪模型的伸缩仪信号重构还原度较好,去噪效果显著,明显优于CEEMDAN-DistEn、小波去噪和卡尔曼滤波等去噪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Y伸缩仪 随机噪声压制 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分布熵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噪声平板下光学复眼内外参联合标定
7
作者 李东升 王国嫣 +2 位作者 刘锦新 范红旗 李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98-2907,共10页
光学复眼在无人系统的精确定位制导、避障导航等任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光学复眼的高精度标定是保障上述任务质量的前提。通常经典的张氏棋盘格标定法要求光学复眼的每个子眼都必须观测到完整的棋盘格,然而,由于光学复眼结... 光学复眼在无人系统的精确定位制导、避障导航等任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光学复眼的高精度标定是保障上述任务质量的前提。通常经典的张氏棋盘格标定法要求光学复眼的每个子眼都必须观测到完整的棋盘格,然而,由于光学复眼结构的复杂性,在实际标定过程中难以满足这一要求。为解决张氏标定法的局限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随机噪声平板的光学复眼内外参联合标定算法,该算法通过子眼拍摄随机噪声平板的局部信息,可简单快速地实现任意构型和子眼数量的光学复眼内外参联合标定。为了提高光学复眼标定的稳定性,设置多阈值匹配机制解决子眼视场特征点数量稀疏导致图像匹配失效的问题。同时,给出了光学复眼内外参联合标定的误差模型,用来衡量所提出算法的精确度。在与张氏棋盘格标定法进行实验对比中,验证所提算法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并在光学复眼实物系统中,验证了所提联合标定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复眼 随机噪声平板 内外参联合标定 平均重投影误差 广义相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数据处理中的信号建模与噪声压制方法理论探讨
8
作者 葛大明 项健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92,共13页
陆上地震数据的噪声主要包括来自复杂近地表的噪声、外源激发的波场、不能用于地震波成像的其它噪声,通常包括线性与非线性相干噪声、非相干噪声及随机噪声。噪声压制的基本思想是对实测数据中包含的信号或相干噪声建立预测模型,然后对... 陆上地震数据的噪声主要包括来自复杂近地表的噪声、外源激发的波场、不能用于地震波成像的其它噪声,通常包括线性与非线性相干噪声、非相干噪声及随机噪声。噪声压制的基本思想是对实测数据中包含的信号或相干噪声建立预测模型,然后对信号或相干噪声进行预测,最后压制数据中相干噪声和随机的非相干噪声。全波形反演和最小二乘逆时偏移逐渐成为高精度地震波成像的代表性方法技术,它们对噪声压制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当前地震数据去噪理论、方法与技术进行了分析对比,首先,提出了勘探地震数据的概念模型,即具有线性或非线性结构的信号或相干噪声叠加上满足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噪声;然后,分析针对该概念模型的各种方法技术,对于线性信号或相干噪声,采用的预测方法包括自回归模型预测器、线性Radon变换方法、K-L变换方法、Hankel矩阵方法,对于非线性(双曲)信号或相干噪声,采用的预测方法包括Radon变换方法和多项式拟合方法;最后,指出对数据中的非线性信号进行最佳建模是地震数据去噪的基础。上述方法的对比分析结果加深了数据处理人员对目前主流去噪软件模块理论基础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实际地震数据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线性及非线性地震信号及相干噪声 不相干噪声及随机噪声 信号建模 噪声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噪声和自适应步长的快速对抗训练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吴锦富 柳毅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07-1815,共9页
当前对抗训练(AT)及其变体被证明是防御对抗攻击的最有效方法,但生成对抗样本的过程需要庞大的计算资源,导致模型训练效率低、可行性不强;快速AT(Fast-AT)使用单步对抗攻击代替多步对抗攻击加速训练过程,但模型鲁棒性远低于多步AT方法... 当前对抗训练(AT)及其变体被证明是防御对抗攻击的最有效方法,但生成对抗样本的过程需要庞大的计算资源,导致模型训练效率低、可行性不强;快速AT(Fast-AT)使用单步对抗攻击代替多步对抗攻击加速训练过程,但模型鲁棒性远低于多步AT方法且容易发生灾难性过拟合(CO)。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噪声和自适应步长的Fast-AT方法。首先,在生成对抗样本的每次迭代中,通过对原始输入图像添加随机噪声增强数据;其次,累积训练过程中每个对抗样本的梯度,并根据梯度信息自适应地调整对抗样本的扰动步长;最后,根据步长和梯度进行对抗攻击,生成对抗样本用于模型训练。在CIFAR-10、CIFAR-100数据集上进行多种对抗攻击,相较于N-FGSM(Noise Fast Gradient Sign Method),所提方法在鲁棒准确率上取得了至少0.35个百分点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避免Fast-AT中的CO问题,提高深度学习模型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对抗样本 对抗训练 随机噪声 自适应攻击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比学习CUTmodel网络的地震随机噪声压制
10
作者 张姗 张会星 吴学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122,共12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对比学习CUTmodel网络的地震随机噪声压制方法,CUTmodel网络架构基于最大化输入输出之间的相似信息进行对比学习,大大缩短了网络训练时间。网络损失函数由生成对抗损失和对比学习损失两部分组成,生成对抗损失保证生成...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对比学习CUTmodel网络的地震随机噪声压制方法,CUTmodel网络架构基于最大化输入输出之间的相似信息进行对比学习,大大缩短了网络训练时间。网络损失函数由生成对抗损失和对比学习损失两部分组成,生成对抗损失保证生成数据与无噪数据更相似,对比学习损失保证生成数据尽可能保留有效信号,同时也防止生成器进行不必要的更改,提高了网络训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通过简单模型和Marmousi模型的CUTmodel去噪试验及其与CycleGAN和常规去噪方法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本文对实际数据进行去噪,同样获得较高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学习 CUTmodel网络 随机噪声 噪声压制 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散模型的地震数据随机噪声压制方法
11
作者 吴迪 文武 +1 位作者 门哲 马一凡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2-1259,共8页
地震数据中的随机噪声毫无规律,常规去噪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影响后续的地震数据解释和分析。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扩散模型的地震信号去噪方法。该方法的前向扩散过程是通过对地震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噪,将地震数据变成存在大量各向... 地震数据中的随机噪声毫无规律,常规去噪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影响后续的地震数据解释和分析。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扩散模型的地震信号去噪方法。该方法的前向扩散过程是通过对地震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噪,将地震数据变成存在大量各向同性的高斯噪声的含噪地震数据,再利用训练后的扩散模型对含噪数据进行重建,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预测网络部分是基于改进的U-Net网络,该网络中引入了注意力模块和ResNet模块,以提高网络对重要区域的关注度,避免深度网络中的梯度消失问题。理论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应用结果均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去噪效果远超FX滤波、SVD等传统去噪方法,同时也比经典的深度学习网络CNN、GAN更加优秀,能够完整地保留有效信号,极大提升地震数据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噪声压制 扩散模型 残差模块 注意力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随机噪声刺激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邹惠茹 张治国 +4 位作者 黄淦 李琳玲 梁臻 张力 魏晋文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7-239,共13页
经颅随机噪声刺激(tRNS)是一种利用随机噪声电流调控大脑神经元活动的技术,其通过随机共振等机制影响大脑活动和认知行为,在神经科学和神经病理学等领域展示出较为突出的调控效果,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综述经颅随机噪声刺激的生... 经颅随机噪声刺激(tRNS)是一种利用随机噪声电流调控大脑神经元活动的技术,其通过随机共振等机制影响大脑活动和认知行为,在神经科学和神经病理学等领域展示出较为突出的调控效果,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综述经颅随机噪声刺激的生理效应和实施方法,以及在知觉、运动、学习和记忆以及脑疾病康复等方面的应用,总结相关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随机噪声刺激 知觉 运动 学习和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保护去噪神经网络的地震数据随机噪声压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振聪 饶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1-3850,共10页
随机噪声压制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后续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质量.与相干噪声不同,随机噪声具有频谱较宽、规律性差等特点,很难利用常规方法区分随机噪声与地震数据有效信号.相较于传统的基于稀疏域的噪声压制方法,基于... 随机噪声压制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后续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质量.与相干噪声不同,随机噪声具有频谱较宽、规律性差等特点,很难利用常规方法区分随机噪声与地震数据有效信号.相较于传统的基于稀疏域的噪声压制方法,基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随机噪声压制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现有的网络结构在压制地震数据随机噪声时,不可避免地破坏地震数据结构,尤其是对于含有复杂构造的地震数据.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在充分探索地震数据随机噪声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结构保护的深层卷积神经网络对野外采集的含噪地震数据进行随机噪声压制研究.研究中利用模拟数据与真实去噪地震数据作为标签数据对,结构保护的深层卷积神经网络可以学习含噪和去噪地震数据之间的内在特征联系.考虑到常规神经网络在地震数据随机噪声压制过程中不能有效保护地下复杂结构特征,文中采用地震数据局部倾角作为约束,并通过修改目标函数达到保护地震数据结构特征的目的.文中利用模拟数据与野外地震数据,对本文方法的噪声压制能力与常用的包括中值滤波、多道奇异谱分解方法在内的地震数据随机噪声压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数值结果表明,深层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有效压制地震数据中的随机噪声,地震倾角的加入可以有效保护地震数据中的复杂构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后 随机噪声压制 神经网络 局部地震倾角 结构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优化CEEMD的DSQ水管倾斜仪信号随机噪声压制方法
14
作者 郭晓菲 欧同庚 刘天龙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78-984,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优化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的DSQ水管倾斜仪信号随机噪声压制方法CEEMD-PCA。该方法融合了相关系数、分布熵、MSE、R^(2)、SSE、RMSE、MAE、MAPE等8个IMF分量质量评价指标,借助PCA实施指标值矩阵的降... 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优化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的DSQ水管倾斜仪信号随机噪声压制方法CEEMD-PCA。该方法融合了相关系数、分布熵、MSE、R^(2)、SSE、RMSE、MAE、MAPE等8个IMF分量质量评价指标,借助PCA实施指标值矩阵的降维压缩,将其转化为一个能代表全部不同类型指标特点的新参数,并构建IMF分量质量综合评价函数,根据分数排名结果完成原始含噪信号的线性重构。仿真信号和实测信号去噪实验结果皆表明,CEEMD-PCA模型优于卡尔曼滤波、70阶低通FIR滤波等经典模型,能提高原始信号的信噪比,精准完成信号重构,更好地保留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Q水管倾斜仪 随机噪声压制 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主成分分析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态增强机抖激光陀螺随机噪声注入技术
15
作者 吕明森 马家君 +4 位作者 杨辉 孙佑焮 敖晓纯 徐金涛 刘尚波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4-1290,共7页
针对机抖激光陀螺存在的随机噪声注入效率低的问题,深入研究了随机噪声对消除激光陀螺动态锁区的影响,获得了噪声频率分量与动态锁区之间的函数关系。基于伪随机序列并结合对激光陀螺噪声注入传递函数的分析,提出了多态增强随机噪声注... 针对机抖激光陀螺存在的随机噪声注入效率低的问题,深入研究了随机噪声对消除激光陀螺动态锁区的影响,获得了噪声频率分量与动态锁区之间的函数关系。基于伪随机序列并结合对激光陀螺噪声注入传递函数的分析,提出了多态增强随机噪声注入技术,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中设计了多态随机噪声增强注入算法,并对多态随机噪声增强注入技术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随机噪声注入技术,多态增强随机噪声注入明显丰富了随机噪声的频率分量,并在高频段增强了噪声幅度,从而使激光陀螺的噪声注入效率提高了约50.57%,陀螺精度提高了约33.62%,角随机游走系数降低了约17.62%。多态增强随机噪声注入技术为提高机抖激光陀螺的性能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激光陀螺 抖动偏频 随机噪声 锁区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Q水管倾斜仪信号随机噪声压制研究
16
作者 郭晓菲 刘军 +4 位作者 陈志高 吴林斌 赵义飞 彭驰 徐春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小波去噪,提出一种DSQ水管倾斜仪信号随机噪声压制方法。首先将信号进行CEEMDAN分解,得到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分解数量随不同信号噪声动态变化;然后计算每条IMF和原信号的相关性系数,对... 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小波去噪,提出一种DSQ水管倾斜仪信号随机噪声压制方法。首先将信号进行CEEMDAN分解,得到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分解数量随不同信号噪声动态变化;然后计算每条IMF和原信号的相关性系数,对处于系数阈值范围内的IMF作小波变换处理;最后执行线性重构,得到去噪后的信号。仿真和实际去噪实验结果表明,随机噪声压制效果明显,信号有效成分保留比率较高,优于其他同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Q水管倾斜仪 随机噪声压制 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小波变换 皮尔森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TV正则化的叠前动校正域随机噪声压制方法
17
作者 张鹏 郝亚炬 +3 位作者 朱云峰 张红静 殷铎文 田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9,共10页
常规全变分(Total Variation,TV)去噪模型只考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一阶导数信息,处理存在弯曲同相轴的叠前地震资料时会严重破坏振幅信息,而且振幅的横向渐变特征会被压制,从而引起“阶梯效应”。常利用地震数据的局部倾角信息提高T... 常规全变分(Total Variation,TV)去噪模型只考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一阶导数信息,处理存在弯曲同相轴的叠前地震资料时会严重破坏振幅信息,而且振幅的横向渐变特征会被压制,从而引起“阶梯效应”。常利用地震数据的局部倾角信息提高TV模型的保幅能力,但局部倾角信息的计算会受到噪声的严重影响。为此,提出在动校正(NMO)域中利用高阶TV正则化去噪模型对叠前地震资料进行随机噪声压制。该方法首先将叠前地震数据转换到NMO域,NMO对噪声的鲁棒性强,同时避免了局部倾角的计算;在NMO域中弯曲同相轴被拉平,然后对其进行高阶TV去噪;最后通过反NMO还原叠前地震数据。以二阶导数为例构造了高阶TV正则化反演去噪目标函数,并在分裂Bregman优化框架下推导了快速优化求解方法。合成地震数据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压制随机噪声,而且可以消除同相轴弯曲和“阶梯效应”造成的振幅失真,提高了TV去噪方法的保幅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TV 正则化 动校正(NMO)域 随机噪声 保幅去噪 分裂Bregman 优化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相关加权中值滤波技术及其在叠后随机噪声衰减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18
作者 刘洋 王典 +1 位作者 刘财 冯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8-367,共10页
随机噪声的衰减和同相轴连续性的提高可以极大地改善地震资料解释的精度.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滤波技术,既能够有效地衰减随机噪声义可以很好地保护地震资料中的断层等信息不被破坏,增强地震剖面中弯曲、倾斜同相轴的连续性.该方法结合新的... 随机噪声的衰减和同相轴连续性的提高可以极大地改善地震资料解释的精度.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滤波技术,既能够有效地衰减随机噪声义可以很好地保护地震资料中的断层等信息不被破坏,增强地震剖面中弯曲、倾斜同相轴的连续性.该方法结合新的加权中值滤波技术和两种构造信息保护滤波策略,实现基于预测数据体和基于倾角走向的加权中值滤波.通过设计局部相关系数改进加权中值滤波器的特性,达到保护断层信息的效果.使用地震数据的局部倾角属性设计预测构造数据体和构造走向,进而构建两种滤波策略,通过匹配加权中值滤波器和不同的处理策略,达到保护断层信息和噪声衰减的平衡点.通过对比离散小波变换阈值去噪方法,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的处理结果证明了局部相关加权中值滤波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中值滤波 随机噪声 构造信息保护 局部相关 局部地震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seislet变换及其在随机噪声消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19
作者 刘洋 FOMEL Sergey +3 位作者 刘财 王典 刘国昌 冯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142-2151,共10页
Seislet变换是一种小波类数学变换方法,主要根据不同小波级数上地震同相轴的局部倾角的不同来分析数据.一般意义上,测线方向上的离散小波变换(DWT)是一种特殊的零局部地震倾角的seislet变换.早期的工作基于低阶版本的离散小波变换来构建... Seislet变换是一种小波类数学变换方法,主要根据不同小波级数上地震同相轴的局部倾角的不同来分析数据.一般意义上,测线方向上的离散小波变换(DWT)是一种特殊的零局部地震倾角的seislet变换.早期的工作基于低阶版本的离散小波变换来构建seislet变换,在本文中,通过使用Cohen-Daubechies-Feauveau(CDF)9/7双正交小波变换(常用于JPEG2000压缩标准)作为框架,扩展高阶seislet变换方法.通过分析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的处理结果,并对比傅里叶变换、离散小波变换和低阶seislet变换,高阶seislet变换可以为地震数据提供更好的压缩比.因此更加适用于地震数据去噪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seislet变换 随机噪声 局部地震倾角 双正交小波变换 压缩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分数维地震随机噪声衰减方法 被引量:18
20
作者 颜中辉 栾锡武 +3 位作者 王赟 潘军 方刚 施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845-2857,共13页
经验模态分解算法(EMD)是一种基于有效波和噪声尺度差异进行波场分离的随机噪声压制方法,但由于实际地震数据波场复杂,导致模态混叠较严重,仅凭该方法进行去噪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本文基于EMD算法对信号多尺度的分解特性,结合Hausdorff维... 经验模态分解算法(EMD)是一种基于有效波和噪声尺度差异进行波场分离的随机噪声压制方法,但由于实际地震数据波场复杂,导致模态混叠较严重,仅凭该方法进行去噪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本文基于EMD算法对信号多尺度的分解特性,结合Hausdorff维数约束条件,提出一种用于地震随机噪声衰减的新方法.首先对地震数据进行EMD自适应分解,得到一系列具有不同尺度的、分形自相似性的固有模态分量(IMF);在此基础上,基于有效信号和随机噪声的Hausdorff维数差异,识别混有随机噪声的IMF分量,对该分量进行相关的阈值滤波处理,从而实现有效信号和随机噪声的有效分离.文中从仿真信号试验出发,到模型地震数据和实际地震数据的测试处理,同时与传统的EMD处理结果相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地震随机噪声的衰减有更佳的压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D HAUSDORFF维数 随机噪声 自适应分解 IMF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