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烧滑板磨削加工用Fe-Ni-Cu-Sn金属基金刚石工具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呼丹明 段锋 +3 位作者 丁冬海 李杰 尹育航 彭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5-181,共7页
Al_(2)O_(3)-C不烧滑板作为连铸功能耐火材料在炼钢领域中受到广泛应用,而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在滑板磨削加工中起到关键作用。本工作通过热压烧结法制备Fe-Ni-Cu-Sn金属基胎体和Fe-Ni-Cu-Sn金属基金刚石工具,首先研究烧结温度、保温... Al_(2)O_(3)-C不烧滑板作为连铸功能耐火材料在炼钢领域中受到广泛应用,而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在滑板磨削加工中起到关键作用。本工作通过热压烧结法制备Fe-Ni-Cu-Sn金属基胎体和Fe-Ni-Cu-Sn金属基金刚石工具,首先研究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烧结压力对金刚石工具胎体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优化的胎体烧结工艺参数并为后续制备金刚石工具奠定基础;其次研究不同的金刚石磨料对金刚石工具力学性能及磨削不烧滑板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金刚石的浓度、粒度、品级与加工工具磨削效率、寿命及锋利度的关系,从而得到磨削加工不烧滑板的金刚石工具中金刚石磨料的优化参数,通过SEM对金刚石工具表面胎体与金刚石磨料的结合状态、金刚石的磨损情况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金刚石工具胎体的最佳烧结工艺参数是烧结温度、烧结压力和保温时间分别为785℃、170 MPa、240 s;金刚石工具中的金刚石磨料最优选择为金刚石浓度25%、粒度45/50、品级SMD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工艺 金刚石磨料 不烧滑板 磨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聚合物前驱体和Zn粉复合对Al_(2)O_(3)-C不烧滑板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梁保青 张志峰 +4 位作者 王全喜 尚俊利 李宏宇 赵臣瑞 赵悦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2,共6页
为提高Al_(2)O_(3)-C不烧滑板材料的中低温强度,首先将质量比为1∶0.15∶2.7∶0.03的蔗糖、六水合硝酸镍、正硅酸乙酯、草酸水溶液依次添加至乙醇水溶液中,经110℃干燥18 h后得到SiC聚合物前驱体,然后以板状刚玉、α-Al_(2)O_(3)微粉、... 为提高Al_(2)O_(3)-C不烧滑板材料的中低温强度,首先将质量比为1∶0.15∶2.7∶0.03的蔗糖、六水合硝酸镍、正硅酸乙酯、草酸水溶液依次添加至乙醇水溶液中,经110℃干燥18 h后得到SiC聚合物前驱体,然后以板状刚玉、α-Al_(2)O_(3)微粉、鳞片石墨为主要原料,复合添加SiC聚合物前驱体和Zn粉,在150 MPa下压制成150 mm×25 mm×25 mm的坯体试样,经180℃固化24 h后,在埋碳条件下经600、800、1000、1200和1400℃热处理3 h。研究了SiC聚合物前驱体和Zn粉复合添加对Al_(2)O_(3)-C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聚合物前驱体和Zn粉的最佳添加量(w)分别为4.5%和1.5%,此时Al_(2)O_(3)-C材料综合性能最优。低温时Zn粉熔融,在材料体系中形成金属结合相;中温时SiC聚合物前驱体发生热解反应及Zn粉气化的催化作用,使体系形成SiC纤维结合相;二者共同作用,赋予Al_(2)O_(3)-C不烧滑板材料较高的中低温强度,克服了现有材料使用过程中因强度过低导致的失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C不烧滑板材料 SiC聚合物前驱体 Zn粉 强度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Mg合金加入量对低碳Al_2O_3-Al-C不烧滑板材料低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牛智旺 刘新红 +4 位作者 尚俊利 吕培中 韩海燕 李晖 王大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58-1462,共5页
以板状刚玉、α-Al2O3微粉、石墨、Al粉、Al-Mg合金粉为原料,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研究了铝镁合金的加入量对Al2O3-Al-C不烧滑板材料500-700℃埋碳和氧化气氛烧后抗折强度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Mg合金加入量不宜超过6%;引入适... 以板状刚玉、α-Al2O3微粉、石墨、Al粉、Al-Mg合金粉为原料,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研究了铝镁合金的加入量对Al2O3-Al-C不烧滑板材料500-700℃埋碳和氧化气氛烧后抗折强度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Mg合金加入量不宜超过6%;引入适量Al-Mg合金,500℃埋碳条件和氧化气氛烧后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和抗氧化性均未改善,但600℃和700℃埋碳条件和氧化气氛烧后的常温抗折强度均提高;随温度升高,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和抗氧化性均提高;试样常温强度和抗氧化性提高的原因在于:Al-Mg合金活性高,可保护树脂碳不被氧化,且Al-Mg合金有部分与CO反应生成MgO和Al2O3陶瓷相对材料起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镁合金 Al2O3-Al-C不烧滑板 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细粉加入量对Al2O3-Al-C不烧滑板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岳伟保 张骞 +1 位作者 范青山 刘新红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8-272,共5页
以板状刚玉颗粒与细粉、α-Al2O3微粉、金属Al粉、MgO细粉和石墨为原料,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在加入4%( w )Al粉基础上,用< 0.088 mm 的MgO细粉等量替代刚玉粉,研究MgO细粉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1%、3%和5%)对Al复合Al2O3-C不烧滑板... 以板状刚玉颗粒与细粉、α-Al2O3微粉、金属Al粉、MgO细粉和石墨为原料,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在加入4%( w )Al粉基础上,用< 0.088 mm 的MgO细粉等量替代刚玉粉,研究MgO细粉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1%、3%和5%)对Al复合Al2O3-C不烧滑板材料性能、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加MgO细粉时,金属Al与C和N2反应生成纤维状Al4C3和AlN而起增强增韧作用,材料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和优良的抗热震性。MgO细粉加入量为1%( w )时,材料保持较高的高温强度和优良的抗热震性,材料中有较多纤维状Al4C3和AlN生成。MgO细粉加入量≥3%( w )时,材料的高温强度和抗热震性明显下降,这是由于MgO与基体中Al2O3以及Al反应生成的Al2O3发生反应生成MgAl2O4膨胀,进而产生较多裂纹,同时Al4C3和AlN生成量明显降低。但随着MgO细粉加入量的增加,材料的抗氧化性提高,这是由于在试样外层形成MgAl2O4致密层,阻碍氧气向材料内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Al-C不烧滑板 MgO细粉 高温强度 抗热震性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沥青对不烧铝碳质滑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永强 卜景龙 陈嘉庚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5-457,共3页
以板状刚玉(3~1,≤1和≤0.044 mm)、活性α-Al2O3微粉(≤5μm)、鳞片石墨(≤0.154 mm)、铝粉(≤0.074 mm)和硅粉(≤0.044 mm)等为原料制成不烧铝碳滑板,并将部分滑板在温度240℃、真空度40 Pa、压力1.4 MPa条件下分别保压1、1.5、2和2.... 以板状刚玉(3~1,≤1和≤0.044 mm)、活性α-Al2O3微粉(≤5μm)、鳞片石墨(≤0.154 mm)、铝粉(≤0.074 mm)和硅粉(≤0.044 mm)等为原料制成不烧铝碳滑板,并将部分滑板在温度240℃、真空度40 Pa、压力1.4 MPa条件下分别保压1、1.5、2和2.5 h进行浸渍中温沥青的处理,探讨了不烧滑板浸渍前后的性能变化。试验证明,浸渍沥青可以显著改善不烧铝碳质滑板的各种性能。浸渍后,不烧滑板的显气孔率可降至1%以下,体积密度和耐压强度增大;浸渍滑板的抗热震性明显优于未浸渍滑板;浸渍滑板的中低温强度和高温强度均高于未浸渍滑板。实际使用结果也说明浸渍滑板使用性能好于未浸渍滑板。不烧铝碳质滑板浸渍前后的性能改变主要是由于沥青通过浸渍进入滑板,改善了滑板内部结构,增强了碳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碳质 不烧滑板 浸渍 中温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树脂对金属复合不烧Al_2O_3-C滑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牛智旺 李晖 +5 位作者 刘新红 吕培中 尚俊利 王长春 方岩震 王大军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4-206,共3页
以板状刚玉、α-Al2O3微粉、鳞片石墨、金属铝粉和硅粉为主要原料,外加质量分数4%的热固性酚醛树脂和改性树脂为结合剂,制备了金属复合不烧Al2O3-C滑板试样,并研究了改性树脂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1%、2%、3%)对试样于400~1 000℃埋... 以板状刚玉、α-Al2O3微粉、鳞片石墨、金属铝粉和硅粉为主要原料,外加质量分数4%的热固性酚醛树脂和改性树脂为结合剂,制备了金属复合不烧Al2O3-C滑板试样,并研究了改性树脂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1%、2%、3%)对试样于400~1 000℃埋炭(石墨)和空气条件下烧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改性树脂可明显提高两种气氛烧后试样的中低温强度,但改性树脂对试样的抗氧化性略有负面影响。选取改性树脂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配方所制备的不烧滑板在120 t钢包试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与不加改性树脂的普通不烧滑板相比,平均连滑率从1.3次提高至2.2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烧滑板 改性树脂 抗氧化性 低温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Al-Si复合不烧铝碳滑板材料的热机械性能及显微结构 被引量:23
7
作者 岳卫东 聂洪波 +1 位作者 钟香崇 石凯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研究了金属Al-Si复合不烧铝碳滑板材料的热态抗折强度、弯曲应力-应变关系和抗热震性,并利用XRD、SEM和EDAX对其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材料的热态抗折强度很高,在1200~1400℃时达到50MPa以上;(2)材料从400℃开始... 研究了金属Al-Si复合不烧铝碳滑板材料的热态抗折强度、弯曲应力-应变关系和抗热震性,并利用XRD、SEM和EDAX对其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材料的热态抗折强度很高,在1200~1400℃时达到50MPa以上;(2)材料从400℃开始到1400℃一直保持塑性状态,在1400℃仍没有进入粘滞流动阶段,只是在800℃以上变形量有所增加;(3)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在经受ΔT为1000~1200℃的一次热震后,其残余抗折强度均>30MPa,其抗折强度保持率仍为70%左右;(4)材料热机械性能优良的基本原因在于加入的金属Al和Si发生碳化和氮化等反应原位生成了非氧化物增强相,其显微结构特征从以碳结合为主转化为以非氧化物结合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烧铝碳滑板 热态抗折强度 应力-应变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有机硅树脂结合不烧铝碳滑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亚伟 王安杰 +2 位作者 金胜利 方磊 李楠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1-325,共5页
以板状刚玉、石墨、Al粉、Si粉和B4C为主要原料,有机硅树脂作结合剂制备了不烧铝碳滑板试样.研究了在空气中先经240℃24 h预处理,然后分别于400℃、600℃、800℃、1000℃、1350℃和1450℃保温3 h处理后试样的烧结性能、物相组成和显微... 以板状刚玉、石墨、Al粉、Si粉和B4C为主要原料,有机硅树脂作结合剂制备了不烧铝碳滑板试样.研究了在空气中先经240℃24 h预处理,然后分别于400℃、600℃、800℃、1000℃、1350℃和1450℃保温3 h处理后试样的烧结性能、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对有机硅树脂结合不烧铝碳滑板的性能、物相变化和显微结构影响显著.热处理温度为240~600℃时,有机硅树脂裂解产生质量损失,使试样内部结构松散,显气孔率显著增大,常温耐压强度较低;800~1000℃时,试样边缘部分B4C、Al、Si优先氧化,生成须状Al2O3和针状硼酸铝,有利于边缘骨料与基质结构紧密结合,同时,试样内部局部有柱状氮化物生成,相应的体积密度明显增加,显气孔率急剧下降,常温耐压强度达到最高值;温度>1000℃,试样中石墨大量氧化而留下很多气孔,同时Al、Si等氧化反应加剧,试样质量增加和体积膨胀明显,体积密度下降,显气孔率上升,常温耐压强度有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温度 有机硅树脂 不烧铝碳滑板 空气气氛 结性能 树脂结合 滑板 Al2O3 显气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对不烧Al2O3-Al-C质滑板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李亚伟 王廷力 金胜利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61-564,594,共5页
研究土状石墨、鳞片石墨、炭黑和高温沥青4种炭素材料对不烧Al2O3-Al-C质滑板热处理后强度的影响,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分析了试样的物相变化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碳源的引入可以大幅提高不烧Al2O3-Al-C质滑板材料在110... 研究土状石墨、鳞片石墨、炭黑和高温沥青4种炭素材料对不烧Al2O3-Al-C质滑板热处理后强度的影响,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分析了试样的物相变化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碳源的引入可以大幅提高不烧Al2O3-Al-C质滑板材料在1100℃下热处理后的常温抗折强度,但降低了其在1600℃下热处理后的抗折强度;不同种类碳源将对试样的抗折强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主要与试样内部生成的物相种类、含量和形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 不烧Al2O3-Al-C质滑板 强度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