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浸酸铬鞣的鞣液变化与鞣革性能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应红
辜海彬
+1 位作者
陈继平
陈武勇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5年第2期12-15,共4页
研究了在不浸酸鞣制过程中,鞣液的pH值、紫外吸收以及皮内各层的pH值和相变温度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认识不浸酸铬鞣剂的鞣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浸酸鞣制过程中,鞣剂在皮内的渗透与结合过程中,存在一个酸碱中和过程.在鞣制初期,皮内...
研究了在不浸酸鞣制过程中,鞣液的pH值、紫外吸收以及皮内各层的pH值和相变温度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认识不浸酸铬鞣剂的鞣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浸酸鞣制过程中,鞣剂在皮内的渗透与结合过程中,存在一个酸碱中和过程.在鞣制初期,皮内的碱将鞣剂中残存的酸及其水解配聚所产生的H+中和,从而使鞣液的pH值上升.鞣制约1 h后,酸碱中和基本达到平衡,鞣剂分子水解配聚产生的H+又使鞣液的pH值降低.鞣剂分子的渗透主要是在最初的2~3 h内完成的,其水解配聚作用则是随渗透过程逐步完成的,当分子渗透到皮内层时,由于内层pH值较高,鞣剂分子的水解配聚作用可能更强烈,结合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
鞣
剂
不浸酸铬鞣
鞣
制机理
酸
碱中和
水解配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浸酸铬鞣工艺平衡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尹洪雷
陈武勇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3年第6期42-46,共5页
研制了不浸酸铬鞣剂C—2000,皮在软化后直接用其进行鞣制,成革粒面紧实,但柔软度稍差。为使该鞣剂适用于轻革生产中,对不浸酸铬鞣工艺平衡进行了探讨。采用加强复灰的方法,平衡浸酸工序对胶原纤维的作用,并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研制了不浸酸铬鞣剂C—2000,皮在软化后直接用其进行鞣制,成革粒面紧实,但柔软度稍差。为使该鞣剂适用于轻革生产中,对不浸酸铬鞣工艺平衡进行了探讨。采用加强复灰的方法,平衡浸酸工序对胶原纤维的作用,并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加强复灰5~6h后,用C—2000进行鞣制,成革柔软性、面积变化与常规鞣制相当,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比常规鞣制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浸酸铬鞣
工艺平衡
皮革
鞣
制
加强复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氨酯型不浸酸铬鞣助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
被引量:
4
3
作者
强西怀
刘爱珍
+2 位作者
许伟
陈兴幸
李亚敏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6期33-37,共5页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原料合成聚氨酯预聚体,再经脂肪醇聚氧乙烯醚(O-10)封端得到一种醇醚封端型阳离子聚氨酯助鞣剂.FT-IR图谱证明了聚合及封端反应的发生.将其应用于不浸酸铬鞣过程的中后期发现:当助鞣...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原料合成聚氨酯预聚体,再经脂肪醇聚氧乙烯醚(O-10)封端得到一种醇醚封端型阳离子聚氨酯助鞣剂.FT-IR图谱证明了聚合及封端反应的发生.将其应用于不浸酸铬鞣过程的中后期发现:当助鞣剂用量为3%时,蓝湿革Ts达到最大值114.1℃,废液中铬含量低至1.96g/L;经硫酸溶液和NaCI溶液处理过后蓝湿革Ts下降显著,Na_2CO_3处理之后蓝湿革Ts轻微上升;与常规不浸酸铬鞣相比,助鞣之后的蓝湿革内铬含量增加,且分布均匀;扫描电镜观察蓝湿革纤维分散程度与常规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浸酸铬鞣
铬
鞣
助剂
聚氨酯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浸酸铬鞣液C-2000的组分分析
4
作者
王应红
陈武勇
+1 位作者
辜海彬
陈继平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6年第1期13-15,25,共4页
通过离子交换色谱对新配不浸酸铬鞣液和存放6 h不浸酸铬鞣液进行电荷及光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铬鞣液在存放初期主要为中性或阴性配合物,在存放过程中,阳铬配合物增多,但仍只是简单的单点配聚,鞣性较小。不浸酸铬鞣液新配或存放6 h,其R...
通过离子交换色谱对新配不浸酸铬鞣液和存放6 h不浸酸铬鞣液进行电荷及光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铬鞣液在存放初期主要为中性或阴性配合物,在存放过程中,阳铬配合物增多,但仍只是简单的单点配聚,鞣性较小。不浸酸铬鞣液新配或存放6 h,其R值不同,分别为0.862和0.89。根据鞣液的电荷性质及光谱特征,推测了鞣液可能的组份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浸酸铬鞣
液C-2000
离子交换色谱
光谱特征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丙烯酸树脂预处理-不浸酸铬鞣在绵羊鞋面革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张涛
潘科锦
+1 位作者
张长春
陈武勇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7年第5期54-58,共5页
针对绵羊皮用于鞋面革时出现的松面严重及强度差等问题,本试验中设计出了新的绵羊皮鞣制工艺:常规软化皮在鞣前用2%的ART-1丙烯酸树脂进行预处理,再加入7%的不浸酸铬鞣剂C-2000鞣制,并且与传统的浸酸铬鞣法做了对比,应用实验结果表明:...
针对绵羊皮用于鞋面革时出现的松面严重及强度差等问题,本试验中设计出了新的绵羊皮鞣制工艺:常规软化皮在鞣前用2%的ART-1丙烯酸树脂进行预处理,再加入7%的不浸酸铬鞣剂C-2000鞣制,并且与传统的浸酸铬鞣法做了对比,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所鞣革基本不产生松面,强度有所提高,同时成革的柔软性和丰满性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大大提高了成革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浸酸铬鞣
丙烯
酸
树脂
绵羊皮
鞋面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温软化和不浸酸铬鞣在牦牛皮制革上的应用
被引量:
2
6
作者
孙宏斌
张金伟
+2 位作者
田杰
陈武勇
马成义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4期37-40,共4页
为了清洁生产高质量的牦牛皮革产品,采用低温软化和不浸酸铬鞣剂预处理后铬鞣的方法生产牦牛皮革,并对所得蓝湿革的化学性能和感官性能、废液铬含量和铬吸收率以及革坯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新工艺制得的蓝湿革粒面平细、...
为了清洁生产高质量的牦牛皮革产品,采用低温软化和不浸酸铬鞣剂预处理后铬鞣的方法生产牦牛皮革,并对所得蓝湿革的化学性能和感官性能、废液铬含量和铬吸收率以及革坯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新工艺制得的蓝湿革粒面平细、部位差小、丰满性好、生长纹去除明显,革松面情况明显改善。此外,该工艺明显提高了铬的吸收率,降低废液中铬含量。按照常规鞋面革工艺制得的革坯柔软丰满,力学性能满足鞋面革标准。总之,采用本工艺进行牦牛皮加工,不仅可以提高成革质量,还可减少制革过程污染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皮
低温软化
不浸酸铬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浸酸铬鞣法
被引量:
8
7
作者
张洋
宋立江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1999年第1期32-35,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不浸酸铬鞣法的由来、特点和实施方法。
关键词
鞣
制
浸
酸
铬
鞣
法
不浸酸铬鞣
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浸酸铬鞣的鞣液变化与鞣革性能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应红
辜海彬
陈继平
陈武勇
机构
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出处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5年第2期12-1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476064)
文摘
研究了在不浸酸鞣制过程中,鞣液的pH值、紫外吸收以及皮内各层的pH值和相变温度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认识不浸酸铬鞣剂的鞣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浸酸鞣制过程中,鞣剂在皮内的渗透与结合过程中,存在一个酸碱中和过程.在鞣制初期,皮内的碱将鞣剂中残存的酸及其水解配聚所产生的H+中和,从而使鞣液的pH值上升.鞣制约1 h后,酸碱中和基本达到平衡,鞣剂分子水解配聚产生的H+又使鞣液的pH值降低.鞣剂分子的渗透主要是在最初的2~3 h内完成的,其水解配聚作用则是随渗透过程逐步完成的,当分子渗透到皮内层时,由于内层pH值较高,鞣剂分子的水解配聚作用可能更强烈,结合更快.
关键词
铬
鞣
剂
不浸酸铬鞣
鞣
制机理
酸
碱中和
水解配聚
Keywords
tanning agent
chrome tanning without pickling, tanning mechanism
acid-base neutralization
hydrolysis
coordination
分类号
TS541 [轻工技术与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浸酸铬鞣工艺平衡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尹洪雷
陈武勇
机构
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出处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3年第6期42-46,共5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项目编号:2001AA647020
文摘
研制了不浸酸铬鞣剂C—2000,皮在软化后直接用其进行鞣制,成革粒面紧实,但柔软度稍差。为使该鞣剂适用于轻革生产中,对不浸酸铬鞣工艺平衡进行了探讨。采用加强复灰的方法,平衡浸酸工序对胶原纤维的作用,并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加强复灰5~6h后,用C—2000进行鞣制,成革柔软性、面积变化与常规鞣制相当,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比常规鞣制略高。
关键词
不浸酸铬鞣
工艺平衡
皮革
鞣
制
加强复灰法
Keywords
chromitan without pickling
leather
technics balance
分类号
TS543 [轻工技术与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氨酯型不浸酸铬鞣助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
被引量:
4
3
作者
强西怀
刘爱珍
许伟
陈兴幸
李亚敏
机构
陕西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出处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6期33-37,共5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12JM6013)
文摘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原料合成聚氨酯预聚体,再经脂肪醇聚氧乙烯醚(O-10)封端得到一种醇醚封端型阳离子聚氨酯助鞣剂.FT-IR图谱证明了聚合及封端反应的发生.将其应用于不浸酸铬鞣过程的中后期发现:当助鞣剂用量为3%时,蓝湿革Ts达到最大值114.1℃,废液中铬含量低至1.96g/L;经硫酸溶液和NaCI溶液处理过后蓝湿革Ts下降显著,Na_2CO_3处理之后蓝湿革Ts轻微上升;与常规不浸酸铬鞣相比,助鞣之后的蓝湿革内铬含量增加,且分布均匀;扫描电镜观察蓝湿革纤维分散程度与常规差异不大.
关键词
不浸酸铬鞣
铬
鞣
助剂
聚氨酯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Keywords
cutting down pickling chrome tanning
chrome tanning agent
polyurethane
aliphatic alcohol ether
分类号
TQ944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浸酸铬鞣液C-2000的组分分析
4
作者
王应红
陈武勇
辜海彬
陈继平
机构
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出处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6年第1期13-15,2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476064)
文摘
通过离子交换色谱对新配不浸酸铬鞣液和存放6 h不浸酸铬鞣液进行电荷及光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铬鞣液在存放初期主要为中性或阴性配合物,在存放过程中,阳铬配合物增多,但仍只是简单的单点配聚,鞣性较小。不浸酸铬鞣液新配或存放6 h,其R值不同,分别为0.862和0.89。根据鞣液的电荷性质及光谱特征,推测了鞣液可能的组份和结构。
关键词
不浸酸铬鞣
液C-2000
离子交换色谱
光谱特征
结构分析
Keywords
no-pickling chrome tanning solution C-2000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spectrum characteristic
structure analysis
分类号
TS529 [轻工技术与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丙烯酸树脂预处理-不浸酸铬鞣在绵羊鞋面革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张涛
潘科锦
张长春
陈武勇
机构
四川大学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
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出处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7年第5期54-5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76064)
文摘
针对绵羊皮用于鞋面革时出现的松面严重及强度差等问题,本试验中设计出了新的绵羊皮鞣制工艺:常规软化皮在鞣前用2%的ART-1丙烯酸树脂进行预处理,再加入7%的不浸酸铬鞣剂C-2000鞣制,并且与传统的浸酸铬鞣法做了对比,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所鞣革基本不产生松面,强度有所提高,同时成革的柔软性和丰满性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大大提高了成革的品质。
关键词
不浸酸铬鞣
丙烯
酸
树脂
绵羊皮
鞋面革
Keywords
no-pickling tanning
acrylic resin
sheep skin
shoe leather
分类号
TS54 [轻工技术与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温软化和不浸酸铬鞣在牦牛皮制革上的应用
被引量:
2
6
作者
孙宏斌
张金伟
田杰
陈武勇
马成义
机构
广东盛方化工有限公司
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西藏自治区拉萨皮革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4期37-40,共4页
基金
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08C26214401265)
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Z2014D81G3-2)
文摘
为了清洁生产高质量的牦牛皮革产品,采用低温软化和不浸酸铬鞣剂预处理后铬鞣的方法生产牦牛皮革,并对所得蓝湿革的化学性能和感官性能、废液铬含量和铬吸收率以及革坯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新工艺制得的蓝湿革粒面平细、部位差小、丰满性好、生长纹去除明显,革松面情况明显改善。此外,该工艺明显提高了铬的吸收率,降低废液中铬含量。按照常规鞋面革工艺制得的革坯柔软丰满,力学性能满足鞋面革标准。总之,采用本工艺进行牦牛皮加工,不仅可以提高成革质量,还可减少制革过程污染物排放。
关键词
牦牛皮
低温软化
不浸酸铬鞣
Keywords
yak hide
bating at low temperature
pickle-free chrome tanning
分类号
TS54 [轻工技术与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浸酸铬鞣法
被引量:
8
7
作者
张洋
宋立江
出处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1999年第1期32-35,共4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不浸酸铬鞣法的由来、特点和实施方法。
关键词
鞣
制
浸
酸
铬
鞣
法
不浸酸铬鞣
法
分类号
TS543 [轻工技术与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浸酸铬鞣的鞣液变化与鞣革性能的动态研究
王应红
辜海彬
陈继平
陈武勇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浸酸铬鞣工艺平衡研究
尹洪雷
陈武勇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聚氨酯型不浸酸铬鞣助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
强西怀
刘爱珍
许伟
陈兴幸
李亚敏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浸酸铬鞣液C-2000的组分分析
王应红
陈武勇
辜海彬
陈继平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丙烯酸树脂预处理-不浸酸铬鞣在绵羊鞋面革中的应用研究
张涛
潘科锦
张长春
陈武勇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低温软化和不浸酸铬鞣在牦牛皮制革上的应用
孙宏斌
张金伟
田杰
陈武勇
马成义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不浸酸铬鞣法
张洋
宋立江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199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