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浸酸铬鞣的鞣液变化与鞣革性能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应红 辜海彬 +1 位作者 陈继平 陈武勇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5年第2期12-15,共4页
研究了在不浸酸鞣制过程中,鞣液的pH值、紫外吸收以及皮内各层的pH值和相变温度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认识不浸酸铬鞣剂的鞣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浸酸鞣制过程中,鞣剂在皮内的渗透与结合过程中,存在一个酸碱中和过程.在鞣制初期,皮内... 研究了在不浸酸鞣制过程中,鞣液的pH值、紫外吸收以及皮内各层的pH值和相变温度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认识不浸酸铬鞣剂的鞣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浸酸鞣制过程中,鞣剂在皮内的渗透与结合过程中,存在一个酸碱中和过程.在鞣制初期,皮内的碱将鞣剂中残存的酸及其水解配聚所产生的H+中和,从而使鞣液的pH值上升.鞣制约1 h后,酸碱中和基本达到平衡,鞣剂分子水解配聚产生的H+又使鞣液的pH值降低.鞣剂分子的渗透主要是在最初的2~3 h内完成的,其水解配聚作用则是随渗透过程逐步完成的,当分子渗透到皮内层时,由于内层pH值较高,鞣剂分子的水解配聚作用可能更强烈,结合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浸酸铬鞣 制机理 碱中和 水解配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浸酸铬鞣工艺平衡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尹洪雷 陈武勇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3年第6期42-46,共5页
研制了不浸酸铬鞣剂C—2000,皮在软化后直接用其进行鞣制,成革粒面紧实,但柔软度稍差。为使该鞣剂适用于轻革生产中,对不浸酸铬鞣工艺平衡进行了探讨。采用加强复灰的方法,平衡浸酸工序对胶原纤维的作用,并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研制了不浸酸铬鞣剂C—2000,皮在软化后直接用其进行鞣制,成革粒面紧实,但柔软度稍差。为使该鞣剂适用于轻革生产中,对不浸酸铬鞣工艺平衡进行了探讨。采用加强复灰的方法,平衡浸酸工序对胶原纤维的作用,并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加强复灰5~6h后,用C—2000进行鞣制,成革柔软性、面积变化与常规鞣制相当,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比常规鞣制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浸酸铬鞣 工艺平衡 皮革 加强复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型不浸酸铬鞣助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强西怀 刘爱珍 +2 位作者 许伟 陈兴幸 李亚敏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6期33-37,共5页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原料合成聚氨酯预聚体,再经脂肪醇聚氧乙烯醚(O-10)封端得到一种醇醚封端型阳离子聚氨酯助鞣剂.FT-IR图谱证明了聚合及封端反应的发生.将其应用于不浸酸铬鞣过程的中后期发现:当助鞣...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原料合成聚氨酯预聚体,再经脂肪醇聚氧乙烯醚(O-10)封端得到一种醇醚封端型阳离子聚氨酯助鞣剂.FT-IR图谱证明了聚合及封端反应的发生.将其应用于不浸酸铬鞣过程的中后期发现:当助鞣剂用量为3%时,蓝湿革Ts达到最大值114.1℃,废液中铬含量低至1.96g/L;经硫酸溶液和NaCI溶液处理过后蓝湿革Ts下降显著,Na_2CO_3处理之后蓝湿革Ts轻微上升;与常规不浸酸铬鞣相比,助鞣之后的蓝湿革内铬含量增加,且分布均匀;扫描电镜观察蓝湿革纤维分散程度与常规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浸酸铬鞣 助剂 聚氨酯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浸酸铬鞣液C-2000的组分分析
4
作者 王应红 陈武勇 +1 位作者 辜海彬 陈继平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6年第1期13-15,25,共4页
通过离子交换色谱对新配不浸酸铬鞣液和存放6 h不浸酸铬鞣液进行电荷及光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铬鞣液在存放初期主要为中性或阴性配合物,在存放过程中,阳铬配合物增多,但仍只是简单的单点配聚,鞣性较小。不浸酸铬鞣液新配或存放6 h,其R... 通过离子交换色谱对新配不浸酸铬鞣液和存放6 h不浸酸铬鞣液进行电荷及光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铬鞣液在存放初期主要为中性或阴性配合物,在存放过程中,阳铬配合物增多,但仍只是简单的单点配聚,鞣性较小。不浸酸铬鞣液新配或存放6 h,其R值不同,分别为0.862和0.89。根据鞣液的电荷性质及光谱特征,推测了鞣液可能的组份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浸酸铬鞣液C-2000 离子交换色谱 光谱特征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树脂预处理-不浸酸铬鞣在绵羊鞋面革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涛 潘科锦 +1 位作者 张长春 陈武勇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7年第5期54-58,共5页
针对绵羊皮用于鞋面革时出现的松面严重及强度差等问题,本试验中设计出了新的绵羊皮鞣制工艺:常规软化皮在鞣前用2%的ART-1丙烯酸树脂进行预处理,再加入7%的不浸酸铬鞣剂C-2000鞣制,并且与传统的浸酸铬鞣法做了对比,应用实验结果表明:... 针对绵羊皮用于鞋面革时出现的松面严重及强度差等问题,本试验中设计出了新的绵羊皮鞣制工艺:常规软化皮在鞣前用2%的ART-1丙烯酸树脂进行预处理,再加入7%的不浸酸铬鞣剂C-2000鞣制,并且与传统的浸酸铬鞣法做了对比,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所鞣革基本不产生松面,强度有所提高,同时成革的柔软性和丰满性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大大提高了成革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浸酸铬鞣 丙烯树脂 绵羊皮 鞋面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软化和不浸酸铬鞣在牦牛皮制革上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宏斌 张金伟 +2 位作者 田杰 陈武勇 马成义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4期37-40,共4页
为了清洁生产高质量的牦牛皮革产品,采用低温软化和不浸酸铬鞣剂预处理后铬鞣的方法生产牦牛皮革,并对所得蓝湿革的化学性能和感官性能、废液铬含量和铬吸收率以及革坯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新工艺制得的蓝湿革粒面平细、... 为了清洁生产高质量的牦牛皮革产品,采用低温软化和不浸酸铬鞣剂预处理后铬鞣的方法生产牦牛皮革,并对所得蓝湿革的化学性能和感官性能、废液铬含量和铬吸收率以及革坯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新工艺制得的蓝湿革粒面平细、部位差小、丰满性好、生长纹去除明显,革松面情况明显改善。此外,该工艺明显提高了铬的吸收率,降低废液中铬含量。按照常规鞋面革工艺制得的革坯柔软丰满,力学性能满足鞋面革标准。总之,采用本工艺进行牦牛皮加工,不仅可以提高成革质量,还可减少制革过程污染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皮 低温软化 不浸酸铬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浸酸铬鞣法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洋 宋立江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1999年第1期32-35,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不浸酸铬鞣法的由来、特点和实施方法。
关键词 不浸酸铬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