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4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
1
作者 丁师伟 《华东经济管理》 2001年第2期119-121,共3页
本文就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范围阐述了作者的观点,认为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应当满足三个要求:一是只有经营者才能成为这一主体,非经营者(主要是政府机关和经营者的雇员)则不能;二是作为这一主体的经营者只限于同处于相关市... 本文就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范围阐述了作者的观点,认为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应当满足三个要求:一是只有经营者才能成为这一主体,非经营者(主要是政府机关和经营者的雇员)则不能;二是作为这一主体的经营者只限于同处于相关市场的经营者;三是作为这一主体的经营者不限于合法的经营者,非经合法成立的经营者或者虽经合法成立但非法从事经营活动的经营者同样也可以构成这一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正当竞争行为 主体 非经营者 相关市场 非法经营者 中国 不正当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制帮助性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逻辑证成与制度安排
2
作者 毕金平 冯子航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5-157,共13页
反不正当竞争法将帮助性不正当竞争行为纳入规制范围,是在社会分工背景下对新出现的共同不正当竞争行为作出的制度回应。囿于帮助性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协力性本质,我国既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处断规则力有不逮,亟须从行为规制范围、主体认... 反不正当竞争法将帮助性不正当竞争行为纳入规制范围,是在社会分工背景下对新出现的共同不正当竞争行为作出的制度回应。囿于帮助性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协力性本质,我国既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处断规则力有不逮,亟须从行为规制范围、主体认定、罚则设置等维度出发,完善帮助性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框架的制度进路。具言之,首先要充实具体不正当竞争行为条款,明确帮助性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及范围;其次要破解反不正当竞争法既有行为主体范围的制度局限,对帮助性不正当竞争行为主体进行实质认定;最后要明确设定帮助性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罚则,在确定行为人责任时更多考量帮助行为的实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帮助行为 不正当竞争 共同违法行为 认定标准 处断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聂加龙 邹雄智 肖中华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3,共6页
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互联网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大数据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另一方面也催生出“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等市场乱象,这些市场乱象都是大数据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对大... 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互联网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大数据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另一方面也催生出“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等市场乱象,这些市场乱象都是大数据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对大数据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有大数据算法设计规制和消费者个人数据产权规制两种进路。大数据算法设计规制的实现需要建立算法责任制度,成立算法责任审查委员会。消费者个人数据产权规制的实现需要确立经营者等数据使用人的消费者个人信息隐身份义务,保证消费者个人信息被遗忘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不正当竞争行为 消费者 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市场经济中不正当竞争行为几个基本问题浅探
4
作者 冯晓青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5年第4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不正当竞争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 经营者 几个基本问题 民事侵权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 我国市场经济 竞争对手 不正当手段 民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及其法律责任 被引量:3
5
作者 何能高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9-62,共4页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及其法律责任何能高时下,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回扣之风无孔不入,虚假广告大张旗鼓……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和合法经营者的正当合法权益,扰乱了我国市场经济秩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及其法律责任何能高时下,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回扣之风无孔不入,虚假广告大张旗鼓……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和合法经营者的正当合法权益,扰乱了我国市场经济秩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我国过去没有一个系统的反不正当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正当竞争行为 经营者 司法实践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 法律责任 《反不正当竞争法》 知名商品 侵犯商业秘密 民事侵权行为 虚假广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审裁理路实证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陈兵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6-38,共13页
近年来,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案件频发,在司法实践中仍多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般条款",选择"私益优先"和"多益平衡"两种裁判理路予以认定。"私益优先"成为司法裁判的主流,侧重竞争行... 近年来,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案件频发,在司法实践中仍多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般条款",选择"私益优先"和"多益平衡"两种裁判理路予以认定。"私益优先"成为司法裁判的主流,侧重竞争行为对原告(经营者)利益损害的认定,容易忽略对竞争行为正当性的考察。"多益平衡"立足于竞争法多元价值的衡平,但仍带有明显的私权循证印迹,对竞争价值、创新价值等具有社会公共性利益的关注不足,易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属性及其适用逻辑定位为民事特别法和私法逻辑。鉴于此,文章建议当前司法实践应重视竞争法理路的树立与适用,明确竞争案件中以"行为正当性"的考量为裁判的逻辑起点。基于互联网竞争的动态性和跨界性,形塑立足竞争行为正当性的动态多元利益平衡分析框架,确立竞争法语境下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审裁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 私益优先 多益平衡 行为正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兼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完善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美玲 熊彬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0-192,共3页
网络经济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运用法律对该虚拟市场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适用更为复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尚不完善在规范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实务中造成严重阻碍。为了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为维护网络经营者的利益,对《反不正当竞争法... 网络经济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运用法律对该虚拟市场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适用更为复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尚不完善在规范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实务中造成严重阻碍。为了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为维护网络经营者的利益,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修改与完善,加强对网络不正当行为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正当竞争行为 表现形式 法律规制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理念 被引量:28
8
作者 谢兰芳 黄细江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28,共14页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经济活动道德的法律化,体现了经济竞争浓厚的商业伦理。违背正当竞争的原则,具有道德的可责难性,认定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标准与核心是竞争行为的非正当性。该非正当性认定具体以公认的商业道德和诚实信用原则...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经济活动道德的法律化,体现了经济竞争浓厚的商业伦理。违背正当竞争的原则,具有道德的可责难性,认定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标准与核心是竞争行为的非正当性。该非正当性认定具体以公认的商业道德和诚实信用原则为价值判断,以损害为依据,从经营者利益、消费者利益和公众利益三个维度进行利益权衡,同时在具体个案中考虑技术本身、商业模式、竞争秩序、自律规范以及消费者利益等综合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不正当竞争行为 认定理念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适用疑难问题及完善 被引量:27
9
作者 陈兵 《法治研究》 CSSCI 2021年第6期100-114,共15页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断涌现的互联网经济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新技术给市场竞争带来了颠覆性变化。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实施的各类新型竞争行为在给互联网经济带来增长效益与创新动能的同时,也给市场竞争秩序的正常运行、消费...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断涌现的互联网经济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新技术给市场竞争带来了颠覆性变化。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实施的各类新型竞争行为在给互联网经济带来增长效益与创新动能的同时,也给市场竞争秩序的正常运行、消费者与经营者合法权益的实现带来了显性或隐性的危害和风险。通过对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适用情况的整理与分析,结合《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修订,特别是日前发布的《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和《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中有关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适用的建议,认为需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反不正当竞争法上诚信原则、商业道德和主观恶意的认定标准,规范互联网专条兜底条款与一般条款的适用,完善多元利益权衡模式,构建“多法协同+多元共治”的法律适用方法,在充分尊重技术规律、市场规律及法治现实的基础上,对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科学、规范、严谨、系统的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 法律适用 多法协同 多元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商标侵权行为与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交错”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继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68,共5页
商标侵权行为和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是两个不同法域中的概念。商标侵权行为和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之间的区别简单表现为,有些商标侵权行为不构成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有些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构成商标侵权行为。正因为两者不同,商标法与... 商标侵权行为和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是两个不同法域中的概念。商标侵权行为和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之间的区别简单表现为,有些商标侵权行为不构成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有些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构成商标侵权行为。正因为两者不同,商标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才需要各自单独立法。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竞合之处,表现为未经许可在用于销售的产品上使用他人的注册商标,造成混淆的,同时构成商标侵权行为和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比较两者的区别并归纳两者竞合之"交叉点",尤其是总结发生竞合的基本要素有利于清晰地分辨两者的关系,及时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进行准确的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侵权行为 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 集合 交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抓取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27
11
作者 沈贵明 刘源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9-96,共8页
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间因实施数据抓取行为而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在网络用户数据权利属性不明确的情况下,实践中多采用对私法规范进行扩张解释的规制路径。随着对数据抓取行为违法性认识的日益深入,司法机关逐渐转向适用反不正当竞争... 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间因实施数据抓取行为而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在网络用户数据权利属性不明确的情况下,实践中多采用对私法规范进行扩张解释的规制路径。随着对数据抓取行为违法性认识的日益深入,司法机关逐渐转向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对数据抓取纠纷进行裁决。分析当前比较典型的数据抓取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判决可以发现,现有数据抓取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裁判中存在过度依赖一般条款、诚实信用与商业道德原则判断标准模糊、互联网条款适用空间受限等问题。因此,为更好地实现对数据抓取行为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一要确立一般条款的谦抑原则,遵循市场优先理念,以防止司法阻碍市场创新;二要改变司法机关以三重授权为标准判断数据抓取行为是否违反商业道德的裁判思路,尊重企业对获得用户基本授权的数据进行加工所享有的正当权益;三要细化一般条款的判断标准,按照比例原则构建网络用户授权、成本投入、社会公益等多层次商业道德判断标准;四要协调一般条款与互联网条款的适用关系,通过个案平衡或构建新型互联网专项条款规制数据抓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抓取行为 竞争秩序 不正当竞争 一般条款 互联网条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告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双阁 艾岚 《经济与管理》 2007年第11期92-95,共4页
当前中国广告界存在种种不正当竞争现象,严重干扰了广告市场的竞争秩序,成为中国广告业国际化正常进程的一大障碍。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源具有多元性的特点,而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因为相关的竞争制度不健全。因此,当前亟需加强对中国广告活动... 当前中国广告界存在种种不正当竞争现象,严重干扰了广告市场的竞争秩序,成为中国广告业国际化正常进程的一大障碍。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源具有多元性的特点,而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因为相关的竞争制度不健全。因此,当前亟需加强对中国广告活动主体之间竞争制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 不正当竞争行为 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违法行为与不正当竞争 被引量:4
13
作者 范长军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22,共8页
"违法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是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特有制度。对于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外的法律在什么条件下构成不正当竞争,德国法院的立场经历了从宽松到严格的发展变化。但近年来的判例表明,法院又重新走向宽松立场,有意... "违法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是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特有制度。对于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外的法律在什么条件下构成不正当竞争,德国法院的立场经历了从宽松到严格的发展变化。但近年来的判例表明,法院又重新走向宽松立场,有意识地利用该制度保护经营者、消费者利益。该制度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改,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正当竞争 违法行为 不正当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高等教育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明欣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91,共4页
高等教育具有较强的外部性、排他性和竞争性,这种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使得高等教育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方式提供服务。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已经出现名称混同、虚假招生宣传、贿赂、诋毁竞争对手办学声誉及不正当的人才引进等... 高等教育具有较强的外部性、排他性和竞争性,这种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使得高等教育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方式提供服务。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已经出现名称混同、虚假招生宣传、贿赂、诋毁竞争对手办学声誉及不正当的人才引进等种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目前规制这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制度严重缺失,而且现有的规制立法层次较低。鉴于我国立法的现状,可突出《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基本法地位,以行为定主体,将高等教育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纳入该法规制范围,这样既有利于全面涵盖各类高等教育中不正当竞争行为,满足法律规制的普适性要求,又有利于提升调整该类行为的立法层次,满足规制法律的权威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准公共产品 不正当竞争行为 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软件业掠夺性定价与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传辉 赵敏燕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本文结合对微软垄断案的分析 ,分析了掠夺性定价行为及其判定标准 ,以及该行为在软件业的特殊表现 ;提出 ,鉴于软件业的发展态势 ,对于软件业的掠夺性定价 ,应以理性的态度密切关注、认真进行立法研究与学术研究。
关键词 立法研究 不正当竞争行为 微软垄断案 认定 判定标准 理性 美国 学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售行为与不正当竞争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伟 《现代管理科学》 2002年第11期16-17,共2页
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经营者为了加强或巩固其在市场中的地位,经常采用搭售的方法。但是一些经营活动中的搭售行为妨碍了市场的竞争自由,影响了交易相对人自由选购商品的经营活动,导致竞争对手的交易机会相对减少,明显具有了不正当竞争的... 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经营者为了加强或巩固其在市场中的地位,经常采用搭售的方法。但是一些经营活动中的搭售行为妨碍了市场的竞争自由,影响了交易相对人自由选购商品的经营活动,导致竞争对手的交易机会相对减少,明显具有了不正当竞争的性质。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经营者是否有搭售行为、哪些搭售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若已构成不正当竞争,该经营者又该如何对顾客和其他经营者实施法律补偿等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些探讨。 一、搭售行为的判别 所谓搭售,又称捆绑销售,是指经营者利用其经济和技术的优势的地位,违背顾客的意愿,在向顾客供应一种商品或服务(给卖品)的同时,又要求其购买另一种商品或服务(搭卖品)。在营销实践中,作为垂直非价格限制竞争行为的一种方式,即卖主与买主之间的交易行为处于不同的生产销售阶段,搭售是一种较普遍的行为。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搭售行为 不正当竞争 市场营销 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广告环境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光恒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90,共5页
网络广告的出现开辟了广告传播的一个新领域,由于法律管制的权威性、普遍性,因此,用法律来规范网络广告引发的问题,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网络广告具有高技术性、广域性、虚拟性与即时性,网络广告的上述特征也对不正当竞争行为产生了明... 网络广告的出现开辟了广告传播的一个新领域,由于法律管制的权威性、普遍性,因此,用法律来规范网络广告引发的问题,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网络广告具有高技术性、广域性、虚拟性与即时性,网络广告的上述特征也对不正当竞争行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本文对网络广告环境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分析,既包括网络广告环境下的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包括网络技术衍生的新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文章结合这些行为的特点,对它们产生的法律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广告 法律问题 不正当竞争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假冒注册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耕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7-39,共3页
对假冒注册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张耕我国的假冒注册商标法犯罪行为十分猖獗,仅假冒“红塔山”香烟就导致国家一年减少税收57亿多元人民币。为有效扼制这类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我国及时修订了《商标法》,并颁发了《关... 对假冒注册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张耕我国的假冒注册商标法犯罪行为十分猖獗,仅假冒“红塔山”香烟就导致国家一年减少税收57亿多元人民币。为有效扼制这类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我国及时修订了《商标法》,并颁发了《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冒注册商标 不正当竞争行为 《商标法》 商标侵权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 未注册商标 注册商标标识 注册商标专用权 《实施细则》 擅自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否以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为必然要件——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被告河北某农药公司、山东省某农药研究开发中心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军生 《种业导刊》 2009年第6期33-36,共4页
不正当竞争行为多发生在具有直接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并不必然以经营者之间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为必要。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不必刻意界定竞争关系,经营业务虽不相同,只要其行为违背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自... 不正当竞争行为多发生在具有直接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并不必然以经营者之间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为必要。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不必刻意界定竞争关系,经营业务虽不相同,只要其行为违背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的竞争原则,依然可以认定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本案的原告为种子经营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正当竞争行为 竞争关系 研究开发中心 农药公司 山东省 不正当竞争 纠纷案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知识产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模仿行为的规整——兼论“两法”的联系与区别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谊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11-114,共4页
从分析知识产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模仿"的不同规整角度,可以总结出"两法"在对技术创新的保护和激励中,由于各自立法宗旨、保护客体、范围等方面的不同而呈不同的规整范围,则盲从模仿适合由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规制。
关键词 不正当竞争 知识产权法 保护客体 立法宗旨 规制 范围 联系 技术创新 模仿行为 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