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刑法规制
1
作者 田曳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160,共14页
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国际合作的新需求等现实因素,对商业秘密的刑事保护提出新要求。实践中通过不同解释路径适度扩张了刑事保护的半径,以回应尚未造成实际损失时的入罪困境。作为刑事保护的前提,刑法应与前置法在“商业秘密”的判断上... 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国际合作的新需求等现实因素,对商业秘密的刑事保护提出新要求。实践中通过不同解释路径适度扩张了刑事保护的半径,以回应尚未造成实际损失时的入罪困境。作为刑事保护的前提,刑法应与前置法在“商业秘密”的判断上保持统一,对于“非公知性”“价值性”“保密性”要件也应遵循相对统一的标准。就保护法益而言,“复杂客体说”更加符合实践的现实需要,其中市场竞争秩序法益的内容正日益被重视与强调。“不正当手段获取型”与“违约型”的本质区别在于行为人是否基于合法正当的基础获取商业秘密,手段行为的不法性并不会直接影响法益侵害性的高低。除了损失数额与违法所得数额外,“情节严重”也应以保护法益为中心,结合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性质、对企业生产经营及市场竞争秩序造成的现实与潜在影响、行为人的目的与动机等主客观要素,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多元化认定体系。在把握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刑民边界时,既应关注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刑民构成要件本身的区别,也应关注刑民诉讼程序在证据规则和证明标准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犯商业秘密罪 商业秘密 不正当手段获取型 违约型 情节严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不正当竞争中的侵犯工业技术秘密行为
2
作者 邓启惠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22-26,共5页
关键词 技术秘密 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法 保密义务 保护工业 不正当手段 法律保护 工业技术 合同法 主观罪过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市场经济中不正当竞争行为几个基本问题浅探
3
作者 冯晓青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5年第4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不正当竞争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 经营者 几个基本问题 民事侵权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 我国市场经济 竞争对手 不正当手段 民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议制定关于惩治不正当竞争犯罪的决定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泽宏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2-63,共2页
建议制定关于惩治不正当竞争犯罪的决定何泽宏党的十四大已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竞争。实践证明,公平条件下的正当竞争,的确可以大大激励社会成员的劳动热情,促进生产... 建议制定关于惩治不正当竞争犯罪的决定何泽宏党的十四大已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竞争。实践证明,公平条件下的正当竞争,的确可以大大激励社会成员的劳动热情,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但是,竞争一旦失去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正当竞争犯罪 经营者 情节严重 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法 侵犯商业秘密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公平竞争 消费者 不正当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正当竞争法律责任初探
5
作者 罗建林 《企业经济》 1986年第2期52-53,共2页
不正当竞争是社会主义竞争中的一种违法行为,它严重扰乱了我国社会主义竞争的正常秩序。对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过去,从道义上进行揭露、谴责的居多,但从法律上追究其责任的甚少,这就在客观上放纵了那些对道义谴责抱无所谓态度的有关企... 不正当竞争是社会主义竞争中的一种违法行为,它严重扰乱了我国社会主义竞争的正常秩序。对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过去,从道义上进行揭露、谴责的居多,但从法律上追究其责任的甚少,这就在客观上放纵了那些对道义谴责抱无所谓态度的有关企业及责任人员。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正当竞争行为 社会主义竞争 法律责任 正常秩序 责任人员 违法行为 法律规定 企业 法律制度 不正当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册商标无效宣告绝对事由的正解与修订 被引量:2
6
作者 孔祥俊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0,共28页
注册商标无效宣告的绝对事由需要在立法上进行必要的完善,回归宣告无效针对不正当注册的原意,确保商标核准注册与无效宣告程序中绝对事由的对应性和同一性,重点是尽快去除“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的独立无效事由。在既有法律规定... 注册商标无效宣告的绝对事由需要在立法上进行必要的完善,回归宣告无效针对不正当注册的原意,确保商标核准注册与无效宣告程序中绝对事由的对应性和同一性,重点是尽快去除“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的独立无效事由。在既有法律规定下,绝对无效事由的适用应当保持必要的谦抑,避免适用上的扩大化或者扭曲化。当前的商标确权实践应当突出强调实际使用的优越地位,避免过于强调商标申请注册时的“原罪”而无视实际使用的现实,导致无效宣告“舍本逐末”“缘木求鱼”;要真正认真对待两种事由的法律界限,尊重其区分价值,避免动辄以绝对事由变相发挥保护在先权利的相对事由功能,防止以绝对事由为名变相扩展在先权利,维护权利保护与商标秩序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商标无效宣告 绝对事由 相对事由 非使用性批量注册商标 欺骗手段 其他不正当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商标禁止注册事由概括性条款的解释冲突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琛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9,共7页
司法实践中对商标禁止注册事由概括性条款的解释,存在严重的不一致。这种解释冲突现象破坏了法律的可预见性和利益状态的稳定性。解释冲突首先源于立法的逻辑与表述缺陷,仅从文本中难以推导出一种有权威性的解读以统一分歧。在不同的解... 司法实践中对商标禁止注册事由概括性条款的解释,存在严重的不一致。这种解释冲突现象破坏了法律的可预见性和利益状态的稳定性。解释冲突首先源于立法的逻辑与表述缺陷,仅从文本中难以推导出一种有权威性的解读以统一分歧。在不同的解释之间没有根本性高下之分时,司法者应该尽量尊重先前的裁判惯例,促成共识的达成,不宜过分执着于"我见"。在选择统一的解释方案时,应关注各条款之间的关系,不能孤立地解读单一条款。有必要保留权利与法益的区分,不宜用"在先权利"条款保护法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事由 相对事由 不良影响 在先权利其他不正当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加严厉的保护措施——美国对中国企业进行“337调查”的主要特点、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志军 衣燕青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9-52,共4页
"337调查"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关税法>第"337条款"授权,对进口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公平行为"和"不正当手段"进行调查,违反337条款的产品将被禁止进入美国市场.迄今为止,337调查案... "337调查"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关税法>第"337条款"授权,对进口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公平行为"和"不正当手段"进行调查,违反337条款的产品将被禁止进入美国市场.迄今为止,337调查案件大部分涉及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对于美国企业来说,提起337调查的门槛比较低,而对应诉企业来说,应诉难度要大于反倾销.我国企业对337调查知之甚少,近年又频频遭遇337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337调查 影响及对策 中国企业 保护措施 337条款 应诉企业 《关税法》 不正当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关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认定 被引量:5
9
作者 陈爱华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6-100,共5页
日本法律中以非穷尽的方式列举了有关侵犯商业秘密的各种行为,本文将其分为两大类,并结合日本法院在相关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中的判例解析了日本司法实践中对认定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规定及其应用。在认定侵犯商业秘密事实中,日本司法实践... 日本法律中以非穷尽的方式列举了有关侵犯商业秘密的各种行为,本文将其分为两大类,并结合日本法院在相关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中的判例解析了日本司法实践中对认定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规定及其应用。在认定侵犯商业秘密事实中,日本司法实践仍然采取的是接触加相似,并排除合法来源的思路:对于"接触"除了实际的接触事实外,没有实际证据但被判断为显而易见的"接触机会"也在考虑因素之中;对于"相似"更加重视实质内容上的相似;对于"合法来源"的认定中重视获取信息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对于第三方明知或者应当知晓的认定中,重视其主观要件。此外,日本法律还特别对善意第三方转化为恶意第三方的情况进行了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正当手段 获取 披露 使用 接触 相似 合法来源 第三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秘密的产权特性及其刑法保护
10
作者 邓启惠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35-39,共5页
商业秘密的产权特性及其刑法保护邓启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秘密凝结着权利人大量的智力劳动,是有价值的无形财富,是可以合法所有、使用或有偿转让的重要知识产权。近年来,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牟取私利,践踏国家法律,不顾社... 商业秘密的产权特性及其刑法保护邓启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秘密凝结着权利人大量的智力劳动,是有价值的无形财富,是可以合法所有、使用或有偿转让的重要知识产权。近年来,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牟取私利,践踏国家法律,不顾社会公德,肆意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秘密 产权特性 侵犯商业秘密罪 商业秘密权 刑法保护 所有权 不正当手段 知识产 不正当竞争法 权利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法律保护
11
作者 姚顺波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5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注册商标专用权 法律保护 《反不正当竞争法》 商标注册人 《商标法》 不正当手段 侵权行为 商标权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标法》第44条第1款评注 被引量:12
12
作者 钟鸣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38,共13页
经过历次修正,《商标法》第44条第1款从原来的绝对理由和相对理由混合规定转变为现在的单纯绝对理由条款。本文首先分析了该条款的法律适用的各个方面。其次,对其中“不正当手段”规定,结合实践提出,应坚持其绝对理由条款的性质,无需过... 经过历次修正,《商标法》第44条第1款从原来的绝对理由和相对理由混合规定转变为现在的单纯绝对理由条款。本文首先分析了该条款的法律适用的各个方面。其次,对其中“不正当手段”规定,结合实践提出,应坚持其绝对理由条款的性质,无需过多地关注商标是否实际使用,而应注重其不正当的意图和行为,应区分转让人与受让人的不同情况以确定是否适用“不正当手段”规定。最后,对2019年修正《商标法》第4条与“不正当手段”规定在法律适用中的冲突进行了研究,建议将对大量抢注和囤积注册行为适用第4条的规定,将“不正当手段”规定作为绝对理由的兜底条款,将诚实信用原则作为相对理由的兜底条款,使商标授权确权法律规则体系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正当手段 恶意抢注 绝对理由 相对理由 兜底条款 诚实信用原则 公序良俗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宗物资采购审计中应重点审计的几个环节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俊杰 祁晋川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10-110,共1页
由于受利益驱动和腐朽思想的侵蚀,少数经办人员在大宗物资采购过程中不能很好遵守规章制度,甚至有意或无意采取不正当手段以谋取私利,致使大宗物资采购过程中舍贱求贵、以次充好等现象屡禁不止,所有这些严重败坏了部队风气。给部队... 由于受利益驱动和腐朽思想的侵蚀,少数经办人员在大宗物资采购过程中不能很好遵守规章制度,甚至有意或无意采取不正当手段以谋取私利,致使大宗物资采购过程中舍贱求贵、以次充好等现象屡禁不止,所有这些严重败坏了部队风气。给部队建设带来极坏的影响。为提高军事采购效益,纯洁部队风气,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在大宗物资采购审计中应重点审查制度、要素、方式、价格、合同和验收六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资采购审计 重点审计 部队建设 党风廉政建设 采购过程 大宗物资 不正当手段 规章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婚案件中的子女人身执行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兵 雷生云 《政治与法律》 1988年第4期50-52,共3页
人民法院所作的离婚判决,或人民法院主持下达成的离婚调解协议,往往要求实际上已经抚养子女的离婚当事人一方,把子女交给另一方抚养。在审判实践中,许多当事人能够按照法院的要求,把子女交给另一方抚养。但也有一些当事人采取不正当手段... 人民法院所作的离婚判决,或人民法院主持下达成的离婚调解协议,往往要求实际上已经抚养子女的离婚当事人一方,把子女交给另一方抚养。在审判实践中,许多当事人能够按照法院的要求,把子女交给另一方抚养。但也有一些当事人采取不正当手段,无故推拖,甚至转移隐藏子女,拒不履行。当前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对这类案件的执行问题的认识和做法尚有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法院 当事人 调解协议 义务人 合法权益 审判实践 不正当手段 法院判决 确认之诉 强制执行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注册不当商标的评审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华 《知识产权》 CSSCI 1994年第6期27-29,26,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的,或者是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由商标局撤销该注册商标;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中华人民共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的,或者是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由商标局撤销该注册商标;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规定:下列行为属于《商标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所指的以欺骗手段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不当商标 注册商标 商标注册 商标评审委员会 驰名商标 不正当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诚实信用原则 健力宝饮料 中国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商业秘密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胜利 《知识产权》 1988年第1期25-28,38,共5页
我国已实施了商标法、专利法,现在又积极组织起草版权法,这三种法律在保护智力成果权方面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也应该指出,由于上述法律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它们的保护范围无法覆盖全部智力成果权。商业秘密法所特有的保护范围,... 我国已实施了商标法、专利法,现在又积极组织起草版权法,这三种法律在保护智力成果权方面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也应该指出,由于上述法律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它们的保护范围无法覆盖全部智力成果权。商业秘密法所特有的保护范围,也是别的法律所无法替代的。在1987年第11期《民主与法制》杂志上,载有一篇读者来信,信中所述事例就很说明问题。读者李益诚说到:“我厂是专门生产电动剃须刀的工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秘密法 不正当手段 智力成果权 专利法 版权法 侵权行为 保护范围 法律责任 所有人 商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集团性利益差距和城市个人分化
17
《社会》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5-45,共1页
现阶段集团性利益差距主要表现为:①持固定收入者与持非固定收入者之间的差距;非固定收入中用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各种“回扣”、“提成”、“外快”、“好处费”等往往高出一般工资很多而成为社会腐败的突出表现之一。②不同所有制职工之... 现阶段集团性利益差距主要表现为:①持固定收入者与持非固定收入者之间的差距;非固定收入中用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各种“回扣”、“提成”、“外快”、“好处费”等往往高出一般工资很多而成为社会腐败的突出表现之一。②不同所有制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民办公司、私营企业及外资合资企业职工收入往往高出全民或集体职工的一倍以上。③不同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某些“热门”职业如出租汽车司机、导游收入畸高。④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1985年收入最高的建工行业比最低的纺织业高77%,1987年高到90%。⑤脑体倒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营企业 不同所有制 不正当手段 职工收入 脑体倒挂 年收入 收入差距 外资 体制内 固定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金钱交汇何方?
18
作者 郭舒权 车明正 《社会》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4-6,共3页
关键词 经纪人 艺术品市场 不正当手段 拍卖会 艺术商品化 艺术家 吴冠中 文化素质 艺术情思 管理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地反腐败
19
作者 燕秦 《社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34-37,共4页
关键词 反腐败斗争 人文精神 理性 弊绝风清 流域治理 行政当局 生物链 司法腐败 不正当手段 人文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售业竞争的误区及原因
20
作者 陶昀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2期179-185,共7页
关键词 不正当竞争行为 零售业 竞争规则 不正当手段 竞争者 竞争对手 竞争目标 消费者 误区 道德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