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是A,就是B”选择构式义的形成——基于互文的空间认知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甘莅豪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68,共9页
由于词汇兴替,"不是A,就是B"源自"非A则B"。在"非A则B"结构中,"非A""则B"对举,形成对举空间,从而在语言流中营造了一个微环境,在此微环境中,基于互文的认知机制,A、B信息互换,形成格... 由于词汇兴替,"不是A,就是B"源自"非A则B"。在"非A则B"结构中,"非A""则B"对举,形成对举空间,从而在语言流中营造了一个微环境,在此微环境中,基于互文的认知机制,A、B信息互换,形成格式"非B则A",此格式再和"非A则B"结合,形成"非A则B,或者非B则A","非A则B"的选择义也由此产生。"不是A,就是B"的选择义也来源于互文。明末清初,由于"不是A,就是B"出现频率渐高,选择义逐渐固定到"不是A,就是B"结构中,此时即使A、B结构不对称,"不是A,就是B"也可以表达选择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是A 就是B” 构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