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应激在早期不明原因自然流产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又先 陈广莉 +3 位作者 明芳 李立 杨岚 彭月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619-4620,共2页
氧化应激是指活性氧生成和抗氧化防御系统之间的不平衡状态[1]。这种不平衡状态可在活性氧的生成超过抗氧化防御系统时或者在抗氧化剂活性降低或减少时发生。目前有研究表明妊娠是胎盘线粒体活性增强及活性氧增多所产生的氧化应激状态[2... 氧化应激是指活性氧生成和抗氧化防御系统之间的不平衡状态[1]。这种不平衡状态可在活性氧的生成超过抗氧化防御系统时或者在抗氧化剂活性降低或减少时发生。目前有研究表明妊娠是胎盘线粒体活性增强及活性氧增多所产生的氧化应激状态[2]。正常情况下,胚胎自身可以应付氧化应激[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不明原因自然流产 抗氧化防御系统 活性氧生成 早期 平衡状态 线粒体活性 活性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蜕膜巨噬细胞抗原递呈功能的改变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谭宗建 李尚为 +3 位作者 曹泽毅 李蕾 马黔红 黄仲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USA)蜕膜巨噬细胞抗原递呈功能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取有卡介苗接种史的30例U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孕龄相当的正常妊娠人工流产妇女作为对照。通过淋巴细胞体外抗原特异性转化实验,分别以不同浓度的实...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USA)蜕膜巨噬细胞抗原递呈功能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取有卡介苗接种史的30例U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孕龄相当的正常妊娠人工流产妇女作为对照。通过淋巴细胞体外抗原特异性转化实验,分别以不同浓度的实验组及对照组蜕膜巨噬细胞作为抗原递呈细胞,相应的外周血T细胞作为反应细胞,以PPD、USA组(U-Ag)及对照组滋养细胞抗原(N-Ag)作为抗原,MTT法检测T细胞增殖的情况,以刺激指数(SI)反应T细胞增殖强度。流式细胞仪检测HLA-DR在巨噬细胞上的表达。结果:USA组在PPD、U-Ag和N-Ag这3种抗原分别诱导下,T细胞的刺激指数(SI)在巨噬细胞8×105/ml和16×105/ml浓度时均明显高于2×105/ml和4×105/ml,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在这3种抗原诱导下,T细胞的SI在各浓度巨噬细胞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在相同抗原和相同细胞浓度下,当巨噬细胞浓度为2×105/ml时,T细胞的S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各浓度USA组的T细胞S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HLA-DR在USA组蜕膜巨噬细胞上的表达为87.5±25.6%,而对照组为84.2±30.3%,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USA组的蜕膜巨噬细胞具有抗原递呈功能,滋养细胞抗原通过蜕膜局部的巨噬细胞递呈给母体免疫系统使T细胞激活,这很有可能是导致USA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自然流产 巨噬细胞 抗原递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47在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唐传玲 滕晓明 +1 位作者 车映 李大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67-2072,共6页
目的:分析CD147在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生物学功能。方法:收集人早孕期正常和不明原因自然流产妇女的绒毛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D147的表达,比较CD147在正常早孕与不明... 目的:分析CD147在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生物学功能。方法:收集人早孕期正常和不明原因自然流产妇女的绒毛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D147的表达,比较CD147在正常早孕与不明原因自然流产妇女绒毛组织的表达差异。体外分离纯化获得正常人早孕期滋养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验证CD147在滋养细胞的表达,引入抗CD147中和性抗体处理人滋养细胞,采用Brd U增殖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析滋养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正常早孕期绒毛组织和滋养细胞高表达CD147,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绒毛组织CD14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早孕期绒毛组织。抗CD147中和性抗体处理原代人滋养细胞后,滋养细胞的增殖能力未发生明显变化,侵袭能力下降。结论:人绒毛组织CD147的异常低表达可能与不明原因早期妊娠失败相关,CD147通过调控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参与正常妊娠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自然流产 CD147 滋养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烃受体与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范鸿杰 陆继红 +1 位作者 杨宾烈 赵爱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早孕蜕膜和绒毛组织中芳香烃受体(AhR)的表达及其与原因不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34例原因不明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蜕膜和绒毛组织中Ah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38例正常孕早... 目的初步探讨早孕蜕膜和绒毛组织中芳香烃受体(AhR)的表达及其与原因不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34例原因不明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蜕膜和绒毛组织中Ah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38例正常孕早期妇女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对照组和流产组绒毛组织Ah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蜕膜组织(P<0.01,P<0.05);流产组蜕膜组织中AhR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流产组绒毛组织中AhR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早孕绒毛组织中Ah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蜕膜组织,其表达上调可能与原因不明自然流产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烃受体 原因不明自然流产 蜕膜 绒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群体反应抗体、TGF-β和nTreg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任兴斌 张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1-834,共4页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URSA)患者经免疫治疗后其血清群体反应抗体(PR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转录调节因子3(FOXP3)阳性的天然调节性T细胞(n Treg,CD4+CD25+FOXP3+)表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URSA)患者经免疫治疗后其血清群体反应抗体(PR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转录调节因子3(FOXP3)阳性的天然调节性T细胞(n Treg,CD4+CD25+FOXP3+)表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及流式分析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妊娠组及URSA患者免疫治疗后未孕组和妊娠组血清PRA、TGF-β含量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 Treg表达率。结果:RSA患者经免疫治疗后未孕组血清PRA、TGF-β中位数较免疫治疗后妊娠组中位数降低(27.5%、107.7 pg/L vs 68.75%、189.9 pg/L,P<0.01);未孕组n Treg表达率中位数也较妊娠组低(5.05%vs 8.05%,P<0.01)。结论:URSA患者经免疫治疗后其血清PRA的产生及TGF-β含量增加和n Treg的诱导性升高是RSA患者经免疫治疗后成功妊娠的重要因素,PRA、TGF-β及n Treg的检测对RSA患者的免疫治疗方案的确定和疗效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 转化生长因子-Β 群体反应抗体 天然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FOXP3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吴再归 游泽山 +4 位作者 张彩 李珠玉 苏秀梅 张秀明 李银广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87-591,共5页
目的:基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的免疫耐受学说,探讨转录因子FOXP3基因多态性与URSA的易感性。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检测FOXP3基因rs2232365A/G和rs5902434del/ATT多态性在146例URSA患者(URSA组... 目的:基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的免疫耐受学说,探讨转录因子FOXP3基因多态性与URSA的易感性。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检测FOXP3基因rs2232365A/G和rs5902434del/ATT多态性在146例URSA患者(URSA组)和11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分布。结果:①rs2232365A/G的3种基因型在URSA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携带G等位基因明显增加URSA的风险(P=0.01,OR=1.61)。②rs59024343种基因型在两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2,P=0.10),但等位基因del缺失型频率URSA组较对照组高(χ2=4.40,P=0.036)。③单倍体型分析:G/del单体型明显增加URSA的发病风险(P=0.02,OR=1.53),而A/ATT单体型则对URSA的发病具有保护作用(P=0.02,OR=0.63)。结论:转录因子FOXP3基因启动子区rs2232365和rs5902434多态性与URSA的遗传易感性有关,携带G和del等位基因明显增加URSA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 遗传多态性 转录因子FOX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朝鲜族、汉族女性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春苗 于振宇 +1 位作者 刘阳 丁海燕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6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HLA-DRB1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朝鲜族、汉族女性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s,URS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发生URSA的朝鲜族女性82例及汉族女性78例纳入研究组,同... 目的探讨HLA-DRB1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朝鲜族、汉族女性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s,URS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发生URSA的朝鲜族女性82例及汉族女性78例纳入研究组,同时选取于本院就诊的正常孕早期朝鲜族女性80例及汉族女性88例纳入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扩增技术(PCR-SSP)对研究对象进行HLA-DRB1基因分型,分析HLA-DRB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朝鲜族、汉族女性中的分布差异及其与URSA的相关性。结果 HLA-DRB1位点各等位基因HLA-DRB1*01、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在研究组朝鲜族和汉族女性中的分布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在对照组朝鲜族和汉族女性中分布频率亦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HLA-DRB1*03、04、06、09、11的分布频率分别为8.12%、10.00%、6.88%、11.88%、7.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38%、3.57%、1.19%、3.57%、1.79%)(P<0.05)(OR分别为1.94、2.37、4.94、2.76、3.59);HLA-DRB1*05、12在研究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25%、8.7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4.29%、18.45%)(P<0.05)(OR分别为0.43、0.48)。结论 HLA-DRB1*01、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等位基因在朝鲜族和汉族女性中的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HLA-DRB1*03、04、06、09、11可能是URSA发病的易感基因,HLA-DRB1*05、12可能是URSA发病的保护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B1 基因多态性 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寿胎丸靶向miR-374c-5p/ATG12信号轴减轻滋养细胞自噬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 被引量:11
8
作者 付笑笑 褚楚 +7 位作者 黑国真 魏然 朱肖肖 张振 赵霖 郭强 许珂 李霞(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8-364,共7页
目的:探讨寿胎丸调控miR-374c-5p/ATG12信号轴减轻滋养细胞自噬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的作用与机制。方法:收集正常早孕妇女(NP)和URSA患者绒毛组织各30例,Western blot检测LC3Ⅱ/Ⅰ、P62及ATG12蛋白表达;qRT-PCR检测ATG12 m... 目的:探讨寿胎丸调控miR-374c-5p/ATG12信号轴减轻滋养细胞自噬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的作用与机制。方法:收集正常早孕妇女(NP)和URSA患者绒毛组织各30例,Western blot检测LC3Ⅱ/Ⅰ、P62及ATG12蛋白表达;qRT-PCR检测ATG12 mRNA及miR-374c-5p表达。调控HTR-8/SVneo细胞miR-374c-5p表达,观察其对ATG12表达及细胞自噬的影响。体外观察寿胎丸含药血清对HTR-8/SVneo细胞miR-374c-5p、ATG12表达及自噬的影响;建立URSA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寿胎丸组、寿胎丸+INC组及寿胎丸+miR-374c-5p inhibitor组,观察各组胚胎吸收率,检测胎盘组织miR-374c-5p、ATG12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NP组相比,URSA患者绒毛组织LC3Ⅱ/Ⅰ比值及ATG12表达显著升高,P62表达显著降低,miR-374c-5p表达显著降低且与ATG12呈显著负相关。上调miR-374c-5p表达可显著降低ATG12表达及LC3Ⅱ/Ⅰ比值,提高P62蛋白表达;下调miR-374c-5p表达作用相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miR-374c-5p可与ATG12 mRNA 3'UTR直接结合。寿胎丸含药血清作用后,HTR-8/SVneo细胞miR-374c-5p及P62表达显著升高,ATG12及LC3Ⅱ/Ⅰ比值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寿胎丸组小鼠胚胎吸收率明显降低,胎盘组织miR-374c-5p及P62表达显著升高,ATG12表达及LC3Ⅱ/Ⅰ比值显著下降;miR-374c-5p inhibitor可拮抗寿胎丸的妊娠保护作用。结论:miR-374c-5p表达降低可促进ATG12介导的滋养细胞自噬参与URSA发生过程,寿胎丸可靶向调节miR-374c-5p/ATG12信号轴减轻滋养细胞自噬进而治疗UR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 miR-374c-5p 寿胎丸 滋养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固冲方逆转Th1/Th2亚群失衡治疗URSA作用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彭莉 赖楠楠 +6 位作者 王东梅 郭菲 王丽 郭钰琪 姚成芳 张洪海 李霞(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34-1338,1343,共6页
目的:探讨Th1/Th2亚群失衡在原因不明性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中的作用及补肾固冲方逆转Th1/Th2亚群失衡治疗URSA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URSA患者30例,给予补肾固冲方治疗,正常妊娠妇女30例为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术胞内外双染色法检测U... 目的:探讨Th1/Th2亚群失衡在原因不明性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中的作用及补肾固冲方逆转Th1/Th2亚群失衡治疗URSA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URSA患者30例,给予补肾固冲方治疗,正常妊娠妇女30例为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术胞内外双染色法检测URSA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Th1/Th2亚群分化状态,RT-PCR法检测Th1亚群特异性核转录因子T-bet、Th2亚群特异性核转录因子GATA-3mRNA转录水平。结果:与正常妊娠妇女比较,URSA患者外周血Th1亚群比例显著升高(P<0.05),Th2亚群比例显著降低(P<0.05),Th1/Th2比率显著升高(P<0.05)。补肾固冲方治疗后,URSA患者Th1亚群比例及T-bet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5),Th2亚群比例及GATA-3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Th1/Th2比率明显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URSA患者治疗后子宫出血天数与Th1亚群比例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Th2亚群比例呈负相关,与Th1/Th2亚群呈正相关。结论:URSA患者存在Th1/Th2亚群失衡,补肾固冲方通过上调T-bet转录水平、下调GATA-3转录水平,优势诱导Th2亚群分化,逆转Th1/Th2亚群失衡,进而治疗UR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不明性复发性自然流产 补肾固冲方 TH1 TH2 特异性核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寿胎丸调节树突状细胞功能治疗URSA作用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赖楠楠 李紫薇 +3 位作者 王丽 郭钰琪 姚成芳 李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37-1341,1346,共6页
目的:探讨补肾固冲中药复方寿胎丸(STD)调节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URSA)树突状细胞(DC)功能与机制。方法:正常早孕妇女和URSA患者各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和URSA组,后者给予寿胎丸中药治疗。空腹抽取正常对照组及URSA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分... 目的:探讨补肾固冲中药复方寿胎丸(STD)调节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URSA)树突状细胞(DC)功能与机制。方法:正常早孕妇女和URSA患者各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和URSA组,后者给予寿胎丸中药治疗。空腹抽取正常对照组及URSA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HLA-DR+、CD11c+CD80+、CD11c+CD86+细胞比例,RT-PCR法检测静脉血HLA-DR、CD80、CD86、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m 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IDO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IL-12p70、IL-6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妊娠妇女比较,URSA患者外周血CD11c+HLA-DR+、CD11c+CD80+、CD11c+CD86+细胞比例表达显著升高(P<0.05),HLA-DR、CD80、CD86 m RNA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IDO m 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血清IL-12p70、IL-6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寿胎丸治疗前比较,治疗后URSA患者外周血CD11c+HLA-DR+、CD11c+CD80+、CD11c+CD86+细胞比例及HLA-DR、CD80、CD86 m RNA转录水平表达显著降低(P<0.05),IDO m 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血清IL-12p70、IL-6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URSA患者存在DC数量与功能改变,补肾安胎中药复方寿胎丸能调节DC功能,诱导母胎免疫耐受,治疗UR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不明性复发性自然流产 寿胎丸 树突状细胞 母胎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寿胎丸抑制滋养细胞miR-29c-3p/Caspase-8/GSDME焦亡信号轴治疗URSA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珂 张振 +8 位作者 魏然 褚楚 李莉华 刘泳琳 高淑凤 范楠楠 周苗苗 石飞飞 李霞(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50-758,共9页
目的:探讨寿胎丸通过靶向miR-29c-3p/Caspase-8/GSDME信号通路减轻滋养细胞焦亡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的作用与关键机制。方法: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分析正常早孕妇女(NP组)和URSA患者绒毛组织中的差异mRNAs;Western blot检测C... 目的:探讨寿胎丸通过靶向miR-29c-3p/Caspase-8/GSDME信号通路减轻滋养细胞焦亡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的作用与关键机制。方法: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分析正常早孕妇女(NP组)和URSA患者绒毛组织中的差异mRNAs;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8、Caspase-3和GSDME表达及活化水平;qRT-PCR检测miR-29c-3p和CASP8 mRNA表达。体外调控HTR-8/SVneo细胞miR-29c-3p表达,分析其对Caspase-8和细胞焦亡相关分子表达及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18蛋白水平的影响。补肾固冲经典方剂寿胎丸含药血清作用于HTR-8/SVneo细胞后,观察miR-29c-3p、CASP8 mRNA表达和Caspase-8、Caspase-3及GSDME蛋白表达及活性,并检测培养上清中IL-1β与IL-18蛋白水平。CBA/J雌鼠和DBA/2雄鼠交配构建URSA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寿胎丸组、寿胎丸+INC组及寿胎丸+miR-29c-3p inhibitor组,观察各组胚胎吸收情况;检测各组胎盘组织中miR-29c-3p、Caspase-8、Caspase-3和GSDME表达及血清中IL-1β、IL-18蛋白水平。结果:与NP组比较,URSA患者绒毛组织Caspase-8、Caspase-3及GSDME表达及活化水平显著升高,而miR-29c-3p表达显著降低,且与CASP8 mRNA表达呈显著负相关。上调HTR-8/SVneo细胞miR-29c-3p表达后,CASP8 mRNA表达显著降低,Caspase-8、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3、GSDME-N及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18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而抑制miR-29c-3p表达作用相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显示,miR-29c-3p能够与CASP8 mRNA 3’UTR直接结合。与对照组血清相比,寿胎丸含药血清能够上调HTR-8/SVneo细胞miR-29c-3p表达,而Caspase-8、Caspase-3、GSDME活性及IL-1β、IL-18表达均显著下调。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寿胎丸治疗组小鼠胚胎吸收减少,胚胎吸收率显著降低,小鼠胎盘组织中miR-29c-3p显著升高,Caspase-8、Caspase-3、GSDME活性及血清中IL-1β、IL-18表达显著下降;而miR-29c-3p inhibitor能够抑制寿胎丸的妊娠保护作用。结论:miR-29c-3p低表达促进Caspase-8/GSDME介导的滋养细胞焦亡,参与URSA发生;寿胎丸靶向miR-29c-3p/Caspase-8/GSDME信号通路,减轻滋养细胞焦亡,进而保护妊娠,治疗UR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 miR-29c-3p 寿胎丸 滋养细胞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配体对URSA患者蜕膜调节性T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梅珊珊 屈艳霞 +1 位作者 张广兰 何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888-892,共5页
目的:检测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患者蜕膜CD4^+ CD25^high Treg在TLR4、TLR9配体刺激下功能的变化,探讨Toll样受体(TLRS)参与URSA发生的免疫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就诊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产科的URSA患者... 目的:检测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患者蜕膜CD4^+ CD25^high Treg在TLR4、TLR9配体刺激下功能的变化,探讨Toll样受体(TLRS)参与URSA发生的免疫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就诊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产科的URSA患者,其中B超确认胚胎已停育35例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35例要求人工流产的计划外妊娠的正常早孕妇女为对照组。收集URSA患者、对照组清宫手术后的新鲜蜕膜组织,磁珠分离CD4^+ CD25^high Treg,在脂多糖(LPS)、GpG—ODN2006刺激性下,分析CD4^+CD25^high Treg增殖及对CD4^+CD25^-T细胞增殖抑制的差异。结果:磁珠分选CD4^+CD25^high Treg或CD4^+CD25^-T细胞纯度可达到96%以上。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RSA患者蜕膜CD4^+CD25^high Treg增殖能力相对较弱,在LPS、GpG—ODN2006的刺激性,增殖能力提高有限,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uRsA患者蜕膜CD4^+CD25^highTreg对CD4^+CD25^-T抑制率明显下降,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LPS、GpG—ODN2006刺激下,URSA患者蜕膜CD4^+ CD25^highTreg对CD4^+CD25^-T抑制率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LPS刺激性蜕膜CD4^+CD25^high Treg对CD4^+CD25^-T抑制率增强;在GpG—ODN2006刺激下,正常对照组CD4^+ CD25^high Treg对CD4^+ CD25^- T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RSA患者蜕膜中的CD4^+CD25^high Treg功能受到抑制,TLRs配体刺激反应性下降可能参与URSA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受体(TLRs) 调节性T细胞 蜕膜 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