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neathia sanguinegens在女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不良妊娠结局中的价值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付菊 胡贤洋 +5 位作者 刘璐 黄茜茜 王菲菲 高晶 杜美蓉 应春妹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6,138,共9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Sneathia sanguinegens(S.sanguinegens)在女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不良妊娠结局中的价值。方法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比较65例URSA患者与18例健康对照女性的阴道菌... 目的本研究探讨Sneathia sanguinegens(S.sanguinegens)在女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不良妊娠结局中的价值。方法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比较65例URSA患者与18例健康对照女性的阴道菌群特征;细胞水平分析S.sanguinegens对人子宫颈表皮癌细胞ME-180、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及人胎盘绒毛膜癌细胞JEG-3的毒性特征,以评估其在不良妊娠结局中的作用机制;在动物水平分析S.sanguinegens感染C57BL/6J小鼠后对机体的毒性反应。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URSA患者阴道的Sneathi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与流产次数呈正相关,种水平发现组间差异是由S.sanguinegens引起。在细胞水平发现S.sanguinegens可破坏ME-180、JEG-3和HUVEC细胞,细胞损伤程度与细胞中的菌浓度呈正相关。在动物水平发现,静脉感染S.sanguinegens后可引发小鼠多个脏器炎症性损伤,脾脏出现髓外造血现象。结论S.sanguinegens与URSA密切相关,当患者阴道该菌高载量时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eathia sanguinegens(S.sanguinegens)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 不良妊娠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评估价值
2
作者 邵丹卉 徐杨 +1 位作者 韩秋峪 孙礼强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56-256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URSA患者10...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URSA患者102例作为URSA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产检的健康孕妇8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血清CTLA4、HMGB1水平,检测两组Th17及Treg水平,并计算Th17/Treg,收集记录两组一般资料。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CLTA4、HMGB1水平与Th17、Treg、Th17/Treg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URSA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TLA4、HMGB1水平评估URSA发生的价值。结果URSA组血清CTLA4水平低于健康组,HMGB1水平高于健康组,Th17水平、Th17/Treg高于健康组,Treg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血清CTLA4水平与Th17水平、Th17/Treg呈负相关,与Treg水平呈正相关(P<0.05)。HMGB1水平与Th17水平、Th17/Treg呈正相关,与Treg水平呈负相关(P<0.05)。孕次、血清CTLA4水平、血清HMGB1水平、Th17水平、Treg水平、Th17/Treg是URSA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清CTLA4、HMGB1水平及两种指标联合评估URS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1、0.787、0.908,约登指数分别为0.652、0.491、0.656。结论URSA患者血清CTLA4水平降低、HMGB1水平升高,与Th17/Treg平衡改变相关,血清CTLA4、HMGB1水平对URSA具有辅助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
3
作者 高倩倩 任佳杰 +2 位作者 牛丁忍 郭鲁秦 冯晓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95-1502,共8页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URPL)的病理机制复杂,是困扰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作为表观遗传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能够调节蛋白质表达、增加其...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URPL)的病理机制复杂,是困扰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作为表观遗传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能够调节蛋白质表达、增加其多样性,还能调控蛋白质与其他分子间相互作用。PTMs在URPL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甲基化修饰可阻碍蜕膜化进程,调控滋养细胞迁移和侵袭;磷酸化修饰可调控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s,Treg)/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 cells,Th17)平衡,巨噬细胞极化,改变树突状细胞数量,促进滋养细胞凋亡;乙酰化修饰可诱发滋养细胞自噬,抑制M2型巨噬细胞极化;泛素化修饰可调控滋养细胞迁移和侵袭,干扰免疫微环境;糖基化修饰可抑制滋养层细胞迁移和侵袭;乳酸化修饰可维持子宫内膜容受性。PTMs在URPL中的作用可能使其成为URPL的研究切入点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甲基化 磷酸化 乙酰化 泛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免疫细胞群检测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4
作者 杨扬 茹慧波 +3 位作者 徐坤 吴纯 王树松 杜丽荣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45-750,共6页
目的:检测外周血各类免疫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及临床诊疗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河北省生殖健康医院就诊的351例URSA患者为URSA组,选取同期体检的既往正常分娩1胎且无不良孕产史的30... 目的:检测外周血各类免疫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及临床诊疗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河北省生殖健康医院就诊的351例URSA患者为URSA组,选取同期体检的既往正常分娩1胎且无不良孕产史的30例健康女性样本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黄体中期外周血不同免疫细胞亚群的水平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辅助URSA诊疗的免疫细胞水平最佳截断值,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URSA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URSA组外周血中CD3^(+)CD8^(+)细胞数量和百分比低于对照组,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黄体中期外周血CD3^(+)CD8^(+)细胞的增加是URSA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CD3^(+)CD8^(+)细胞数量702.82个/l,CD3^(+)CD8^(+)细胞百分比28.39%和NK细胞百分比12.33%为辅助URSA诊断的免疫细胞水平最佳截断值。使用最佳截断值将连续变量转换为二分类变量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D3^(+)CD8^(+)细胞数量<702.82个/μl、NK细胞百分比>12.33%是影响URS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黄体中期外周血CD3^(+)CD8^(+)细胞的减少与URSA发生密切相关。CD3^(+)CD8^(+)细胞数量(702.82个/μl)和NK细胞百分比(12.33%)可作为诊断URSA的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外周血免疫细胞 CD3^(+)CD8^(+)细胞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及细胞因子TGF-β、IL-10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0
5
作者 祝丽琼 陈慧 +5 位作者 刘梅兰 陈颖 王瞾华 魏菁 苏芳 张建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99,103,共5页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及细胞因子TGF-β及IL-10的变化。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的有URSA病史的稽留流产患者、有URSA病史未孕患者各50例;以正常早孕者及正常...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及细胞因子TGF-β及IL-10的变化。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的有URSA病史的稽留流产患者、有URSA病史未孕患者各50例;以正常早孕者及正常未孕者各25例作为正常对照。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比;Foxp3 mRNA表达;血清中细胞因子TGF-β及IL-10的表达。结果正常早孕者Treg细胞百分比较正常未孕者增高;URSA稽留流产者Treg细胞百分比较URSA未孕者增高;URSA稽留流产患者Treg细胞百分比较正常早孕者明显下降;正常早孕者Foxp3 mRNA水平较正常未孕者增高;URSA稽留流产者Foxp3 mRNA水平较URSA未孕者增高;URSA稽留流产患者Foxp3 mRNA水平较正常早孕者下降;URSA稽留流产患者TGF-β及IL-10水平均较正常早孕者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及功能下降可能与URSA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调节性T细胞 叉状头转录因子 TGF-Β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体淋巴细胞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陈雷宁 裘毓雯 +2 位作者 欧湘红 陈思梅 全松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异体淋巴细胞免疫治疗(ALIT)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M)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患者单盲、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08年7月至2012年4月符合条件的638例URM患者随机分为ALIT组(314... 目的:探讨异体淋巴细胞免疫治疗(ALIT)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M)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患者单盲、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08年7月至2012年4月符合条件的638例URM患者随机分为ALIT组(314例)和对照组(324例)。ALIT组进行ALIT6~8次复查封闭抗体转阳后积极试孕;对照组仅予0.9%氯化钠液注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结果:①两组既往平均流产次数、既往流产平均孕周、体重指数和再次妊娠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末次治疗后1年内受孕方式比例、异位妊娠率、再次流产率、流产胚胎异常染色体核型比例、严重母胎并发症发生率、粗活产率和校正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IT不能对URM再次妊娠有明显的保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封闭抗体 异体淋巴细胞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imp-1和Bcl-6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表达增强 被引量:10
7
作者 龚巧巧 朱玥洁 +5 位作者 庞盼 黄玉红 赵骏达 赵静 腊晓琳 丁剑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63-967,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和B细胞淋巴瘤分子6(Bcl-6)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两因子与URSA的关系。方法收集URSA患者(URSA组)和正常怀孕者(对照组)的蜕膜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 目的通过检测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和B细胞淋巴瘤分子6(Bcl-6)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两因子与URSA的关系。方法收集URSA患者(URSA组)和正常怀孕者(对照组)的蜕膜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蜕膜组织Blimp-1和Bcl-6的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蜕膜组织Blimp-1和Bcl-6的蛋白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Blimp-1和Bcl-6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RSA组蜕膜组织中Blimp-1和Bcl-6的mRNA均增加,Blimp-1的蛋白水平也显著增加,而Bcl-6蛋白表达水平增加不明显。Blimp-1和Bcl-6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 URSA组患者蜕膜组织中Blimp-1和Bcl-6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 滤泡辅助型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 B细胞淋巴瘤分子6(Bc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安胎饮对肾虚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8
作者 韩春艳 孙自学 宋艳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67-3071,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安胎饮对肾虚型URS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60例肾虚型URSA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86例)、西药组(87例)和中西药组(87例)。中药组给予补肾安胎饮治疗,西药组给予地屈孕酮片治疗,中西药组同时给予补肾安胎饮和地屈孕酮片治疗,治... 目的探讨补肾安胎饮对肾虚型URS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60例肾虚型URSA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86例)、西药组(87例)和中西药组(87例)。中药组给予补肾安胎饮治疗,西药组给予地屈孕酮片治疗,中西药组同时给予补肾安胎饮和地屈孕酮片治疗,治疗至孕12周。检测3组患者综合疗效、肾虚证疗效、肾虚证评分;ELISA法检测内分泌激素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血清TNF⁃α、IL⁃4水平。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组综合疗效,肾虚证疗效,E2、P、β⁃HCG水平,IL⁃4水平,IL⁃4/TNF⁃α比值均高于西药组及中药组(P<0.05);肾虚证评分,TNF⁃α显著低于西药组及中药组(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西药组最高,中西药组次之。结论补肾安胎饮能有效改善肾虚型URSA患者的内分泌激素,促进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向Th2型偏移,对肾虚型URSA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安胎饮 屈孕酮片 肾虚证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内分泌激素 TH1/TH2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分泌晚期血清中IL-11、IL-11R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冯晓玲 李强 +2 位作者 李嘉玮 吴松宇 陈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方对肾虚血瘀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分泌晚期血清中IL-11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实验测定肾虚血瘀型URSA患者15例(6~10周)及无自然流产病史正常早孕的15例(6~10周)流产蜕膜组织中IL-11、IL-11R及蜕膜化...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方对肾虚血瘀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分泌晚期血清中IL-11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实验测定肾虚血瘀型URSA患者15例(6~10周)及无自然流产病史正常早孕的15例(6~10周)流产蜕膜组织中IL-11、IL-11R及蜕膜化标志物PRL、IGFBP-1mRNA的含量。第二部分实验将未孕的肾虚血瘀型URSA患者80例,随机分为服用中药补肾活血方实验组(40例)、服用西药阿司匹林对照组(40例),收集有过至少一次妊娠史的正常妇女40例作为正常组,检测未孕的肾虚血瘀型URSA患者治疗前后与正常妊娠妇女分泌晚期血清中IL-11、IL-11R及蜕膜化标志物PRL、IGFBP-1的表达水平。结果IL-11、IL-11R、PRL及IGFBP-1mRNA表达在URSA组中较正常组中低;IL-11、IL-11R、PRL、IGFBP-1水平在URSA患者血清中较正常妊娠女性血清中表达低;URSA患者口服补肾活血方治疗4周后,血清中IL-11、IL-11R、PRL、IGFBP-1表达升高,结果好于阿司匹林,且与正常人血清无显著差异。结论肾虚血瘀型URSA患者蜕膜组织中IL-11、IL-11R及蜕膜化标志物PRL、IGFBP-1表达减少,与URSA妊娠早期蜕膜化不足流产相关。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适当升高肾虚血瘀型URSA患者分泌晚期血清中IL-11、IL-11R及蜕膜化标志物PRL、IGFBP-1的表达,促进滋养细胞蜕膜化和胚胎发育,并且比西药阿司匹林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 补肾活血方 白介素-11 白介素-11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分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维宏 牟晓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04-1009,共6页
目的探讨脂联素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以URSA患者为研究对象,健康未孕和正常妊娠女性为对照,分离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及Th17/Treg相关细胞... 目的探讨脂联素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以URSA患者为研究对象,健康未孕和正常妊娠女性为对照,分离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及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流式细胞术观察Th17/Treg细胞分群。以不同浓度的脂联素对URSA患者PBMC进行体外干预,ELISA法检测PBMC培养上清液中IL-17和TGF-β水平,流式细胞术观察Th17/Treg分群的变化,real-time PCR检测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URSA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且Th17/Treg失衡。经脂联素体外处理,URSA患者PBMC中Treg细胞比例增加,Th17细胞比例减少;培养上清液中TGF-β水平升高,IL-17水平降低;细胞FOXP3 mRNA表达上调,RORγt mRNA表达下调。上述效应均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URSA患者体内存在脂联素缺乏和Th17/Treg失衡。脂联素体外处理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改善URSA患者PBMC中Th17/Treg失衡,提示脂联素可能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保护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TH17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静 裴建赢 +3 位作者 刘倩 王文第 金玉霞 毛宝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822-2827,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rs1800629、rs361525位点多态性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使用SNaPshot多重SNP分型技术对150例URSA患者和150名健康对照检测TNF基因相关位点多态性,采用关联分...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rs1800629、rs361525位点多态性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使用SNaPshot多重SNP分型技术对150例URSA患者和150名健康对照检测TNF基因相关位点多态性,采用关联分析和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分析其与URSA的关系。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共显性、显性和隐性遗传模式以及等位基因模式下,TNF基因rs1800629、rs361525位点均未发现与URSA发病风险增加有关(P>0.05)。但按流产次数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rs361525位点在显性遗传模式中,A等位基因携带者显著增加发生2次流产的风险(OR=2.402,95%CI:1.041~5.545)。GMDR分析显示,rs1800629、rs361525,工作属性存在交互作用。结论rs361525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为中国兰州地区URSA患者,特别是流产2次患者的易感等位基因。TNF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可能增加URSA发病风险。未发现TNF基因rs1800629多态性与USRA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单核苷酸多态性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 环境因素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外周血中IL-2、IL-6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冯晓玲 贾丹 +1 位作者 张杨 李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99-1802,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外周血中IL-2、IL-6的影响。方法:本实验研究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URSA妊娠失败患者及正常早...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外周血中IL-2、IL-6的影响。方法:本实验研究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URSA妊娠失败患者及正常早孕人工流产者各15例,收集其蜕膜组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RT-PCR)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蜕膜组织中的IL-2Rα、IL-2Rβ、IL-6RαmRNA的表达量。第二部分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URSA患者60例(孕6~8周)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补肾活血方联合地屈孕酮实验组30例和单用地屈孕酮对照组30例治疗4周。于入组及入组4周后收集两组患者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中IL-2、IL-6含量。结果:(1)IL-2Rα、IL-2Rβ在URSA患者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流组(P<0.05),IL-6Rα在URSA患者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人流组(P<0.05)。(2)IL-2在患者外周血中的含量治疗后显著降低,IL-6则升高,且实验组比对照组结果更加明显(P<0.05)。结论:URSA患者蜕膜组织中IL-2Rα、IL-2Rβ高表达,IL-6Rα的低表达,表明IL-2、IL-6细胞因子在URSA患者和正常早孕患者蜕膜组织中表达不同,提示IL-2、 IL-6可能参与了URSA的发病过程。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降低患者外周血中IL-2的表达,升高IL-6的表达来改善URSA患者的妊娠结局。补肾活血方能够明显改善URSA患者外周血中P、E2、HCG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白介素-2 白介素-6 补肾活血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D型人格与中医证候分布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冯晓玲 常卓 +3 位作者 赵小萱 王炜 李雯雯 陈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4期4227-4231,共5页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D型人格及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和病房收治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200例(研究组),选取同期就诊的有≥1次生育史的其他患者200例(对...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D型人格及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和病房收治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200例(研究组),选取同期就诊的有≥1次生育史的其他患者200例(对照组)。采用D型人格量表(DS14)评价两组的D型人格情况;查阅相关文献并咨询专家后,制定"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以判断研究组的中医证候。结果研究组的D型人格阳性率高于对照组[59.0%(118/200)比15.5%(31/200),P<0.05];且研究组DS14中消极情感、社会压抑2个人格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200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中医证候排在前2位的分别为单纯肾虚证101例(50.5%)、肾虚夹肝郁证39例(19.5%);118例D型人格阳性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别为单纯肾虚证85例(72.0%)、肾虚夹肝郁证29例(24.6)、血瘀证4例(3.4%)。结论 D型人格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中的分布具有倾向性,且D型人格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者中医证候以单纯肾虚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D型人格 证候 肾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启动子遗传变异及环境交互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碧云 苗竹林 +3 位作者 王自能 唐运革 韦相才 陈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6-470,共5页
目的:研究TLR4启动子区二个位点rs10983755及ss77136219的A→G多态性变异及环境因素交互与南方女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将240例健康对照组与183例URSA患者外周血DNA进行TLR4-ss77136219及TLR4-rs10983755二个... 目的:研究TLR4启动子区二个位点rs10983755及ss77136219的A→G多态性变异及环境因素交互与南方女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将240例健康对照组与183例URSA患者外周血DNA进行TLR4-ss77136219及TLR4-rs10983755二个位点的基因分型,分成-AA/AG/GG3种,比较不同基因型在URSA组及对照组发病率的差异;同时进行环境致病因素的多中心问卷调查,建立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计算以上基因变异及环境因素交互与URSA发病的易感性关系。结果:TLR4-ss77136219A>G变异与URSA易感性相关,GG及GA基因型为URSA的易感基因型,且该位点变异与年龄≥30岁之间存在着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论:TLR4-ss77136219-GG/GA基因型与URSA发病易感性相关,而TLR4-ss77136219-AA基因型为URSA保护性基因型;且TLR4-ss77136219-GG/GA与年龄≥30岁之间存在协同作用,URSA是一种基因-环境多因素交互的复杂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易感性 基因-环境交互 TLR4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未孕患者血清PP14、IL-17及IL-23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冯晓玲 刘子维 +1 位作者 曹雯雯 陈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共5页
目的 通过临床试验,以人胎白蛋白(PP14)蛋白和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为观察指标,观察补肾活血方在孕前治疗复发性流产(RSA)的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PP14蛋白和IL-17、IL-23用药干预前后的表达情况。结合中医治... 目的 通过临床试验,以人胎白蛋白(PP14)蛋白和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为观察指标,观察补肾活血方在孕前治疗复发性流产(RSA)的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PP14蛋白和IL-17、IL-23用药干预前后的表达情况。结合中医治疗滑胎的理念“未病先防”“预培其损”,探究PP14蛋白和IL-17、IL-23的表达情况与不明原因型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方法 选择30例未孕URSA肾虚血瘀型患者作为试验组,29例正常未孕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月经相分泌晚期采血后入组,3个月后分泌晚期再次采血。此期间观察组口服补肾活血方。在相应时间用ELISA法检测正常未孕女性和补肾活血方干预后的URSA肾虚血瘀型未孕女性外周血中PP14蛋白和IL-17、IL-23水平。结果 补肾活血方可使URSA未孕女性外周血中PP14表达水平升高,IL-17及IL-23水平降低。且三者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未孕状态下,PP14、IL-17及IL-23与URSA相关,可能是由于三者的表达失衡导致了URSA发生。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提高未孕女性血清PP14含量,同时降低IL-17及IL-23的表达,达到改善URSA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PP14 IL-17 IL-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蜕膜与外周血中IL-21、IL-27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冯晓玲 郭鲁秦 +3 位作者 张杨 刘禹熙 吴金玉 郑文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49-654,共6页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方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试验1收集15例正常流产患者蜕膜和15例URSA患者妊娠失败蜕膜,比较两组IL-21R和IL-27R的相对mRNA含量。(2)试验2将6...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方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试验1收集15例正常流产患者蜕膜和15例URSA患者妊娠失败蜕膜,比较两组IL-21R和IL-27R的相对mRNA含量。(2)试验2将61例URSA患者分为实验组(补肾活血方+地屈孕酮)和对照组(地屈孕酮),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外周血中IL-21和IL-27表达水平。结果(1)试验1URSA患者蜕膜中IL-21R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相反IL-27R在URSA患者蜕膜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1)。(2)试验2两组患者外周血中IL-21的表达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IL-27的表达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IL-21和IL-27水平与URSA的发生有关,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使URSA患者外周血中IL-21水平下降、IL-27水平上升,从而令其免疫微环境及蜕膜组织内稳态得到改善,为URSA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白介素-21 白介素-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乳素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和正常妊娠早期中的差异性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超 李聪聪 +2 位作者 郭枫 王巧红 赵爱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9-496,共8页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URPL)和正常妊娠早期,泌乳素(prolactin,PRL在外周血和蜕膜基质细胞(decidual stromal cells,DSCs)中的表达差异。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上海...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URPL)和正常妊娠早期,泌乳素(prolactin,PRL在外周血和蜕膜基质细胞(decidual stromal cells,DSCs)中的表达差异。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就诊的80例URPL患者、70例人工流产妇女以及190例正常妊娠妇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外周血PRL水平。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RT-qPCR)、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及免疫组化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方法检测DSCs中PRL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2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排除21例胚胎染色体异常,UPRL组最终纳入59例。人工流产组纳入70例。190例正常妊娠妇女中177例完成随访,其中157例活产,被归于正常妊娠活产组,其余20例发生胚胎停育或自然流产,其中流产发生于孕10周以前的19例被归入正常妊娠流产组。正常妊娠活产组和人工流产组妇女的外周血PRL水平类似,相同孕周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都随着孕周增长显著升高(正常妊娠活产组:孕5-5^(+6)周vs孕6~7^(+6)周,P=0.002;孕6~7^(+6)周vs孕8~9^(+6)周,P=0.012。人工流产组:孕5-5^(+6)周vs孕6~7^(+6)周,P=0.015,孕6~7^(+6)周vs孕8~9^(+6)周,P=0.023);URPL患者的外周血PRL水平随着孕周增长无显著变化,并且从孕6周起显著低于相同孕周的正常妊娠活产妇女和人工流产妇女(孕6~7^(+6)周:P=0.018,0.024;孕8~9^(+6)周:P=0.015,0.003);正常妊娠流产组的外周血PRL水平也与相同孕周的URPL组患者类似。人工流产组妇女DSCs的PRL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都随着孕周增长显著升高(孕5-5^(+6)周vs孕6~7^(+6)周:RT-qPCR,P=0.020;WB,P=0.010;IHC,P=0.030。孕6~7^(+6)周vs孕8~9^(+6)周:RT-qPCR,P=0.011;WB,P=0.034;IHC,P=0.012);URPL组DSCs的PRL表达水平增长迟滞:孕6~7^(+6)周及孕8~9^(+6)周的URPL妇女DSCs的PRL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相同孕周的人工流产妇女(孕6~7^(+6)周:RT-qPCR,P=0.012;WB,P=0.014;IHC,P=0.028;孕8~9^(+6)周:RT-qPCR,P=0.011;WB,P=0.030;IHC,P=0.026)。结论·UPRL患者DSCs的PRL表达缺陷,DSCs蜕膜化不足可能与URPL的发生有关;孕6周以后外周血PRL低水平可能预示胚胎发育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素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蜕膜基质细胞 蜕膜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t-7f-5p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婕 韩莉 +2 位作者 梁健 凌敏 卞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71-975,共5页
目的 :筛选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相关的微小RNA(miRNA),探讨其在URSA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对URSA绒毛组织进行miRNAs测序,初步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s;利用实时荧光定量... 目的 :筛选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相关的微小RNA(miRNA),探讨其在URSA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对URSA绒毛组织进行miRNAs测序,初步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s;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筛选所得miRNAs表达水平;利用DAVID软件对靶基因进行Pathway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53通路中靶基因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let-7f-5p在URSA绒毛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上升;let-7f-5p的靶基因富集于p53通路,通路中靶基因MDM-X和其下游靶标促生长基因MDM2水平显著下降,促凋亡基因p53表达水平显著上升。结论:let-7f-5p可能调控p53信号通路中MDM-X/MDM2/p53基因,促进细胞凋亡,最终导致URSA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let-7f-5p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53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人滋养层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朱效慧 孟琴 冯世燕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6-800,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蛋白P53(TP53)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人滋养层细胞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初步阐明其机制。方法:选取40例URSA患者(患者组)和30例实施人工流产健康孕妇(对照组)的绒毛组织,采用RT-PCR和Western ... 目的:探讨肿瘤蛋白P53(TP53)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人滋养层细胞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初步阐明其机制。方法:选取40例URSA患者(患者组)和30例实施人工流产健康孕妇(对照组)的绒毛组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绒毛组织中TP53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培养人滋养层HTR-8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和TP53-siRNA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siRNA后3组细胞中TP53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小室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空白对照组和TP53-siRNA组细胞凋亡率、细胞迁移数和细胞中TP53、Cleaved-Caspase3、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患者组绒毛组织中TP5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P53-siRNA组细胞中T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细胞转染48 h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P53-siRNA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迁移数明显升高(P<0.01),Cleaved-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TP53在URSA患者绒毛组织中呈高表达,沉默人滋养层HTR-8细胞TP53表达能明显促进细胞迁移和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蛋白P53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分泌晚期外周血中自噬水平对蜕膜化调控作用及补肾活血方干预机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晓玲 任佳杰 +2 位作者 赵小萱 郗红燕 郭鲁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探索分泌晚期外周血中自噬水平的异常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蜕膜化的影响及补肾活血方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至少有过一次成功妊娠且无自然流产史的女性(对照组)40例和肾虚血瘀... 目的探索分泌晚期外周血中自噬水平的异常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蜕膜化的影响及补肾活血方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至少有过一次成功妊娠且无自然流产史的女性(对照组)40例和肾虚血瘀型URSA患者(观察组)40例。观察组在入组后的3个月内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服用中药汤剂补肾活血方。运用ELISA法检测两组分泌晚期血清中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1,IGFBP-1)和催乳素(prolactin,PRL)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自噬相关基因6(Beclin 1)、泛素样结合蛋白(p62)、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达。结果(1)观察组中自噬水平、蜕膜化水平较对照组女性明显降低。(2)治疗后观察组自噬水平、蜕膜化水平较入组时有明显改善。结论(1)URSA患者分泌晚期外周血中自噬水平降低影响蜕膜化水平,进而增加流产发生的风险。(2)补肾活血方可显著改善肾虚血瘀型URSA患者分泌晚期外周血中自噬水平,进而改善蜕膜化状态,为正常妊娠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自噬 蜕膜化 补肾活血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