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诱导骨髓来源不成熟树突状细胞特异性分泌IL-6
1
作者 唐古生 吴君 +1 位作者 丁庆莉 沈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0-227,共8页
目的:分析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可溶性融合蛋白(ICOSIg)能否向不成熟DCs传递逆向信号及其性质。方法:以流式细胞仪结合特异性抗体检测DCs表型分子改变;以ELISA检测培养上清细胞因子变化;以RT-PCR检测各组DCs细胞内细胞因子及受体、趋... 目的:分析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可溶性融合蛋白(ICOSIg)能否向不成熟DCs传递逆向信号及其性质。方法:以流式细胞仪结合特异性抗体检测DCs表型分子改变;以ELISA检测培养上清细胞因子变化;以RT-PCR检测各组DCs细胞内细胞因子及受体、趋化因子等mRNA表达水平。结果:ICOSIg或膜锚定ICOS作用于不成熟DCs,均可诱导其高表达MHC-Ⅱ、CD80、CD86和CD83等表型分子;促进DCs特异性分泌IL-6。结论:ICOS作用于不成熟DCs表面的ICOSL可以向DCs细胞传递逆向信号,诱导DCs细胞高分泌IL-6,同时其表面重要的表型分子也上调,可能参与了DCs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其信号转导机制可能涉及p38-MAPK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不成熟树突状细胞 逆向信号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细胞因子组合从小鼠骨髓细胞体外诱导优势不成熟CD8a+DC 被引量:11
2
作者 纳宁 罗云 +6 位作者 洪良庆 欧阳斌 黄正宇 缪斌 华学峰 杨培生 徐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索从小鼠骨髓细胞体外诱导大量优势不成熟CD8a+DC(DC2)的新方法。【方法】取小鼠骨髓细胞,采用GM-CSF5ng/mL,IL-420ng/mL,Flt3L25ng/mL,SCF100ng/mL4种细胞因子组合,37℃,5%CO2体外培养诱导。第3、7、16天流式细胞术4色荧光... 【目的】探索从小鼠骨髓细胞体外诱导大量优势不成熟CD8a+DC(DC2)的新方法。【方法】取小鼠骨髓细胞,采用GM-CSF5ng/mL,IL-420ng/mL,Flt3L25ng/mL,SCF100ng/mL4种细胞因子组合,37℃,5%CO2体外培养诱导。第3、7、16天流式细胞术4色荧光标记法分析细胞表型,细胞计数分析总细胞产量,采用电镜、免疫荧光及相差摄影观察细胞形态。【结果】小鼠骨髓细胞经GM-CSF+IL-4+Flt3L+SCF诱导第3天在CD11c+的DC细胞群中可产生97.09%的CD8a+优势DC2细胞(占总细胞的34.6%),其中CD8a+MHCⅡ-的不成熟DC占61.77%;随培养时间延长比例下降,但培养第16天时CD8a+的不成熟DC仍占优势。总细胞计数分析显示随培养时间延长,细胞总数下降。电镜、免疫荧光及相差摄影等形态学检查显示所诱导的DC呈现典型树突状形态特征。【结论】GM-CSF+IL-4+Flt3L+SCF可以体外快速诱导小鼠骨髓细胞产生大量优势不成熟CD8a+DC,是体外制备不成熟DC2的一种较好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成熟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 骨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核转录因子Foxp3和CD206在蕈样肉芽肿不同病程中的表达
3
作者 张乔安 陈明华 +1 位作者 陈忠清 潘洁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84-586,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和进展期蕈样肉芽肿中调节性T细胞和不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浸润情况,探讨这2种细胞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20例早期(IA~ⅡA)、13例进展期(ⅡB~ⅣB)蕈样肉芽肿患者皮损活... 目的:分析早期和进展期蕈样肉芽肿中调节性T细胞和不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浸润情况,探讨这2种细胞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20例早期(IA~ⅡA)、13例进展期(ⅡB~ⅣB)蕈样肉芽肿患者皮损活检标本中调节性T细胞核转录因子Foxp3和不成熟树突状细胞表面标志物CD206的表达情况。结果:Foxp3的表达在蕈样肉芽肿早期明显高于进展期(P〈0.05),CD206的表达在蕈样肉芽肿的进展期明显高于早期(P〈0.05)。结论:调节性T细胞在蕈样肉芽肿的早期起主导作用,不成熟树突状细胞在进展期起主导作用,提示这两种细胞可能与疾病的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蕈样肉芽肿 调节性T细胞 不成熟树突状细胞 FOXP3 CD20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