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古代故事制度的不成文法特征和功能 被引量:9
1
作者 黄敏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94-99,共6页
一、故事现象与故事制度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奇特的历史现象,这就是上层统治者无论是决定国政大事,还是制订一项具体的措施,乃至细小的行为举止,常常要引用故事做为其行为的依据,从而使之具有合法性。我们称之为“故事现象”。
关键词 事制度 不成文法 判例法 特征和功能 丞相 习惯法 法律效力 中国古代 公孙弘 御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结合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牟玲利 彭恺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3-111,共9页
与传统的城市规划不同,村庄规划既存在自上而下的规划编制和政府管理措施,也存在自下而上的村民自治。随着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展开,关于新时代下村庄规划的研究和探索多从单一角度或某片区域入手,不够系统全面,且对村民主体的自组织性... 与传统的城市规划不同,村庄规划既存在自上而下的规划编制和政府管理措施,也存在自下而上的村民自治。随着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展开,关于新时代下村庄规划的研究和探索多从单一角度或某片区域入手,不够系统全面,且对村民主体的自组织性研究不足。因此文章从成文法、不成文法两个角度,通过对以成文法为基础的十省市村庄规划导则的解读以及以不成文法为基础的村民自治的研究,分析村庄规划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如何结合的问题,并依据笔者在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梧桐乡村庄规划的编制实践与研究,思考具有可适用性的村庄规划编制策略,以期为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文法 不成文法 村庄规划 实用性 策略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惯例”在现代行政法法源中的地位 被引量:35
3
作者 章剑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3,共12页
行政惯例作为现代行政法法源之一,存在于行政和司法实务之中。行政惯例源于行政机关在行政过程中的习惯性"做法",它不同于民间惯例。行政惯例作用于成文法出现的漏洞之处,所以它是一种补充性法源。行政惯例的形成条件是成文... 行政惯例作为现代行政法法源之一,存在于行政和司法实务之中。行政惯例源于行政机关在行政过程中的习惯性"做法",它不同于民间惯例。行政惯例作用于成文法出现的漏洞之处,所以它是一种补充性法源。行政惯例的形成条件是成文法没有明确规定,且存在着一个持续相当时间的行政"做法",并获得了一定范围内民众的普遍确信和为法院生效判决所确认。成文法源效力位阶受制于制定机关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高低,行政惯例的效力位阶也可以参照此方法确定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惯例 民间惯例 不成文法 法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行政法法源理论的问题及其重构 被引量:13
4
作者 吴鹏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74,共6页
行政法的法源是一国行政法规范的总称,应当包括现行所有的成文法规范和不成文法规范。而我国行政法学的通说否认“其他规范性文件”和不成文法规范的法源地位,认为行政法的法源仅仅包括宪法、法律、法规等法律规范。这种理论建立在以立... 行政法的法源是一国行政法规范的总称,应当包括现行所有的成文法规范和不成文法规范。而我国行政法学的通说否认“其他规范性文件”和不成文法规范的法源地位,认为行政法的法源仅仅包括宪法、法律、法规等法律规范。这种理论建立在以立法权为核心的法源学说上,违反了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割裂了完整统一的法律体系,并带来理论和实践中的大量矛盾冲突。应当重构行政法法源理论,承认“其他规范性文件”和不成文法规范的法源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法源 成文法规范 不成文法规范 其他规范性文件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承诺法源论:证成与适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贾媛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0-81,共12页
透过"张炽脉案"的判决及最高人民法院编撰该案例时提出的"规范依据"说,行政承诺的法源性质和功能得以呈现。运用契约原理展开的实证研究显示:行政承诺是行政机关作出履行承诺义务之具体行政行为的"诱因性"... 透过"张炽脉案"的判决及最高人民法院编撰该案例时提出的"规范依据"说,行政承诺的法源性质和功能得以呈现。运用契约原理展开的实证研究显示:行政承诺是行政机关作出履行承诺义务之具体行政行为的"诱因性"前行为,其本身并非传统行政法所称之"行政行为",其成为行政法法源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相对人的合意。当行政承诺作为行政"作为义务的来源/依据",并被视为商谈立法模式下的沟通合意而纳入"法"范畴时,其作为行政法法源之正当性得以证成。作为行政法的不成文法源,行政承诺在司法实践中适用"法的效力"规则化解规范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承诺 不成文法 行政行为 规范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国法律的起源及法律形式 被引量:1
6
作者 顾久幸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楚国 不成文法 法律性质 起源 氏族部落 法律条文 司马迁 《左传》 楚庄王 战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惯例法源效力的正当性基础 被引量:1
7
作者 沈亚萍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行政惯例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行为规则,部分行政惯例因其在事实上具有外部效力,已成为法律解释的依据和行政裁量的基准,并在司法实务中成为法官作出判决时需要着重考虑是否加以援引的依据之一。这表明行政惯... 行政惯例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行为规则,部分行政惯例因其在事实上具有外部效力,已成为法律解释的依据和行政裁量的基准,并在司法实务中成为法官作出判决时需要着重考虑是否加以援引的依据之一。这表明行政惯例已经具备了事实上的法源效力,这种地位的形成既有法的一般理论作为依据,又在行政和司法实践中得到佐证,从而在理论和现实中构建了行政惯例法源效力正当性生成的两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惯例 不成文法 法律效力 行政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封建时期合同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当代的影响
8
作者 程宝库 孙秋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6-70,共5页
关键词 合同制度 合同法律 中国合同法 法律条款 现实主义法学派 合同观念 不成文法 道德意识 成文合同 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学概论难重点复习
9
作者 高警兵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6年第1期45-49,共5页
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1 概念及名词解释1)法的基本特征2)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3)法律规范4)法律规范的适用条件、行为准则、法律后果5)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授权性规范、确定性规范、准用性规范、委任性规范6)法的渊源7)规范性文件8)成... 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1 概念及名词解释1)法的基本特征2)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3)法律规范4)法律规范的适用条件、行为准则、法律后果5)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授权性规范、确定性规范、准用性规范、委任性规范6)法的渊源7)规范性文件8)成文法或制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律 法律规范 宪法 工作人员 社会主义民主 资产阶级 法律关系 基本特征 法律后果 不成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法研究的理论意义 被引量:17
10
作者 徐中起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5-58,共4页
民族法研究的理论意义徐中起研究民族法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理论工作。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既互相交融,又各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当然也包括法律。我们如果不研究这些内容丰富的民族法,就很难... 民族法研究的理论意义徐中起研究民族法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理论工作。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既互相交融,又各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当然也包括法律。我们如果不研究这些内容丰富的民族法,就很难写出一部能概括各民族历史的中国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法学 法律人类学 中国法律史 少数民族地区 不成文法 汉民族 法学基础理论 理论意义 民族习惯法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理与法的大决斗——介绍国外有关“安乐死”的争论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子桐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3-65,共3页
情理与法的大决斗——介绍国外有关“安乐死”的争论金子桐所谓“安乐死”,是指身患绝症,生存无望,在濒临死亡之前,为解脱难以忍受之病痛而萌自杀之决意,而又缺自杀之能力或勇气,乃嘱托他人帮助杀害自己,以达其自杀之目的的行为... 情理与法的大决斗——介绍国外有关“安乐死”的争论金子桐所谓“安乐死”,是指身患绝症,生存无望,在濒临死亡之前,为解脱难以忍受之病痛而萌自杀之决意,而又缺自杀之能力或勇气,乃嘱托他人帮助杀害自己,以达其自杀之目的的行为。就其获得的他人帮助自杀之行为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乐死 理与法 帮助自杀 密西根州 医生 普通法 检察官 决斗 死亡权 不成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法学家对法的分类 被引量:2
12
作者 齐乃宽 《现代法学》 1980年第4期68-72,共5页
“法”(法律),由于其划分原则的不同,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分类。就体系而论,法首先可以粗略地分为国内法与国际法;国内法包括公法与私法以及处于这两者之间的社会法。公法又有公法实体法与公法程序法之分;此外有私法实体法。社会法可分为... “法”(法律),由于其划分原则的不同,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分类。就体系而论,法首先可以粗略地分为国内法与国际法;国内法包括公法与私法以及处于这两者之间的社会法。公法又有公法实体法与公法程序法之分;此外有私法实体法。社会法可分为经济法、社会立法和劳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 国内法 实体法 社会法 公法 私法 不成文法 特别法 判例法 程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国典章制度面面观
13
作者 顾久幸 《理论月刊》 CSSCI 1993年第2期42-44,共3页
先秦时期还未出现“制度”一词,春秋中前期也还没有成文的法律典章。直到春秋末期.郑国的“铸刑书”,才开创了中国成文法的历史。但是先秦时的国家,从组成为国家,有了国家机器,开始管理国家事务时起,就有了一定的法规和不成文法。这些... 先秦时期还未出现“制度”一词,春秋中前期也还没有成文的法律典章。直到春秋末期.郑国的“铸刑书”,才开创了中国成文法的历史。但是先秦时的国家,从组成为国家,有了国家机器,开始管理国家事务时起,就有了一定的法规和不成文法。这些法规和不成文法保证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协调和维持着社会的秩序,成为社会共同遵守的准则,这些就是我们要说的先秦时期楚国的典章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国 典章制度 先秦时期 不成文法 国家机器 行政机构 法律 食邑 战国时期 行政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问答(之二)
14
《求实》 1980年第1期44-48,共5页
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为了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充分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同心同德,聚精会神搞四化,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因为: 第一,只有加强社会主... 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为了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充分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同心同德,聚精会神搞四化,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因为: 第一,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证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原则 社会主义法制 司法机关 法律面前 四化建设 人人平等 政治局面 不成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