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河道一维不恒定流计算的守恒格式 被引量:6
1
作者 谭维炎 胡四一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22-32,共11页
本文从数值计算的角度分析和讨论了天然河道一维不恒定流方程组的各种形式及其差分格式的守恒性。据此,本文总结了建立守恒差分格式的途径和应遵循的原则,并就差分格式如何达到准确或近似守恒提出了实际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河道 一维 不恒定流 守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不恒定流河网数学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董传红 王保东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20,共3页
河道中洪水数值模拟主要用求解描述洪水波运动的圣维南方程组,依数值计算解法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模型.在海河流域大清河北支及中下游河道洪水数值模拟的实际工作中,应用了一维河网模型进行洪水的模拟计算,并根据实际情况加入了蓄滞洪区... 河道中洪水数值模拟主要用求解描述洪水波运动的圣维南方程组,依数值计算解法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模型.在海河流域大清河北支及中下游河道洪水数值模拟的实际工作中,应用了一维河网模型进行洪水的模拟计算,并根据实际情况加入了蓄滞洪区调度、泄洪闸控制调度以及近年来北方河道入渗的特点等条件,计算效果良好.现对模型的理论基础和解法以及实际应用经验作一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恒定流 河网模型 洪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上引航道低水位冲沙方案研究——水库不恒定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建军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共6页
本文利用一维不平衡输沙及不恒定流数学模型,针对三峡水库1~130年的各种淤积状态,研究了坝前水位降低2m冲沙所引起的水库泄水和充水的不恒定流。文中首先给出了三峡水库1~130年淤积的计算结果。淤积成果与前人的研究成果... 本文利用一维不平衡输沙及不恒定流数学模型,针对三峡水库1~130年的各种淤积状态,研究了坝前水位降低2m冲沙所引起的水库泄水和充水的不恒定流。文中首先给出了三峡水库1~130年淤积的计算结果。淤积成果与前人的研究成果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分别给出了不同淤积年份中,坝前水位降低2m冲沙和恢复正常水位需要的时间、排水量、下泄洪水过程、水库沿岸水位变幅以及对三峡发电水头的影响。研究表明三峡采取降低水位冲沙的方案是可行的。由于小幅度降低水位冲沙可以缩小冲沙设施的规模及减少工程投资和技术上的困难,该方案具有明显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引航道 泥沙淤积 动水冲沙 不恒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步法在二维不恒定流计算中的应用
4
作者 巨江 钱善琪 《陕西机械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277-282,310-311,共6页
本文根据分步法原理,将平面二维不恒定流方程分成对流、扩散两个部分。对流算子用特征线求解,扩散算子和水流连续方程用三角形差分格式,既满足不同微商的数学性质,又适应不规则的边界形状。文中给出了计算结果与分析解的比较。
关键词 分步法 不恒定流 计算 水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水力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桂芬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83-190,共8页
回顾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建院50年来水工水力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创新成果、技术路线、指导思想、以及未来的展望。主要内容包括:高水头泄水建筑物的泄洪消能新技术;高速水流的空化、空蚀、掺气、脉动、流激振动、水流雾化的原理与... 回顾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建院50年来水工水力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创新成果、技术路线、指导思想、以及未来的展望。主要内容包括:高水头泄水建筑物的泄洪消能新技术;高速水流的空化、空蚀、掺气、脉动、流激振动、水流雾化的原理与防范措施;输水及水力控制;明渠不恒定流;近代的城市水力学及景观等问题。特别突出论述了50多年来水力学研究所本着科学研究为生产建设服务、生产发展促进科学研究进展的基本原则,遵循着理论研究、模型试验与原型观测三结合的技术路线,主要研究手段的重要性和先进性,及其为生产管理与理论研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展望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水力学 泄洪消能 高速水 明渠不恒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eepage structure surface and its feasibility 被引量:3
6
作者 彭康 李夕兵 +1 位作者 王泽伟 刘爱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326-1331,共6页
According to Cubic law and incompressible fluid law of mass conservation, the seepage character of the fracture surface was simulated with the simulation method of fractal theory and random Brown function. Furthermore... According to Cubic law and incompressible fluid law of mass conservation, the seepage character of the fracture surface was simulated with the simulation method of fractal theory and random Brown function. Furthermore,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the single fracture was obtained. In order to test the stability of the method, 500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on each different fractal dimension. The simulate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was analyzed in probability density distribution and probability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statistics. Statistics showed that the discrete degree of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ractal dimension. And the calculation result has better stability when the fractal dimension value is relatively small. According to the Bayes theory, the characteristic index of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n fractal dimension P(Dfi| Ri) is established. The index, P(Dfi| Ri), shows that when the simulate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is relatively large, it can clearly represent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he structure surface, the probability is 82%.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the characteristic index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al theory numerical simulation 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 (REV) random brown function permeabilitycoefficient fractal dimen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