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种最小不平衡指数法的平衡能力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贺玉川 郝加虎 +1 位作者 吕桦 叶冬青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28,32,共5页
目的比较临床试验分组方法之一最小不平衡指数法中五种不同方法的平衡能力。方法采用随机样本和固定样本两种样本,以完全随机分组法为对照,比较最小不平衡指数法中的极差法(RM)和方差法(VM)、信号法(SM)、动态上限法(UM)在不同样本量、... 目的比较临床试验分组方法之一最小不平衡指数法中五种不同方法的平衡能力。方法采用随机样本和固定样本两种样本,以完全随机分组法为对照,比较最小不平衡指数法中的极差法(RM)和方差法(VM)、信号法(SM)、动态上限法(UM)在不同样本量、最优分组概率、试验分组数组合情形下,每种参数组合计算机模拟运算1000次后,分别观察对组间人数、各个变量、人数相对较少变量水平的平衡能力的相对大小,并计算出在考虑所有需要平衡变量平衡程度时的总体平衡能力胜出率。结果优度法在总体平衡能力胜出率、变量平衡和人数相对较少变量水平平衡三个方面强于其他四种最小不平衡指数法,方差法、极差法、信号法结果近似,动态上限法最差但强于完全随机分组法。当最优分组概率增大时,优度法的优势更加明显。极差法、方差法和优度法组间人数平衡能力相近,当P=1.0时,信号法的组间人数平衡能力与前者接近。结论优度法(GM)的平衡能力最强,建议取代目前广为应用的极差法和方差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不平衡指数 平衡能力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发展不平衡指数测度 被引量:5
2
作者 梁兴辉 袁裴培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63,共5页
鉴于以往区域平衡测度研究主要关注区域之间的整体平衡程度,少有关注区域个体的不平衡状态,文章将定量研究区域个体在区际的不平衡状态。首先提出发展不平衡指数概念,从机会平衡和结果平衡出发建立测度指标体系,然后借鉴熵权TOPSIS法构... 鉴于以往区域平衡测度研究主要关注区域之间的整体平衡程度,少有关注区域个体的不平衡状态,文章将定量研究区域个体在区际的不平衡状态。首先提出发展不平衡指数概念,从机会平衡和结果平衡出发建立测度指标体系,然后借鉴熵权TOPSIS法构建测度模型,最后基于2015年和2017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从全域、地区和邻域三种区域参照系测算出31个省份的发展不平衡指数,并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平衡 省际发展不平衡指数 熵权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平衡指数的不平衡数据集分类设计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周玉 岳学震 孙红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66-3571,3577,共7页
数据集类别不平衡问题是分类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每个数据集的不平衡指数都与其自身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数据集的重要标志。面对不平衡数据集分类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AdaBoost算法(enhanced AdaBoost, E-AdaBoost)。该算法将不平衡指... 数据集类别不平衡问题是分类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每个数据集的不平衡指数都与其自身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数据集的重要标志。面对不平衡数据集分类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AdaBoost算法(enhanced AdaBoost, E-AdaBoost)。该算法将不平衡指数和不平衡数据集中较为重要的少数类分类正确率考虑到算法的迭代过程中,改进了基分类器的权重更新策略,进而提高对不平衡数据集的分类性能。基于E-AdaBoost的不平衡数据集分类设计方法可以根据样本的不平衡指数,确定基分类器的权重参数,进而提高分类器性能。利用该方法,结合多个经典分类器,在人工数据集和标准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分析,并对比相关方法,结果表明,基于E-AdaBoost的不平衡数据集分类设计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不平衡数据集的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分类 改进AdaBoost 不平衡指数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理实验分组新方法——序贯平衡系数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承业 王静 +2 位作者 詹新 吴成义 叶冬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24-1525,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理实验分组新方法。方法序贯平衡系数法用一种很简单的“不平衡指数”来衡量组间的可比性,根据“使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原则来分组。结论该方法计算非常简单,易于操作,组间可比性强,尤其适合临床药理实验。
关键词 随机分组 可比性 不平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耗水结构综合分析及其驱动力研究
5
作者 刘静 宣柯炀 +1 位作者 余钟波 王卫光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138,共12页
基于水足迹方法,量化了2010年和2019年中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部门的耗水量,以基尼系数、不平衡指数和水资源承载力为主要指标,评价了各省份耗水结构的空间均匀性、局部适配性和水资源脆弱性,并采... 基于水足迹方法,量化了2010年和2019年中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部门的耗水量,以基尼系数、不平衡指数和水资源承载力为主要指标,评价了各省份耗水结构的空间均匀性、局部适配性和水资源脆弱性,并采用灰色关联法对各部门耗水特征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各部门耗水空间分布的均匀性差异显著,农业部门最优,2019年较2010年有所下降;生活和工业部门的水资源适配度最佳,2019年较2010年变化不大;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更为脆弱,超载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淮海等地区,2019年较2010年更为严峻;作物播种面积、工业营业收入、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和城镇环境基础建设投资分别是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部门耗水结构的最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水结构 水足迹 基尼系数 不平衡指数 水资源承载力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传统村落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41
6
作者 魏绪英 蔡军火 刘纯青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9-44,共6页
以江西125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传统村落的类型及其与周边山脉、水系分布的关系,并采用ArcGIS10.2空间分析工具对江西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进行定量分析,旨在为合理开发和保护传统村落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的类... 以江西125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传统村落的类型及其与周边山脉、水系分布的关系,并采用ArcGIS10.2空间分析工具对江西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进行定量分析,旨在为合理开发和保护传统村落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的类型与境内主要山水分布存在较明显的关联性。(2)江西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传统村落在三大地理区域中集中分布均衡性较低:传统村落数量以赣北地区最多,赣中地区次之,赣南地区最低;从市域尺度来看,江西省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为较集中,由高至低依次集中在吉安、上饶、赣州、抚州、景德镇5个设区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邻近点指数 不平衡指数 地理集中指数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城镇化地域差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高进云 张安录 杨钢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4期107-111,共5页
为阐明湖北省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程度,引入城镇化不平衡指数这一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城镇化的地域差异与各地的发展条件是基本相适应的,并针对其城镇建设提出相关建议:湖北省城镇建设应寻求相对均衡;应壮大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 为阐明湖北省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程度,引入城镇化不平衡指数这一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城镇化的地域差异与各地的发展条件是基本相适应的,并针对其城镇建设提出相关建议:湖北省城镇建设应寻求相对均衡;应壮大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增强其经济能力和辐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不平衡指数 地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水资源与经济时空匹配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孟钰 管新建 吴泽宁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8-170,共3页
以2001~2009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水资源量及经济生产总值(GDP)为匹配对象,应用基尼系数分析了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在时空上的匹配程度。结果表明,河南省多年平均水资源与GDP发展状况的空间基尼系数(0.471)总体趋势上匹配程度较差... 以2001~2009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水资源量及经济生产总值(GDP)为匹配对象,应用基尼系数分析了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在时空上的匹配程度。结果表明,河南省多年平均水资源与GDP发展状况的空间基尼系数(0.471)总体趋势上匹配程度较差,由各地区水资源一经济发展要素的不平衡指数可得,信阳、驻马店、南阳和郑州四市是引起河南省总体水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地级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地区GDP 基尼系数 洛伦茨曲线 不平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城镇化区域发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梁娜 肖玲 +2 位作者 张素娟 张耀华 关帅朋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181-183,187,共4页
根据城镇化不平衡指数概念,利用山西省11个市的统计数据,分析了2006年山西省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程度,阐述了1997-2006年间山西省城镇化不平衡指数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各市城镇化水平的差异主要由客观自然条件和产业发展模式... 根据城镇化不平衡指数概念,利用山西省11个市的统计数据,分析了2006年山西省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程度,阐述了1997-2006年间山西省城镇化不平衡指数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各市城镇化水平的差异主要由客观自然条件和产业发展模式引起,城镇化水平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相适应;10年间山西省除相对于工业总产值的城镇化不平衡指数略有上升外,相对于其它指标的城镇化不平衡指数都呈现下降趋势,不平衡性有所缓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不平衡指数 区域差异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经济阶段农地非农化速率及空间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恒周 郭玉燕 金晶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6-189,229,共5页
农地非农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相对于经济发展而言,农地非农化也是一种要素投入,但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这种要素投入的作用是不同的。为了阐明农地非农化空间差异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引入占用耕地动态度和农地... 农地非农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相对于经济发展而言,农地非农化也是一种要素投入,但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这种要素投入的作用是不同的。为了阐明农地非农化空间差异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引入占用耕地动态度和农地非农化不平衡指数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推进,从前工业化阶段向工业化高级阶段,农地非农化的速度是逐渐下降的;各种地类中,城市用地和工矿用地占用耕地增加速度是最快的。与此同时,农地非农化相对于GDP、二三产业产值的不平衡性在不断增加,而对于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不平衡性则有所减缓。从总体上来说,江苏省农地非农化的地域差异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条件基本上是相适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 空间差异 不平衡指数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决定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龚新蜀 许文倩 《西北人口》 CSSCI 2010年第4期93-96,103,共5页
新疆各地区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是由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三次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的。本文利用城镇化不平衡指数,以新疆15个地、州、市为基本单元,对新疆城镇化区域差异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通过回归分析,探讨了新疆城镇化发展与其决定... 新疆各地区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是由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三次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的。本文利用城镇化不平衡指数,以新疆15个地、州、市为基本单元,对新疆城镇化区域差异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通过回归分析,探讨了新疆城镇化发展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即农业的发展方式和重要地位一定程度阻碍着新疆城镇化的发展,工业已成为北疆和东疆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第三产业在新疆城镇化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区域差异 不平衡指数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城镇化地域差异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文倩 龚新蜀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8-151,共4页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模式的不同,新疆城镇化地域差异明显。本文利用城镇化不平衡指数,以新疆15个地、州、市为基本单元,在时间断面上,探讨了2007年城镇化与土地面积、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GDP、第二产业GDP和...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模式的不同,新疆城镇化地域差异明显。本文利用城镇化不平衡指数,以新疆15个地、州、市为基本单元,在时间断面上,探讨了2007年城镇化与土地面积、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GDP、第二产业GDP和第三产业GDP等社会、经济指标之间的不平衡性,在时间序列上,分析了2003~2007年相对于这些指标的城镇化不平衡指数变动趋势,并得出新疆各地、州、市城镇化发展中土地利用两极化、人口基数大、传统农业和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城镇化 地域差异 不平衡指数 变动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县域耕地面积的时空演变 被引量:3
13
作者 范辉 马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1-287,共7页
采用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等统计指标,在软件ArcGIS 9.0的帮助下,探索了河南省县域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在1994,1999和2004年的空间格局,不同时期两者变化的数量和速度及其空间分异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县域耕地面积分... 采用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等统计指标,在软件ArcGIS 9.0的帮助下,探索了河南省县域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在1994,1999和2004年的空间格局,不同时期两者变化的数量和速度及其空间分异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县域耕地面积分布呈现出东南部相对较多,西北部相对较少的空间格局。(2)在研究前期(1994—1999年),耕地面积增加的县级行政区划在空间和数量上均比较集中,耕地减少的县级行政区划在空间和数量上均比较分散。而在研究后期(1999—2004年)则出现了相反的发展态势。(3)县域耕地面积变化率与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4)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京广铁路沿线、南阳市和三门峡市两地区的部分县级区划单位单位。(5)河南省县域人均耕地面积变化量总体上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空间格局。(6)河南省县域人均耕地变化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豫西南地区,三门峡市和豫北地区的部分县级区划单位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率则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面积 地理集中指数 不平衡指数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格局发展的动态比较 被引量:5
14
作者 岳树岭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文章以长三角16市和珠三角9市为研究样本,采用1978-2010年数据,通过计算GDP态度和不平衡指数,测算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格局的动态演化过程,以探求两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及其相应的经济增长机理。结果表明:珠三... 文章以长三角16市和珠三角9市为研究样本,采用1978-2010年数据,通过计算GDP态度和不平衡指数,测算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格局的动态演化过程,以探求两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及其相应的经济增长机理。结果表明:珠三角区域GDP动态度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都高于长三角地区.这为珠三角经济发展强劲势头落后于长三角地区这一经济现象提供了实证上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格局 动态度 不平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地区差异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萍萍 安伟 +1 位作者 袁建华 赵伟 《农业科学研究》 2015年第2期60-64,81,共6页
首先从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量和投资主体构成2个方面分析我国东中西部3个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差异.其次运用基础设施投资不平衡指数模型,分析我国各省区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相对于农村人口、农用地面积、第一产业产值、地区生产总值和社... 首先从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量和投资主体构成2个方面分析我国东中西部3个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差异.其次运用基础设施投资不平衡指数模型,分析我国各省区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相对于农村人口、农用地面积、第一产业产值、地区生产总值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的不平衡程度,进而对原因进行适当剖析.最后提出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因地制宜以及优化投资结构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不平衡指数模型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足迹视角下的农业生产空间布局——以天山北麓农产品主产区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洪星 李江月 +3 位作者 杨德刚 李啸虎 蔡天毅 夏富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0-251,共12页
农业生产水足迹这一视角为研究区域农业空间资源要素匹配提供了新思路。以天山北麓农产品主产区15个县市为例,运用定量分析模型和GIS可视化技术,测算差异指数和不平衡指数,并进行水足迹与农业生产各要素的时空匹配分析。结果显示:2000—... 农业生产水足迹这一视角为研究区域农业空间资源要素匹配提供了新思路。以天山北麓农产品主产区15个县市为例,运用定量分析模型和GIS可视化技术,测算差异指数和不平衡指数,并进行水足迹与农业生产各要素的时空匹配分析。结果显示:2000—2017年区域内部水足迹指数不平衡且具有波动性,呈现出中部高、东西部偏低的空间格局。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整体上呈现出“中部高,东西低”的宏观态势,东中西地区分异趋于弱化,且2017年普遍下降。农业布局现状可分为过密型、合理型和过疏型3种类型。就水足迹指数与资源、环境、经济等各要素的匹配关系而言,发现沙湾县、乌苏市的水足迹-资源环境经济要素外部不公平性最为突出。具体而言:沙湾县和乌鲁木齐市水足迹-灌溉用水量不匹配问题较为突出;昌吉市、乌苏市、博乐市、克拉玛依市农产品水足迹与耕地资源匹配度较低;克拉玛依市区域水足迹-经济不平衡性较高;沙湾和奇台县农产品水足迹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匹配状况较差;乌苏和奇台县水足迹-农业技术不平衡性较为显著。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县市水足迹与各要素之间的不平衡关系给出相应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农业生产优势度 差异指数 不平衡指数 天山北麓农产品主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能-粮资源适配格局动态演化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雨芩 张鹏鹏 +2 位作者 张力小 郝岩 李心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8985-8997,共13页
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趋紧的背景下,定量分析“水-能”、“水-粮”资源空间适配格局及其动态演化趋势,可为不同地区间资源优化配置以及协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系统核算了2000—2019年中国内地30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与能源生产的蓝水... 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趋紧的背景下,定量分析“水-能”、“水-粮”资源空间适配格局及其动态演化趋势,可为不同地区间资源优化配置以及协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系统核算了2000—2019年中国内地30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与能源生产的蓝水足迹,运用基尼系数及不平衡指数等方法综合测度我国水-能-粮资源空间适配格局的演变过程,并从资源禀赋和生产结构两方面解析了资源错配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反映粮-水空间适配的基尼系数保持在0.35左右,而能-水基尼系数呈现U型变化(G=0.43—0.62),总体上能源生产与水资源的空间错配程度更严重。(2)粮食、能源与水资源错配区域均呈现“北Ⅰ型、南Ⅱ型”的分布格局。研究期内,Ⅰ型错配省份均由北部、东部沿海向西部地区扩展,如黑龙江能-水关系由强-Ⅰ型错配转至轻-Ⅱ型错配。(3)水资源禀赋变化和稻谷种植规模北移共同驱动粮-水空间错配格局的演化;除黑龙江受原油减产影响较大外,火电空间布局及蓝水足迹的西移对能-水错配格局起到决定性作用。(4)粮食与水资源适配关系主要由自然属性、经济效益和农业扶持政策决定,而能-水适配主要受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差异和环境政策影响。推进我国水-能-粮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亟需强化总体规划,优化空间布局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用水效率及加强区域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源-粮食 资源适配 基尼系数 不平衡指数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与水资源的纽带关系研究——以鄂尔多斯市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雷 朱吉茂 高俊莲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8-163,共6页
能源和水资源存在相互依赖的纽带关系,文章利用水资源评估和规划工具(WEAP)与长期能源替代规划工具(LEAP)的连接定量地核算了两者的纽带关系。通过对现状情景、能源转型情景和节约用水情景下能源生产的水资源需求量分析,利用基尼系数和... 能源和水资源存在相互依赖的纽带关系,文章利用水资源评估和规划工具(WEAP)与长期能源替代规划工具(LEAP)的连接定量地核算了两者的纽带关系。通过对现状情景、能源转型情景和节约用水情景下能源生产的水资源需求量分析,利用基尼系数和不平衡指数对能源生产的水资源需求量和水资源总量分布的匹配程度进行了分析。针对水资源供给过程中对能源的需求,从水资源在提取、输配和处理三个环节进行了核算和分析。基于以上单向关系分析,对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三种发展情景下,鄂尔多斯市的能源生产和水资源总量匹配程度较差且部分地区不平衡指数较高;2015年能源生产的水资源需求量占全市水资源供给量的10.54%,水资源对能源的需求量占能源消费量的3.35%。区域间能源用水强度和水资源用能强度存在差异,导致区域间节能和节水的协同效果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水资源 基尼系数 纽带关系 不平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经济发展下水资源量配置的均衡特征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颜馨怡 郑炜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44-150,共7页
以2014~2018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水资源总量与使用量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计算出年度水资源量与经济发展要素的基尼系数,进而研究了水资源量与经济发展要素匹配关系的时间演变规律。研究表明:除与GDP极不匹配外,水量分布与人口分布、土... 以2014~2018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水资源总量与使用量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计算出年度水资源量与经济发展要素的基尼系数,进而研究了水资源量与经济发展要素匹配关系的时间演变规律。研究表明:除与GDP极不匹配外,水量分布与人口分布、土地面积的匹配关系为“一般”和“极高”水平;水量配置与人口的匹配度极高,与土地面积、GDP的匹配关系则一般。另外,鉴于区域水资源禀赋的差异,将全省划分为四大区域,引入水资源量-经济发展要素不平衡指数,通过对2018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水资源量与经济发展要素不平衡关系的空间变化规律。最后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促进广东省水量配置的更加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量 经济发展要素 基尼系数 不平衡指数 均衡特征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腾冲地热景观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钟美玲 刘雨轩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9-394,共6页
选取腾冲典型的53处地热景观,采用地理集中指数、景观平均分布值与不平衡指数,揭示地热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控制性因素。研究表明:腾冲地热景观不平衡指数值小,表明整体分布均衡,地热景观数量地域相差不大;地理集中指数值稍大,且大于... 选取腾冲典型的53处地热景观,采用地理集中指数、景观平均分布值与不平衡指数,揭示地热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控制性因素。研究表明:腾冲地热景观不平衡指数值小,表明整体分布均衡,地热景观数量地域相差不大;地理集中指数值稍大,且大于景观平均分布值。研究区地热景观小范围聚集于清水乡热海景区;腾越镇、中和镇、芒棒镇、曲石镇、猴桥镇、五合乡是地热景观开发潜力区。研究结果揭示了腾冲地热景观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为地热景观保护及其全域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集中指数 景观平均分布值 不平衡指数 空间分布 地热景观 腾冲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