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区经济不平衡增长中的投资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岳平 葛岳静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ZD期19-25,共7页
地区差距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有可能成为政治问题。研究表明,投资增长速度的差异是改革以来我国地区经济不平衡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地区投资增速的差异?其中投资效果差异起了多大的作用?我国政府有怎样的... 地区差距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有可能成为政治问题。研究表明,投资增长速度的差异是改革以来我国地区经济不平衡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地区投资增速的差异?其中投资效果差异起了多大的作用?我国政府有怎样的政策取向才能有利于地区差距的缩小呢?本文拟对此进行粗浅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增长 地区经济增长 投资效果系数 投资因素 分析及对策 投资增长速度 国有投资 东部地区 缩小地区差距 改革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黄叶芳 《科学与社会》 1996年第4期29-33,共5页
1 引言 区域经济的动态发展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多个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区间经济协作与竞争、区间贸易与投资、区间劳动力与资本流动。第二个方面是研究一个区域内经济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别是区内产业... 1 引言 区域经济的动态发展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多个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区间经济协作与竞争、区间贸易与投资、区间劳动力与资本流动。第二个方面是研究一个区域内经济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别是区内产业结构的发展与变化。本文试图建立一个不平衡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对第二个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方面进行初步探讨。在这里,不平衡经济增长是指区域经济中有些产业部门在扩展,处于上升过程中,有些产业部门在收缩,处于停滞和下降过程中。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平衡是经常的、普遍的现象。区域经济在从不平衡向平衡的调整过程中得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研究 经济增长理论 平衡区域 劳动生产率增长 人均消费量 劳动力 经济增长模型 第二部门 就业结构 不平衡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与消费联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
3
作者 程红平 《广东蚕业》 2017年第7期99-100,共2页
消费需求市场存在的潜力很大,实行投资和消费的合理结合相信必定会给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必定能够保证经济的长期繁荣。投资和消费的稳定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体现;促进消费需求增长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提出投资与消费结合... 消费需求市场存在的潜力很大,实行投资和消费的合理结合相信必定会给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必定能够保证经济的长期繁荣。投资和消费的稳定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体现;促进消费需求增长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提出投资与消费结合才能拉动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 消费 经济增长 不平衡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自贸区对京津冀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康佩月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第4期76-77,共2页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于2015年4月,毗邻京冀,肩负着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使命。如何把自贸区的建设同京津冀经济增长更好地结合是目前重要的研究议题。本文基于2012-2017年京津冀地区面板数据将天津自贸区对京津冀地区经济...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于2015年4月,毗邻京冀,肩负着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使命。如何把自贸区的建设同京津冀经济增长更好地结合是目前重要的研究议题。本文基于2012-2017年京津冀地区面板数据将天津自贸区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量化,实证检验表明:天津自贸区的建设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存在推动作用,对京、冀地区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效应,有力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自贸区 京津冀经济增长 增长极理论 不平衡增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
作者 潘敏 罗霄 缪海斌 《经济研究参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11-11,共1页
在对中国经济平衡增长中总量和结构失衡的特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相关学者对影响中国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原因(也是平衡增长的约束条件)进行了分析。Blanchard&Giavazzi认为,社会保障不足下的居民高储蓄意愿和人民币币值高估是中国经... 在对中国经济平衡增长中总量和结构失衡的特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相关学者对影响中国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原因(也是平衡增长的约束条件)进行了分析。Blanchard&Giavazzi认为,社会保障不足下的居民高储蓄意愿和人民币币值高估是中国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不平衡 原因 不平衡增长 人民币币值 结构失衡 经济失衡 储蓄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信贷平衡的几个问题
6
作者 谭岳衡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9-12,共4页
随着资金分配体制的演变,社会资金需求的许多方面越来越依赖银行,信贷平衡的难度增大了。另一方面,信贷的作用越显著,货币金融就越是要稳定。因此,怎样认识信贷平衡,如何保持信贷平衡,是当前金融和有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需要认真研究的... 随着资金分配体制的演变,社会资金需求的许多方面越来越依赖银行,信贷平衡的难度增大了。另一方面,信贷的作用越显著,货币金融就越是要稳定。因此,怎样认识信贷平衡,如何保持信贷平衡,是当前金融和有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平衡 固定资产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 信贷收支 基层金融机构 农业贷款 外贸贷款 现金发行 长期信贷 不平衡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
7
作者 刘利 《岳阳大学学报》 CAS 1990年第1期10-13,9,共5页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是一个关系全局的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着经济运行状态的首要因素。在进行宏观决策时,如果增长速度偏低,大量生产要素闲置,自然资源得不到开发和利用,造成物质供应短缺,各项事业难以开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无法提高,社会陷于...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是一个关系全局的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着经济运行状态的首要因素。在进行宏观决策时,如果增长速度偏低,大量生产要素闲置,自然资源得不到开发和利用,造成物质供应短缺,各项事业难以开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无法提高,社会陷于停顿状态,这当然是不可取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自然是快一些的好。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迫切要求迅速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愿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一直是把争取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作为首选目标。所谓高速度就是高积累、高指标、期待高投入取得高产出。但是,事实上高速度引起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产业结构恶化,供求矛盾紧张,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投资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是提高了,而是下降了。而且大起之后继之以大落,要付出重大的代价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整,才能恢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状态。高速度与低效率、低效益、低消费紧密相随的这样一种恶性循环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再证明了的严重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变量 经济运行状态 增长速度 生活水平 物质供应 生产要素 正常运行状态 不平衡增长 经济不稳定 停顿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
8
作者 厉以宁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9-59,共1页
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有效益的投资主体)都是企业。制定经济增长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时,应把企业作为具有独立利益和接受利益约束的主体看待。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各个不同部门之间投入比例、产出比例及部门内投入产出比... 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有效益的投资主体)都是企业。制定经济增长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时,应把企业作为具有独立利益和接受利益约束的主体看待。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各个不同部门之间投入比例、产出比例及部门内投入产出比例的变化。企业成为利益主体时,既从投入产出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增长 产出增长 结构调整过程 均衡条件 政府产业政策 生产要素流动 主导产业 不平衡增长 同一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案例分析——以寻甸县六哨乡为例
9
作者 许树华 徐郑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874-1876,1896,共4页
通过对寻甸县六哨乡"整乡推进"的扶贫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证实了在我国现阶段取得农村经济增长最有效的途径是采用不平衡增长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开展"整乡推进"扶贫工作的对策和建议:注重前期调查... 通过对寻甸县六哨乡"整乡推进"的扶贫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证实了在我国现阶段取得农村经济增长最有效的途径是采用不平衡增长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开展"整乡推进"扶贫工作的对策和建议:注重前期调查和后期反馈;长期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坚持不断提高农民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乡推进 不平衡增长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式发展的理论问题探讨
10
作者 李振明 任胜君 《航天工业管理》 2004年第6期4-8,共5页
关键词 跨越式发展 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后发优势理论 不平衡增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及经验启示————以英、美为例
11
作者 王健康 王慧青 《金融经济》 2007年第1X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经验启示 产业发展环境 世界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国际产业结构 世界产业转移 世界经济 产业结构发展 不平衡增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配置理论探索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月秋 《征信》 1994年第3期9-13,20,共6页
一、关于资源的界定 经济学家对于资源配置有着理论和政策主张上的很大差别,导致这些差别的基础则在于对资源本身存在不同的认识(1)。人们一般只是接受有形资源的概念,对于无形的技术资源却大多数没有站到资源配置的意义上予以认识,这... 一、关于资源的界定 经济学家对于资源配置有着理论和政策主张上的很大差别,导致这些差别的基础则在于对资源本身存在不同的认识(1)。人们一般只是接受有形资源的概念,对于无形的技术资源却大多数没有站到资源配置的意义上予以认识,这直接决定了技术资源在研究方法上作为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的取舍。作为内生变量,它要和有形资源一起成为投资和生产的构成要素,而作为外生变量,则只能作为改善资源配置的手段,由此形成了构建资源配置理论的不同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配置理论 内生变量 有形资源 技术资源 政策主张 平均利润率 不平衡增长 有用劳动 经济发展 宏观经济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发展理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厉以宁 《经济研究参考》 1997年第45期5-5,共1页
转型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既要实现体制的转变,又要实现经济的发展,转型发展国家面临体制转换和经济发展双重任务。中国是一个转型的发展中国家。转型指中国正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
关键词 转型发展 转型与发展 经济发展 货币流量分析 体制转换 双重任务 经济不平衡 不平衡增长 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