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卫·哈维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理论化进程 被引量:8
1
作者 付清松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29,共5页
哈维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理论化过程是:在解决城市空间生产和构型中初步奠定解释框架,在时空构造的过程理论中将其确立为核心话语,持续对其进行元理论投资并为社会主义政治规划提供思考方法,再转向全球层面的不平衡地理发展而实现再理... 哈维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理论化过程是:在解决城市空间生产和构型中初步奠定解释框架,在时空构造的过程理论中将其确立为核心话语,持续对其进行元理论投资并为社会主义政治规划提供思考方法,再转向全球层面的不平衡地理发展而实现再理论化。资本积累和阶级斗争构成哈维理论化的两翼,他落实了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命题,将不平衡地理发展融入马克思的危机扩大再生产理论,充分利用尼尔·史密斯等人的成果,批判性地整合了新社会运动的理论经验,赋予其显著的元理论气质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 不平衡地理发展 空间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地理发展与资本主义的幸存 被引量:3
2
作者 夏凡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24,共4页
资本主义为何幸存?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过时"了吗?我们对此的回答是:一方面,我们无法直接援引马克思或列宁的理论来面对今天的世界;但另一方面,马克思和列宁对资本主义发展地理不平衡的分析,为我们面对今天的全球化资本主... 资本主义为何幸存?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过时"了吗?我们对此的回答是:一方面,我们无法直接援引马克思或列宁的理论来面对今天的世界;但另一方面,马克思和列宁对资本主义发展地理不平衡的分析,为我们面对今天的全球化资本主义提供了一种宝贵的思想遗产。列宁对帝国主义的理论批判和现实斗争,构成了20世纪资本主义发生重大变化的客观背景。社会主义阵营和帝国主义阵营的对峙,使得资本主义有必要反思自身的危机,从而完成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实现了从旧式的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向新式的全球化资本主义的转型。我们既不能因为资本主义走向了新的世界体系,就否定当初苏联和中国搞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也不能因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合理性,就否认列宁对资本主义的某些判断并不准确,并不完全适用于今天的全球化资本主义。全球化资本主义造成了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将一种国际分工体系强加给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这种不平等的国际分工体系以及不平衡地理发展既是资本主义造成的结果,也是其幸存的前提、活力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不平衡地理发展 全球化 国际分工体系 马克思 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史视域下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地理发展探微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良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21,共8页
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地理发展是一条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底蕴的批判理论线索,哈维等左翼思想家致力在空间视域下揭示该问题对于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重要性。事实上,不平衡地理发展概念存在着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经典马克思主义时期将其界... 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地理发展是一条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底蕴的批判理论线索,哈维等左翼思想家致力在空间视域下揭示该问题对于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重要性。事实上,不平衡地理发展概念存在着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经典马克思主义时期将其界定为资本积累的被动结果,到"第二国际"时代卢森堡等人把它扩展到非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殖民斗争,再到"第三世界"革命浪潮中直接将其转化为不发达地区反抗西方中心霸权的重要武器,最后到激进地理学将它视为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关键,进而上升到揭开资本主义幸存之时空本质的高度。今天,不平衡地理发展不再是描述人类生存环境的原始多样性和空间差异的问题,它的焦点是资本是如何制造出现代社会中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恰恰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维持自身生存的基本条件。在确切的意义上,不平衡地理发展概念从空间视角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理论,切实促进了西方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并有效推动了整个激进左派的再激进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地理发展 资本主义幸存 资本积累 空间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多维透视与空间政治再赋权——以哈维的“统一场论”为参照 被引量:3
4
作者 付清松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1,共6页
广义上的不平衡地理发展表达着历史的多样性特征,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用下,不平衡地理发展实现了一次本质转移,对它的认知形成了播化论、建构主义、环境决定论和地缘政治学四种模式。哈维的"统一场论"通过关系、过程和总体... 广义上的不平衡地理发展表达着历史的多样性特征,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用下,不平衡地理发展实现了一次本质转移,对它的认知形成了播化论、建构主义、环境决定论和地缘政治学四种模式。哈维的"统一场论"通过关系、过程和总体辩证法重构了既有认知成果,描绘出资本主义不平衡的一幅多维图景。中国的空间生产实践在语境上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替代性政治取向,但我们可以以"统一论"为参照构建自己的不平衡发展理论,以同当前更加复杂的历史地理状况相称的方式重新思考中国的不平衡问题,更加重视其政治内涵,将由经济和资本主导的不平衡发展转化为社会主导的有益差异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地理发展 统一场论 空间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森堡命题”中的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价值再探 被引量:2
5
作者 付清松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19,共3页
非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存造成的社会条件的差异性和不平衡发展是资本再生产的必要前提,这是"卢森堡命题"对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核心贡献,但"崩溃论"又引致其缺陷。"卢森堡命题"为新马克思主义的不平衡... 非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存造成的社会条件的差异性和不平衡发展是资本再生产的必要前提,这是"卢森堡命题"对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核心贡献,但"崩溃论"又引致其缺陷。"卢森堡命题"为新马克思主义的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储备了大量思想资源,为我们在实践上抵制以不平衡发展为代价换取资本幸存的新帝国主义策略、阻断国际不平衡地理发展机制向国内的传输,更加重视我国发展的空间平衡与和谐提供了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地理发展 卢森堡命题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的资本流动及其空间格局--基于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视角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品宇 朱春聪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一带一路"战略是新时期国家主导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国家战略。基于马克思主义地理学视角的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分析"一带一路"战略的资本流动及其对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是构... "一带一路"战略是新时期国家主导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国家战略。基于马克思主义地理学视角的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分析"一带一路"战略的资本流动及其对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是构建资本转移与流动的地域组织,为资本再地域化提供了社会活动平台。从国内来看,"一带一路"建设使资本加速向国内的边疆地区和内陆地区流动,使得我国原本较为落后的东北、西北、西南和广大内陆地区"嵌入"资本循环网络,实现资本生产与再生产;从国际来看,"一带一路"战略是应对资本积累危机的解决途径,通过尺度重组和地域重构,构建起了国际性资本转移与流动的社会活动平台,促进资本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和修复资本积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地域组织 资本流动 不平衡地理发展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构造-不平衡发展-差异与正义——哈维基于过程辩证法的生态社会主义政治学图绘 被引量:3
7
作者 付清松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33,共5页
借助过程的辩证法和认识图式,哈维将社会与环境、空间与时间的辩证关系熔铸到时空构造的社会过程元理论当中。他阐明,在自然-生态的社会性生产和政治斗争同地理之间的双向建构中,差异和正义既不是给定的也不是绝对的,而是不平衡时空过... 借助过程的辩证法和认识图式,哈维将社会与环境、空间与时间的辩证关系熔铸到时空构造的社会过程元理论当中。他阐明,在自然-生态的社会性生产和政治斗争同地理之间的双向建构中,差异和正义既不是给定的也不是绝对的,而是不平衡时空过程的产物。基于此认识前提,哈维试图促成以差异和正义为旨趣的后现代政治诉求同基于普遍性叙事的阶级政治之间的双向反哺,勾画一种兼具后现代韵味的生态社会主义政治学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构造 社会过程 不平衡地理发展 差异 正义 解放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权力与空间:不平衡地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品宇 《热带地理》 2017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区域差异,使得不平衡地理景观成为人类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然而在资本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资本价值增殖和创造文明的二元属性在资本运动中不断建构、解构和重构地域空间,不平衡地理发展愈发明显。文章梳...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区域差异,使得不平衡地理景观成为人类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然而在资本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资本价值增殖和创造文明的二元属性在资本运动中不断建构、解构和重构地域空间,不平衡地理发展愈发明显。文章梳理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关于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的概念框架,回顾了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进展,表明不平衡地理发展与新自由主义紧密相连,资本、权力与空间成为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关键要素,但是国内外对此理论的实证研究结果却有所差异。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空间生产突出表现为资本积累主导下的不平衡地理发展,空间屈服于资本逻辑,而资本总是借助阶级权力来不断铲除空间障碍,促使生产要素能够在更广阔的地理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资本增殖;国内的不平衡地理现象则是依赖于资本逻辑和国家政府权力的混杂互动,市场经济系统不够完善却日益深化,国家政府权力干预的强大存在并渗透到市场规则运转。最后,结合最新理论动态提出未来实证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国内日益显化且加剧的不平衡地理发展提供研究的新视角和实践层面的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地理发展 资本积累 新自由主义 权力 空间生产 马克思主义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政治经济学与解放政治学——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批判之启示
9
作者 刘丽 胡大平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24,共5页
通过不平衡的地理发展和剥夺性积累两个重要维度,哈维揭示了新自由主义实践的机制和灾难性后果。在理论上,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拓展。哈维的新自由主义批判表明,只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才能够揭示当代资... 通过不平衡的地理发展和剥夺性积累两个重要维度,哈维揭示了新自由主义实践的机制和灾难性后果。在理论上,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拓展。哈维的新自由主义批判表明,只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才能够揭示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从而为替代资本主义的解放政治学提供理论支撑。反之,替代资本主义实践的当代迫切性也要求适用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政治经济学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不平衡地理发展 剥夺性积累 解放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