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干预与不平等社会结构的扭转:皖东村校的尝试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斌欢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6-136,共11页
本文尝试以批判教育社会学和解放教育学理论框架为指导,发展出一种针对当前中国留守儿童的课程干预实践模式。呼应文化再生产的理论,考察留守儿童的学习过程发现,其学业表现失败既是压制性体制下资源缺乏的结果,也和课堂学习对于底层文... 本文尝试以批判教育社会学和解放教育学理论框架为指导,发展出一种针对当前中国留守儿童的课程干预实践模式。呼应文化再生产的理论,考察留守儿童的学习过程发现,其学业表现失败既是压制性体制下资源缺乏的结果,也和课堂学习对于底层文化和经验的忽视有关。基于文化的生产性与创造性原则,尊重底层学生的文化和经验、将课堂外的社会情境导入课堂,则可打造出转折的图景。这一做法,首先可以通过再情境化学生的文化经验激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批判思考能力,其次可以突显留守儿童在社会和文化情境中的相对优势,进而促进其学习认同与学业成就。针对安徽新镇留守村校的课程干预试验提供了引入课堂外情境的实践做法和具体效应。结合弗雷勒"提问式"教育的方法,文章探讨了"逆文化再生产干预路径"所具有的扭转社会结构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干预 不平等社会结构 逆文化再生产干预路径 提问式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资本主义不平等社会劳动的批判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茜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1,共8页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商品二重性”学说找到了“商品交换”这把分析劳动价值的“金钥匙”,以“劳动二重性”学说探寻到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并通过对劳动价值与劳动时间关系的分析,实现了价值的“人学转换”,更是通过对市场机制下价值...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商品二重性”学说找到了“商品交换”这把分析劳动价值的“金钥匙”,以“劳动二重性”学说探寻到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并通过对劳动价值与劳动时间关系的分析,实现了价值的“人学转换”,更是通过对市场机制下价值创造的机理分析,揭示了社会生产中资本盗取工人剩余价值的秘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破除资本逻辑下不平等的社会生产劳动、实现人的自由劳动与“劳动正义”提供了“利器”。化解社会生产中的不平等劳动需要打破资本宰制的不平等生产关系,以实现“人的解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塑劳动价值目标,引领劳动价值自觉,坚持公有制与按劳分配制度,使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资本逻辑 不平等社会生产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