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对称聚乙烯醇缩丁醛超滤膜的形成 被引量:2
1
作者 沈飞 陆晓峰 +1 位作者 施柳青 卞晓锴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3-38,共6页
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在二甲基乙酰胺(DMAC)、N-甲基吡咯烷酮(NMP)、二甲基甲酰胺(DMF)及二甲亚砜(DMSO)等4种溶剂下制备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超滤膜,铸膜液组成为PVB-溶剂二元体系,水为非溶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PVB膜的... 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在二甲基乙酰胺(DMAC)、N-甲基吡咯烷酮(NMP)、二甲基甲酰胺(DMF)及二甲亚砜(DMSO)等4种溶剂下制备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超滤膜,铸膜液组成为PVB-溶剂二元体系,水为非溶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PVB膜的表面形貌与断面结构,并对其渗透及分离性能进行了测试,同时着重讨论了PVB膜表面结构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溶剂种类不仅决定了PVB-溶剂二元体系的热力学稳定性,同时也影响了其成膜过程的动力学效应;PVB膜断面结构受溶剂-非溶剂相互扩散速度的控制,而膜表面形貌则是铸膜液平衡热力学与成膜动力学结合的结果;不同溶剂的PVB超滤膜纯水通量大小的顺序依次为DMSO>DMAC>DMF>NMP,其截留分子量则分别在40 000~50 000道尔顿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缩丁醛(PVB) 不对称超滤膜 形成机理 浸没沉淀相转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