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酸三苯甲酯及其衍生物的不对称聚合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虞斌 丁孟贤 王佛松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89-91,共3页
含有大位阻基团的1,1-双取代α,β-不饱和酯,诸如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TrMA)、甲基丙烯酸邻甲苯基二苯基甲酯(DPIMA),在不对称聚合反应中,能够形成具有单手螺旋构象的旋光性聚合物。这类聚合物因具有独特的手性识别能力而一直为人们所瞩... 含有大位阻基团的1,1-双取代α,β-不饱和酯,诸如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TrMA)、甲基丙烯酸邻甲苯基二苯基甲酯(DPIMA),在不对称聚合反应中,能够形成具有单手螺旋构象的旋光性聚合物。这类聚合物因具有独特的手性识别能力而一直为人们所瞩目。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这类单体的不对称聚合反应中,手性配体如鹰爪豆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甲酯 不对称聚合 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蒽核心不对称共轭苯乙炔树形聚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4
2
作者 彭晓宏 袁铁 彭晓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21,25,共5页
借助于一条合成路线和两组反应条件 ,采用收敛法合成了第 1~ 3代以蒽为核心的不对称共轭苯乙炔树形聚合物 (PADs) ,并利用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谱 (1HNMR和13CNMR)
关键词 收敛法 不对称共轭苯乙树形聚合 结构特征 合成方法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对称星形聚合物制备Janus杂化金纳米粒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子强 张国颖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2-349,共8页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叠氮-炔基点击化学反应,对β-环糊精(β-CD)进行不对称改性,在其宽截面一侧聚合得到14条亲水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链,在其窄截面一侧偶联7个硫辛酸(LA)基元,得到不对称星形聚合物(LA)7-CD-(PNI...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叠氮-炔基点击化学反应,对β-环糊精(β-CD)进行不对称改性,在其宽截面一侧聚合得到14条亲水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链,在其窄截面一侧偶联7个硫辛酸(LA)基元,得到不对称星形聚合物(LA)7-CD-(PNIPAM46)14,采用配体交换法以此聚合物对金纳米粒子进行表面修饰,得到表面具有不对称化学组成和亲疏水性的Janus杂化金纳米粒子(Au3.1-CD-(PNIPAM46)14),该两亲性Janus杂化金纳米粒子可以在选择性溶剂水中组装形成类似于胶束结构的球状组装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不对称星形聚合 Janus杂化金纳米粒子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PCR技术结合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 被引量:3
4
作者 山珊 黄昭鸿 +4 位作者 黄艳梅 刘道峰 刘成伟 黄运红 龙中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2-318,共7页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可分泌志贺毒素,致病性强,建立简便快速的STEC检测方法对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蔓延极为重要。使用生物素标记STEC的标志性毒力基因stx1与stx2的下游引物进行不...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可分泌志贺毒素,致病性强,建立简便快速的STEC检测方法对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蔓延极为重要。使用生物素标记STEC的标志性毒力基因stx1与stx2的下游引物进行不对称聚合酶链式反应,获得生物素化的目标单链DNA与聚苯乙烯微球标记的目标基因的上游引物特异性结合形成结合物,结合物上的生物素因与试纸条检测线上链霉亲和素结合而使检测线显色。通过建立的方法可成功快速检测出携带不同毒力基因的STEC,同时利用该方法对23株菌株进行stx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准确检测到含有STEC标志性毒力基因stx的菌株,且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聚合酶链式反应 免疫层析技术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kel catalysts with asymmetric steric hindrance for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5
作者 Wanlu Tian Fuzhou Wang Chen Zou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2,59,I0010,I0011,共8页
α-Diimide catalysts have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due to their unique chain walking characteristics.A series ofα-diimide nickel/palladium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electronic effects and steric hindrances were ... α-Diimide catalysts have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due to their unique chain walking characteristics.A series ofα-diimide nickel/palladium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electronic effects and steric hindrance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In this work,we synthesized a series of asymmetricα-diimide nickel complexes with different steric hindrances and used them for ethylene polymerization.These nickel catalysts have high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activity,up to 6.51×10^(6)g·mol^(−1)·h^(−1),and the prepared polyethylene has a moderate melting point and high molecular weight(up to 38.2×10^(4)g·mol^(−1)),with a branching density distribution between 7 and 94 branches per 1000 carbons.More importantly,the polyethylene prepared by these catalysts exhibits excellent tensile properties,with strain and stress reaching 800%and 30 MPa,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DIIMINE nickel complex POLYETHYLENE POLYMERIZATION asymmetric steric hindr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稻曲病菌G蛋白β亚基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连盟 王玲 +2 位作者 黄雯雯 刘恩勇 黄世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3-359,共7页
水稻稻曲病是由稻绿核真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水稻后期穂部病害。G蛋白可能参与了稻曲病菌的致病过程。为了研究G蛋白在病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分离并分析了稻曲菌的G蛋白β亚基编码基因。根据丝状真菌G... 水稻稻曲病是由稻绿核真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水稻后期穂部病害。G蛋白可能参与了稻曲病菌的致病过程。为了研究G蛋白在病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分离并分析了稻曲菌的G蛋白β亚基编码基因。根据丝状真菌G蛋白β亚基编码基因的同源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采用同源克隆和热不对称交错PCR的方法,分离得到了稻曲菌的G蛋白β亚基全编码基因序列。该序列的长度为2037bp,包含4个内含子,5个外显子和1个编码359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根据克隆到的UvGβ1设计引物,通过RT-PCR克隆到包含整个开放阅读框的cDNA序列。该基因的DNA序列和cDNA序列在GenBank中注册的登记号分别为GU014921和GU065745。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片段与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的G蛋白β亚基基因亲缘关系最近。将该基因的整个开放阅读框连接于pET-30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通过诱导获得了重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稻曲病菌 异三聚体G蛋白 G蛋白β亚基基因 不对称交错聚合酶链式反应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转高赖氨酸蛋白基因(sb401)水稻T4代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李科 王世全 +5 位作者 吴发强 李双成 邓其明 王玲霞 梁越洋 李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6,共6页
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用富赖氨酸蛋白基因(sb401)转化粳稻品种日本晴,获得了独立的10个转化株系,对转化株系进行连续自交,通过筛选得到9个纯合的T4代转化株系。Southern blotting分析发现,整合位点是随机的,并为低拷贝(1~3个)... 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用富赖氨酸蛋白基因(sb401)转化粳稻品种日本晴,获得了独立的10个转化株系,对转化株系进行连续自交,通过筛选得到9个纯合的T4代转化株系。Southern blotting分析发现,整合位点是随机的,并为低拷贝(1~3个)。TAIL-PCR扩增得到8个T—DNA侧翼序列,并定位于日本晴的7条染色体上。蛋白质和氨基酸测定分析发现,sb401基因对各株系的蛋白质、赖氨酸和其他氨基酸组分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将杂交结果与T-DNA插入位置结合分析发现,在低拷贝的情况下,表达量的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位置效应 富赖氨酸蛋白基因 不对称交错聚合酶链式反应 赖氨酸含量 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