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不对称程度、财权配置分权度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祝涛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2-118,共7页
本文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003-2012年的4 101个样本数据检验了公司内部信息不对称程度与财权授权配置分权度之间的偏离度对公司会计业绩评价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二者偏离程度与公司业绩呈反比,说明公司董事会根据其与经理层之间的信息不... 本文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003-2012年的4 101个样本数据检验了公司内部信息不对称程度与财权授权配置分权度之间的偏离度对公司会计业绩评价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二者偏离程度与公司业绩呈反比,说明公司董事会根据其与经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来相机授权配置财权对于提升公司业绩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程度 授权配置分权度 偏离度 公司业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绿色认知对ESG评级分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董延安 展嘉宜 彭影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10,共10页
在新发展阶段,推动绿色经济转型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紧密契合我国“双碳”目标。已有学者研究了ESG评级分歧的影响因素,但鲜有研究从管理层特性角度探究其对企业ESG评级分歧的作用。基于此,文章以2018—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在新发展阶段,推动绿色经济转型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紧密契合我国“双碳”目标。已有学者研究了ESG评级分歧的影响因素,但鲜有研究从管理层特性角度探究其对企业ESG评级分歧的作用。基于此,文章以2018—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高管绿色认知是否会影响ESG评级分歧。研究发现,高管绿色认知显著降低了ESG评级分歧。机制分析表明,高管绿色认知通过公开途径和非公开途径提高信息透明度,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进而减少了ESG评级分歧。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和大型企业样本中,高管绿色认知缩小ESG评级分歧的效果更显著。研究丰富了高管绿色认知和ESG评级分歧的相关文献,为ESG评级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指引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绿色认知 ESG评级分歧 信息不对称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实施全面注册制对企业融资方式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李秉祥 张梦 +1 位作者 杨紫霄 严顺飞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15,共8页
基于2018-2023年间按板块分步实施注册制改革形成的准自然实验样本,采取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实施全面注册制对企业融资方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首先,相较于核准制,全面注册制实施后,上市公司直接融资比重增加,间接融... 基于2018-2023年间按板块分步实施注册制改革形成的准自然实验样本,采取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实施全面注册制对企业融资方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首先,相较于核准制,全面注册制实施后,上市公司直接融资比重增加,间接融资比重下降;其次,实施全面注册制能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而增加直接融资比重,降低间接融资比重;最后,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实施全面注册制促进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提高、抑制间接融资比重降低的作用更加明显。研究结论对企业合理选择融资方式、优化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注册制 直接融资 信息不对称程度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驱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内在机理与统计检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婷婷 扈文秀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5-117,共13页
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重塑了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互利共生的新局面,进而影响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选取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257个地级市以及347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企业社会... 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重塑了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互利共生的新局面,进而影响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选取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257个地级市以及347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该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促进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商业信用、制度环境越好,数字经济越能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异质性分析结果说明,相较于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更显著;相较于小规模企业,数字经济发展对大规模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不仅拓展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也为企业把握“数字红利”提升自身竞争力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 空间溢出效应 利益相关者 信息不对称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袁维海 周健鹏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20,共12页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能。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能。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中部地区、中心城市、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人工智能水平更高的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积极作用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高创新水平、提升企业价值、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强媒体监督等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结论可为准确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提供线索,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企业价值 信息不对称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IT背景与企业创新:来自烙印理论的解释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卫国 杨波 +1 位作者 于连超 毕茜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IT背景高管已成为经理人市场中的紧缺型人才。以烙印理论为基础,利用2007~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考察高管IT背景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IT背景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正向影...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IT背景高管已成为经理人市场中的紧缺型人才。以烙印理论为基础,利用2007~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考察高管IT背景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IT背景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正向影响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中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IT背景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在信息技术投入较少、管理者风险偏好较低的企业中更显著,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的企业与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企业中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高管IT背景可以通过提高信息技术投资和管理者风险偏好促进企业创新,但不能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促进企业创新。研究结论在理论上拓展了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在实践上为政府推动创新经济发展、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高管培育竞争性特质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IT背景 企业创新 信息技术投资 管理者风险偏好 信息不对称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卖空压力影响公司融资约束吗——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栋栋 陈涛琴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1-87,共17页
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公司出现融资约束的重要原因。本文以2010年3月正式推出的融资融券制度为外生冲击,以2005—2015年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模型实证检验了卖空压力... 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公司出现融资约束的重要原因。本文以2010年3月正式推出的融资融券制度为外生冲击,以2005—2015年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模型实证检验了卖空压力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1)卖空压力能够提高公司银行贷款规模,降低贷款成本;(2)卖空压力能够降低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3)卖空压力能够降低公司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综合来看,卖空压力能够缓解公司融资约束。进一步的,卖空压力对公司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并且卖空压力可能是通过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缓解融资约束的。在各种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研究结论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空压力 融资约束 产权性质 代理成本 信息不对称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年报MD&A中的管理层诚信承诺:真实盈余管理之后的道德掩饰行为 被引量:9
8
作者 严若森 周燃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7-146,I0027,I0028,共12页
本文以2007-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真实盈余管理与管理层诚信承诺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管理层在进行真实盈余管理之后,更倾向于在公司年报MD&A中做出诚信承诺,证实管理层在负性道德情绪之后会作出道德掩... 本文以2007-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真实盈余管理与管理层诚信承诺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管理层在进行真实盈余管理之后,更倾向于在公司年报MD&A中做出诚信承诺,证实管理层在负性道德情绪之后会作出道德掩饰行为;当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时,真实盈余管理与管理层诚信承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说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提高会增强管理层在负性道德情绪之后的道德掩饰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在真实盈余管理之后并未显著提升公司下一期的慈善捐赠与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和降低公司下一期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及代理成本,而管理层在真实盈余管理之后作出诚信承诺并不会影响分析师对公司未来市场估值的判断,亦不能降低公司未来被监管问询的概率,且不会影响公司未来财务业绩、违规与否或诉讼风险。研究还发现,当管理层面临较高的道德压力时,真实盈余管理与管理层诚信承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本研究对学者们从负性道德情绪的角度研究高管行为具有理论启示意义,亦为投资者审慎投资、审计师提高审计质量及监管者进行有效监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盈余管理 管理层诚信承诺 信息不对称程度 道德掩饰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层权力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 被引量:3
9
作者 栾甫贵 赵爱玲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9-117,共9页
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事件使得大众再次意识到管理层权力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文章基于2010—2019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OLS方法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呈现... 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事件使得大众再次意识到管理层权力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文章基于2010—2019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OLS方法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呈现显著的正向关系;依据信息不对称程度分组检验发现,在高信息不对称组中,管理层权力对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更为显著;依据产权性质分组检验发现,在民营企业中,管理层权力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更为显著;通过路径检验发现,研发投入在管理层权力和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中发挥了中介效应。文章丰富了管理层特征及其行为的市场后果研究,能够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一定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股价崩盘风险 信息不对称程度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理论分析框架的述评与建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愈博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2-84,共3页
一、引言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于促进国际间商贸往来、增强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降低资本成本有较大的作用,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门领域,也形成了较多的研究文献。大量研究表明,IFR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一、引言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于促进国际间商贸往来、增强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降低资本成本有较大的作用,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门领域,也形成了较多的研究文献。大量研究表明,IFR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一套高质量的会计准则(Leuz和Verrecchia,2000;Ashbaugh和Pincus,2001;Barth等,2008),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分析框架 资本成本 不对称程度 商贸往来 评估师 资本市场监管 决策行为 价值相关性 执行机制 过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经济活动中道德风险的分析和思考
11
作者 刘帮胜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Z期59-60,共2页
一、道德风险的概述道德风险问题是目前人们较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特别是企业、金融业的道德风险已引起全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忧虑。广义的道德风险存在于任何领域,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有人的存在就存在道德风险,这也是人... 一、道德风险的概述道德风险问题是目前人们较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特别是企业、金融业的道德风险已引起全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忧虑。广义的道德风险存在于任何领域,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有人的存在就存在道德风险,这也是人性所致。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市场经济的最根本原则就是追求利益和价值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风险问题 经济活动 机会主义行为 道德风险行为 不对称程度 外部性 信用度 对称 经营结果 信息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与风险承担水平 被引量:53
12
作者 翟胜宝 程妍婷 谢露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5-86,共12页
在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的冲击下,商业银行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重要机遇与重大挑战。选取2007—2020年在中国沪深A股上市的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数字... 在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的冲击下,商业银行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重要机遇与重大挑战。选取2007—2020年在中国沪深A股上市的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中介机制检验表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缓解银行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银行经营效率,从而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作用效果在大中型、非国有和竞争程度较高商业银行,以及东部地区商业银行中更加明显。因此,商业银行应尽快顺应数字化转型大势以降低经营风险,不同规模和禀赋的商业银行应明确与经营特点相匹配、与风险管理能力相适应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数字化转型 风险承担水平 信息不对称程度 经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