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对称控制方式三相三电平直流变换器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福鑫 陈悦 +1 位作者 胡高平 阮新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4007-4014,共8页
三相三电平直流变换器中开关管具有低电压、电流应力,适用于高压大功率场合。采用对称控制方式,可提高输入输出电流脉动频率,从而减小滤波器,但开关管为硬开关,存在较大开关损耗。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该变换器的不对称控制策略... 三相三电平直流变换器中开关管具有低电压、电流应力,适用于高压大功率场合。采用对称控制方式,可提高输入输出电流脉动频率,从而减小滤波器,但开关管为硬开关,存在较大开关损耗。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该变换器的不对称控制策略,在保留变换器原有优点基础上,可利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从而提高变换器效率。简要分析采用输出滤波电感和变压器漏感(或外加谐振电感)的能量实用不对称控制方式后变换器的工作原理,重点讨论其基本特性及软开关实现条件,完成一台540~660V输入、48V/20A输出的原理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控制 三相三电平 零电压开关 直流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相位变化的STATCOM分相不对称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晓军 钱骅 +1 位作者 王蔚红 朱惠喻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4-47,共4页
多重化结构的STATCOM装置采用分相控制后,除产生正常的正序电压外,还能产生要求的负序电压以抵抗系统负序对装置的破坏性影响,提高装置在系统不对称情况下生存和工作能力。针对三单相四重化结构的±20MvarSTATCOM装置,提出一种基于... 多重化结构的STATCOM装置采用分相控制后,除产生正常的正序电压外,还能产生要求的负序电压以抵抗系统负序对装置的破坏性影响,提高装置在系统不对称情况下生存和工作能力。针对三单相四重化结构的±20MvarSTATCOM装置,提出一种基于全相位δ变化的分相不对称控制方法,并给出详细的控制算法;同时对采用该控制后,STATCOM装置在谐波产生以及负序补偿能力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与其它控制方法的仿真结果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无功补偿 相位变化 STATCOM 分相不对称控制 同步补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建筑物不对称控制爆破拆除
3
作者 员小有 杨小林 +1 位作者 张英才 王芳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01-205,共5页
介绍了焦作市制动器厂五层砖混结构楼房控制爆破拆除的设计与施工 .为确保保留建筑物的安全、加强钢混构件落地后的破碎和控制爆破地震、塌落地震 ,采用非电孔内、孔外延时起爆和不对称控制爆破技术 ,形成了建筑物分段跨落 ,达到了预期... 介绍了焦作市制动器厂五层砖混结构楼房控制爆破拆除的设计与施工 .为确保保留建筑物的安全、加强钢混构件落地后的破碎和控制爆破地震、塌落地震 ,采用非电孔内、孔外延时起爆和不对称控制爆破技术 ,形成了建筑物分段跨落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建筑物 不对称控制爆破 非电起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COM不对称控制策略下线路距离保护测量阻抗的改进算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少飞 李生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65-70,共6页
在电网三相电压不对称时,采用不对称控制策略能够保证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安全,实现良好的电压控制效果。针对较为复杂的单回并补双回线路,分析了线路短路后距离保护动作条件,证实采用不对称控制策略的STATCOM可能引起故障相保护拒... 在电网三相电压不对称时,采用不对称控制策略能够保证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安全,实现良好的电压控制效果。针对较为复杂的单回并补双回线路,分析了线路短路后距离保护动作条件,证实采用不对称控制策略的STATCOM可能引起故障相保护拒动及非故障相保护误动。计及STATCOM注入电流,改进了故障测距算法。将故障距离值与线路正序阻抗配合,修正距离保护测量阻抗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能够保证距离保护正确动作,避免接入STATCOM后重新整定距离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保护 STATCOM 不对称控制 双回线路 故障测距 测量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粒子纠缠态双向不对称控制通讯方案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胡轶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0-696,共7页
提出了七粒子量子纠缠态作为量子信道的双向不对称控制通讯方案,此方案中Alice传输任意单量子比特(或任意两量子比特)给Bob、Bob传输任意两量子比特(或任意单量子比特)给Alice,通过监督者Charlie来控制.分别对Alice和Bob传输的最终信息... 提出了七粒子量子纠缠态作为量子信道的双向不对称控制通讯方案,此方案中Alice传输任意单量子比特(或任意两量子比特)给Bob、Bob传输任意两量子比特(或任意单量子比特)给Alice,通过监督者Charlie来控制.分别对Alice和Bob传输的最终信息进行Bell基测量,对Charlie的结果进行冯·诺依曼测量,测量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以完美实现,为量子光学领域产生多粒子纠缠源传输通讯提供了有效的多信息量、高安全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双向不对称量子控制通讯 量子隐形传态 七粒子纠缠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ASVG及其不对称专家PID控制 被引量:7
6
作者 涂春鸣 罗安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0-183,共4页
论述了ASVG的工作机理和在系统电压对称时的动态数学模型 ,并针对系统电压不对称时ASVG的运行与控制问题 ,分析了系统电压不对称时的被控对象模型 ,提出了恒电压不对称专家PID控制方法 ,给出了系统有1 5 %的负序电压时的仿真结果 .结果... 论述了ASVG的工作机理和在系统电压对称时的动态数学模型 ,并针对系统电压不对称时ASVG的运行与控制问题 ,分析了系统电压不对称时的被控对象模型 ,提出了恒电压不对称专家PID控制方法 ,给出了系统有1 5 %的负序电压时的仿真结果 .结果表明 :该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系统电压不对称对装置的影响 ,且装置起动过程超调和输出电压波动小 ,控制灵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功发生器 不对称控制 专家PID控制 ASV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桥三电平双有源桥不对称均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志刚 王后生 +2 位作者 张青杰 吴金利 葛伟美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1-229,共9页
半桥三电平双有源桥(HBTL-DAB)电路工作时必须解决三电平侧上下直流母线电容均压问题,在传统对称控制模式中,可通过微调占空比的方法,实现带载情况下的电容电压均衡控制。然而在空载情况下,对称控制模式难以从控制策略上实现上下直流母... 半桥三电平双有源桥(HBTL-DAB)电路工作时必须解决三电平侧上下直流母线电容均压问题,在传统对称控制模式中,可通过微调占空比的方法,实现带载情况下的电容电压均衡控制。然而在空载情况下,对称控制模式难以从控制策略上实现上下直流母线电容电压的均衡调节。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一种针对HBTL-DAB电路的不对称控制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对称模式不能均压的原因,进而根据不对称方法计算空载时上下直流母线电容分别在正负半周期内传输的能量偏差。通过调节该能量偏差实现上下直流母线电容电压的均衡控制,并同时指出影响电压均衡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仿真,对所述不对称控制方法在多种工况下的运行情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外部持续存在不平衡因素的工况、只存在初始不平衡因素的工况,还是内部存在脉冲误差的工况,不对称控制方法都能实现空载和带载时的电压均衡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桥三电平(HBTL) 双有源桥(DAB) 对称控制 不对称控制 中点电位平衡 电压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作粒子群算法的PID神经网络非线性控制系统 被引量:34
8
作者 朴海国 王志新 张华强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17-1324,共8页
PID神经元网络(PIDNN)模型为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模型,兼有PID与神经网络的共同优点,应用于复杂的控制系统,取得优良控制性能,但其后向传播算法(BP)限制了该模型的应用范围.为实现对非线性多变量系统的有效控制,扩展神经网络的应有范围,... PID神经元网络(PIDNN)模型为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模型,兼有PID与神经网络的共同优点,应用于复杂的控制系统,取得优良控制性能,但其后向传播算法(BP)限制了该模型的应用范围.为实现对非线性多变量系统的有效控制,扩展神经网络的应有范围,本文采用PIDNN神经网络设计了多变量PIDNN神经网络(MPIDNN)控制器,并用本文作者提出的合作粒子群算法(CPSO)取代了传统BP后向传播算法,通过比较MPIDNN_CPSO、MPIDNN_CRPSO、MPIDNN_PSO和MPIDNN_BP4种控制器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基于CPSO算法的MPIDNN控制器实现了对非线性多变量不对称系统的有效控制.与传统的BP算法相比,CPSO算法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精确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非线性不对称控制 稳定性 鲁棒性 合作粒子群最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不对称交流电网的MMC直接环流抑制策略 被引量:11
9
作者 喻锋 王西田 +1 位作者 张阳 王志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39-3345,共7页
在不对称电网条件下,为了抑制环流中的零序分量,现有环流抑制策略需要额外的增加零序环流抑制或者直流电压波动抑制,这使得控制系统较为复杂。为了简化控制器结构,提出了一种可适用于不对称电网条件下的无需零序控制的直接环流抑制策略... 在不对称电网条件下,为了抑制环流中的零序分量,现有环流抑制策略需要额外的增加零序环流抑制或者直流电压波动抑制,这使得控制系统较为复杂。为了简化控制器结构,提出了一种可适用于不对称电网条件下的无需零序控制的直接环流抑制策略。首先,对不对称系统条件下的电容电压波动表达式进行了推导,进而得到了用于环流抑制的不平衡电压参考值的直接计算方法;其次,对该参考值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论交流系统运行于何种状况下该参考值的有效成分均为2倍频分量;最后,在PSCAD/EMTDC平台上搭建了MMC-HVDC模型,对本文提出的直接环流控制策略在对称及不对称电网条件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直接控制 不对称控制 2倍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不对称故障穿越能力逆变型新能源电源故障电流特性 被引量:46
10
作者 刘素梅 毕天姝 +3 位作者 王晓阳 杨国生 薛安成 杨奇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73,共8页
新能源电源大规模接入电网背景下,电网故障特征发生根本性改变,电网继电保护正面临新挑战。由于新能源电源故障特性与其所用变换器控制紧密相关,而变换器具体采用的控制策略随生产厂家不同而不同,一般也不公开,所以这些因素使得揭示新... 新能源电源大规模接入电网背景下,电网故障特征发生根本性改变,电网继电保护正面临新挑战。由于新能源电源故障特性与其所用变换器控制紧密相关,而变换器具体采用的控制策略随生产厂家不同而不同,一般也不公开,所以这些因素使得揭示新能源电源短路电流特性成为难题。针对逆变型新能源电源(IIREG),提出了基于并网逆变器与直流卸荷电路协调控制的故障穿越策略,确保IIREG穿越不对称度100%的故障。以此为基础,分析逆变器控制策略与IIREG短路电流特性间关联规律,进一步从理论上推导出了不依赖逆变器控制结构及参数的IIREG稳态短路电流计算公式。最终,采用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所提故障穿越策略与IIREG稳态短路电流表达式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同时通过分析故障类型、位置及所接电网短路容量水平对IIREG故障电流特性的影响,揭示了IIREG与常规同步电机相比的差异。这为含IIREG电网继电保护适应性分析及配置整定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型电源 故障电流 不对称故障穿越控制 风力发电 光伏发电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率不对称全桥DC/DC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山 胡绪权 +1 位作者 童磊 奥琳芳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4-200,213,共8页
不对称全桥DC/DC变换器利用变压器原边等效串联电感和原边开关管寄生电容的串联谐振实现原边开关管的零电压导通,有效解决了传统全桥DC/DC变换器开关损耗大的问题,同时副边采用同步整流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介绍了变换器的拓... 不对称全桥DC/DC变换器利用变压器原边等效串联电感和原边开关管寄生电容的串联谐振实现原边开关管的零电压导通,有效解决了传统全桥DC/DC变换器开关损耗大的问题,同时副边采用同步整流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介绍了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分析了每个工作模态以及原边开关管实现零电压导通的条件,发现了原边开关实现软开关必然带来的占空比损失的问题,提出了减小原边等效串联电感减少占空比的损失的技术方案。使用Saber仿真软件搭建了不对称全桥拓扑的仿真电路,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该方法为全桥拓扑电路的软开关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控制 串联谐振 零电压开关 同步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不对称故障穿越能力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短路电流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素梅 毕天姝 +1 位作者 薛安成 杨奇逊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82-190,共9页
风电大规模接入电网背景下,电网故障电流特征发生根本性改变,现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将难以适应。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双馈风力发电机组(DFIG)短路电流特性的研究多依赖于具体指定的变换器控制与保护策略,研究所得结论多样化,从电力... 风电大规模接入电网背景下,电网故障电流特征发生根本性改变,现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将难以适应。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双馈风力发电机组(DFIG)短路电流特性的研究多依赖于具体指定的变换器控制与保护策略,研究所得结论多样化,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需求角度缺乏通用性,且针对不对称故障电流特性的研究仍相对较少。在分析电网发生不对称故障对DFIG自身安全与运行控制影响的基础上,以风电并网故障穿越要求为约束,揭示了DFIG故障穿越控制与其馈出短路电流特性间的关联规律,进一步从理论上推导了不依赖变换器控制策略的DFIG稳态短路电流计算公式;并系统分析了不同电网故障情况下DFIG故障电流变化特性及规律。这些结论能够为含大量DFIG电网继电保护适应性分析及其新原理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 故障电流计算 不对称故障穿越控制 风力发电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效率优化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双侧多周期不对称电压激励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贾舒然 段善旭 +1 位作者 陈昌松 陈浩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597-4609,共13页
在宽功率范围内实现高效功率传输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基本要求。为提升全功率范围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效率,该文提出了一种双侧多周期不对称电压激励方法。该方法在一、二次侧采用一种具有多个周期的不对称激励电压波形,当系统需要降... 在宽功率范围内实现高效功率传输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基本要求。为提升全功率范围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效率,该文提出了一种双侧多周期不对称电压激励方法。该方法在一、二次侧采用一种具有多个周期的不对称激励电压波形,当系统需要降功率运行时,根据功率大小对构成多周期激励电压波形的各个半周期脉宽依次进行缩减。同时,通过调节二次侧激励电压波形相对于电流波形之间的位置关系,实现宽功率范围内的开关器件零电压开通。通过各个半周期脉宽随功率降低依次缩减的变化模式,使激励电压相位差随功率的逐渐降低而出现多次回归至峰值的非单调变化特性,平抑了宽功率范围内激励电压相位差的波动幅度而将其维持于较高值,进而实现宽功率范围内的效率提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宽功率范围内的效率不低于传统方法的效率,在大部分功率点的效率高于传统方法的效率。所提多周期不对称电压激励方法无需任何额外硬件电路,可在宽功率范围内实现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IPT) 双侧多周期不对称电压激励控制 效率优化 零电压开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有源桥DC-DC暂态直流偏置分析和抑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雷涛 李龙春 +1 位作者 邬岑颖 张晓斌 《电气工程学报》 2018年第7期8-15,共8页
基于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以双移相控制原理为基础,分析负载瞬变时引起变压器交流部分出现直流偏置的原因,在不增加隔直电容等额外硬件条件下,提出基于不对称外移相下的双移相数字控制策略,使用基于预测电流控制的单PI闭环控制系统,不... 基于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以双移相控制原理为基础,分析负载瞬变时引起变压器交流部分出现直流偏置的原因,在不增加隔直电容等额外硬件条件下,提出基于不对称外移相下的双移相数字控制策略,使用基于预测电流控制的单PI闭环控制系统,不仅满足了控制要求,还解决了多PI控制环路控制参数整定困难等难题。数字仿真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直流偏置的抑制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单相电压源型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实现航空电气系统储能系统最优控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及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DC-DC 直流偏置 不对称移相控制 预测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频率耦合效应的并网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阻抗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6
15
作者 杜程茂 杜雄 +1 位作者 邹小明 唐基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866-2876,共11页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与电网之间的频率耦合效应会影响变流器的阻抗特性,忽略频率耦合效应对变流器并网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可能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该文采用一种考虑频率耦合效应的整体建模方法,将电...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与电网之间的频率耦合效应会影响变流器的阻抗特性,忽略频率耦合效应对变流器并网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可能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该文采用一种考虑频率耦合效应的整体建模方法,将电网阻抗视为MMC交流侧阻抗的一部分,以谐波矩阵描述频率耦合效应,并考虑不对称外环控制的影响建立MMC交流侧等效阻抗模型。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忽略频率耦合效应的模型相比,采用所建立的等效阻抗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分析结果,为MMC并网系统振荡的有效抑制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 稳定性分析 频率耦合效应 不对称外环控制 等效阻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单线隧道扩建为双线隧道技术
16
作者 游旭 陈峻 +1 位作者 王芳 柴金飞 《中国铁路》 2022年第12期30-36,共7页
依托既有碧鸡关隧道扩建工程,提出既有隧道衬砌背后围岩及病害判别技术,利用现场施工调查、地质雷达物探法、超前地质预报法准确掌握既有隧道衬砌背后及掌子面前方围岩的破碎、富水、空腔、松散体等不良地质分布和构造状况,并对衬砌背... 依托既有碧鸡关隧道扩建工程,提出既有隧道衬砌背后围岩及病害判别技术,利用现场施工调查、地质雷达物探法、超前地质预报法准确掌握既有隧道衬砌背后及掌子面前方围岩的破碎、富水、空腔、松散体等不良地质分布和构造状况,并对衬砌背后空腔及围岩进行注浆预加固,结合开挖施工工法,完成了改扩建隧道不对称开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扩建隧道 不对称开挖控制 围岩及病害判别技术 注浆预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