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立性房颤患者不对称二甲精氨酸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汪明琅 董政 +6 位作者 王罗卿 葛鲁敏 姚力 胡文静 徐海涛 孙黎明 王怡练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10-1413,共4页
目的:研究孤立性房颤(lone atrial fibrillation,LAF)患者不对称二甲精氨酸水平(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的变化,探讨其内皮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选取在2014年12月—2017年1月8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LAF病例为LAF组,选择同期体... 目的:研究孤立性房颤(lone atrial fibrillation,LAF)患者不对称二甲精氨酸水平(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的变化,探讨其内皮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选取在2014年12月—2017年1月8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LAF病例为LAF组,选择同期体检的窦性心律志愿者80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以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ADMA水平。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F组静息心率、体重指数、左房内径、ADMA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所有研究对象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房颤、心率、吸烟、胆固醇值是预测ADMA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对于LAF组病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房颤持续时间、吸烟、胆固醇值是预测ADMA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LAF同样可以引起全身血管内皮损害;房颤持续时间、吸烟、胆固醇值是房颤患者内皮功能受损程度的重要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房颤 不对称二甲精氨酸水平 心律失常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水平变化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卫茹 侯凡凡 +6 位作者 宁建平 杨小兵 武强 陶立坚 陈本美 李红艳 昌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1-628,共8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入选CKD患者138例(非透析治疗64例,血液透析74例)和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42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血清L-精氨酸(L-Arg)、ADM...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入选CKD患者138例(非透析治疗64例,血液透析74例)和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42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血清L-精氨酸(L-Arg)、ADMA及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SDMA)水平,DTNB法测定全血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水平;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切面内膜中层面积(cIMarea)、平均腔静脉内径及粥样硬化斑块。结果:CKD患者血清ADMA(1.77±0.32)μmol/L及SDMA水平(0.39±0.12)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ADMA(0.51±0.15)μmol/L;SDMA(0.21±0.06)μmol/L,P<0.01。非透析CKD病人血清ADMA及SDMA水平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呈负相关(r=-0.315,P=0.023;r=-0.426,P=0.001)。透析病人血清ADMA(2.04±1.39)μmol/L及SDMA水平(0.44±0.13)μmol/L明显高于非透析的CKD患者ADMA(1.28±0.89)μmol/L;SDMA(0.36±0.10)μmol/L,P<0.05。颈动脉有斑块的CKD患者血清ADMA(1.83±0.42)μmol/L)明显高于无斑块者(1.31±0.37)μmol/L。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KD患者血清ADMA水平与IMT(r=0.494,P=0.001)及cIMarea(r=0.318,P=0.001)呈正相关。经Ccr、年龄、性别及其他与AS相关因素校正后,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DMA与CRP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β=0.326,P<0.001)和切面内膜中层面积(β=0.296,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KD患者血清ADMA及SDMA水平随肾功能减退而增高,ADMA与CK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关系密切并与氧化应激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不对称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应激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巍 周政 +4 位作者 刘俊 杨辉 辛志成 陈军花 李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766-1769,共4页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脊液中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NO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ADMA含量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关系。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AH后脑血管痉挛动物模型,分别...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脊液中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NO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ADMA含量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关系。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AH后脑血管痉挛动物模型,分别于术前,术后1、4、7d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检查测定基底动脉脑血流速度,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不同时间脑脊液中ADMA和NO含量。结果①SAH后脑脊液中ADMA浓度显著高于注血前正常水平(P<0.01),术后4d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而脑脊液中NO水平注血后4d逐渐下降至最低值(P<0.01);②SAH后血管痉挛程度逐渐加重,动脉血流第4天达到最大值后逐渐缓解,与ADMA水平时相表达一致;③SAH后脑脊液中ADMA浓度变化趋势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相应,SAH后第4天脑脊液中ADMA浓度与NO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950,P<0.01),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呈显著正相关(r=0.953,P<0.01)。结论SAH后脑血管痉挛程度与脑脊液中ADMA表达含量密切相关,SAH后脑脊液中ADMA可能通过调控NO生成水平参与了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发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不对称 一氧化氮 经颅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治疗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团结 王博 方麒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75-1779,共5页
目的设计一项前瞻性对照研究,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之间的关联。方法连续入组门诊非心源性脑卒中患者120例,完成研究117例,其中57例为他汀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 mg/d),60例为非他汀治疗组... 目的设计一项前瞻性对照研究,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之间的关联。方法连续入组门诊非心源性脑卒中患者120例,完成研究117例,其中57例为他汀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 mg/d),60例为非他汀治疗组。结果治疗前他汀治疗组与非他汀治疗组血清ADM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2);治疗后他汀治疗组较非他汀治疗组血清ADMA水平明显降低(P=0.01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患者年龄(β=0.26,P<0.05)和他汀类药物治疗(β=-0.20,P<0.05)是血清ADMA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清胆固醇水平(β=0.00,P=1.0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β=0.00,P=0.98)不是血清ADMA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ADMA降低之间显著相关,可能通过降低血清ADMA水平,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他汀类药物 不对称 多效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扩张和狭窄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亮 张抒扬 +2 位作者 刘震宇 陈连凤 王洪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33-83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与冠状动脉扩张和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72例,其中冠状动脉扩张患者24例(冠状动脉扩张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24例(冠状动脉狭窄组),冠状动脉正常者24例(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与冠状动脉扩张和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72例,其中冠状动脉扩张患者24例(冠状动脉扩张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24例(冠状动脉狭窄组),冠状动脉正常者24例(冠状动脉正常组)。以高效液相色谱联合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ADMA、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SDMA)、精氨酸等指标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ADMA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ADMA水平冠状动脉扩张组[(0.437±0.098)μmol/L]及冠状动脉狭窄组[(0.456±0.088)μmol/L]均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0.381±0.05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氨酸/ADMA水平冠状动脉扩张组(208.54±61.52)及冠状动脉狭窄组(220.00±104.82)均显著低于冠状动脉正常组(254.26±7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ADMA水平与冠心病仍显著相关(偏回归系数9.469,P=0.011)。结论:冠状动脉扩张及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ADMA水平均高于冠状动脉正常人群,而在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ADMA水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扩张 冠心病 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精氨酸对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与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方才 温佐强 +1 位作者 魏昕 谢言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36-838,共3页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PAH)行心内直视修补术患者静滴左旋精氨酸(L-Arg)对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20例入院时肺动脉收缩压(PASP)>50mmHg拟在心肺转流(CPB)下行心内修补术患者...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PAH)行心内直视修补术患者静滴左旋精氨酸(L-Arg)对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20例入院时肺动脉收缩压(PASP)>50mmHg拟在心肺转流(CPB)下行心内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L-Arg治疗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10例。Ⅰ组术前加用L-Arg静滴;Ⅱ组术前接受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T1)、麻醉诱导前(T2)、停CPB时(T3)、CPB结束后12h(T4)、24h(T5)及72h(T6)各采集桡动脉血,测定ADMA和NO的浓度。治疗前、术前、术后第1天及第3天各测一次PASP。结果Ⅰ组和Ⅱ组T1时NO、ADMA及PA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1时比较,Ⅰ组T2、T4~T6时NO浓度升高、T2~T6时ADMA浓度降低(P<0.05);Ⅱ组T3~T6时NO浓度降低、T4~T6时Ⅰ组ADMA浓度明显升高(P<0.05)。T2、T4~T6时Ⅰ组NO浓度高于Ⅱ组、ADMA浓度低于Ⅱ组(P<0.05);Ⅰ组PASP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均低于Ⅱ组(P<0.05)。结论CPB可致ADMA浓度增高、NO浓度降低。静注L-Arg可提高NO的浓度,降低ADMA浓度,而且对降低PAH患者行心内修补术后肺动脉压力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 不对称 左旋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患者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变化与内皮功能改善的关系(英文)
7
作者 张卫茹 周成 +2 位作者 谢晋良 陈本美 昌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前后慢性肾衰患者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变化与内皮功能改善的关系。方法:选择首次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38例和健康对照者36例。分别于移植术前、移植术后第1,3,7,14及28天抽血分离血清,高效液相色谱法(H... 目的:探讨肾移植前后慢性肾衰患者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变化与内皮功能改善的关系。方法:选择首次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38例和健康对照者36例。分别于移植术前、移植术后第1,3,7,14及28天抽血分离血清,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血清ADMA和SDMA水平,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检测血清NO活性,DTNB法测定全血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移植术前及术后第28天多普勒超声法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肾移植术前患者血清ADMA[(2.36±0.89)μmol/L],SDMA[(0.48±0.11)μmol/L],MDA[(7.24±1.07)μmol/L]及CRP水平[9.24(0.42~66.24)μmol/L]明显高于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ADMA:(0.49±0.12)μmol/L;SDMA:(0.24±0.08)μmol/L;MDA:(3.12±1.21)μmol/L;CRP:2.52(0.24~5.94)μmol/L,均P<0.01],血清NO[(38.48±12.36)μmol/L]及SeGSHPx[(104.23±14.46)U/L]活性、FMD(5.43%±1.87%)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NO:(70.13±12.46)μmol/L;SeGSHPx:(201.36±82.35)U/L;FMD:(10.11±1.64)%,均P<0.01]。移植术后第1天开始血清ADMA[(1.97±0.76)μmol/L],SDMA[(0.43±0.06)μmol/L],MDA[(6.24±0.82)μmol/L]及CRP[8.32(0.46~33.42)μmol/L]水平明显下降而血清NO[(42.63±11.32)μmol/L],SeGSHPx[(116.23±17.24)U/L]活性明显增高,第28天时除SDMA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别外(P>0.05),其余指标仍高于或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第28天时FMD(7.04±2.13)%较移植前明显增高但仍低于正常时对照组(P<0.05)。移植前后血清ADMA水平与MDA呈正相关,与SeGSHPx及FMD呈负相关。结论:慢性肾衰患者移植前后血清ADMA水平变化与内皮功能异常关系密切,并与氧化应激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术 对称 内皮功能不全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对矮身材儿童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梁祎 刘晶 +3 位作者 冷丽娜 宋婷婷 霍佳慧 马慧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23-928,共6页
目的分析矮身材儿童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前后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变化。方法选取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或特发性身材矮小(ISS)的矮身材儿童63例,健康对照儿童27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矮身材儿童治疗前ADMA水平,身高标准... 目的分析矮身材儿童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前后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变化。方法选取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或特发性身材矮小(ISS)的矮身材儿童63例,健康对照儿童27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矮身材儿童治疗前ADMA水平,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血脂、葡萄糖代谢参数、动脉硬化指数(A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检测指数(QUICKI)等指标变化,并与rhGH治疗6个月和12个月以及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GHD组30例、ISS组33例、对照组27例。治疗前GHD组LDL-C、ADMA高于对照组;GHD组、ISS组的A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IGF-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GH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GHD和ISS患儿的HtSDS均较治疗前升高,IGF-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D患儿rhGH治疗12个月的TG水平低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血浆ADMA水平低于治疗前;ISS患儿治疗12个月的ADM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HD患儿ADM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儿童,提示矮身材儿童尤其GHD患儿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rhGH替代治疗12个月可有效降低矮身材儿童ADMA水平、改善血脂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缺乏症 特发性身材矮小 对称 重组人生长激素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水平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卒中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雷琦 惠晶 朱婷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40-743,共4页
目的关于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之间的因果关系,ADMA对TIA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仍然难以确定。文中旨在探讨血ADMA水平对TIA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陕西师范大学学府... 目的关于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之间的因果关系,ADMA对TIA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仍然难以确定。文中旨在探讨血ADMA水平对TIA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陕西师范大学学府医院内科和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288例TIA患者。患者入院24h内检测血清ADMA,根据血ADMA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低ADMA组(ADMA<0.62μmol/L,n=143)和高ADMA组(ADMA≥0.62μmol/L,n=145)。2组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低ADMA组和高ADMA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者分别为21、32例,无卒中生存时间分别为18(6~36)个月、9(3~3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频发TIA(HR=2.556,95%CI:1.622~5.793)、高ABCD2评分(HR=3.323,95%CI:1.831~5.655)和高ADMA(HR=1.444,95%CI:1.265~6.052)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ADMA水平是预测TIA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标志物,对于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诱导损伤的脑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任锟 李彦杰 +2 位作者 邢若星 赵晶 张志鑫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2-88,共7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诱导下人脑血管内皮细胞(HBM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DMA(30μmol/L,作用24 h)诱导建立HBMECs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因素)、ADMA组、ADMA+槲皮素处理组(...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诱导下人脑血管内皮细胞(HBM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DMA(30μmol/L,作用24 h)诱导建立HBMECs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因素)、ADMA组、ADMA+槲皮素处理组(加入终浓度分别为0. 1、1、10、100μmol/L的槲皮素预处理2 h后再加入终浓度为30μmol/L的ADMA作用24 h)、100μmol/L槲皮素处理组(100μmol/l的槲皮素预处理2 h后换常规培养液)、10μmol/l槲皮素处理组(10μmol/L的槲皮素预处理2 h后换常规培养液)、茴香霉素(ANISO)/P79350+ADMA+槲皮素处理组[加入终浓度为10μmol/L的槲皮素预处理2 h后再加入终浓度为30μmol/L的ADMA作用24 h,实验结束前1 h加入10μmol/L的ANISO或50μmol/L的P79350]以及ANISO/P79350处理组(常规培养液培养,实验结束前1 h加入10μmol/L的NAISO或50μmol/L的P79350),每组6个样本。不同浓度槲皮素预处理2 h后,噻唑蓝法测定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丙二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Bax、Bcl-2、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JNK(p-JNK)、p38、磷酸化p38(p-p38)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 mRNA表达,caspase-3活性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应用JNK激动剂ANISO和p38激动剂P79350观察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在槲皮素介导的细胞损伤保护中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DMA组HBMECs活性(52±8)明显降低,LDH水平(356±28)显著升高,BDNF浓度(51±8)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ADMA组比较,ADMA+10μmol/L槲皮素处理组和ADMA+100μmol/L槲皮素处理组HBMECs细胞活性显著改善(分别为80±5、86±7),LDH水平明显下调(分别为162±20、141±17),BDNF浓度明显增加(分别为82±5、9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应用10μmol/L的槲皮素处理进行后续实验,结果显示,与ADMA组比较,ADMA+槲皮素处理组Bcl-2 mRNA、e NOS mRNA和SOD水平均明显升高(分别为0. 75±0. 10、0. 81±0. 07、81±10),Bax表达水平和caspase-3活性、活性氧、丙二醛水平均明显减低(分别为1. 63±0. 12、1. 85±0. 16、169±16、159±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与对照组比较,ADMA组可显著提高HBMECs中JNK和p38的磷酸化水平(p-JNK/JNK和p-p38/p38分别为3. 46±0. 32、3. 66±0. 31);与ADMA组比较,ADMA+槲皮素处理组有效抑制了ADMA诱导下HBMECs的JNK和p38磷酸化水平(p-JNK/JNK和p-p38/p38分别为2. 60±0. 19、2. 72±0. 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ADMA+槲皮素处理组比较,ANISO+ADMA+槲皮素处理组p-JNK/JNK(4. 06±0. 30)和P79350+ADMA+槲皮素处理组p-p38/p38(3. 84±0. 32)明显增高,两组细胞活性和BDNF水平明显降低,LDH水平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槲皮素可缓解ADMA诱导的HBMECs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NK/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内皮细胞 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对称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在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鹏飞 黄亿源 +3 位作者 方臻飞 胡信群 沈向前 周胜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研究血浆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al dimethyl-L-arginine,ADMA)作为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相关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患者诊断、分层与随访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湘雅... 目的:研究血浆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al dimethyl-L-arginine,ADMA)作为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相关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患者诊断、分层与随访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经超声心动图证实的CHD患者(n=100),将其分为3组:无PAH组、轻中度PAH组、重度PAH组;重度PAH组又分为动力型亚组、艾森曼格综合征前期亚组、艾森曼格综合征亚组;同时收集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n=25);对20例阻力型患者使用西地那非治疗后随访6个月。采集入选病例所有临床一般情况、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和心导管检查结果,检测血浆ADMA浓度。结果:轻中度PAH组血浆ADMA水平显著高于无PAH组及对照组(均P<0.001);重度PAH组血浆ADMA水平显著高于无PAH组及对照组(均P<0.001);无PAH组血浆ADMA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209);在重度PAH组中,艾森曼格综合征亚组患者血浆ADMA水平显著高于动力型亚组(P<0.001);ADMA水平与平均肺动脉压(m PAP),全肺阻力(PVR)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1,0.417,P<0.001);血浆ADMA浓度0.485μmol/L时诊断CHD合并重度PAH敏感度为92.0%,特异性为82.7%(P<0.001);20例阻力型PAH患者使用西地那非治疗6个月后,肺动脉压力得到改善(P=0.001),血浆ADMA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浆ADMA水平可作为早期识别CHD-PAH的无创性筛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西地那非治疗效果,有望成为CHDPAH患者重要的随访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西地那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诱导内皮祖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L-精氨酸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晋 谢秀梅 +2 位作者 陈晓彬 方叶青 李秀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研究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人脐带血内皮祖细胞氧化应激影响及观测L-精氨酸对内皮祖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从脐带血中分离出内皮祖细胞,细胞随机分5组:对照组,ADMA组,ADMA+L-精氨酸组,ADMA+PDTC(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组... 目的:研究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人脐带血内皮祖细胞氧化应激影响及观测L-精氨酸对内皮祖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从脐带血中分离出内皮祖细胞,细胞随机分5组:对照组,ADMA组,ADMA+L-精氨酸组,ADMA+PDTC(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组,L-精氨酸组。运用荧光染料检测细胞活性氧的产生。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还原型辅酶Ⅱ氧化酶亚基及细胞内抗氧化剂超氧化物歧化酶mRNA变化。结果:①ADMA显著增加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L-精氨酸和抗氧化剂(PDTC)能抑制ADMA刺激后的细胞内活性氧产生。②ADMA诱导还原型辅酶Ⅱ氧化酶p22phox亚基、gp91phox亚基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L-精氨酸和抗氧化剂(PDTC)能阻断这些基因的上调。但ADMA对抗氧化剂超氧化物歧化酶mRNA表达没有影响。结论:ADMA可能通过诱导氧化应激,抑制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影响内膜的再生化,而给与外源性L-精氨酸能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 L- 活性氧 还原型辅酶Ⅱ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浓度变化与慢性肾衰高血压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卫茹 陶立坚 +3 位作者 陈本美 熊燕 游运辉 陈立平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3-134,共2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HPLC)检测 2 9例血液透析患者血、尿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asymmetricdimeth ylarginine ,ADMA)的浓度 ,并与血压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ADMA浓度明显升高 ,尿ADMA浓度降低 ,与正常对照组比...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HPLC)检测 2 9例血液透析患者血、尿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asymmetricdimeth ylarginine ,ADMA)的浓度 ,并与血压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ADMA浓度明显升高 ,尿ADMA浓度降低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血清ADMA浓度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呈明显正相关 (分别为 r=0 .6 34,P <0 .0 1;r =0 .735 ,P <0 .0 1)。结果提示血液透析患者体内ADMA浓度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 浓度 慢性肾衰 高血压 相关性 血液透析 肾功能衰竭 A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类型内皮祖细胞的体外分化及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对其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晋 谢秀梅 +2 位作者 姜德建 方叶青 陈晓彬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8-145,共8页
目的:研究人脐带血中两种类型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的体外分化特征及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乙基淀粉沉降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分离脐带血中单个核细胞,在含有血管内皮生... 目的:研究人脐带血中两种类型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的体外分化特征及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乙基淀粉沉降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分离脐带血中单个核细胞,在含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中培养。通过形态学、免疫荧光、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和流式细胞分析细胞的生长特点和生物学特征。在贴壁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DMA(1,5和10μmol/L)作用不同时间(24,48和72h),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和细胞克隆计数的方法评价ADMA对EPC增殖的影响。结果:贴壁细胞分为早期内皮祖细胞和晚期内皮祖细胞两种类型细胞。早期内皮祖细胞的形态从小的圆形细胞变成以集落为中心,周围呈发芽式向外生长的细胞群,晚期内皮祖细胞形成典型的"铺路石样"。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和FITC标记荆豆凝集素I(FITC-UEA-I)双染色阳性细胞初步鉴定为内皮祖细胞。RT-PCR提示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内皮特异性基因表达变化逐渐增强,流式细胞分析提示早期EPC有AC133,CD34和KDR表达;晚期EPCAC133不表达,CD34表达弱,KDR表达增强。MTT法提示早期EPC增殖能力弱,而晚期EPC增殖能力强;同时ADMA呈量效和时效减少EPC的数目和抑制它的增殖能力。结论:在人的脐带血中获得两种类型EPC,加入ADMA能抑制EPC的增殖,这为进一步研究ADMA对EPC的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 内皮祖细胞 分化 对称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在冠心病临床分型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5
15
作者 曹宇 杨侃 +2 位作者 张志辉 欧阳茂 肖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1-306,共6页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中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血浆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ADMA)、一氧化氮( NO)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水平,探讨其与冠心病各临床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纳入与排除标准入选了143例研究对象,其中包括非冠心病...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中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血浆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ADMA)、一氧化氮( NO)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水平,探讨其与冠心病各临床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纳入与排除标准入选了143例研究对象,其中包括非冠心病组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54例和稳定性心绞痛组25例。检测各组血浆ADMA,NO和vWF水平,并分析它们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性心绞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冠心病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浆ADM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非冠心病组相比,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ADMA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非冠心病组相比,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浆NO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 ,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下降的程度明显大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 ) ;与非冠心病组相比,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浆vWF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 )。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之间血浆vW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浆ADMA水平变化与冠心病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浆ADMA水平的变化可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 一氧化氮 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云虎 张旋 王殿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89-1294,共6页
目的研究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模型组(I/R)、ADMA处理组(ADMA+I/R)和DDAH处理组(DDAH+I/R)。通过大鼠脑缺血2 h后恢复血流灌注... 目的研究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模型组(I/R)、ADMA处理组(ADMA+I/R)和DDAH处理组(DDAH+I/R)。通过大鼠脑缺血2 h后恢复血流灌注诱导急性肺损伤。在恢复血流灌注24 h后,采用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NO含量。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肺组织蛋白激酶(PKC)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入肺血和出肺血血浆中的ADMA水平。结果脑I/R损伤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入肺血血浆中ADMA水平明显升高,肺组织中NO含量和NOS活性明显降低(P<0.05),同时MLCK和PKC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预先给予外源性DDAH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入肺血血浆中ADMA水平明显降低,肺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明显升高,MLCK和PKC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 ADMA通过上调肺组织MLCK和PKC的表达参与了脑I/R损伤后急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ADMA可能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急性肺损伤的一个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 -胺水解酶 急性肺损伤 鼠脑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保护PC12细胞拮抗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唐小卿 赵静 +6 位作者 杨春涛 申新田 范黎黎 郭瑞鲜 杨战利 陈培熹 冯鉴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8-253,共6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谷氨酸(Glu)兴奋性毒性损伤PC12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谷氨酸处理PC12细胞,建立谷氨酸兴奋性神经毒性损伤细胞的实验模型;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谷氨酸(Glu)兴奋性毒性损伤PC12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谷氨酸处理PC12细胞,建立谷氨酸兴奋性神经毒性损伤细胞的实验模型;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试验评价细胞的损伤程度;双氢罗丹明123(DHR)染色后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应用试剂盒及分光光度计测定NOS活性和NO水平。结果:谷氨酸(1-6mmol/L)处理PC12细胞24h,可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PC12细胞的存活率;在谷氨酸作用PC12细胞前30min给予ADMA,可明显地抑制谷氨酸引起的细胞存活率降低及LDH释放增加,减少谷氨酸引起的细胞内ROS堆积,抑制谷氨酸过度激活NOS和增加NO的生成。结论:ADMA能显著地减弱谷氨酸对PC12细胞的兴奋性毒性损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OS活性,减少NO生成,进而减轻细胞内ROS的堆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 活性氧 一氧化氮合酶 兴奋性毒性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表达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雷 李亚军 +2 位作者 孔祥丽 石少亭 张蓓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表达及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于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0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为脑梗死组,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 目的探讨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表达及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于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0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为脑梗死组,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型梗死组(〈4分,21例)、中型梗死组(4~15分,49例)、重型梗死组(〉15分,30例);同期体检无脑血管疾病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ADMA浓度,比较各组间血浆ADMA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轻、中、重型3个组及对照组血浆ADMA水平分别为(0.80±0.16)、(1.14±0.28)、(1.33±0.33)、(0.52±0.16)μ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2,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提示高ADMA水平是脑梗死急性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40,95%CI:1.078~1.212,P=0.045)。结论血浆ADMA水平在轻、中、重型脑梗死患者中表达逐渐升高,ADMA水平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ADMA可能是脑梗死急性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的测定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蒋海河 林国强 +1 位作者 刘一 李迎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68-46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2例EH患者和24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定血清中ADMA和一氧化氮(NO)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EH组与对照组的血清ADMA、NO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2例EH患者和24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定血清中ADMA和一氧化氮(NO)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EH组与对照组的血清ADMA、NO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高血压各亚组患者的血清ADMA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Ⅰ期组与高血压Ⅱ、Ⅲ期组的血清ADMA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Ⅱ期组与Ⅲ期组的血清ADMA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DMA的异常增高可能与EH发病有关;EH患者血清ADMA水平随病情的加重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 一氧化氮 原发性高血压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在子痫前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静洁 王海欧 周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729-1733,共5页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影响一氧化氮(NO)的合成。子痫前期是严重影响母儿健康的妊娠期特有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涉及多种病理生理因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NO合成减少和/或活性降低在子痫前期发病...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影响一氧化氮(NO)的合成。子痫前期是严重影响母儿健康的妊娠期特有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涉及多种病理生理因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NO合成减少和/或活性降低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子痫前期NO生物活性受损可能并非由NOS水平或活性下降引起,而可能是由NOS内源性抑制剂ADMA水平升高所致。在氧化应激和炎症等情况下,体内ADMA水平升高,而在胎盘部位其降解酶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减少,推测子痫前期母体ADMA水平升高可能来源于胎盘,与胎盘部位DDAH活性降低有关,但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研发特异性对抗或削弱ADMA的心血管效应的药物已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子痫前期患者补充L-精氨酸对血压和妊娠结局是否有良好的效应还存在争议,而DDAH激动剂有望成为心血管疾病和子痫前期新的治疗选择。本文就ADMA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不对称 胺水解酶 一氧化氮合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