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A和IBA对四倍体刺槐试管苗生根影响及不定根发育过程解剖观察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云 王树芝 +1 位作者 田砚亭 钱永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5-79,i002,共6页
对四倍体刺槐无性系试管苗不定根的诱导进行了研究。采用 32 析因设计、二次回归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在培养基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NAA和IBA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通过统计分析选出四倍体宽叶刺槐无性系的最适生根培养基是 1 2MS +IBA 0... 对四倍体刺槐无性系试管苗不定根的诱导进行了研究。采用 32 析因设计、二次回归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在培养基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NAA和IBA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通过统计分析选出四倍体宽叶刺槐无性系的最适生根培养基是 1 2MS +IBA 0 4mg·L- 1 +NAA 0 2 5mg·L- 1 +蔗糖 2 % +琼脂 0 6 % ;并对四倍体刺槐无性系试管苗不定根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解剖观察 ,结果表明试管苗嫩梢无潜伏根原基 ,不定根由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 ,诱生根原基源于髓射线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 刺槐 试管苗 生根率 不定根发育 解剖学 NAA IBA 培养基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A诱导楸树嫩枝扦插不定根发育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恩亮 马玲玲 +4 位作者 杨如同 李林芳 汪庆 李亚 王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61,共14页
【目的】利用RNA-seq技术对楸树易生根品种‘豫楸1号’的嫩枝扦插生根的4个发育阶段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为阐明楸树不定根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首先利用浓度为2 g·L-1IBA处理‘豫楸1号’嫩枝,然后分别提取处理后... 【目的】利用RNA-seq技术对楸树易生根品种‘豫楸1号’的嫩枝扦插生根的4个发育阶段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为阐明楸树不定根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首先利用浓度为2 g·L-1IBA处理‘豫楸1号’嫩枝,然后分别提取处理后0天(对照)、1天(激活期)、15天(愈伤形成期)的插穗基部的RNA及25天(不定根形成期)和35天(不定根伸长期)的根部的RNA进行转录组测序;接着测序得到raw reads,通过去除接头、重复序列、低质量的序列,得到高质量的clean reads,使用Trinity软件进行拼接获得contigs;随后,利用BLASTx、RSEM、Cytoscape及Me V4.9.0分子生物学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注释和差异基因鉴定;最后随机选取15个差异表达的RNA-Seq数据利用q PCR验证基因的表达。【结果】在62 955个unigenes中,31 646(50.26%)个unigenenes获得了注释;差异基因分析发现了11 100个差异基因,其中包括10 200个特异的和900个共同的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细胞骨架’仅在激活期显著富集,而‘DNA代谢过程’仅在愈伤组织形成期显著富集;KEGG富集分析显示参与丙烷合成、糖酵解和植物激素代谢等途径的基因对楸树不定根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楸树不定根发育进程的发展,参与糖酵解途径的基因数目逐渐减少而参与苯丙素合成的基因数量却在持续增加,表明在IBA刺激后,代谢通路的动态变化响应了不定根的发育进程。【结论】通过对楸树‘豫楸1号’不定根发育的4个阶段的转录组分析,发现细胞分裂素和乙烯间的互作促进楸树愈伤形成而生长素和油菜素内酯间的互作则促进了楸树不定根的伸长。虽然本研究不能完全解释‘豫楸1号’不定根形成的分子机制,但它可以作为进一步探索与这一复杂过程相关的候选途径和基因的有力工具,可为解析楸树不定根发育的分子机制和其他近缘物种的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楸树 不定根发育 转录组 富集分析 激素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倍体刺槐离体培养及其不定根发育和叶片解剖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李云 王树芝 +1 位作者 田砚亭 罗晓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3年第1期91-94,共4页
通过茎段离体培养建立了四倍体刺槐无性系的微体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为MS或WPM培养基。BA、NAA影响芽的增殖生长,在一定的范围内,BA对芽的增殖影响比NAA大,而NAA对芽的高生长影响比BA大,二者的比例对芽的增殖生长也有影响,芽... 通过茎段离体培养建立了四倍体刺槐无性系的微体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为MS或WPM培养基。BA、NAA影响芽的增殖生长,在一定的范围内,BA对芽的增殖影响比NAA大,而NAA对芽的高生长影响比BA大,二者的比例对芽的增殖生长也有影响,芽增殖生长的最适BA和NAA组合应为BA 0.5mg·L^(-1)+NAA 0.1mg·L^(-1)。四倍体刺槐无性系生根的最适生长调节物质配比为NAA 0.25mg·L^(-1)+IBA 0.4mg·L^(-1)。对试管苗不定根发育过程及分步炼苗叶片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解剖观察,发现试管苗嫩梢无潜伏根原基,不定根由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诱生根原基源于髓射线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植株叶解剖观察,进一步证明了分步炼苗可提高移栽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刺槐 离体培养 不定根发育 叶片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桉树组培苗不定根发生发育过程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韩超 徐晓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94-1599,共6页
以巨尾桉‘GL9’、尾巨桉‘DH32-29’和尾边桉‘XF35’3种桉树无性系组培生根苗为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的固定环节进行了优化,观察了桉树不定根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采用FAA固定液固定材料,可获得染色清... 以巨尾桉‘GL9’、尾巨桉‘DH32-29’和尾边桉‘XF35’3种桉树无性系组培生根苗为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的固定环节进行了优化,观察了桉树不定根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采用FAA固定液固定材料,可获得染色清晰,组织完整的桉树根系切片。(2)‘GL9’和‘DH32-29’在生根诱导8d后生出不定根,生根类型为皮部生根;‘XF35’在生根诱导12d后生出不定根,生根类型为愈伤组织生根;‘GL9’不定根的根尖和根基处均有细胞旺盛分裂,‘DH32-29’不定根只在根尖有细胞旺盛分裂,‘XF35’不定根则只在其根基处有大量旺盛分裂的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根系 石蜡切片 不定根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IBA对裸花紫珠扦插生根和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周再知 刘式超 +3 位作者 张金浩 梁坤南 马华明 黄桂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75-1080,共6页
以药用植物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1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采用吲哚丁酸(IBA)5个浓度(0、1 000、1 500、2 000、2 500 mg/L)处理。每隔6 d从1 500 mg/L IBA浓度与对照处理插穗的基部取样1次,测定在生根过程中内源吲哚乙酸(IAA... 以药用植物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1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采用吲哚丁酸(IBA)5个浓度(0、1 000、1 500、2 000、2 500 mg/L)处理。每隔6 d从1 500 mg/L IBA浓度与对照处理插穗的基部取样1次,测定在生根过程中内源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变化。扦插80 d后,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生根效果。结果表明:不同IBA浓度处理对插穗生根影响差异显著。与对照相比,IBA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插穗的生根率、平均生根数、最长根长和平均根长,降低了偏根率。其中,以1 500 mg/L IBA处理生根效果最好,其生根率、根体积最大,综合评价指数最高。在裸花紫珠插穗根原基诱导和愈伤组织形成阶段,1 500 mg/L IBA处理可提高插穗基部IAA和GA3含量,降低ABA和ZR含量,IAA/ABA和IAA/ZR比值迅速升高。在不定根形成、发生及生长发育阶段,IAA含量下降,IAA/ABA和IAA/ZR比值逐渐降低。较低的内源ABA、ZR含量和较高的IAA、GA3含量及IAA/ABA、IAA/ZR比值,有利于裸花紫珠插穗半木质化插穗不定根的形成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条 不定根发育 植物生长调节剂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代培养中马尾松生根能力及其与内源激素含量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胤 姚瑞玲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8-46,共9页
【目的】研究长期连续继代培养中马尾松继代芽生根能力与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分析内源激素与生根能力的相关性,为揭示马尾松生根机制,建立高效马尾松无性育苗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6年生桐棉松为研究对象,利用2014—2018年... 【目的】研究长期连续继代培养中马尾松继代芽生根能力与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分析内源激素与生根能力的相关性,为揭示马尾松生根机制,建立高效马尾松无性育苗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6年生桐棉松为研究对象,利用2014—2018年期间繁育的生根能力较强GLM-8基因型的继代芽为试验材料,分别在继代1、3、5、8、10、15、20、30、40次时取样观察生根能力(生根率、根条数)并测定内源激素水平变化,运用线性回归法分析两者相关性,并利用变异分析检验继代培养时间对生根率、根条数、内源激素是否存在显著影响。【结果】1)继代次数对马尾松继代芽生根能力影响显著。初代培养时,继代芽生根率为83.1%、根条数为2.4;继代15~20次时,继代芽生根能力最强,生根率达98.7%,根条数为6.9;而继代40次后,继代芽生根能力显著下降,生根率仅为65.7%、根条数0.5。2)长期连续继代培养中,继代芽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s)、脱落酸(ABA)和玉米素苷(ZR)水平均发生显著变化,其中以IAA、GAs与继代芽生根能力相关性较大。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IAA/GAs比值与生根率或根条数间呈显著正相关线性关系。3)生根能力差异显著的3种不同继代时间继代芽,在外源萘乙酸(NAA)、IAA和(或)GA合成抑制剂多效唑(PAC)作用下的生根效果不同:继代培养35~40天,外源IAA显著改善继代芽不定根条数,并以4μmol·L^-1 IAA处理下生根效果最佳,而PAC对继代芽表现出明显的生根抑制性;继代培养700~800天,低浓度(1.2μmol·L^-1)萘乙酸(NAA)的促根效果最稳定,外源IAA和PAC均对生根率和根条数产生抑制性,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继代培养1400~1600天,IAA、PAC各自显著改善了继代芽根条数或生根率,但其作用浓度存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在4μmol·L^-1 IAA+4μmol·L^-1 PAC交互作用下,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和根条数分别较对照(NAA)处理增加49.3%和406.7%。【结论】继代培养时间不同,马尾松继代芽生根能力也不同,长期继代培养导致马尾松继代芽生根能力衰退。内源IAA、GAs水平与马尾松不定根发育密切相关,两者平衡调控着马尾松不定根的发生与形成。为取得高效、稳定的生根效果,针对不同生根能力繁殖材料中内源IAA和GAs水平,应选择NAA、IAA、PAC等不同类型外源生长调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连续继代 内源激素 不定根发育 无性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K-IBA对北美香柏扦插生根和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何崇单 姚锐 +4 位作者 黄瑞春 米小琴 张超 谭益民 王义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12,共6页
以北美香柏Thuja occidentals L.2年生枝条为材料,采用3-吲哚丁酸钾盐(K-IBA)3个浓度(3 000、6 000、10 000 mg/L)处理扦插生根试验,清水处理为对照。扦插60天后统计插穗生根率、平均根长、最长根长、平均生根数。扦插后每隔15 d从6 000... 以北美香柏Thuja occidentals L.2年生枝条为材料,采用3-吲哚丁酸钾盐(K-IBA)3个浓度(3 000、6 000、10 000 mg/L)处理扦插生根试验,清水处理为对照。扦插60天后统计插穗生根率、平均根长、最长根长、平均生根数。扦插后每隔15 d从6 000 mg/L K-IBA与对照处理插穗的基部取样,测定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K-IBA对北美香柏扦插生根有促进作用,其中6 000 mg/L K-IBA的处理效果最好,其生根率为87.78%、生根数22.33根、平均根长12.33 mm、最长根长75.20 mm,显著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6 000 mg/L K-IBA处理组的内源IAA含量、GA含量提高,而内源ABA、ZT含量下降,促使生根率提高。在北美香柏扦插生根过程中,K-IBA处理调节了内源激素IAA、GA、ABA和ZT含量的变化,而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共同调控插穗不定根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香柏 扦插 不定根发育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生根“开关”在武汉找到
8
《湖南农业》 2009年第5期4-4,共1页
华中农业大学水稻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从水稻中分离出了一个可以控制不定根生长发育的关键调节因子基因WOX11,从而揭示出水稻不定根发育的调控机理。水稻根系主要由大量的不定根及其侧根组成,其中不定根是... 华中农业大学水稻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从水稻中分离出了一个可以控制不定根生长发育的关键调节因子基因WOX11,从而揭示出水稻不定根发育的调控机理。水稻根系主要由大量的不定根及其侧根组成,其中不定根是水稻起固着、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是决定水稻生长、产量和抗性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根系 不定根发育 武汉 开关 生根 华中农业大学 调节因子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