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高压氧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方芳
赵继华
+2 位作者
封亚平
张社敏
谢佳芯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8期69-73,共5页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高压氧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康复治疗,...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高压氧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肱四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腓肠肌的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肌力分级、平衡能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感觉障碍恢复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肱四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腓肠肌的sEMG、肌力分级、平衡能力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4周和8周后,观察组患者肱四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腓肠肌的sEMG和肌力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均P < 0.05),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 < 0.05),感觉恢复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经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后肱四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腓肠肌的sEMG、肌力分级、平衡能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感觉恢复情况均优于传统康复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
生物反馈疗法
高压氧
不完全脊髓损伤
运动功能
感觉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血清中单核趋化蛋白-1的表达及其意义
2
作者
马永刚
刘世清
刘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67-869,共3页
目的 :观察急性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的表达 ,探讨继发性脊髓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 2 8例急性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8例单纯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及正常对照的血清 ,ELISA方法检测其中MCP 1的水平 ,并...
目的 :观察急性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的表达 ,探讨继发性脊髓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 2 8例急性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8例单纯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及正常对照的血清 ,ELISA方法检测其中MCP 1的水平 ,并分析其入院时的MRI资料。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 ,急性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血清中MCP 1的浓度明显增高 (P <0 0 1) ;且水平与脊髓受压程度及脊髓损伤的病理类型有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MCP 1可能参与脊髓损伤部位的继发性炎症反应 ,其血清浓度与诊断、预后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不完全脊髓损伤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等速肌力训练对不完全腰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独立性的影响
被引量:
16
3
作者
陈彦
吴霜
+3 位作者
张继荣
王志涛
田新原
裴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45-1249,共5页
目的:研究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等速肌力训练对腰髓不完全损伤患者进行运动训练的意义。方法:60例腰髓不完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康复+等速肌力训练)和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每组各30例。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
目的:研究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等速肌力训练对腰髓不完全损伤患者进行运动训练的意义。方法:60例腰髓不完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康复+等速肌力训练)和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每组各30例。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徒手肌力评定(MMT)、等速肌力测试(峰力矩,PT)、峰力矩/体重比(PT/BW)、脊髓损伤步行指数(WISCIⅡ)、6min步行测试(6MWT)、10m步行时间(10MWT)及脊髓独立性评定(SCIMⅢ)。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所有下肢运动功能评定指标治疗后均较入选时改善(P<0.01)。治疗组股四头肌峰力矩体重比(QF-PT/BW)、腘绳肌峰力矩体重比(H-PT/BW)、股四头肌峰力矩(QF-PT)、腘绳肌峰力矩(H-PT)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股四头肌徒手肌力分级(QF-MMT)、腘绳肌徒手肌力分级(H-MMT)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后:WISCIⅡ、SCIMⅢ、10MWT和6MWT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腰段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下肢肌力、肌耐力、步行能力和功能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脊髓损伤
等速肌力训练
运动功能
独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高压氧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方芳
赵继华
封亚平
张社敏
谢佳芯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颅脑脊髓外科
出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8期69-73,共5页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6zzx277)
文摘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高压氧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肱四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腓肠肌的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肌力分级、平衡能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感觉障碍恢复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肱四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腓肠肌的sEMG、肌力分级、平衡能力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4周和8周后,观察组患者肱四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腓肠肌的sEMG和肌力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均P < 0.05),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 < 0.05),感觉恢复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经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后肱四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腓肠肌的sEMG、肌力分级、平衡能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感觉恢复情况均优于传统康复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表面肌电
生物反馈疗法
高压氧
不完全脊髓损伤
运动功能
感觉障碍
Keywords
Surface myoelectricity
Biofeedback therapy
Hyperbaric oxygen
In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Motor function
Sensory disorder
分类号
R65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血清中单核趋化蛋白-1的表达及其意义
2
作者
马永刚
刘世清
刘敏
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
武汉大学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67-869,共3页
文摘
目的 :观察急性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的表达 ,探讨继发性脊髓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 2 8例急性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8例单纯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及正常对照的血清 ,ELISA方法检测其中MCP 1的水平 ,并分析其入院时的MRI资料。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 ,急性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血清中MCP 1的浓度明显增高 (P <0 0 1) ;且水平与脊髓受压程度及脊髓损伤的病理类型有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MCP 1可能参与脊髓损伤部位的继发性炎症反应 ,其血清浓度与诊断、预后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
急性
不完全脊髓损伤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诊断
预后
Keywords
Acute in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MCP-1
Diagnosis
Prognosis
分类号
R65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等速肌力训练对不完全腰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独立性的影响
被引量:
16
3
作者
陈彦
吴霜
张继荣
王志涛
田新原
裴强
机构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45-1249,共5页
基金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黔科合同(LG字[2012]037号)
贵州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基金项目(gzwkj2011-1-103)
文摘
目的:研究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等速肌力训练对腰髓不完全损伤患者进行运动训练的意义。方法:60例腰髓不完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康复+等速肌力训练)和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每组各30例。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徒手肌力评定(MMT)、等速肌力测试(峰力矩,PT)、峰力矩/体重比(PT/BW)、脊髓损伤步行指数(WISCIⅡ)、6min步行测试(6MWT)、10m步行时间(10MWT)及脊髓独立性评定(SCIMⅢ)。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所有下肢运动功能评定指标治疗后均较入选时改善(P<0.01)。治疗组股四头肌峰力矩体重比(QF-PT/BW)、腘绳肌峰力矩体重比(H-PT/BW)、股四头肌峰力矩(QF-PT)、腘绳肌峰力矩(H-PT)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股四头肌徒手肌力分级(QF-MMT)、腘绳肌徒手肌力分级(H-MMT)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后:WISCIⅡ、SCIMⅢ、10MWT和6MWT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腰段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下肢肌力、肌耐力、步行能力和功能独立性。
关键词
不完全脊髓损伤
等速肌力训练
运动功能
独立性
Keywords
in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isokinetic training motor function independence
分类号
R493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R65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高压氧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分析
方芳
赵继华
封亚平
张社敏
谢佳芯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血清中单核趋化蛋白-1的表达及其意义
马永刚
刘世清
刘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等速肌力训练对不完全腰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独立性的影响
陈彦
吴霜
张继荣
王志涛
田新原
裴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