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完全微分型PID控制的神经元实现 被引量:3
1
作者 邱公伟 林瑞全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7-648,656,共3页
给出从不完全微分型 PID算法派生出的神经元 PID控制器 ,并利用 MATL AB/SIMU L INK仿真软件对该控制器在某隧道式炉中的应用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 ,不完全微分 PID控制的神经元实现不但具有不完全微分型
关键词 不完全微分型pid控制 神经元控制 MATLAB SIMULINK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不完全微分的最优模糊PID控制器及其在智能人工腿中应用的仿真研究(英文) 被引量:6
2
作者 谭冠政 肖宏峰 王越超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62-466,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最优模糊PID控制器 ,它由两部分组成 ,即在线模糊推理机构和带有不完全微分的常规PID控制器 .在模糊推理机构中 ,引入了三个可调节因子xp,xi 和xd,其作用是进一步修改和优化模糊推理的结果 ,以使控制器对一个给定对象具... 提出了一种新的最优模糊PID控制器 ,它由两部分组成 ,即在线模糊推理机构和带有不完全微分的常规PID控制器 .在模糊推理机构中 ,引入了三个可调节因子xp,xi 和xd,其作用是进一步修改和优化模糊推理的结果 ,以使控制器对一个给定对象具有最优的控制效果 .可调节因子的最优值采用ITAE准则及Nelder和Mead提出的柔性多面体最优搜索算法加以确定 .这种PID控制器被用来控制由作者设计的智能人工腿中的一个直流电机 .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的设计是非常有效的 ,它可被用于控制各种不同的对象和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微分 最优模糊pid控制 智能人工腿 仿真 柔性多面体搜索算法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微分PID控制自动调速系统仿真
3
作者 张士军 姚齐国 《水电能源科学》 2000年第2期44-46,共3页
自动调速系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电力拖动自控系统 .根据其物理系统建立数学模型 ,利用科学与工程计算工具 MATLAB所提供的 SIMULINK进行动态建模 ,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实验 ,对于设计、调试各种新型调速系统具有开放性强、结构易修改。
关键词 自动控制 调速系统 不完全微分pid 电力拖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完全微分的模糊自适应PID算法速度优化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7
4
作者 熊中刚 刘小雍 +3 位作者 贺娟 邹江 许宁 李青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3-178,共6页
为提高平地机行走作业速度的控制性能,协调解决外界干扰信号对系统造成的影响以及行走作业速度精度滞后和不稳定性问题、将一阶惯性环节加入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微分环节中,采用单片机作为行走作业速度的控制中心,提出了基于不完全微... 为提高平地机行走作业速度的控制性能,协调解决外界干扰信号对系统造成的影响以及行走作业速度精度滞后和不稳定性问题、将一阶惯性环节加入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微分环节中,采用单片机作为行走作业速度的控制中心,提出了基于不完全微分的模糊自适应PID算法速度优化控制系统.最后通过Matlab的Simulink仿真软件,分别将不带PID控制、PID控制和不完全微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3种方式用于对人为给定速度干扰信号的控制仿真测试,验证了不完全微分模糊自适应PID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地机 速度优化控制 不完全微分 pid算法 模糊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对标定试验台先进PID压力控制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一文 高宏力 +1 位作者 黄晓蓉 毛润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3-155,159,共4页
测力轮对标定试验台主要功能在于垂、横和纵三个方向液压加载力的实现,由于液压系统的非线性、其它方向力和机械结构带来的扰动性,严重影响液压加载过程。在常规PID控制算法的基础之上,综合了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和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 测力轮对标定试验台主要功能在于垂、横和纵三个方向液压加载力的实现,由于液压系统的非线性、其它方向力和机械结构带来的扰动性,严重影响液压加载过程。在常规PID控制算法的基础之上,综合了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和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法这两种改进PID控制算法,并将改进后的控制算法应用在测力轮对标定试验台的液压加载系统中。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能够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精度,同时对于减少超调量、加快响应速度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控制算法 积分分离 不完全微分 液压加载 测力轮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PID控制的三相有源滤波器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国生 魏志纲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4-17,22,共5页
将非线性PID控制理论应用于三相电压型有源滤波器的离散控制系统,通过引入非线性跟踪微分器与PID控制信号的非线性组合,推出了基于非线性PID控制的三相有源滤波器的离散控制系统差分方程的迭代格式,并对非线性PID控制的离散差分方程与传... 将非线性PID控制理论应用于三相电压型有源滤波器的离散控制系统,通过引入非线性跟踪微分器与PID控制信号的非线性组合,推出了基于非线性PID控制的三相有源滤波器的离散控制系统差分方程的迭代格式,并对非线性PID控制的离散差分方程与传统PID控制的离散差分方程进行了MAT LAB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非线性PID控制可以显著地改善传统PID控制的快速性与超调量之间的矛盾,提高系统的跟踪速度,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且具有很好的滤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pid控制 三相有源滤波器 离散控制系统 离散差分方程 三相电压 非线性组合 跟踪微分 控制理论 控制信号 迭代格式 仿真结果 跟踪速度 滤波效果 超调量 快速性 鲁棒性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向控制系统的船舶动态避碰机理 被引量:15
7
作者 贺益雄 张晓寒 +4 位作者 胡惟璇 李梦霞 龚帅 金毅 牟军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88-993,1027,共7页
为探索航速矢量变化与船舶避碰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避碰机理),研究了结合船舶领域和速度障碍等方法的静态避碰机理,确定了不考虑船舶改向运动过程与周围环境变化前提下,本船可避让所有物标的航速矢量区间;建立了基于模糊自适应比例积分... 为探索航速矢量变化与船舶避碰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避碰机理),研究了结合船舶领域和速度障碍等方法的静态避碰机理,确定了不考虑船舶改向运动过程与周围环境变化前提下,本船可避让所有物标的航速矢量区间;建立了基于模糊自适应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和船舶运动方程的航向控制系统,再现船舶改向过程中的航速矢量非线性变化;基于静态避碰机理和航向控制系统研究了船舶动态避碰机理,求解了符合船舶操纵运动过程的动态避碰改向区间.研究结果表明,在开阔水域随机设置的多物标环境中,可得到符合航速矢量非线性变化的动态避碰改向区间集合[-90°,-72°]、[31°,47°]、[62°,79°],受动态船舶主要影响形成改向范围为(-72°,31°)、(79°,90°]的碰撞航向区间,符合船舶操纵运动对改向避碰的影响规律,可为实现船舶避碰辅助决策、自动避碰和动态避碰路径规划提供基础理论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碰机理 速度障碍 船舶领域 模糊自适应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 MMG(分离船舶操纵运动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ith预估补偿的网络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海涛 李珍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8期243-245,共3页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中前向通道和反馈通道同时存在随机延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元控制器的Smith预估器的设计方案。利用根轨迹法分析了随机延迟对网络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合不完全微分先行PID控制算法,建立了Smith预估模型,在...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中前向通道和反馈通道同时存在随机延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元控制器的Smith预估器的设计方案。利用根轨迹法分析了随机延迟对网络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合不完全微分先行PID控制算法,建立了Smith预估模型,在模型不完全匹配的情况下得到较好的控制性能。以直流电机为被控对象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 SMITH预估控制 不完全微分先行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间功率控制器改善暂态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娟 郑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1-15,56,共6页
相间功率控制器(Interphase Power Controller,IPC)接入互联系统中对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基于IPC元件参数与功率之间的关系,通过简单系统的功角曲线分析了调节IPC元件参数改善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机理。基于IPC的端口电压与电流的关系,说... 相间功率控制器(Interphase Power Controller,IPC)接入互联系统中对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基于IPC元件参数与功率之间的关系,通过简单系统的功角曲线分析了调节IPC元件参数改善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机理。基于IPC的端口电压与电流的关系,说明IPC是电压控制的电流源,据此设计了功率和电流双回路可控相间功率控制器(Thyristor Controlled Interphase Power Controller,TCIPC)的控制系统。以电流作为TCIPC晶闸管的同步信号,将线路电流和有功功率的期望值作为IPC控制器的参考信号,设计了不完全微分PID控制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发生扰动的情况下,通过设计的控制器能较好地调节TCIPC电感参数,从而有效地控制联络线的传输功率,改善带TCIPC互联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间功率控制 改善系统暂态稳定性 电压控制的电流源 控制系统 不完全微分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径向混合磁轴承动态特性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玲 赵晨曦 +2 位作者 窦经纬 程文杰 郑善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0-647,656,共9页
为了减小三自由度轴-径向混合磁轴承(ARHMB)的涡流损耗并增加轴向磁力,提出轴向采用软磁复合材料(SMCs)制备的推力轴承,在推力盘与转子的气隙处引入Halbach阵列以增强轴向气隙磁密,径向采用叠片结构.首先,基于动态磁通分布及等效磁路法... 为了减小三自由度轴-径向混合磁轴承(ARHMB)的涡流损耗并增加轴向磁力,提出轴向采用软磁复合材料(SMCs)制备的推力轴承,在推力盘与转子的气隙处引入Halbach阵列以增强轴向气隙磁密,径向采用叠片结构.首先,基于动态磁通分布及等效磁路法,建立综合考虑涡流、漏磁及交叉耦合效应的等效磁阻模型;其次,对比分析了材料类型及交叉耦合效应对等效磁阻频率响应、动态刚度的影响;最后,采用计及涡流、漏磁及交叉耦合效应不完全微分PID控制对ARHMB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MCs制备的ARHMB相比碳钢材料可以提供更大、更稳定的磁力以及更大的工作带宽,在高频条件下具有更好的动态特性;考虑交叉耦合效应时,SMCs制备的ARHMB动态特性在高频时变化率较大,不可忽略;对于低带宽工作的碳钢轴承,交叉耦合效应不明显;电磁轴承系统响应速度很快、超调量小、稳态误差近似为0,具有良好的控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轴承 磁路 漏磁 交叉耦合效应 动态特性 不完全微分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伺服运动控制卡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瑞宁 李荣先 +1 位作者 杜如虚 狄士春 《电加工与模具》 2009年第1期51-54,共4页
设计了一套精密伺服运动控制卡,该卡利用DSP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采用了不完全微分PID控制器,并针对压电陶瓷电机低速运动时具有不固定死区特性,进行了自适应死区逆补偿,以实现对压电陶瓷电机进行精确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此伺服运动控制... 设计了一套精密伺服运动控制卡,该卡利用DSP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采用了不完全微分PID控制器,并针对压电陶瓷电机低速运动时具有不固定死区特性,进行了自适应死区逆补偿,以实现对压电陶瓷电机进行精确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此伺服运动控制卡能满足微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伺服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伺服运动控制 不完全微分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冲击性负荷的动态无功功率补偿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强松 崔丹丹 +1 位作者 彭喜英 韩亚丽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72,共5页
针对冲击性负荷造成的供电系统功率因数低、电压跌落和闪变等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晶闸管投切电容器动态无功补偿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改进瞬时无功理论的无功电流检测算法和新型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法对冲击性负荷进行快速无功... 针对冲击性负荷造成的供电系统功率因数低、电压跌落和闪变等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晶闸管投切电容器动态无功补偿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改进瞬时无功理论的无功电流检测算法和新型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法对冲击性负荷进行快速无功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系统功率因数,而且可以稳定变压器输出端电压,增强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性负荷 动态无功补偿 瞬时无功理论 不完全微分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